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警察節 ︱見證漢警變遷】「四案全破」在過去不可想像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楊槐柳 袁野 平安武漢 收錄於話題#見證漢警變遷3#110警察節5

見證漢警變遷

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之際,「平安武漢」推出【見證漢警變遷】系列文章,從交管、戶政、特警、刑偵、治安、出入境、指揮體系等角度,全景式回顧武漢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展現代代公安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職業情懷,講述在維護國家政治安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等各項工作中感人至深的漢警故事。

今日推送第三期:《「四案全破」在過去不可想像》

剛剛過去的2020年

雖然經歷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

但武漢公安刑警依然交出了一張

「四案全破」、反電詐「兩降兩升」的

優秀答卷

不要說「四案全破」,就是「一案全破」,在過去都是難以企及、不敢想像的目標。江城老刑警如是說。

吳俊

刑偵支隊法制辦案大隊民警

公安部二級英雄模範

20多年前,剛剛參警的他在黃陂區分局灄口派出所從事基層工作。一次,灄口地區連發3起搶劫案,走訪、抓捕、審查、追逃,窮盡有限的偵查手段,他為儘快破案一連四天四夜沒有合眼。在把最後一名嫌疑人送進看守所後,靠在警車裡睡著了。回到所裡,整整補了十五六個小時的覺,醒來還沉浸在一種成就感中。

那時,沒有太多的技術支撐,破案模式無非是走訪、摸排、清查和有限的痕跡物證比對。不順利的時候,一條線索可能排查一兩個月還沒結果,效率比較低。碰到一些疑難案件,甚至命案,窮盡努力還是無法破獲,作為一名刑警,心中的那份難受與苦悶也就只有自己能夠體味了。20多年過去,刑偵工作早已發生巨變。

2020年12月,東新轄區發生一起命案,嫌疑人作案後逃回老家新洲,又埋屍於隱蔽處。參加研究指導審查的吳俊,在複雜的案情面前沒有太大的壓力,因為在快速給力的技術支撐下,兇手作案後的行動軌跡已被揭露,面對企圖用謊話掩蓋事實的嫌疑人,吳俊很自信地告之:「證據足以還原你的作案線路,如果想要爭取法律的寬大政策,自己坦白才有出路。」僅僅兩三個小時,嫌疑人吐出全部作案事實。

作為審訊專家,他對如今刑事技術支撐下的審訊工作有較之以往好得太多的體驗。

吳俊介紹,心理測試技術往往能捕捉到相對於嫌疑人員來說更為敏感的話題,這也就可以讓審查人員快速制定方向更明確、效果更好的審訊方案。

當面對一個情況不明但又非常重要的嫌疑人,過去刑警可能要出差到其戶籍地、日常生活地了解其各方面特點,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始審查。而現在在大數據支持下,相關人員情況信息,足不出戶便可收集掌握,嫌疑人不僅難以矇混過關,還形成一種被威懾的感覺。

「技術支撐到位,快速鎖定目標,掌握活動特點,數據研判布控,現在的破案模式與過去開諸葛亮會粗放式地推斷與猜想相去甚遠,取而代之的,是快速精準的判斷、一招制敵的出擊。」吳俊說。

刑偵支隊裡的一半警力從事著與技術支撐相關的工作,他們的專業越來越精細,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僅服務本市,還輻射中南地區。

朱傳紅

武漢公安司法鑑定中心教導員

擔任武漢公安司法鑑定中心教導員的朱傳紅,是一名優秀的刑事技術專家,他對技術方面的飛速發展和實戰應用更有切身體會。

「1992年,剛剛從同濟醫學院畢業的我來到當時的刑事偵查處報到。法醫室只有兩間房,法醫裝備就是解剖箱,最好的設備就是一臺恆溫培養箱,在ABO血型檢測時用,後來引進一套平板電泳儀,還像寶貝式的存放在一間獨立有空調的實驗室。

兩年以後,才建立了DNA實驗室,僅僅20平米,一張桌子鋪上簡易的地膠就開始做實驗了。第一起通過DNA攻克的疑難案件是漢南強姦殺人案,那時興奮的心情實在難忘。」朱傳紅介紹起這些甚是感慨。

一個痕跡物證,過去的檢測技術可能只限於某一種方式,現在通過不同特徵、通過圖像對比等等,各種方法綜合應用,手段更為豐富。2020年,全市破獲了12起命案積案,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支撐刑事技術進步的是實實在在的人才與設備。據介紹,近十年,武漢公安司法鑑定中心招收各專業博士研究生兩名、碩士研究生17名,培養4名公安部特長專家,3名省級專家和多名學科帶頭人,這讓武漢刑事技術裝上高速引擎。擁有7個公安部重點實驗室,近90名刑事技術人員的武漢公安司法鑑定中心,成為全國公安重點鑑定機構和享譽全省乃至全國的一支優秀刑事技術隊伍。

從20平米的空間到如今900平米DNA實驗室,各類設備一應俱全。過去,年輕人想乾沒條件,現在各種儀器設備可學、可用、可研究。規範的流程管理和質量控制,確保檢驗鑑定報告更科學、服務破案更嚴謹、風險更低。

近年,刑事技術不僅支撐命案、槍案、搶劫、搶奪案件全破,也在一些「小案」中也起到重要作用,還在重大事件中屢立奇功。

2015年,「東方之星」客輪翻沉事件中,武漢刑事技術人員在短短幾天時間內,依法依規、科學嚴謹地進行DNA比對,確認了全部442名遇難者身份,這個令人驚嘆的戰果讓專班榮立集體一等功。

「刑事技術改變了刑偵工作的節奏,但無論如何,不變的是那濃濃的刑偵情結,強烈的刑警榮譽感。」不論是審訊專家吳俊,還是技術專家朱傳紅,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到這樣的體會,「鍥而不捨、精益求精、吃苦耐勞、敢拼敢勝的職業精神,強烈的團隊意識,永遠是刑警身上的一種特質,永遠是他們攻堅克難、破解難題的力量所在。」

素材來源:刑偵支隊

通訊員 楊槐柳 袁野

RECOMMEND

原標題:《【你好 警察節 ︱見證漢警變遷】「四案全破」在過去不可想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