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動的那麼快,為什麼我們看不出?它們離地球一天比一天遠了

2021-01-09 冷知識大學問

恩格斯說:「物質沒有運動是不可想像的」。只不過從大範圍來說,自然界在短時期內所表現出來的變化,顯得比較微小。

毛主席指出:「它們的變化和社會的變化相比較,則顯得很微小,前者是以若干萬年為單位而顯現其變化的,後者則在幾千年、幾百年、幾十年、甚至幾年或幾個月(在革命時期)內就顯現其變化了」。

有人說「恆」就是長久固定不變的意思,難道恆星真的不動嗎?為什麼星座的形狀看起來又好像是不變的呢?

恆星不但不是靜止不動,而是大動特動。它們的速度,就連飛機、人造衛星、宇宙火箭也難趕上。

更奇怪的是恆星在天上運動,各有各的方向,有的向地球方向奔來,有的離地球飛去;而且快慢也不相同。真相運動場上的運動員,你趕我追,熱鬧極了。

你知道天狼星嗎?它就以每秒8公裡的速度朝地球方向奔來;織女星呢,又要快一些,每秒鐘14公裡;牛郎星更快了,每秒鐘就有26公裡。這不是比人造衛星、宇宙火箭快好幾倍嗎。

獵戶星座的參宿七這顆星,以每秒鐘21公裡的速度,飛離地球;御夫星座裡面的五車二星更要快一些,每秒鐘是30公裡;金牛星座的畢宿五星更快了,每秒鐘就有55公裡。它們離地球一天比一天遠了。

此外還有好些速度更快的恆星,如天鴿星座裡面的一顆星,運動的速度竟然達到每秒583公裡,這真是星星中的快跑能手了!既然恆星是動的,那為什麼星座的形狀不變呢?

其實星座的形狀也在變,我們熟知的北鬥七星十萬年前、十萬年後和現在的形狀就不一樣。十萬年才動這麼一些,往往就看不出動了。

不過有精密的測角儀器完全可以量出來的。中國古時候,在第八世紀初,天文學家一行和幾個人一道造了黃道渾儀用來測星宿的經緯度,一行測量了許多星的位置拿來與以前測的比較,發現經度、緯度都變了,

而且大小不一,有的變大,有的變小。自此以後,中國人就知道了恆星不是不動,星宿的形狀也不是不變的。而外國第一個知道恆星運動的英國人,要比我國晚上一千年。可見我國古代天文學有著極為輝煌的貢獻。

恆星動的那麼快,為什麼我們看不出?

我們必須抓住事物的實質。我們看到的快與慢,是和遠近有關係的,比如飛機在近處飛就是一掠而過,顯得很快,若在運處飛也就覺得慢騰騰的。

不單如此快慢還和運動方向有關,如果沿視線方向動,再快也不大感覺得出。恆星離開我們十分遙遠,看上去總象是個點,而且他們的運動方向也各不相同。因此造成這樣的表面現象,我們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北極星在動?和地球有關?
    【每日科技網】  如果說哪顆恆星是我們聽說過最多次的,那麼除了太陽之外,應該就是北極星了,有道是「天上眾星皆拱北,世間無水不朝東。」古人都知道天上的星星只有北極星不動,其他的星體都在圍著北極星轉,就好像一個國家的中央一樣,所以北極星又稱為「紫微星」或「北辰。
  • 科學家是怎麼計算一個恆星或一個星系離地球的距離的?
    在上小學時,我們就了解了地球與行星、恆星和星系的驚人距離。太陽距離地球約1.5億公裡,這一距離被稱為"天文單位"(AU)。我們最親近的鄰居金星,離太陽0.72AU,而火星離太陽1.52AU。海王星,最遙遠的行星,距離太陽30AU(即448億公裡)。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2號宇宙飛船兩年後才到達木星,但直到1989年才到達海王星。
  • 北極星是指哪一顆恆星?為什麼它能夠一直處於地球的正北方?
    每天夜晚降臨之後,天上就會浮現出大量的星星,對於這些星星古人並不知道它們到底是什麼?可是在現代人的眼裡,我們都知道,它們基本都是跟太陽相似的恆星。漫天的星星亮度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星星特別明亮,有的星星則比較暗沉。雖然很多人對於天上的星星都沒什麼了解,但是有一顆星星卻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它就是北極星。
  • 肉眼可見最遠的天體,距離地球多少光年?
    在地球上,最容易看到的兩個天體是月球和太陽,前者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後者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這兩個天體都能在白天看到。而那些更加遙遠的天體,由於它們發出的光抵達地球時已經變得比較暗淡,只有到了夜晚才變得肉眼可見。那麼,肉眼可見的天體都有哪些?最遠的離地球有多少光年?
  • 肉眼能看到的最遠的星球,離地球有多少光年?
    據科學家們統計,夜空中用肉眼能夠直接觀測到的星星大約有6000多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恆星,而且距離地球普遍沒有超過1000光年。那麼,我們人眼所能看到的最遠星球,距離地球會達到多少呢?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時,你看到的月亮距離我們384000公裡遠;看到的金星最近時距離我們也有4000多萬公裡。你要是看見了土星,那就看到了13.5億公裡遠了。不過天空中肉眼可見的星星只有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這幾顆之外,大多數的星星都是恆星,而且距離我們都十分的遙遠。遙遠到不能再用公裡計算距離了,要用光年了。
  • 北極星是顆什麼恆星?為什麼北極星可以一直處於地球的正北方?
    說起天上的星星,北極星可以說是知名度最高的了,在晴朗的夜空下,我們總是可以在正北方的天空裡找到這顆明亮的星星。因為北極星一直處於地球的正北方,所以它是人們在戶外辨認方向的一個重要參照物。從古到今,北極星它不知道給多少人指明了方向,那麼北極星是顆什麼恆星?
  • 月球上看太陽會動嗎?看地球會下山嗎?能看到星星嗎?
    月球上能看到日出與日落,只是時間比較久,大概相當於地球上一個月的時間才能看到一次日出與日落,但地出就不能了,在月球上看地球,要麼背面看不到,如果在正面能看到,那麼除了地球上晝夜變化外,地球在月球空中的位置是不會變化的!為什麼月球上的日出日落周期是一個月?
  • 為什麼有時候天上有那麼一兩顆星星跑得特別快?
    天空中恆星的軌跡,普通相機對著星空拍個幾分鐘軌跡就能依稀可辨了,儘管這些行星不動,但地球在自轉!為什麼稱這些為恆星是因為每年相同的時間和地點,這些星星的位置是不動的,當然這只是相對的而已,因為恆星還是會有一個可觀測的移動,但肉眼無法察覺!
  • 地球一天24個小時,那麼月球上的一天又該怎麼計算?是多長時間呢
    相信很多小夥伴對天文地理很感興趣,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天的時間是24個小時,每時每分時間的流逝,都是不可回到的從前。那麼月球上的一天又該怎麼計算?是多長時間呢?月球上一天有多長時間?不同的星球地球和月球的時間計算也會有所差別!
  • 4日地球離太陽最遠,天氣為何越來越熱?
    新華網天津7月3日電(記者 周潤健、蔡玉高)7月4日16時,地球過遠日點。這一天地球離太陽最遠,是一年裡看到太陽「最  · · ·· · · ·  · ·  ·  小」的一天,也是整個地球得到太陽能最少的一天。
  • 距離地球約4000光年遠的外太空,有一顆巨大的鑽石行星!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與外太空相關的話題。距離地球約4000光年遠的地方,有一顆像是巨大鑽石的行星,這顆行星的密度比迄今發現的任何行星都要大,而且它主要是由碳組成的。外太空充滿了讓人們驚嘆不已的神奇事物和現象,而且每天天文學家都會有新奇發現。有會下玻璃雨的星球,以及酷似宇宙之眼的恆星,太空中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物體。今天我們就帶你看看8個宇宙奇特現象!
  • 減速50年,地球如今卻開始加速自轉!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嗎?
    很簡單,只要測量一下「一天」的時長就可以了,因為地球的周長是不變的,「一天」的長短可以反映轉速的快慢。起初人們是參照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來判斷一天的時長的,即「太陽日」,但由於地球自轉的同時還在公轉,這種方式存在一些偏差。於是天文學家改用距離地球相當遠因而可以看作是靜止著的其他恆星,這樣測得的一天的時長叫做「恆星日」。
  • 2月29日是閏日,那麼閏日背後隱藏了什麼科學事實呢?
    通常,我們認為輪換持續24小時,這就是為什麼一天是24小時,而我們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這就是為什麼一年長達365天的原因。只是,這些影響是不可分割的,因為兩種運動總是發生的。如果地球是完全靜止的,保持在同一位置,那麼整個360°的完全旋轉就等於一天。但360度的旋轉並不是一天的事:它比兩個指標稍微少了一點。首先,地球旋轉360度只需23小時56分4秒。
  • 在晴朗的夜晚,我們經常會看見星星在閃爍,那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總的來說,我們的大氣層真的太偉大了。這層由氮氣、氧氣和其他氣體組成的毛毯既使我們世界的溫度溫暖宜人,又使我們免遭有害紫外線照射,更不用說它氣化的那些宇宙殘骸了。對了,沒有大氣層中的氧氣,包括我們在內的動物甚至都無法存活於世。這可是一份不壞的簡歷。
  • 地球自轉正在「失速」,未來一天將是720小時
    話說,一天是24小時,一個月是30天,一年為365天是我們日常最習以為常的時間計算周期了,自人類從類人猿進化為人,並且懂得掌握工具進行數字記錄的時代開始,不管全球衍生了出了多少種類的文明,但是在曆法時間上的推算和規定幾乎都是一致的,即便有一些差異也非常微小,比如我們都熟悉的公曆和陰曆。
  • 恆星都誕生在星團裡,那太陽是一顆流浪恆星嗎?
    宇宙中的恆星大部分都是在星系中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誕生的,並且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集群或星團結構,那我們的太陽為什麼孤零零一個漂浮在宇宙中的?那麼太陽之前的星團去哪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宇宙中現有的開放星團推斷出來!我們下面就以離我們最近的畢宿星團為例!
  • 地球每年在宇宙中前進70億公裡,為什麼星星的相對位置都沒變?
    地球在宇宙中不是靜止的,它會繞著自轉軸旋轉,而且還會繞著太陽運動。同樣地,太陽和其他恆星也都不是靜止的。在銀河系中,包括太陽在內的幾乎所有恆星都會繞著位於銀河系中心的共同質心運動(極少數超高速恆星可以脫離銀河系)。
  • 既然地球和太陽都在運動,為什麼星星的排列基本不變?
    既然地球環繞太陽運動,而且太陽還帶著地球環繞銀河系中心運動,為什麼夜空中星星的相對位置看起來沒有發生變化呢?首先,隨著地球的公轉,夜空中某些星星的排列其實會發生明顯變化,它們就是太陽系中的行星。由於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會環繞太陽公轉,並且它們的距離較近,所以行星在夜空中的相對位置會隨時間發生明顯的變化,行星會在不同的星座中穿行。肉眼可見的行星只有五顆,其中包括人們常說的啟明星,也就是出現在日出之前的金星。除了五顆太陽系行星之外,夜空中的星星都是遠在太陽系外的恆星。雖然它們的實際亮度可能高於太陽,但它們距離太遠,所以人眼無法分辨出它們的細節,它們看起來只是亮點。
  • 你要看嗎?四星連成一線,月球依次掠過,只有最後一天時間了
    趣味探索訊 在2020年3月和4月上旬,我們觀看了各種天文現象,比如,顏色讓人著迷的粉紅月亮,多顆行星在夜空匯集,並連成一線,多顆發出綠光和拖著長長彗尾的彗星,還有正在分裂之中的第二個星際來客,那麼接下來,我們應該觀測什麼呢?
  • 假如把最大質量恆星R136a1放到比鄰星的位置,地球會怎樣?
    關於R136a1的有關特徵大麥哲倫星系和小麥哲倫星系是我們銀河系的兩個伴星系,它們以距離銀河系非常近的距離共同和銀河系一起圍繞著一個巨引源運行,其中大麥哲倫星系距離地球16萬光年,從地球上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得到它,視直徑可以達到月球的6倍以上,其中核心區異常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