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5年03月02日16:18 來源:四川新聞網-遂寧日報 【我要揪錯】【推薦】【列印】【關閉】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訪市政府秘書長、市創建辦主任何順洪
編者語:「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在區域經濟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人們對這句耳熟能詳的口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知。而對於一個曾經封閉的發展中地區來說,在新的形勢下進一步強化形象意識,通過打造形象,改善和提升地方經濟發展環境更是一種可貴的覺醒。眼下遂寧如火如荼推進的創建工作正是這一覺醒的最直觀體現。希望讀者能通過這篇專訪真切感知遂寧的創建「脈絡」。
2003年9月29日,市委市政府黨政考察團到南充進行考察後,響亮的提出了學習南充經驗,苦戰20個月,把遂寧建成省級文明衛生城市的奮鬥目標。今年3月9日,省專家組將蒞臨遂寧,對遂寧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工作進行全面驗收。遂寧創建省級衛生城市究竟成效如何?創建迎檢,遂寧準備好了嗎?日前,記者就此專訪了市政府秘書長、市創建辦主任何順洪。
創建一年多
遂寧城區面貌一新
記者:遂寧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已經有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了,如今,遂寧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請何秘書長簡約概括一下這種變化。
何順洪:在全省地市創建歷史中,綿陽曾經「落後」於遂寧。然而,綿陽知恥而後勇,先後捧取省級文明衛生城市、國家級衛生城市等殊榮,並有望成為國家級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經過一年多的創建,我們紮實開展各項專項整治行動,在較短的時間內基本解決了頑疾,切除了毒瘤,市城區基本做到了四個「一個樣」:領導來與不來一個樣,平時和節假日一個樣,晴天和雨天一個樣,檢查與不檢查一個樣。
記者:現在許多老百姓從身邊的變化感受到,如今的遂寧街道寬了、路燈亮了、行道樹綠了,休閒的地方多了,市容市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什麼現在創建的效果如此明顯呢?
何順洪:我認為有兩個相當重要的原因。一是領導重視;二是抓好基礎設施建設。俗話說得好,「老大難、老大難,老大出場都不難」。城市面貌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起色,主要是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捨得投入人力,捨得投入財力,捨得投入精力。與此同時,創建相關部門也迅速行動起來,成立了專門的創建機構,由單位一把手負總責,落實創建經費,安排專人抓落實。再有,基礎設施建設是創建的基礎,因為沒有硬體支持就什麼也辦不了。按照老百姓的說法就是「先強身健體,再塗脂抹粉」。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大概投入了4個億將大的骨架搭起來了,如濱江路、渠河路、遂州大道、涪江三橋建設等。在小區建設方面,我們寧可少修一條街,也要解決「腳下路不平,窗前燈不明」的問題。在工地管理方面,我們的要求是必須硬化50米道路,要修洗車場,渣土必須密閉拉運。經過嚴管重罰,嚴防死守,在建工地得到了規範化管理。在重點整治農貿市場上,最初,整個城區有53條街道都是以街為市,這些地方「垃圾遍地,汙水橫流,臭氣燻天,秩序混亂」。我們按照「標準化建設,規範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物業化管理」的原則,疏堵結合,現在基本做到了坐商歸店,農貿歸市、歸區。實踐證明,抓創建就是經營城市,就是創品牌,就是為了實現城市資源的增值。
記者:遂寧創建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得到廣大市民、上級領導和外地客人的交口稱讚。3月上旬,省專家組就要來遂寧評判。請問,創建工作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何順洪:創建所取得的成效,是全市各部門,尤其是20多個責任部門緊密配合的結果,也是廣大市民積極參與的結果。創建成效主要表現在:
一是市容環境和衛生秩序明顯改觀。以前的城區城市基礎設施落後以街為市佔道經營現象突出部分街道、人行道地磚破爛,雨天泥水四濺,晴天灰塵滿天,可以用「汙水橫流、垃圾遍地,臭氣燻天」來概括。創建以來市委市政府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城市美化和舊城改造工作取得長足進步目前市城區大街小巷的佔道經營、流動攤販顯著減少,汙水橫流、髒亂不堪的以街為市已基本上取締。經市環境監測站逐月監測,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去年全年均值為0.10,比前年同期的0.168有明顯降低已基本達到創衛生城市要求。
二是城市長效管理機制初步顯現。我們確立了「集中優勢兵力,突出重點難點,克難攻堅,堅持常抓不懈,抓反覆,反覆抓」的創建工作思路通過整合執法力量,組建了市聯合執法大隊加大對城市管理中的重難點工作整治的力度同時還要求各執法隊伍既要各司其職,又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以加大執法效果。堅持日常監督和集中整治想結合,不斷推行新的工作方式和管理辦法,並長期保持。同時,嚴格目標管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將創建省級文明衛生城市工作納入政府大目標管理逗硬獎懲對創建工作不落實不到位的單位通過各種形式予以暴光。加大明查暗訪和檢查力度,對執行力強、工作效果好的要通報表揚,對工作效果差的要限期整改。通過這些措施創建工作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並在市城區形成了一種職責清晰、分工明確、協調高效的城市管理機制。
三是健康教育進一步深入市民文明程度發生了顯著提高。目前以街道辦事處社區居民委員會醫院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為主體的基層健康教育網絡得到進一步的充實和加強市民健康知識知曉率顯著提高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80%以上通過實施三優一學活動,群眾性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單位和社區廣泛開展各種行業職業道德建設和優質服務進一步加強為我市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矗
四是按計劃全面完成省級衛生城市的多項指標要求。主要表現在:投入8300萬元新建城市生活汙水處理廠一座現已投入使用,日處理量為4萬噸,城市生活汙水處理率為40%;投資3000萬元新建生活垃圾處理廠一座,已於去年12月底竣工投入使用,日處理生活垃圾為200噸,處理率達98%以上;投入500萬元新增綠地20多萬平方米,市城區人均綠化面積達到5.1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1%,開發區已達到35%以上;通過推廣清潔燃料,整治建築工地、封閉泥濘爛路,推廣溼式拆遷等措施,城市大氣質量明顯提高;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廣泛開展殺滅老鼠、蚊蠅、蟑螂,「四害」密度得到了顯著下降。
重細節
務實作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記者:很多到遂寧來的領導、遊客都說,遂寧變化真大呀。老百姓也覺得,這次創建,突出了重點,抓住了難點,從老百姓身邊的小事關心起,從老百姓家門口的小事做起!對此你怎麼看?
何順洪:我剛開始抓創建時,有人給我講,這個事情最得罪人。但大家都知道我愛啃「硬骨頭」。所以,市委、市政府給了市創建辦五大權力,權力重、任務重,我想,我們要維護的是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絕不能為了少數人的利益損害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所以,在創建中,必須要主要領導支持,這是關鍵,沒有這個,就搞不好。
用改革的思路抓創建,在創建中融入經營城市的理念,實行獎勤罰懶的懲戒機制和獎勵機制。比如搞農貿市場,我們減免費用調動民間資金6000餘萬,在政府沒投入一分錢的前提下,籌集民間資金建設農貿市場13個,6萬多平方米,使城市面貌得到了極大提升。與此同時,每三個月進行一次評比,然後排位次,一個季度通報一回,20多個部門,你當一次,他當一次,三次就要喊危險了。這個辦法執行後,河東新區很多地方都大變樣了。而對於搞得好的、提前達標的,市委、市政府獎到了社區,雖然只有1000元獎金,但這是鼓勵,是市委、市政府給予的榮譽。在目標管理、嚴管重罰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這是永恆的主題。
構建長效機制
推動遂寧創建更上層樓
記者:現在,創建工作成效顯著與對症下藥,找準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是分不開的。大家都認為,創建工作是一個「啃硬骨頭」的工作,又存在「治理——反覆——再治理——再反覆」的城管難題。對此,你有什麼體會和看法,今後遂寧的創建工作該如何抓?
何順洪:在創建過程中,有的說我是工作的「奴隸主」,有的說我是城管的「魔鬼」,但更多的是得到廣大老百姓認可,說這樣做幹得好。管它是什麼,現在實踐證明,城市變漂亮了,所以我們再累再苦也很高興。
下一步還要重視「細胞」的建設、「細胞」的管理,特別是個別小區,一些學校、機關髒亂差,隨處可見,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怎麼來提高市民素質,加強「細胞」建設?在城市管理上,我覺得這是下一步的重點和難點。同時,目前存在的薄弱環節還不少,這個要下大功夫,要花更多的時間,花很大精力來解決。比如市容市貌、小區綠化、亮化等等,這幾方面還有很大差距,大街小巷還有一、二十條還是泥巴遍地,也是薄弱環節。再有,長效管理的機制還不健全。無論是對幹部的考核,還是對我們日常的管理、執法的管理、小區管理、門前三包管理、部門的職責管理等方面都要有長效機制。
「創衛,沒有終點,只有新的起點,新的更高的要求。建成省級衛生城市後,我們還要向國家級衛生城市奮鬥,向國家級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奮鬥,向國家級旅遊城市奮鬥」!
(本報記者鄭曉燕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