詼諧幽默的歇後語、妙趣橫生的繞口令、祈求幸福的口彩語、引人深思的俗短語、充滿神秘色彩的咒語……日前,一本收錄寧波地域各門類民間俗語5000餘條(則、首)的方言類民間文學作品《寧波俗語》由團結出版社正式出版,並面向全國公開發行。
《寧波俗語》主編陳可偉,系鄞州區堇山小學科學教師、副校長。業餘時間從事民間文學創作和民間文化教育傳承工作已有20年,現為寧波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寧波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近年來編著出版《絢麗多彩的梁祝文化》《甬上風情》《四明風華》《鄉音甬憶》《寧波民間工藝精品集》《寧波傳統村落田野文化調查·蜜巖村》等作品10餘部。
寧波民間俗語是異彩綻放的寧波語言文化中的瑰寶,它以海洋文化、山居文化和田耕文化為特色,飄溢著海味魚腥和泥土的芬芳,是寧波城市文化的重要體現,更是一份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寧波歷代人民創造的民間俗語浩如煙海、無以數計,而今只能從歷代的地方志和古籍中窺見少許,更多的是傳誦在人們的口頭上。留連於寧波人心田間的民間俗語,或因時代變遷淹沒在歷史長河中,或因語境轉換無聲地消逝,隨著當前社會生活、生產方式的改變,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文生態環境的劇變而失傳、消失。搶救和傳承寧波俗語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迫在眉睫的一項文化工程。
近年來,中國文聯牽頭組織實施《中國民間文學大系》編纂工作,全面啟動了保護「民間俗語」等民間文化整理編纂工作。寧波市民間文藝界搶抓機遇,率先行動,以陳可偉為主組成的各縣、市、區團隊,用兩年的時間,開展田野調查,訪老問賢,搜古尋籍,廣泛採錄,從數以萬計的原始語材中,整理出了5000餘條(則、首)地地道道的寧波民間俗語,包含歇後語、繞口令、口彩語、俗短語、咒語、暗語、拳令等七大門類。編者還進行了細緻分類、注釋,以求忠實記錄,科學整理,終成《寧波俗語》一書。
此書還被列入2020年度寧波市文藝重點創作項目和鄞州區社會科學學術著作出版資助項目。
書中「寧波俗語」舉例:
大阿哥抱上轎,小阿哥送過橋,送到烏漆牆門好人家。
正月初一吃年糕,芝麻開花節節高;正月初一吃粽子,今年會有胖孫子;正月初一吃豆茶,頭頭順溜好人家。
寧可炒鹽篤篤,勿吃餿氣冷飯。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叫郎,過路君子讀三遍,一覺睏到大天亮。
記者 顧嘉懿 通訊員 俞文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