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大將58歲英年早逝,生死戰友李克農怒摔酒杯:喝酒都沒味了!

2021-01-15 秦思君

陳賡大將的一生是當之無愧傳奇的一生。這個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軍,戎馬一生。他13歲就已經參軍,他參加過北伐,南昌起義,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和對越作戰。

在建國後的十位大將裡,只有陳賡將軍一人參加過抗美援朝戰役。

如白朗寧所說:「贏得戰爭只不過是使和平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這位徵戰無數的大將軍,為了祖國的和平,人民生活的安寧,徵戰沙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1955年的授銜中,陳賡位列十大將軍第四位。他機智幽默的性格,讓他在對上級和對下級,以及朋友中,都有著自成一派的行事風格。讓人至今記憶深刻。

李克農,這位沒有上過戰場的開國上將,在得知陳賡大將的死訊後,悲傷又無力,他怒摔酒杯,感嘆無情的生死,將摯友帶走,從此與之陰陽兩隔。

這世間有很多種不同的情感,戰友情,這種共同經歷過出生入死的感情,最值得回味的。就像李克農,在失去了陳賡這位老戰友之後,喝酒都變成了一件索然無味的事情了。

戎馬一生 九死一生

說起大將軍,這樣的頭銜,人們腦中最先閃過的畫面大概就是徵戰沙場的威武和勇猛,但是也搞過地下工作的陳賡大將軍,他的膽識和智慧可不僅僅體現在用兵打仗上。

這世界是有一種幽默,便稱為陳賡似的幽默。不管在何種困難,何種險情下,陳賡都能面不改色,妙語連珠,有一種生來就是大將般的泰然自若。

陳賡將軍,出生於湖南湘鄉柳村鋪,祖父陳翼懷,乃清軍管帶。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之中,陳賡從小便耳濡目染地隨爺爺練功習武,鍛鍊體魄,對於領兵打仗這樣的事,大概他一早就有興趣和天分。

1922年,19歲的陳賡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陳賡小的時候,看過周遭百姓水深火熱的生活,此情此景一直印刻在他的心中。從軍報國的理想,便一直在他的心中,從未消失過熱度。

1926年9月,陳賡被黨中央派往蘇聯學習政治保衛工作和群眾武裝暴動經驗。一年後,從蘇聯返回中國。在上海幾年時間裡,陳賡的主要任務是地下工作,搜集情報。

機智靈敏的陳賡,與戰友配合,天衣無縫地竊取到不少對共產黨有著重要作用的資料。當然有許多生死攸關的時刻,但最終他都得以逃生。

在很多長場大大小小的戰爭中,陳賡將軍的軍事才能無可置疑。但是如在刀尖上舔血般的戰爭,陳賡將軍經歷的危險也是不計其數。特別是從事地下工作期間,精神高度緊張和靈活的他,還是沒能倖免被捕。最終所幸從南京逃出。

1935年11月,在直羅鎮戰鬥中,子彈打穿了陳賡左手的拇指,這已經是陳賡的第三次負傷。剩下的大傷小傷無數。敵人曾在道清線放毒瓦斯,導致陳賡在火線中中毒。

戰友情深似海

說起陳賡大將軍的戰友,有一個人不得不說,那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李克農。他被稱為中共的「特工之王」,上將軍銜。

李克農上將及其擅長分析瞬息萬變的敵情,密碼。他也能多處布置疑兵迷惑敵人。他的腦子轉得比常人快無數倍,常年處於激烈思考中。他的腦力大概全部都奉獻給了中國共產黨。

很多人會想,一個從未領兵打仗過的李克農上將,是如何與陳賡結識,他們有著怎樣的緣分,又共同經歷過什麼樣的生死攸關的時刻,兩人是怎樣將這一份戰友情維繫一生。

李克農30歲時當上了特工,1929年12月,周恩來總理親自委派李克農,和其他二人,打入了國民黨特務機構最高首腦機關,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

長期從事情報工作的李克農,和僅從事了一段時間情報工作的陳賡大將,地下工作時期便是他們最初的交集。兩人軍旅生涯中,僅此一段時間,做著性質相同的工作。往後的時間裡,陳賡大將常年在外帶兵打仗。

從性格上來講,陳賡大將很愛開玩笑,與彭德懷老總,甚至毛主席都曾妙語連珠的開起玩笑來。風趣幽默的陳賡大將,還被彭老總稱為「開心果」。有一次去蘇聯訪問,偉人問彭老總,需要為他調配幾個人跟隨他出訪,彭老總指名只要帶上陳賡就足夠。

而李克農上將為人看起來十分嚴肅,頗有長者之風,不苟言笑,在第一眼看起來甚至有些難以接近。如果放在當下,我們設想,一個嚴肅的長輩般的人和一個看起來嘻嘻哈哈的人,這樣的組合,足夠令人好奇,也不太像是會玩到一起的人。

可就是這樣工作和性格有著極大差異的兩個人,李克農上將和陳賡大將,兩人還是成為了難得的知己。交情深厚,如親兄弟一般。他們二人的相處和交往,必定也是產生了某種化學反應般的,意義非凡。

在李克農潛伏到國民黨中統局之後,就是由陳賡與李克農單線聯繫。從此兩人患難與共,歷經生死,私交甚篤。

陳賡大將的晚年生活

陳賡大將的這一生,都獻給了祖國的軍事事業。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仍不離工作崗位。這樣戎馬一生的大將軍,身體所受過的創痛,一定是常人無法想像。

在刀光劍影,子彈不長眼的戰場上,難能可貴的戰友情,就顯得異常珍貴。晚年後的陳賡大將軍和李克農上將,都曾在上海療養。一有機會,二人便相約小酌一杯,回憶過往的崢嶸歲月。

在50年代中期,李克農上將和陳賡大將都擔任了副總參謀長之職,因此二人有了比以往可以更密切交往的機會。都已是不惑之年的二人,在年輕時幾經生死大關。李克農上將曾有兩次救過陳賡的性命。

這樣的戰友情,旁人只有羨慕。作為我們普通人來講,從未走進過軍隊,接受過軍事教育,未經歷過真刀真槍的戰爭,就根本無法遇見這樣的生死之交。

多數人擁有的友誼,也只是吃喝玩樂,遊山玩水似的清淺的陪伴。如今的和平年代裡,戰爭聽起來像是極其遙遠的詞彙,所謂戰友情也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能有深刻的體會。

在50年代末,都在上海養病的兩人,又可以在距離上更靠近彼此,但是陳賡大將軍和李克農上將的身體,都已是身不由己。年輕時代二人所遭受的身體的創傷,在如今就只能加倍地保養,來延緩生命的長度。

李克農上將是一個愛小酌一杯的人,陳賡每次去探望李克農,都會備上好酒,準備與他把酒言歡。但二人多數時候都是酒到微醺,從未有過酩酊大醉。

1961年3月16日,陳賡大將於上海病逝,終年58歲。得知消息的李克農,不顧家人勸阻,仍舊拖著重病的身體,去送陳賡最後一程。

在陳賡大將軍死後,等到李克農上將有一次再端起酒杯之時,一股莫名的憤怒,讓他將杯子摔在地上,摔得粉碎。他自然自語道:這酒變得再無味道。

從那一刻,李克農上將大概明白了,這世上,陳賡這一生死戰友,這一知音,是永遠地失去了。

小結:

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我們都不會陌生。伯牙善於演奏,鍾子期善于欣賞,這就是最早「知音」一詞的由來。

後來鍾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萬分,認為世上再無知音。從此天下再不會有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他就「破琴絕弦」,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了。

得知了陳賡病逝的消息後,李克農摔杯而不再飲酒,或許多少有一些伯牙絕弦的意味。人生難得一知音,更何況是出生入死的戰友。

戰友情是特定的群體之中,才能產生的感情。我們大多數普通人,都是從未經歷過軍旅生活的,這樣的一種感情,是讓人心生嚮往,但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我們能做的只是,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銘記住這樣一份讓人熱淚盈眶的生死戰友情。

相關焦點

  • 陳賡58歲英年早逝,戰友李克農怒摔酒杯:陳賡不在,喝酒沒味
    陳賡大將,一生傳奇:黃埔三傑,上海特科,東徵救蔣公,長徵救周公,抗戰專打386旅日本人都佩服,解放戰爭陳謝兵團中央總預備隊,援越抗法,抗美援朝,創建哈軍工,培養我軍的高級將領的搖籃,戰功彪炳千秋,是擁有元帥戰功的大將軍!
  • 1961年3月16日,陳賡大將因心臟病發作在上海一家醫院去世!
    1961年3月16日,陳賡大將因心臟病發作在上海一家醫院去世。當時粟裕也在上海治病,他穿著病服就急匆匆地趕了過去,對著陳賡的遺體嚎啕大哭,眾人勸都勸不住。陳賡在革命戰爭年代馳騁疆場,軍功赫赫,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是新中國十位開國大將之一。
  • 陳賡大將的愛情路:三封情書度情關
    我國的近代史裡就有這麼一位將軍,在自己黃埔軍校畢業後,遇到了自己的愛情,用自己真摯的話語,三封情書,打開了愛情的大門,他就是新中國十大大將之一,陳賡大將。陳賡大將性格開朗,原名陳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於湖南湘鄉。陳賡出身將門,深受軍事氣息的薰陶,而其祖父就是著名的湘軍將領陳翼瓊。其祖父陳翼瓊作戰勇敢,深得上司的賞識,最終官拜花翎副將,御封「武顯將軍」,相當於現代的少將師長級別。
  • 排協哀悼老女排功臣陳招娣 享年58歲英年早逝
    排協哀悼老女排功臣陳招娣 享年58歲英年早逝   中新網4月1日電 據中國排球協會官網消息,今天下午,老女排冠軍陳招娣少將因病逝世,享年58歲,中國排協在官網對陳招娣表示哀悼。
  • 趙瑛:19歲嫁李克農,生死相依44年,63歲離世,丈夫將遺照擺臥房
    1917年,18歲的李克農迎娶19歲的蕪湖孝女趙瑛為妻,雖是包辦婚姻,但李克農卻對這樁婚事滿意至極。與李克農一樣,趙瑛也是蕪湖人,父親是蕪湖一位照相館老闆,趙瑛雖出生清末,但父親趙筱舫卻是個開明人,再加上受辛亥革命影響,南方思想開化較早,趙瑛7歲入學,14歲上第二女子學校,也是一位接受新思想的女性。
  • 陳賡為什麼和毛主席說:我的大將不是你給的?和這位特殊上將有關
    陳賡是湖南湘鄉市人,1903年出生,14歲時投筆從戎參軍,21歲,他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成為「黃埔三傑」之一,蔣介石將他視為自己的得意學生,但是陳賡卻是對他愛理不理,之後蔣介石發動反革命,陳賡更是率部舉起了反蔣的大旗,參加了南昌起義。
  • 開國大將陳賡,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卻有3怕,分別是什麼
    提起陳賡大將,我們應該都是耳熟能詳。他可以說是新中國的一顆閃耀的將星,就像是天生為戰爭而生一樣,是令日軍聞風喪膽的八路軍將領。陳賡此人生性活潑好動,在他上學的時候,是一位讓老師又愛又恨的學生。他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被稱為黃埔三傑。
  • 同治帝為何19歲英年早逝?專家:「如此荒淫」,19歲都算高壽了
    一輩子活在慈禧太后的陰影裡,最後19歲英年駕崩。很多人不明白為何好好的19歲就英年早逝了?對於這樣的問題專家表示:如此「荒淫無度」,能活到19歲都算是高壽。02慈禧掌朝專家的話並不無道理,同治英年早逝不能全怪慈禧。作為慈禧唯一的兒子,同治當然不用擔心繼承皇位的事情,這早就成了命中注定的事,所以鹹豐駕崩後,當時年僅6歲的同治帝順利登上皇位。
  • 新中國十大元帥十大大將五十七名上將都是什麼星座?
    粟裕大將(獅子座),徐海東大將(雙子座),黃克誠大將(天秤座),陳賡大將(雙魚座), ,譚政大將(雙子座),肖勁光大將(摩羯座),張雲逸大將(獅子座),羅瑞卿大將(雙子座),王樹聲大將(雙子座),許光達大將(天蠍座),
  • 任弼時46歲英年早逝,去世前為什麼沒有參加開國大典
    從16歲參加革命,到46歲英年早逝,任弼時將自己的命運和黨、和國家緊緊聯繫在一起。30年崢嶸歲月,他和周恩來是情誼深厚的戰友,也是同甘共苦的親人。但任弼時至死都不願再和周總理見最後一面,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徐悲鴻58歲英年早逝,30歲妻子嘆息:他是操勞過度累壞的
    然而,就是這一刻的猶豫,讓廖靜文深深地懊悔,送醫之後徐悲鴻便陷入了昏迷,一代繪畫大師在三天之後便在昏迷中英年早逝,沒能留下任何遺囑。 妻子的嘆息 面對此情此景,他年僅三十歲的妻子悲戚不已,悲痛地嘆息:他是操勞過度累壞的…… 廖靜文哀嘆他是累壞了,的確沒錯,作為一個熱愛美術事業和祖國的藝術家,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年疲於奔命,全力燃燒著自己的藝術生命,他曾感慨為何自己不能晚生十年,他早已預感到自己快到精疲力盡的一天了。
  • 1961年3月16日:陳賡在上海逝世
    1961年3月16日:陳賡在上海逝世   1926年3月16日,美國火箭研製的先驅者、科學家羅伯特·戈達德在美國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燃助推火箭
  • 陳賡大將:身經百戰智勇雙全 四次歷險被傳為佳話
    編者按:3月16日是開國大將陳賡逝世59周年紀念日。陳賡,我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陳賡身經百戰,智勇雙全,具有卓越的軍事領導才能和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早在1916年,13歲的他就入伍參軍,後因厭倦軍閥混戰而脫離舊軍隊來到長沙,一面在粵漢鐵路湘局工作,一面繼續讀書,參加了「青年救國會」等群眾團體,與毛澤東領導的革命團體密切接觸。
  • 銀幕上英俊瀟灑的美男子,燦爛的笑容令觀眾痴迷,58歲英年早逝
    康泰1927年3月14日生於北京,幼時受喜愛藝術的母親影響,便開始喜歡熱衷於唱歌和舞臺表演。1944年,考入華北影藝學院學習藝術表演。抗戰勝利後,康泰在北平業餘劇社和戲劇宣傳隊三十隊任演員。演出過《雷雨》、《日出》等話劇。1952年,任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演員。
  • 娛樂圈裡英年早逝的十二位明星,你都知道?
    2016年12月24日正值平安夜,聽到本兮去世有點不敢相信,這麼年輕的小女生,才22歲,正值青春年華,怎麼說沒就沒了,那時感覺心裡酸酸的,有種青春死去的感覺。她在2007年不幸患上淋巴癌,於2009年4月6日早上8點30分病逝於新北市新店區慈濟醫院,年僅34歲。
  • 前北京首鋼球員韓崇凱去世 30歲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前北京首鋼球員韓崇凱去世 30歲英年早逝令人惋惜時間:2021-01-08 16:24   來源:網易體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前北京首鋼球員韓崇凱去世 30歲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北京首鋼籃球俱樂部發布訃告,俱樂部前球員韓崇凱於昨日因病搶救無效,在北京安貞醫院逝世,年僅30歲。
  • 25歲女星英年早逝!好友發文悼念慘遭吐槽,疑因感情長期抑鬱?
    2007年演員孫僑潞先是主演了《巴啦啦漂亮寶貝》,緊接著又主演了《小魔仙》,隨著這部劇的熱播,劇中的小演員們也跟著紅遍全國。在2009年《巴啦啦小魔仙》在廣州的見面會時,孫僑潞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小明星,無論她走到哪裡,都會掀起一陣「凌美琪,姐姐熱」,身後擁有著無數的粉絲。
  • 陳賡在特科時,曾在火車上險遇敵人錢大鈞,他的機智使他化險為夷
    眾所周知,陳賡大將是我軍中有名的「機靈鬼」同時,他也是國共兩軍的高級將領中,人緣最好的一位,陳賡有如此的成就,除了源於他的資歷外(黃埔三傑之一),還源於他本身的機智,也正是由於這份機智,使得他屢屢化險為夷。
  • 開國大將陳賡,在山西屢敗日寇,氣的日本人直呼「專打三八六旅」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陳賡大將和他的三八六旅。 雄師出徵 剛剛經歷了萬裡長徵的紅軍,還未得到休整片刻,日本人就打到了北平城,中國告急,中華民族危已。為了響應中華民族統一戰線的號召,紅軍接受改編,成為了八路軍。
  • 放牛娃出身的名將,大展宏圖時被殺害,若不犧牲必是大將種子
    很多人都知道,1955年授銜的時候,我軍元帥軍銜僅授予了十人,大將軍銜也是10人。他們都是資歷深厚、戰功卓絕的名將,都是我軍響噹噹的大人物。而在紅軍奮戰的歷史上,和他們地位差不多的當然不止這幾位,只是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沒能看到新中國的建立,我們今天介紹的這位將軍,他就是大將資格的人選,可惜在他準備大展宏圖時,被人殺害了。盧冬生,1908年盧冬生出生在湖南的一個佃農家庭,從小給地主放過牛過活。他的事跡,按照現在的話來說,有點屌絲逆襲的感覺。他雖然從小給地主家放牛,但是他遇到了一個好地主人家,這個地主家有個大少家,叫陳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