半月談|玉雕:琢而成器的別樣傳承路

2021-01-08 新華社客戶端

半月談記者:劉巍巍

「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玉器製造中心,連清代內務府造辦處都不得不仰仗蘇州玉工。

如今,蘇州集聚玉雕從業者10萬多人,數以千計的玉雕工作室「穿街過巷」,玉雕產值達數十億元,走出了一條別樣的非遺傳承路。

「蘇州玉雕技藝在產業中活化傳承,可以說迎來了最好的時代。但要真正恢復到歷史上的巔峰時刻,還需培育更多優秀人才投身其中,開拓創新。」蘇州玉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楊曦說。

2019年4月19日,第十一屆中國「子岡杯」玉雕精品展在蘇州市開展 楊磊/攝

空飄細雅蘇作工

遊走蘇州古城區,時不時就能遇見一個玉器店。尤其是到了十全街一帶,更是三兩步便可「撞」上一間。推門而入,玲瓏奇巧、精緻溫潤的大小玉器琳琅滿目。如果運氣好,還會碰上店裡的玉雕師傅正在創作。璞玉在玉雕師的手中慢慢有了形狀、有了靈氣,泛起柔光……這個過程何嘗不是一種美的享受。

蘇州並非盛產玉石的地區,緣何玉器集聚?

「這便是蘇州傳承千年的玉雕工藝魅力。」蘇州市玉石文化行業協會會長陳健說,蘇州因玉石雕刻的高超技藝,自古便是玉雕繁盛之地。考古發掘證明,六七千年前蘇州地域已有玉石雕刻品出現。及至春秋時期,吳國玉工造出鸚鵡首拱形玉飾和雙系拱形起脊玉飾,顯示了高超的技藝水平。

玉不琢,不成器。據宋代範成大所修《吳郡志》載:早在唐、五代時期,蘇州就有琢玉工場和知名藝人。明代宋應星著《天工開物》一書,更是盛讚蘇州玉工:「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至清代,天山南北交通無阻,玉材來源增多,玉器生產更加發展,至道光年間進入全盛期。

「當時從專諸巷、天庫前、周王弄,到王樞密巷、石塔巷、回龍閣,幾乎比戶可聞沙沙的琢玉聲。據統計全城有200多家琢玉工場,藝人近千人。」陳健說,明清時期,蘇州玉工人才輩出,賀四、劉諗、王小溪、陸子岡等均憑琢玉技藝名震京師,飲譽天下。

「尤其是陸子岡,不僅玉雕技藝玲瓏奇巧,還首創詩書畫印入玉設計,再造了蘇作玉雕的風格。」陳健說,據《蘇州府志》載:「陸子岡,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瓏奇巧,花莖如毫髮。」

記者採訪了解到,蘇州玉雕具有空、飄、細、雅的技藝特點。空,指虛實相稱,疏密得當,使人不覺繁瑣而有空靈之感;飄,乃造型生動,線條流暢,使人不覺呆滯而有飄逸之想;細,是琢磨工細,構思精巧,使人不覺粗獷而有巧奪天工之嘆;雅,謂詩書畫印入玉,提升了玉器的藝術層次。

清代乾隆年間,宮廷專設造辦處琢玉坊,多次召集蘇州玉工赴京製作玉器。乾隆御製詩文集中曾寫下大量讚美蘇州玉工的詩篇,「專諸巷中多妙手,琢磨無事太璞剖」等名句流傳至今。

2019年4月29日,玉雕匠人在工作室裡創作 楊磊/攝

別樣傳承復榮光

多位老玉雕匠人告訴記者,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蘇州在全國玉雕界仍具有很大影響力。在當時的計劃經濟體制下,蘇州玉雕依託原有的技術及加工力量,主要仿製中國歷史上不同風格的作品,以花鳥、爐瓶、人物、山子雕為主要品種。其特徵是在雕刻工藝上沿用蘇州明清時期傳統技法,缺少時代感,產品主要銷往海外。

改革開放後,一些優秀技術人才在國有企業待遇不高,紛紛離廠,成立自己的工作間,使得蘇州原有的整體玉雕力量變得渙散。在2009年以前的數年裡,蘇州玉雕界基本不參與全國活動,對外交流也較少,從業人員銳減。

「上世紀八十年代,海派玉雕遠遠超越蘇州玉雕,無論在設計還是雕刻功力上,都是蘇州無法企及的。」楊曦還記得,自己技校畢業後進入蘇州玉雕廠沒多久,獲得了一次去上海玉雕廠學習的機會。「第一次站在上海的車間裡,突然有一種井底之蛙的感覺,原來玉雕還能長成這樣。」

1992年,楊曦和很多同行一樣,離開玉雕廠開始自主創業。受當時大環境影響,他依舊走仿古路線。但隨著市場上仿古玉雕越來越多,蘇州玉雕遇到了發展瓶頸。

「蘇州玉雕是時候創新了,我們要擁有屬於這個時代的玉雕。」一位臺灣客戶的建議和楊曦的念頭不謀而合。於是,應用自身紮實的西洋美術功底和藝術修養,楊曦改變傳統的人物雕刻、工筆畫法風格,用虛化和簡約的設計手法表達實體,創造了「虛實結合、簡化具象」的創作新思路,在玉雕界樹立了自己的風格。

事實上,不光是楊曦,隨著市場審美取向的變化,整個蘇州玉雕界都在謀劃轉型。2008年,蘇州玉雕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復興曙光乍現。

「應該說,蘇州玉雕的傳承之路有別於許多非遺項目,它是由市場主導的。」陳健說,這一別樣的傳承路徑,最直觀的表現便是蘇州玉雕開始活躍起來,對外交流增多,在頻繁交流和持續探索中增強品質,擴大影響力。

2008年,由陳健主導的蘇州市玉石文化行業協會成立,並於2009年開始舉辦玉石文化節,2011年又創設每年一次的中國玉石雕刻「陸子岡杯」精品展。「通過一系列交流活動,宣傳了蘇州玉文化,傳承了蘇作玉雕藝術,助力了蘇州玉雕出精品、出人才。」陳健說。

在各方努力下,近十年來蘇州玉雕推陳出新,一大批玉雕人才快速成長。他們不僅傳承了蘇作特點,還融入創新元素,形成「新蘇作」風格。

蘇州,開始重新進入我國玉雕界「C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玉雕從業者、創業者在這裡集聚,蘇州古城內十全街、相王弄一帶,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玉雕集聚之地,園林路、齊門路成為蘇州玉雕工作室的品牌街。

繼往開來路漫漫

在外界看來,這無疑是蘇州玉雕最好的時代。然而,蘇州玉雕技藝的傳承人們,卻沒有這麼樂觀。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州玉雕)代表性傳承人瞿利軍是70後,18歲開始接觸玉雕。「現在的環境和以前完全不一樣,節奏快,一個風格、一個類型的生命力和消費周期,往往只有一年。」瞿利軍說,這是對當下玉雕技藝傳承人最大的挑戰,因為要不斷創新和攀登,壓力不可謂不大。

對此,楊曦也有同感。「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工藝變化,而是要有思想、悟性、功底和探索精神。」楊曦說,當下就玉雕技藝本身來說,許多年輕從業者還只是停留在生產階段,談不上玉雕創作,更談不上創新。「要培養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徒弟,真的很難。」

玉雕作品,可以容納繪畫、雕塑、書法、石刻、當代抽象藝術等多種藝術門類。在玉石資源極為寶貴的情況下,如何通過精工巧作,塑造獨特的藝術品,是當代玉雕人必須面對的挑戰,而這需要跨界合作和培養複合型人才。

「傳統玉雕人才培養大多採用學徒制,雕刻材質、手法和設計題材也大多一脈相承,這和需要突破傳統、貼合時代的玉雕發展趨勢是不相適應的。」陳健說,時代呼喚的是既懂技藝、又懂設計的複合型人才。

為此,蘇州市玉石文化行業協會近年嘗試與美術學會、教育部門合作,舉辦「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中高級工藝美術師」培訓班,幫助玉雕手工藝人拓展審美視野、提升繪畫能力。同時,吸引已經具備美術和設計功底的人才走進玉雕行業,讓他們了解玉、喜歡玉,從而加入這一非遺技藝的傳承隊伍。

玉雕傳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刊於《半月談內部版》2019年第12期)

相關焦點

  • 戴創意玉雕戒指竟有「玄機」?這小心思絕了
    關注玉雕界,享一手資訊藝術名家 / 玉雕視界作品首發 / 獨家視角名家推薦 / 藝術美學市場觀察 / 原創雕刻生靈·翼龍 作者:璞作戒指,又名「約指」,俗稱「鎦子」。佛頭 作者:施宗穎如今,大多數時候我們見到的都是各種貴金屬的戒指,而對於玉雕戒指知道的少之又少。但是,就創意而言,玉雕戒指的創意可天馬行空,亦可樸素古典。許多玉雕戒指創意極佳,玉雕師對料子的處理非常到位,琢製成為各種經典造型,讓人眼前一亮。龍騰四海·指環 作者:於朝正對於料子的選擇,並沒有固定,而是根據料子去設計不一樣的主題。
  • 玉雕名鎮石佛寺,你怎麼那麼美!
    說到玉器雕刻,就不能不提河南鎮平縣石佛寺鎮——中國玉雕第一鎮、中國玉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中國唯一的玉雕產銷重鎮、全球最大的玉文化創意中心。石佛寺位於河南省鎮平縣城西北10公裡處,鎮域面積148平方公裡,轄22 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5.1萬人。
  • 【琢藝軒】淺談玉雕的美學含義
    ;從地理上講,玉被推崇為天地萬物的主宰;從成因上論,玉被解釋為天地之精華;從禮儀上曰,玉被標榜為道德的楷模;從功能上說,玉被珍視為闢邪除祟,延年益壽的神物。玉雕在美的追求方面集中表現在形式美方面。離開了形式美就稱不上玉雕的創作。玉雕的創作是通過對原材料藝術的加工,使貴重的玉石和高超的技藝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產生濃鬱的趣味性和欣賞性。也就是說,玉雕創作是按照形式美的規律組成的藝術形象。 玉雕與國粹京劇藝術同樣重欣賞輕情節,重形式輕內容,講究形式美。
  • 玉雕老鼠和玉雕蜥蜴有什麼特別的寓意?
    玉雕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其中有很多傳統題材都深受民眾喜愛,但是其中有雕刻老鼠的和雕刻蜥蜴的就讓很多人困擾了,這兩種動物在人們的腦海中的影響並不好,那麼這兩種獨特的雕刻題材有什麼特別的寓意呢?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玉雕老鼠和玉雕蜥蜴的寓意,如果您還有相關知識,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盛木為懷 琢木世家榮獲整木行業影響力品牌
    創造由心而發的輕鬆生活,定製與現代的空間相匹配的美學標準,讓更多的家能夠享受來自心靈層次的愜意與舒適,是琢木世家「家居空間美學」的品牌理念,這不僅是對消費者的不變承諾,更意味著琢木世家會為我們的未來和生活環境考慮的更多。
  • 半月談|情感諮詢亂象調查:只要998,破鏡重圓不是夢?
    半月談記者 鄔慧穎 李嘉盈「挽回前任,原地結婚」「分離小三,替你分憂」「情感挽回率達98%」「專人定製一對一方案」「最快一天,最慢10天即可修復感情」……近期,部分網絡平臺出現一些情感諮詢機構,稱可為消費者提供情感與婚戀諮詢服務。實際上,這類情感諮詢機構利用消費者病急亂投醫的心態,設置套路誘導消費,往往是「錢花了,事兒也沒辦成」。
  • 神遊物外:玉雕人物題材的內涵塑造
    方紅根/文玉雕發展到當代,無論從技術還是題材,都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急需開拓延伸的階段,畢竟從市面可見的作品來看,題材程式化、風格同質化的現象已經非常明顯。但創作究竟該如何突破,傳承與創新究竟該如何平衡,可能對很多創作者而言,都是不小的難題。傳統玉雕對於造型非常看重,各種造型往往對應有各自獨特的意義,創作者自我發揮的空間並不大。
  • 我是玉雕師,記錄岫玉鐲芯在玉雕師手中是怎樣變成金錢貔貅過程
    玉雕創作,有時候是根據料子上的特色由玉雕師發揮靈感創作,有時候則是根據客戶的要求創作。一般來說,如果是客戶寄來的料子,都會先了解客戶的創作主題要求,在他們的要求上發揮自己的創作空間,力求做出來的作品讓客人滿意!
  • 我是謎白領祭司之琢鏤鑽花攻略
    我是謎是一款非常燒腦的劇本殺遊戲,白領祭司之琢鏤鑽花密碼答案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我是謎白領祭司之琢鏤鑽花謎題答案,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白領祭司之琢鏤鑽花解密過程 1)牆盤密文:
  • 邂逅中國玉雕大師郭海軍的工藝
    時間:10月3日至11日地址:廣州傳統工藝美術中心費用:免費由來自新疆的中國玉雕大師郭海軍領銜的和田玉2018秋季精品展10月3日至11日在廣州陳家祠道廣州傳統工藝美術中心舉行。
  • 醒獅騰龍—深度解析新時代大國玉雕作品
    必藏玉器——宮廷玉雕,弘揚建黨精神,彰顯大國氣質 宮廷玉雕發揚了以禮器、重器為代表性的藝術手法,將宮廷玉作中正、典雅、大氣的審美氣質,以時代化的表現形式呈現出來。而宮廷玉雕在沉寂多年之後的再度興起,主要是得益於國家對文化產業的愈發重視。 醒獅騰龍選用珍稀「國玉」和田玉為材質,由袁廣如、袁霖兩位大師聯袂匠心打造當代宮廷玉雕重器,是對傳統文化的最好傳承,也是文化強國的經典銘記。
  • 玉雕裡的神獸排行榜
    在玉雕當中,神獸是一種經常出現的題材 那麼在這些神獸當中,哪些最受歡迎呢?而且貔貅的形象可兇可萌,所以貔貅也成了玉雕裡的一個經典題材! 神獸排行榜第三位:龍
  • 只有讀懂宮裡面的這些事,才會明白什麼是宮廷玉雕
    說到「宮廷玉雕「,很多人對於這樣一種玉雕風格很陌生。對於其背後所涵蓋的玉雕文化更是一籌莫展。目前也沒有一個很具象的概念。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宮廷玉雕呢?宮廷兩個字,背後又蘊含了多少內容呢?別急,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宮裡面的那些事兒。
  • 蝸牛玉雕竟蘊含這麼多美好寓意,最適合正在奮鬥的你們!
    中國的玉雕文化源遠流長,千姿百態,不同的玉雕造型都被我們賦予了不同的祝願和內涵。如:平安扣就是一生平安健康;竹子玉雕就是節節高升;觀音玉雕代表著「觀音」升官發財。那蝸牛的玉雕大夥有見過嗎?肯定很少見吧,這種玉雕造型雖不常有,但它卻也蘊含著許多美好的寓意。
  • 玉見端午:用和田玉雕出來的端午是什麼樣的?太美了!
    而在玉雕中,鍾馗題材更是被人喜聞樂見。人們將他作為驅除邪魔,保護平安的守護者。他和觀音、如來一樣,成為男女老少都喜歡佩戴的吉祥物。佩香囊不得不佩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即便對於香氣,古人也有很深的造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藥方》中記載:「避疫氣,令人不染」。說的就是香囊的作用。
  • 半月談|不用高考 直升本科———「中國第一班」辦班20年觀察
    不用高考 直升本科———「中國第一班」辦班20年觀察半月談記者 謝雲挺「由於沒有高考升學壓力,學校給直升班學生設計了獨特的課程體系。」如今成為浙江省寧波市骨幹教師的滕曉丹回憶20年前在直升班讀書的這段經歷說,3年直升班的高中學習生活,讓自己的綜合素質得到了較全面的訓練和提升。
  • 中國玉雕大師趙德旭:千磨萬勵 詮釋人生
    趙德旭中國玉雕大師國家高級技師(二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理事中國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員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琥珀鑑定師琥珀之都」基地建設》項目負責人騰衝市琥珀博物館館長騰衝琥珀文化產業發展研究會會長騰衝市琥珀協會發起人騰衝市琥珀協會第一屆、第二屆監事長騰衝市文聯文藝家聯合會第一屆、第二屆副主席騰衝電商直播培訓基地負責人騰衝緬甸人琥珀批發交易市場負責人騰衝卓旭琥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玉雕大師網
  • 玉雕傳統題材中的大智慧!馬上封侯還隱藏著這樣的聯繫!
    在玉雕中我們經常見到各種各樣不同的組合,如猴和馬,意為馬上封侯;猴和象是封侯拜相;喜鵲和梅花,代表喜上眉頭等等。這種取動植物名字諧音的獨特表現方式,既展示了玉雕技藝,又充滿著對生活美好的祝福。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既熟悉又陌生的玉雕題材—馬上封侯。提起馬和猴的故事,就要從西遊記中的故事情節講起。書中孫悟空搶了龍宮砸了地府以後,被太白金星招安,到天庭做了一名弼馬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