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詳解-幹支的時間換算

2021-01-07 二十四節氣

  公元推算幹支方法:注意,這裡的西元年的幹支,僅表示此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至下一個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之間的回歸年幹支。例如2015年的乙未年表示(2015年2月4日——2016年2月4日)

序數法

天幹序數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地支序數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醜)

年幹支推算:

①年幹公式:年幹=年份個位數- 3 (適用於任何西元年,個位數小於3,借10)

②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餘數(整除餘0,即餘12=醜)

③年支簡化:

(西元年末二位數-1)-12*N=年支(適用於20世紀,即1900—1999年)

(西元年末二位數+3)-12*N=年支(適用於21世紀,即2000—2099年)

例:求2015年幹支?

解:2015年幹=5-3=2,2=乙,故2015年天幹為乙

2015年支=15+3-12=18-12=6,6=未,故2015年地支為未

綜上,2015年幹支為乙未

例:求公元189年幹支?

解:189年幹=9-3=6=己,189年支=(189+7)/12餘4=巳,189年幹支為己巳

月幹支推算:

①月幹公式:月幹=年幹x2+月支 (和超過10,直接取個位數)

②簡化公式:(和取個位)

亥月幹=年幹x2

子月幹=年幹x2+1=寅月幹

丑月幹=年幹x2+2=卯月幹

例:已知2015年為乙未年,求2015年申月天幹?

解:2015年乙未年,天幹為乙,乙=2,申=7

申月幹=乙x2+申=2*2+7=11,個位=1,1=甲,故申月天幹為甲

例:求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幹?

解:亥月幹=壬x2+亥=9*2+10=18+10=28,個位=8,8=辛,故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幹為辛

(註:亥月天幹公式,可直接簡化為:亥月幹=年幹x2)

例:求戊子年,子月天幹?

解:子月幹=戊x2+子=5*2+11=21,個位=1=甲,故戊子年子月天幹為甲

日幹支推算:

幹支紀日,民間往往採取元旦幹支推算法,進而推定陽曆某天幹支,由於閏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數固定,每月天數也都固定,因此只要知道元旦的幹支,就能推算出該年各天幹支,距離元旦多少天,減去60倍天數,就能推算出某日幹支。

時幹支推算:

注意:晨子=-1,夜子=11。因子時、丑時是每日的前兩個時辰,順序置前,地支序數也應置前,故將子醜置前:子=-1,醜=0,寅=1,卯=2…子=11。由於子時作為日期分界線,被一分為二,分為晨子和夜子兩個小時,晨子(0點-1點),子=-1。夜子(23點-24點),子=11。八字中,夜子時(23點-24點),仍屬於今天,仍用今天日幹。

①時支公式:時支=小時÷2-1(小時為偶數),時支=(小時+1)÷2-1(小時為奇數)

②時幹公式:時幹=日幹×2+時支 (晨子=-1,夜子=11)

例:求1:45,23:43,18:58,0:38時支?

解:時支:(1+1)/2-1=0=醜,(23+1)/2-1=11=子,18/2-1=8=酉,0/2-1=-1=子

(註:八字中,出生時間宜根據出生地所在時區,採用真太陽時。推算時柱幹支,分鐘可以忽略不計,只用整小時推算)

例:求乙卯日17:30的幹支?

解:時支=(17+1)/2-1=8=酉,時幹=乙*2+酉=2*2+8=12,個位=2,2=乙,故17:30幹支為乙酉

例:求戊午日0:50、10:50、22:05、23:49幹支?

解:0:50——時支=0/2-1=-1=子,時幹=戊*2+子=5*2-1=9=壬

10:50——時支=10/2-1=4=巳,時幹=戊*2+巳=10+4=14,4=丁

22:05——時支=22/2-1=10=亥,時幹=戊*2+亥=10+10=20,0=癸

23:49——時支=(23+1)/2-1=11=子,時幹=戊*2+子=5*2+11=21,個位=1=甲

(註:23:49未到24點,是夜子時,仍屬今天,用今天日幹戊) 

例:求甲子日0:20和23:40幹支?

解:0:20——時支=0/2-1=-1=子(晨子),時幹=甲*2+子=1*2-1=1=甲

23:40——時支=(23+1)/2-1=11=子(夜子),時幹=甲*2+子=1*2+11=13,個位=3=丙

推算公元前年幹,公元前年支

①公元前年幹公式:公元前年幹=8-公元前年個位數 (個位為9,8-9=-1,加10,-1+10=9=壬)

②公元前年支公式:公元前a年支=12*N-a+8

例:求公元前22年和公元前155年幹支?

解:前22年幹=8-2=6=己,前22年支=12*2-22+8=10=亥,前22年為己亥年

前155年幹=8-5=3=丙,前155年支=12*13-155+8=1+8=9=戌,前155年為丙戌年

除法:

公曆紀年在時間維的標度是均勻的,而幹支紀年在時間維上是不均勻的。

天幹地支紀年與公曆的近似換算,已知公曆年份,求對應幹支

公元後的年份數減3,除以10的餘數是天幹,除以12得到的餘數(保留到小數點後三位)再除以0.083得到的是地支。

公元前的年份的計算方法:先用大於所求年份的60的倍數減去所求年份(的絕對值),然後再減去2;除以10的餘數是天幹, 除以12得到的餘數(保留到小數點後三位)再除以0.083得到的是地支。

把天幹數和地支數合併起來,即為所求的幹支年份。此方法的根據是公元4年為甲子年(沒有公元0年)。

計算例1:公元184年黃巾起義,計算其幹支。

解:(184-3)/10=18.1,餘數為1,故天幹為甲(1為甲,2為乙…癸為0);

(184-3)/12=15.083,0.083/0.083=1,故地支為子(1為子,2為醜…10為酉,11為戌,0為亥)。

因此,公元184年為甲子年,所以黃巾起義時在官府門前都貼有「甲子」字條,口號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計算例2:計算公元2042年的幹支。

解: (2042-3)/10=203.9,餘數為9,故天幹為壬;

(2042-3)/12=169.916,0.916/0.083=11,故地支為戌。

因此,公元2042年為壬戌年。

計算例3: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計算其幹支。

解:60*10-551-2=47,47/10=4.7,餘數為7,故天幹為庚;

47/12=3.916,0.916/0.083=11,故地支為戌。

因此公元前551年是庚戌年。

推算年份

由於天幹地支每60年一循環,所以不能直接根據幹支計算對應的年份數值。但是可以根據幹支計算出對應於60年中的第幾年,從而進一步推算。

設x為天幹對應的次序,甲-癸依次為1-10;y為地支對應的次序,子-亥依次為1-12.那麼對應次序z的計算公式為:

z = 6x - 5y,

如果為負,可再加60。

其計算根據是同餘方程:z≡x (mod 10),z≡y (mod 12),x≡y (mod 2),解得z≡36x+25y (mod 60),進一步化簡即得。

中國近代史中許多歷史事件均以天幹地支紀年為基礎進行命名如:辛酉政變就在1861,甲午戰爭就在1894年,戊戌變法就在1898年,辛丑條約就在1901年,辛亥革命就在1911年,壬子癸丑學制頒布在1912-1913年。

日幹支推算表

日幹支推算表,又名日柱推算表、一紙萬年曆。一張表,能推出表上幾百年的每一天的幹支,十分快捷,便攜袖珍,山東任紅巖原創,推薦給廣大命理師,從此日柱瞬間可知。

年數表(1950年—1999年)

年數表(2000年-2049年)

月數表(月數表萬年通用,最好背熟)

日柱公式:日幹支序數=年數+月數+日期(和大於60,則減60。1月、2月用上一年的年數)

計算結果即日幹支序數,若大於60,則減去60。1月和2月的年數要歸上一年,年數要用上一年的年數,可以將1月和2月看作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例如求2015年1月30日幹支,年數要看2014年,2014年數=7,不能用2015年數,月數不變。年數適用範圍:此年3月-下年2月。

命理師最好將月數表背熟,只要知道年數,往後366天每天日柱瞬間可知,一紙萬年曆在手,百年日柱盡可知。對於要求更高的盲派佔卜師,則建議將年數表和幹支表也背熟。

例:求1987年7月18日,1997年1月15日,2008年8月8日,2015年11月21日,2016年2月14日幹支?

解:查表得知

1987年7月18日=1987年數+7月數+18日=45+2+18=65-60=5=戊辰

1997年1月15日=1996年數+1月數+15日=33+6+15=54=丁巳 (1月、2月用上一年數)

2008年8月8日=2008年數+8月數+8日=36+33+8=77-60=17=庚辰

2015年11月21日=2015年數+11月數+21日=12+5+21=38=辛丑

2016年2月14日=2015年數+2月數+14日=12+37+14=63-60=3=丙寅 (1月、2月用上一年數)

相關焦點

  • 【公元與幹支紀年換算法】
  • 幹支紀年與公曆換算
    幹支紀年與公曆換算 一、由公元推幹支為了便於運算和使檢索更加直觀,用六十幹支表並按順序加以編號成表一如下:
  • 不是吧,最完整的公元紀年與幹支紀年的換算!
    1 、換算幹支紀年首先,將天幹、地支編號如下:  天幹:甲、乙、丙、丁、戊、已、庚
  • 公元和幹支紀年的換算
    黑色文字為必讀部分,時間會盡力控制在3~5分鐘。灰色部分為選讀部分,全文讀完一般5~10分鐘即可,儘量不增加孩子們的負擔。    建議朗讀,特別是需要參考譯文才能懂得全文意思的話下,請在看完譯文後再讀一遍原文,這時的斷句才會趨近於正確。
  • 用生日換算出生辰八字方法
    如要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幹支紀年,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幹中找出相對應。這樣,公元紀年就換算成了幹支紀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該年尾數5找出對應的天幹為「乙」。                      然後,用1995除以12得餘數為3。 用餘數3找出相對應的地支為「亥」。
  • 公元紀年這樣換算成幹支紀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的十二屬相: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那麼,如何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幹支紀年
  • 出國留學GPA知識詳解--應該如何換算
    那麼你的GPA,也就是加權平均分就是:(70*4+80*4+90*2)/(4+4+2)=78   2、為什麼要換算GPA?   每個國家,甚至每個學校的評分系統都不一樣,比如,大多數美國學校採用4分制,而絕大多數中國學校採用100分制。因此,在申請國外學校的時候需要換算成對方習慣的形式。
  • 巧記、換算六十甲子
    二、求序號的對應幹支:1、天幹:個位數為天幹序數。2、地支:序號十位數乘2然後用序號個位數減,是負數就加12,所得之數為地支對應數。例:35,天幹為序號個位數5,天幹第五位為戊,地支35的十位數3乘以2等於6,5-6=-1,-1+12=11,11對應地支為戌,序號35的幹支為戊戌。
  • 年幹支的換算方法
    在易學應用中,我們常常需要用到幹支紀元法,那麼如何把數字歷轉換為幹支歷呢?
  • 天幹地支換算方法
    第一種算法:如何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幹支紀年:不同資料算法有所差異,有的給出公式,但本質上是一回事。
  • 肖明宗八字學習-如何換算準確的出生時辰
    八字命理培訓-如何換算準確的出生時辰  時辰,在各門類預測中都佔據重要的位置。
  • 張元月:苦鑽20多年總結出公曆與天幹地支換算公式
    樂山市民張元月退休前是一名電氣工程師,卻迷上了天幹地支,他幾乎將所有的業餘時間用在研究天幹地支上,20多年過去了,他寫出了近10萬字的《中華萬年幹支計算手冊》手稿,總結出公曆與幹支、星期的換算公式。套用這些公式,可以輕鬆算出公曆某一天對應的幹支、當天是星期幾等等。「天幹地支是中國的民俗文化,我熱愛它所以傳承它,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它。」
  • 公元紀年與天幹地支的換算
    公元紀年與天幹地支的換算 將天幹地支編號如下:天幹: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4 5 6 7 8 9 10 1 2 3地支: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如要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幹支紀年,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幹中找出相對應。
  • 幹支紀年曆
    1、天幹地支說到幹支紀年,首先要了解「幹支」,也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十天幹十二地支。2、幹支紀年法(幹支歷)將幹支裡面的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得到60個幹支紀年。將這60個幹支排序,60一個循環即為農曆中的一個紀年,也是農曆中的一甲子。
  • 【南月小站】--- 公曆年份換算成農曆年的換算方法
    公曆年份換算成農曆年的換算方法2015年1月1日-2015年2月3日是農曆甲午年(
  • 幹支紀年法,是如何紀年的?
    幹支用於紀時,則起源於古人在農業生產中的需求。幹支紀年法簡介所謂幹支紀年法就是以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循環配合,用於紀年。十天幹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幹與十二地支排列組合,即得到一對幹支。
  • 年幹支查找方法講解
    年幹支換算,首先知道天幹地支代表的數字。十天幹甲是一,乙是二,丙是三,丁是四,戊是五,己是六,庚是七,辛是八,壬是九,癸是十。十二地支子時一,丑時二,寅是三,卯是四,辰是五,巳是六,午是七,未是八,申是九,酉是十,戌是十一,亥是十二。舉例說明,2018年怎麼找幹支,天幹的找法固定的,每一年都是最後一位減三。
  • 公元紀日與天幹地支的換算
    公元紀日與天幹地支的換算速查幹支紀日法:從已知日期計算幹支紀日的公式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幹支紀年曆與公元紀年
    1、天幹地支 說到幹支紀年,首先要了解「幹支」,也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十天幹十二地支。 2、幹支紀年法(幹支歷) 將幹支裡面的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得到60個幹支紀年。將這60個幹支排序,60一個循環即為農曆中的一個紀年,也是農曆中的一甲子。
  • 幹支紀年法和取值
    幹支紀年法是中國曆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記錄時間的方法。在幹支紀年法裡,年月日時都用兩個字來記錄,一個字是天幹,一個字就是地支。如:2020年8月15日10點52分,用幹支紀年法來表示就是庚子年 甲申月 庚寅日 辛巳時      幹支紀年傳說出自黃帝時代,在殷墟商代考古發現過六十甲子表的牛骨殘片,可見幹支紀年至少起源於夏代,商周沿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