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聽力下降伴耳鳴,當心失聰!

2021-01-08 北京日報客戶端

「這兩天沒有休息好,半夜翻身的時候感覺眼前天旋地轉。」

「耳朵嗡嗡響,接電話的時候聽不清聲音。」

「一開始出現耳鳴沒在意,後來竟然開始影響聽力了。」

遇到這樣的場景,很多人都覺得就是近期太累了,多休息就會好。北京朝陽醫院耳鼻咽喉科醫師李嘉瑩、唐朝穎、張娟提醒大家,對於突然出現的聽力下降,尤其是伴有耳鳴、耳悶、眩暈或頭暈等症狀,要提高警惕,這有可能是患上了突發性聾。這種疾病起病時很多人不太重視,結果在拖延中耽誤了治療,造成失聰等嚴重後果。在耳鼻喉科臨床診療中,突發性聾是一種常見病,但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精神情緒有著顯著的負面影響。

40歲以上人群易發病

突發性聾,又稱特發性突聾,指在72小時內突然出現的、原因不明的聽力下降。近年來,突發性聾的年發病率逐漸上升,約為5-30/10萬人。大多數突發性聾為單側耳聾,雙側耳聾的發病率僅有2%。未能重視聽力異常並及時就診的患者,損失的聽力不僅難以恢復,病情還可能繼續惡化,發展為重度聽力喪失或失聰。

從門診接診情況看,突發性聾患者以40歲至60歲中老年人居多,大多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現代人工作緊張、睡眠不足和不良的飲食習慣,也導致這一疾病的發病年齡開始年輕化,我們甚至見過十幾歲的高中生患者。

目前,有90%的突發性聾尚未明確病因,但通過多年的臨床研究,考慮發病與以下因素息息相關:精神心理因素、內耳血管病變、病毒感染等。一般認為,精神壓力大、情緒波動、睡眠障礙、生活不規律等都可能是突發性聾的主要誘因。若患者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罹患突發性聾的概率會相對增高。

耳聾為何會伴隨耳鳴和眩暈

突發性聾除了聽力下降,還可能伴發耳鳴、眩暈、噁心等症狀。耳鳴有時可以作為首發症狀出現,這是因為突發性聾是一種感音神經性的耳聾,其病變發生在與感知聲音相關的神經通路上。耳鳴、耳聾都是聽神經功能異常的重要表現,因此常常相互伴隨出現。

有些患者可能會感到困惑,耳聾為什麼會伴隨眩暈呢?

事實上,我們的耳朵不僅是聆聽聲音的器官,同時還是掌管人體平衡的感受器。所以當耳朵生病時,不僅會引起聽力下降,還會引起平衡感覺障礙,進而表現為眩暈。

因此在臨床上,耳聾和耳鳴、眩暈症狀往往緊密相連。

需與以下常見疾病相區別

值得注意的是,突發性聾表現出的眩暈並不具有特殊性,也就是說,它可能與一些具有類似症狀的疾病相混淆。這也是我們提醒患者及時就診的原因,要通過專業醫學方法去排查,以免延誤診治。

通常,伴有眩暈的突發性聾易與以下幾種疾病混淆。

大腦中樞疾病如腦梗死、腦溢血等顱腦病變,可表現為噁心、嘔吐、視物旋轉等類似突發性聾的症狀,這類致命疾病需要爭分奪秒地進行診治。因此,出現上述症狀的患者,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應優先考慮到神經內科就診,排除大腦中樞疾病。

聽神經瘤這是生長在耳朵與大腦之間的聽神經上的良性腫瘤。隨著腫瘤生長逐漸壓迫周圍重要結構,會導致同側聽力下降,可伴有耳鳴或眩暈。其症狀容易與突發性聾混淆,需要完善耳部的磁共振檢查以明確診斷。

耳石症和梅尼埃病它們是耳鼻喉科最常見的會導致眩暈的疾病,當突發性聾合併以上兩種疾病時,會表現出複雜的臨床症狀,導致鑑別困難。耳石症又稱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表現為短暫的視物旋轉,而且與頭部位置改變有關,通常在翻身、起床或低頭時出現。體位試驗是診斷耳石症的「金標準」,復位治療是最有效的治療措施。梅尼埃病的症狀是反覆發作的眩暈伴有波動性聽力下降,「波動性」是指聽力在疾病發作期下降,間歇期可部分或完全恢復。

對於突發性聾合併眩暈症狀的就診患者,醫生通常都要排除上述疾病,才能做出診斷。

發病7天後才治效果顯著下降

日常生活中,一旦感覺聽力突然下降,就應該儘快就醫,篩查病因。突發性聾的病情並不是不可逆的,是有可能治癒的,療效與治療時機、發病年齡、聽力下降程度等因素密切相關。

關於突發性聾的治療「時間窗」問題,醫學界眾說紛紜。比較一致的觀點是:越早幹預,療效越好。多數研究認為,開始治療時間>發病後7天時,治療的有效率顯著下降。我們遇到有的患者由於出國工作、疫情等原因,發病半年後才來尋求幫助,經過積極的挽救性治療,聽力恢復也有限。不過,即便認為一周內治療效果最好,由於個體差異的存在,也不意味著超過這個時間就完全沒用,還是建議大家積極治療。

一般來說,患者就診後,需要完善以下檢查項目。耳科檢查:目的是排除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可能導致聽力下降的耳科疾病;聽力檢查:明確聽力下降的程度和類型;影像學檢查:主要為內聽道磁共振或顱腦CT檢查,以排除聽神經瘤和顱腦病變;若患者還有眩暈等不適,則行體位試驗及前庭功能檢查以排除耳石症和梅尼埃病。

首選激素藥物治療

臨床上,針對突發性聾常用的治療手段有很多,首選藥物治療。

激素治療:糖皮質激素作為治療突發性聾的一線藥物,其效果已為國際公認,可通過口服、靜脈輸液或鼓室注射等方式給藥。但糖尿病患者使用激素會導致血糖升高,治療期間應密切監測和控制血糖。

營養神經藥物治療:金納多(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甲鈷胺、神經營養因子、抗氧化劑等藥物,主要用於腦部、末梢神經血供障礙,具有改善血液微循環和營養神經的作用。

此外,還會進行血液流變學治療和高壓氧治療。血液流變學治療針對部分伴有內耳血管病變(血管痙攣或血栓形成)的突發性聾患者,巴曲酶這種藥物具有抑制血栓形成、溶解血栓的作用,但在應用過程中可能會有出血風險,因此需要監測凝血功能。高壓氧治療通常需要與其他治療聯合應用,且高壓氧治療有其嚴格的適應症和禁忌症,開始治療前需經專業人士評估。

治療過程中,如果聽力完全恢復可以考慮停藥,對於效果不佳者可適當延長治療時間。對於最終治療效果不滿意者,可根據聽力損失程度選配助聽器或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治療。

總的來說,開始治療的時間越早、發病年齡越小、耳聾程度越輕,預後越好。有時,突發性聾只是很多全身性疾病的臨床表現之一,單純針對耳聾的治療可能治標不治本,還需要注意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保持放鬆的情緒,以及對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進行規範的管理。

供圖: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突然聽力下降伴耳鳴,當心失聰! -唐山廣電網
    「一開始出現耳鳴沒在意,後來竟然開始影響聽力了。」遇到這樣的場景,很多人都覺得就是近期太累了,多休息就會好。但是,請千萬別大意——突然出現的聽力下降,尤其是伴有耳鳴、耳悶、眩暈或頭暈等症狀,有可能是患上了突發性聾。這種疾病起病時很多人不太重視,結果在拖延中耽誤了治療,造成失聰等嚴重後果。
  • 經常耳鳴、聽力下降,可不僅僅是耳朵的問題,或是癌症來臨的徵兆
    在不久前,她突然出現了左耳耳鳴,聽力也有所下降,出於護士的警覺,她一刻也不敢耽誤直奔醫院的耳鼻喉科。很快聽力結果就出來了,提示左耳輕度神經性耳聾,門診醫生初步考慮突發性耳聾收住入院。其實,引起聽力下降的原因很多,張女士除了耳鳴、聽力下降,同時還有耳悶塞感,這種情況往往與鼻咽部病變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礙有關。於是醫生給她安排了鼻內鏡檢查。
  • 健康測查,耳鳴會不會帶來聽力下降及其他麻煩
    耳鳴與幻聽是2類不同性質的現象,耳鳴通常感覺到的是沒有實質性內容的單調聲音;幻聽則是感覺聽到音樂、人聲,甚至是來自上帝的呼喚。耳鳴問題需要找耳鼻喉科或內科大夫解決,而幻聽則需要接受精神科或心理醫生的幫助。有些耳鳴是忽來忽去的,多屬於生理現象,不必過於緊張。但是,也有人會出現持續性耳鳴,或者伴有眩暈及頭痛等症狀,這樣就會擔心,耳鳴會不會影響聽力?十聾九鳴以及久鳴必聾的說法,是否靠譜?
  • 耳鳴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緩解頭昏耳鳴症狀的四個小妙招
    耳鳴的時候會感覺突然聽不到聲音了,只有耳邊嗡嗡嗡的噪音。突然間的耳鳴難免令人心慌,突然間的耳鳴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碰到的時候如何緩解,你需要這四個小妙招。這是噪音造成的暫時性失聰,這種損失是短暫的。但是如果你長時間在噪音下生活,就會導致永久性的聽覺損傷。二、過度疲累身體在疲勞過度、精神緊張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耳鳴、幻聽的感覺,這是因為聽覺神經發生了痙攣現象,導致聽覺障礙。三、耳部疾病內外耳出現疾病,比如耳垢堵塞、炎症,內耳長瘤,都會導致耳朵出現聽不見聲音的情況。
  • 突然耳鳴持續了一天了怎麼辦?
    突然耳鳴持續一天,需要來醫院進行檢查,看看外耳道裡面有沒有耵聹到鼓膜的表面,這樣在頭部活動的時候耵聹碰到鼓膜就會形成耳鳴,只要去除耵聹就可以。另外一種原因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也就是耳朵和鼻子之間的管道,也就是耳咽管發炎,這樣中耳會出現負壓,可以出現耳鳴,同時可能還出現耳悶、聽力輕度的下降。患者需要來醫院檢查電測聽和聲導抗來進一步明確,可以給予抗感染的藥物、糖皮質激素,以及鼻腔使用羥甲唑啉,治療一周大部分患者會明顯好轉。 另外,突然耳鳴還要注意是不是突發性耳聾,通過檢查聽力看看有沒有聽力明顯的下降。
  • 【聽力小講堂】科學認識耳聾和耳鳴
    聽力下降的患者常伴發耳鳴,耳鳴往往是聽力系統出現障礙或者紊亂的一種症狀表現。 02耳鳴:耳朵裡的聲響 耳鳴常始於30-40歲,部分老年性聾患者伴有耳鳴,常為高頻聲。開始時為間歇性,在夜深人靜時出現,以後漸變為持續性,白天也可以聽見。 耳鳴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它是一些疾病的症狀。
  • 瞬間失聰+耳鳴眩暈?小心是神經性耳聾惹的禍!耳鼻咽喉科楊東主任說...
    時不時的,我們總會刷到一些關於現代年輕人的話題:這屆年輕人已經老了、這屆年輕人已經禿了……但比這更悲傷的消息是,這屆年輕人,好像容易突然就「聾」了……這不是危言聳聽。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最近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現代生活中的噪音損傷聽力最嚴重,超過85分貝就會損傷聽力,例如:☆汽車噪音(80分貝,持續暴露損傷聽力)☆鼓風機(90分貝,暴露2小時就會導致聽力損傷)☆體育賽事(100分貝,14分鐘即傷聽力)☆搖滾音樂會(110分貝,2分鐘就傷聽力
  • 38歲女子右耳失聰了!
    日前, 市民黎女士出現眩暈, 聽力下降, 但因錯失治療時機, 導致右耳失聰。
  • 本報聯合仁品醫院免費開展冬季聽力耳鳴公益普查
    聽力障礙多表現為聽力下降、耳鳴、幻聽、聽覺過敏,是困擾許多人的棘手難題。好多人被耳鳴所折磨,白天影響學習工作,晚上睡覺輾轉反側,耳鳴和睡眠、情緒相互影響,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 耳鳴|突然耳鳴、酒後耳鳴、睡覺耳鳴都是什麼原因?耳鳴的分類
    耳鳴,有多種原因都可能會造成這種情況的發生。患者外耳道如果出現較多的耵聹堵塞,就會引起耳鳴症狀。也有患者會因為耳部外傷,甚至鼓膜穿孔,造成了耳鳴狀況。還有一部分患者會因為內耳微循環障礙,以及聽神經損傷,引起耳鳴症狀。
  • 當心!突然耳鳴,竟是「它」在耳朵裡安了家
    耳鳴,或者耳中出現鈴聲,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但是,耳鳴不是一種疾病。它往往是一些疾病的症狀。 耳鳴的原因有哪些?耳鳴通常是因為您內耳中的微毛受到損傷造成的。該損傷改變了微毛髮送至您腦部,控制您聽到聲音的信號。耳鳴可能是自然衰老的結果,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
  • 耳鳴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中醫治療耳鳴方法
    這種「嗡嗡」的聲音就是耳鳴,其中,六個月之內就好了的屬於急性耳鳴。有些急性耳鳴可以查到病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是外耳道的耵聹堵塞(也就是被耳屎堵住了)、外耳道炎症等,引起的外耳道傳音不暢,或者中耳的疾病,比如化膿性中耳炎、膽脂瘤型中耳炎等,引起中耳的聲音傳導障礙,部分患者對因處理即可緩解。 2、是服用了具有耳毒性的藥物,如奎寧、水楊酸等,停用這些藥物耳鳴就可能有所改善了。
  • 耳鳴出現是哪些病的先兆,緩解耳鳴情況的方法有哪些,讓聽力變好
    耳鳴是一種相對常見的耳部疾病,耳鳴最為顯著的特點是病因多樣,病情複雜,發病時患者會感覺耳朵內有聲音回想,那麼耳鳴是什麼病的前兆。治療耳鳴的方法有哪些,耳鳴久治不愈有可能導致一系列的耳部疾病,我們對此一定要高度重視。
  • 經常耳鳴是什麼原因?耳鳴的小方法?
    耳鳴是指病人自覺耳內鳴響,如聞蟬聲,或如潮聲;耳聾是指不同程度的聽覺減退,甚至消失。耳鳴可伴有耳聾,耳聾亦可由耳鳴發展而來。二者臨床表現和伴發症狀雖有不同,但在病因病機上卻有許多相似之處,均與脾、腎有密切的關係。
  • 耳鳴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六個方法治療耳鳴
    3、多種疾病都可引發耳鳴幾乎任何可引起耳疾的原因都可導致耳鳴症狀出現,但與聽力之間的關係複雜。也許可能僅由於一小片盯聹接觸到鼓膜而引起耳鳴,但也可能是由於一個位於聽神經的腫瘤而導致。其他如耳硬化症(一種發生於中耳聽小骨的疾病)、耳毒性藥物中毒、噪聲等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鳴。
  • 耳鳴是聽障徵兆?耳科專家:持續聽到心跳聲更有致命危險
    經常耳鳴竟然是聽力喪失的徵兆!前幾年型男歌手吳克群傳出連續兩個月耳鳴、聽力下降,以為是耳屎多,未料竟是突發性耳聾,因延誤治療黃金時間,聽力只剩6成。醫生提醒,如果耳鳴合併聽力下降,是聽力喪失徵兆,及早就醫才能搶救聽力。
  • 耳鳴是怎麼回事 耳鳴最佳治療方法
    耳鳴的情況出現每個人都不希望,因為你會覺得耳朵邊一直嗡嗡的響,特別的難受,不僅如此還特別的不舒服,那麼具體耳鳴是怎麼回事呢?耳鳴最佳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耳鳴怎麼辦?耳鳴的情況其實還是很嚴重的,我們需要重視起來,因為耳鳴對我們的聽力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一定要重視才可以。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 耳鳴怎麼辦小妙招 耳鳴應該這樣治療
    耳鳴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耳部疾病。有許多人都有耳鳴,耳鳴的主要表現是無相應的外界聲源或電刺激,那麼請問耳鳴怎麼辦小妙招?耳鳴的治療方法是什麼?治療耳鳴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或者用小指頭插入耳孔裡,進行震動,再突然撥出來。反覆的試試,聊勝於無。然後配合藥物的治療,效果會很好的。4、舒緩情緒耳鳴時不要著急,耳朵嗡嗡響時,許多人會很煩、生氣,這樣加重症狀。所以,要保持心情的平和,儘量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別處,另一方面,再積極尋求治療的方法。
  • 女子耳鳴頭暈,竟是這顆「硬」腦瘤在作祟
    聽力下降、耳鳴是很多中老年人都會出現的症狀。聽力出現異常的時候,多數人都會認為是耳朵有問題,但其實持續的耳鳴也可能是因為長了腦瘤。陽江一名65歲的女子,就因持續耳鳴半年,被檢查出腦子裡長了一顆瘤!徐姨向來身體康健,半年前右耳經常嗡嗡作響,聽力也有下降的跡象。徐姨以為自己年紀大了,耳朵有點問題很正常,所以她也沒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