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的唇妝是什麼樣的?明朝的很好看,漢朝的也太醜了

2021-01-08 一隻可可zz

哈嘍,大家好,我是可可,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啦!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

漢服妝容裡面什麼是最重要的?有的人認為眼影的形狀和配色最為重要,有的人則認為底妝最重要。但是可可卻要告訴大家,對於古代的女生來說,其實唇型才是決定氣質的關鍵。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其他的妝容是不重要的。一個完美的妝容,自然是要多項結合在一起的。只是在這其中,可可認為口紅的使用佔有很大的比例,畢竟古代女子的化妝品主要用的都是上妝用的粉底,畫眉用的眉黛,以及塗口紅用的唇脂。

古代女子的唇型大賞

古代女子唇型的變化相比於現代來說,實在是太多太豐富。現代的妝容頂多是有咬唇妝,或者是點綴唇珠類妝容的畫法,但是古代的女子唇型變化千變莫測,每一種都代表著不一樣的氣質與風韻,每朝每代都有不一樣的特色。

對於她們而言,畫口紅不僅僅是單純的把嘴巴給塗成紅色,而是像一隻畫筆一樣,在嘴唇上勾勒出各種各樣的形狀,蘊含著她們內心的豐富情感。

比如說在漢朝出土的土木兵馬俑上,我們就能夠發現女子嘴唇形狀就像是一個倒著的小三角,上下被胭脂暈滿的大小都是不一樣的,頗有古典感。

而到了魏朝高句麗的壁畫上,就體現出更為有趣的一個唇形。這個時候女子的唇形就好像是把嘴唇給縮小了一倍,特別像是現代女生為了顯得嘴巴小,會把自己的嘴唇用粉底液蓋住,然後再在嘴唇中間微微點綴一點口紅一樣。

唐朝就不用說了,不僅妝容變化多姿,而且眉型和唇型的種類都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巔峰。並且唐朝的女子會把上唇唇峰的位置畫得非常的飽滿,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心一樣,嬌小可愛。

到了宋朝,嘴唇的形狀則變得更小巧了一些,可能也是因為宋朝女子的妝容相對來說都比較的寡淡,更偏向於要彰顯出一個女子柔弱的氣勢。

明朝時期的女人在我們的印象中往往要更加的氣質高貴,因而他們的唇形偏向於端莊大方。妝容在下唇的位置,也畫得非常飽滿。櫻桃小口非常的討人喜歡,怪不得明朝的審美跟我們現在越來越接近呢。

古代女子的口紅材質

那麼說到這裡,可能很多的小夥伴就很好奇了,到底古代女子的口紅都是用什麼做的呢?

其實這一點早在紅樓夢中就有描述:在清晨的時候取一些上好的玫瑰花,然後挑選出顏色相差不多的花瓣,把它們搗碎成汁。經過了防氧化的處理以後,再和珍珠粉一類的產品混合在一起做成唇脂。

這樣的話,最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就是上好的口脂。這樣的口脂比較容易壞掉,畢竟在古代也沒有什麼保鮮劑一類的,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完它。

我們也經常在一些古裝劇中看到,女子從胭脂盒裡面取出一些口紅紙,沾了一些水之後往嘴上抿了一下,就能夠讓嘴唇的顏色看起來嬌豔欲滴。其實這樣的紙也是經過了多次花瓣液體的浸染和上色,最後才成型的。

尤其是在唐朝唐僖宗年間,口脂的種類竟然多達十幾種,名字還起得非常的精緻。像是石榴嬌,大春紅,小春紅等等。古代製作口紅的工藝是很完整和多樣化,並不只是我們想像的那樣簡陋,不然怎麼能夠發明出如此多不同風貌的唇妝來呢?

怎麼選漢服口紅?

想要更順滑的畫出一個古典大氣的漢服妝容來嗎?口紅的選擇千萬不能夠忽視,選對了它,無論是復原妝,還是比較平常的漢服妝容,都是可以輕鬆解決的。

就像這款bibididi小方塊霧面絲絨口紅,它就是非常適合用來作為漢服彩妝的搭配的。不僅外表看起來具有果凍感撞色的時尚,而且這質地讓人一用就上癮。

小方塊的優勢:

※細膩質地:

最怕冬季嘴唇拔幹,細膩的質地滋潤嘴唇,不僅易上色,還能夠遮蓋住嘴唇的紋理,讓妝容看起來自然飽滿。

※長效持妝:

塗上口紅卻分分鐘掉,出門簡直是車禍。小方塊的持久持妝效果,不僅時間久,而且效果也絲毫不減退,為嘴唇的美感注入更多活力。

※清透感妝容:

搭配疏水改性澱粉,勻一細膩色素粒子工藝,讓口紅的妝容呈現出納米級別的妝容清透感,不摻雜任何的雜質感。

※簡約大氣包裝:

它的包裝設計是撞色色塊和一些明朗線條的幾何形組合所結合在一起的,外殼的材質採用的是ABS電鍍,以及IML的模內鑲嵌工藝。看起來非常的大氣,拿出門也是倍有面子的。

上妝親測感受:

小方塊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的滋潤度上,啞光的質地其實更適合漢服的妝容,而且為了能夠勾勒出更為精準的唇型出來,它的順滑感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絲絨霧面的妝效非常的高級,但是同時又不會給人一種過於厚重的感覺,反而非常的輕薄,秋冬使用特別的舒適。

鎖色黑科技,一抹迅速成妝,就算是遇到了皮膚出油出汗的窘狀也不用擔心花妝太厲害。

顏色選擇:

為了能夠更好的承接東方女性的美,小方塊也是精心挑選出來適合古典妝容的各種色號。針對於不同膚色和不同場景需求的女生來說,這獨屬於中國的潮流色彩,更好的定義了中華美妝是什麼樣的。

※正紅色:端莊大氣,適合明制漢服妝容搭配。

※豆沙紅:裸色系清新十足,適合宋制漢服的婉約妝容搭配。

※硃砂紅:復古鮮豔,適合盛唐漢服妝容的搭配。

※復古色:承接中國古典的色彩,明妝和唐妝都很合適。

※番茄紅:偏向於現代感的口紅色號,搭配漢洋折衷風格都沒問題。

※橘紅色:適合偏暖色調膚色的女生,頗有如同置身在故宮中的美感。

※磚紅色:偏深陳的色號,更適合漢朝女子的大氣感。

※焦糖紅棕:漢代啼妝最合適的色號,既偏日常,又頗具傳奇感。

※橘棕色:沉穩大氣,成熟漢服妝容專用,撐住氣場。

看過了很多漢服美妝博主的妝容展示,可能我們常常會疑惑:為什麼他們能夠打造出那麼精準的妝容,我們卻做不到呢?有的時候化妝工具也佔很大的一部分,選擇一隻好的口紅,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更何況,就算我們不打造漢服妝容,平常化妝的過程中口紅也是必不可少的。為自己負責任,選擇更好的小方管吧!

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啦。記得關注可可,了解更多漢服資訊喲!若是本期的內容給你提供了有用的幫助,動一動雙手,點讚收藏一下吧,我們下期再見啦!

#聖誕仿妝季#

相關焦點

  • 揭開古代口紅髮展史,原來最開始用的是硃砂
    其實口紅並不是現代女孩子所獨有的,從古到今一直都存在口紅是古代女性智慧的結晶,古代的女孩子們為了美也是想盡各種辦法。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聊一聊,古代的女孩子們都在口紅上面做了哪些文章?其實口紅很早就出現了,早在先秦的時候,當時口紅的主要成分是硃砂,這是一種礦產物,用來作為當時古代女孩子們的唇妝來使用,其實顏色不鮮豔不好看,跟沒塗沒有什麼兩樣,而且很容易掉,如果當時的女孩子跟現在一樣,口紅掉了就要補的話,估計一年每年都要吃掉十斤的硃砂,而且硃砂還是一種有毒的物質。算上它可以用來入藥,但是使用多了可是會導致中毒的。
  • 盤點中國古代被封侯的6位女性,光漢朝就有5位
    但是中國古代有這6位女性被封侯,永垂青史,其中,光漢朝就有5位!下面我給大家一一盤點!第一位:許負許負有著中國古代第一女神相的稱號,她精通相術,曾為許多王公貴族相面,預言都非常靈驗。後來,許負也深得劉邦賞識,公元前202年,劉邦登基,封年僅19歲的許負為鳴雌亭侯。許負50大壽時,向漢文帝請求歸隱山林,得到批准,最後竟然活了84歲!
  • 女子戴耳環只是為了好看?在古代,女子留男子過夜會用耳環作紀念
    在現代,很多女性都有戴耳環的習慣,而她們戴耳環大多都是為了好看,但是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有了耳環的出現,據考證,最早帶耳環的年代能追溯到5000年前。但是耳環最開始也並不叫耳環,作用也不是為了好看。而在那個時候,耳環也不是為了好看才戴的。東漢的劉釋認為「璫」是從蠻夷那裡傳過來的,因為深受大家喜愛,所以「璫」成為了一種常見的飾品。而且在古代,不僅女子會戴耳環,男人也會戴,詩經裡面也曾說過,迎親的男子總是會用耳朵上戴耳環裝扮自己,足以說明在當時,戴耳環是一種流行。
  • 從漢朝到明朝,中華特色「自古以來」了解下
    論漢民族早期的擴張,功最大者無過於漢武帝,平閩越、滅南越、服夜郎、收滇雲、吞朝鮮、定河套、取河西、開西域,基本框定了後世中國的輪廓,堪稱是:有一位老人,在大漢的四境上劃了一個圈……但從上圖也能看出,漢朝對於南方領地的控制是極為薄弱的,有大量大大小小的獨立或半獨立政治實體未曾消化。
  • 古人用「美若天仙」形容女子之美,「天仙」的美,是什麼樣子的
    古代形容女子之美,都說「美若天仙」。那麼,「美若天仙」是多美呢?天仙長得是什麼樣的呢?(西施)實際上,古代在形容女子之美的時候,從來沒有一個具體的描畫。最著名的就是那句「有沉魚落雁之美,閉月羞花之貌」。意思是說,女子很美,魚看見了會沉入水底,雁看見了會降落沙洲,月看見了會躲進雲中,花看見了會低下頭來。
  • 古代女人只有肚兜護體,那麼下半身用什麼東西護體?
    古代人們的思想是很封建的,尤其是在女子的清白上格外的注意,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比較低,她們的一生都是在各種束縛下生活。女子對於自己的貼身之物是很在意的,大家都知道古代女子只有肚兜護體,而且等這些肚兜不能穿的時候還要拿到一個地方集中的銷毀。
  • 這裡是古代的金城湯池 這裡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處 來蘭州吃拉麵
    導語:今天要說的地方在古代屬於絲綢之路,在漢朝的時候被稱作金城,隋朝的時候改成了蘭州,於是這個名字就一直用到了現在。作為甘肅的省會,這裡有飛機、有高鐵、有火車,市花是漂亮的玫瑰。山上的白塔在元朝的時候就已經建立了,明朝的時候又重建過,整座塔有十七米高,周圍都雕著佛像。在塔的西邊有一個山洞,洞的西北處有廟和亭子,遊客可以在這裡休息,看看這裡的日出或者看看山下的母親河。在榆中縣這裡有一座國家公園,裡面有五百多種植物和上百種的動物,主要保護的是馬麝和雲杉。這裡有畫廊一樣的橋,橋有一百多米長,兩旁都有閣樓,看起來就像一道彩虹一樣。
  • 這些男明星女裝打扮十分驚豔,好看的人果然怎麼樣都好看啊!
    或許你很難想像當紅男星穿女裝是什麼樣子,會不會很奇葩?小編只是說好看的人不管是男是女都很好看啊!啊,陸毅,就僅僅把他自己年輕時候的女裝照片一拋,已經完全就是一段傳奇。 星眸丹唇,美出天際啊,好一個清麗的大家閨秀!古裝打扮的陸毅,你還認得出他嗎?
  • 十二星座專屬搞怪唇妝,金牛座蝸牛星空,射手座俏皮小松鼠!
    唇妝是指唇部的美容化妝。唇妝應純正而富有光澤。完美的唇妝應像熟透的水果,就像伊甸園的禁果,具有一種誘惑.。這個蝸牛星空就是金牛座的專屬搞怪唇妝。雙子座:雙子座人個性活潑開朗,她們是非常聰明的妻子,只要他是每一段感情都光明磊落,從而讓相處變得有些尷尬起來。這個亮片唇妝就是雙子座的專屬搞怪唇妝。
  • 這些唇形怎樣畫唇妝才好看?
    標準唇形炒雞好塗選對適合自己的色號將口紅塗抹在整個唇部就好啦接下來木木跟大家說說別的唇形1.M唇在明星中M唇最為明顯的就要數湯唯Angelababy王源這三個人的M唇形真的超明顯M唇口紅塗法:如果想要唇妝突出的話先用氣墊或遮瑕遮住唇色
  • 3步教你畫出完美唇妝,薄唇女孩也能變豐滿美唇
    ……我們算了一下MEET DAY的水霧唇釉已經累計銷售了 大約20000支很多人都在誇它 顏色多麼好看質地多麼舒服、多日常多百搭但其實我 更希望大家 可以 看看我們的視頻然後告訴我, 視頻拍得不錯學到了一些 畫唇妝的小技巧今天我們就來 跟大家分享分享
  • 為避諱皇帝的朱姓,明朝不準把豬叫「豬」,結果改成了這個名字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無盡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詞語之最初的時候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因為古代嚴厲的封建制度制約之下,很多詞語都改掉了,世世代代傳承下來也便叫習慣了。如果現在回過頭來看以前原來的樣子,反而不習慣了,在古時候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 好看的唇形都有哪幾種類型?美女都有m唇,更顯迷人氣質!
    那麼好看的唇形都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來為你一一盤點,讓你知道美女唇形的幾個特徵,快點來看一看吧~1.M唇這種唇形主要的形狀是呈現一種"M"型,讓人的唇形看起來更加豐滿,嘴唇看起來非常有稜角。嘟嘟唇也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是特別常見的,在我們的身邊最多的唇形就是薄唇,看起來不太豐滿,但是也不太醜的一種唇形,可以說是無害無益。4.花瓣唇花瓣唇與嘟嘟唇有幾分相似,但是還有不同之處,主要特徵表現為花瓣唇的形狀類似花瓣一般,看起來弧度圓潤,柔和。
  • 為避諱皇帝的朱姓,明朝不準把豬叫「豬」,那後來改叫了什麼?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無盡我們習以為常的一些詞語之最初的時候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因為古代嚴厲的封建制度制約之下,很多詞語都改掉了,世世代代傳承下來也便叫習慣了。如果現在回過頭來看以前原來的樣子,反而不習慣了,在古時候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 詳細唇妝教程,M唇實用,微笑唇有氣質,最後一種都不太敢駕馭!
    大家是不是看別的小姐姐口紅試色的時候各種被種草到不行嗎,總疑惑怎麼別人的嘴巴塗啥口紅都那麼好看呢?!其實試色小姐姐們在塗口紅的時候,是運用到了很多唇妝技巧的,唇妝好不好看除了口紅本身的顏色外,如何讓它在你的嘴巴上大放光彩,這就是硬技巧問題啦,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下唇妝畫法吧!M型唇這種唇妝顧名思義就是說把上嘴唇唇瓣畫出「M」型的樣子而得名的啦。
  • 古代三寸金蓮定能得寵?且看不一樣的女子,讓皇帝只立一個皇后
    古代三寸金蓮定能得寵?且看不一樣的女子,讓皇帝只立一個皇后三寸金蓮,這四個字,本來是讚美蓮花的,卻被用來形容古代女子的足部。短、纖小、弓形,越小的越美。古代美女據傳宋代某些貴族無所事事,便想出為讓自己的妻妾變得更好看,於是從頭到腳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家宴時候都帶出來對比,看誰妻妾美。結果比來比去都差不多一樣,唯一讓男貴族們不滿意的是,她們都有一雙大腳掌。
  • 在古代,女子想入宮,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專家:帝王真享受!
    那麼古代時期,女子想要入宮為妃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在人們的認知裡,好像是皇帝喜歡哪個,哪個就可以做妃子,那麼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想要入宮為妃,選拔過程是非常嚴苛的。首先,要長得美!人類對美的追求從古至今從未停止,因此,長得美也是入宮的基本條件之一。只要是正常人都喜歡美的事物,皇帝也不例外,因此長得美是順利得寵的首要條件。
  • 如果長得太醜,仕途都要受影響
    古代的「以貌取人」,那是在方方面面都有體現的。比如朝廷選拔官員,除了看才學之外,也要看相貌。唐玄宗於是詢問大鬼是誰,對方回答,自己叫鍾馗,本是進士,但因為長得太醜,殿試被黜落,因此一氣之下在宮殿的臺階上撞死,死後成了專司捉鬼的神明。
  • 關於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說法到底對不對?
    而每個朝代在後世也有著不一樣的評價,諸如漢朝是「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對於漢朝的評價可謂是一針見血。而明朝的評價呢,相信大家很熟悉,那便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當然漢朝的評價出自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先生,意思歷朝歷代都是國弱而亡,而唯獨漢朝滅亡時依舊很強,還是很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