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春酒、佔烏賊、收像…初九之後的寧波老底子年俗

2020-11-21 浙江在線

  立春已過,年還未完。按照民俗學家婁子匡在《寧波新年風俗志》中的說法,舊曆寧波春節要等正月十八才算正式過去。今日初九,且還得忙活一陣哩。

  這段時間,最忙人的當屬「吃春酒」,在寧波又稱「吃歲飯」。《詩經·豳風·七月》有句,曰「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眉壽是長壽的意思,介為求,整句話是說,十月收割了稻穀,用這稻穀釀成酒,在春天到來的時候喝,以求長壽。

  也有人以為,歲飯就是年夜飯,其實不然。雖然都是應景的歡宴,但前者在年頭,淺斟慢酌;後者在歲尾,各自忙碌。吃歲飯的時間在燈節(元宵)前後,可以說是年裡的最後一頓大餐。如今,寧波人吃年夜飯的習慣還在,喝春酒、吃歲飯的人家卻少了。正是:眉壽人長在,春酒待何年。

  春酒中的兩味佳餚

  生於溫州的琦君有一篇懷念故土的文章《春酒》,選入人教版語文課本,開頭這麼寫:「農村的新年,是非常長的。過了元宵燈節,年景尚未完全落幕。還有個家家邀飲春酒的節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覺裡,其氣氛之熱鬧,有時還超過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

  琦君家的春酒由她母親負責,名叫八寶酒,由八樣東西所泡,黑棗、荔枝、桂圓、杏仁、陳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兩粒橄欖。冬至開始泡,到了喝春酒時打開來,酒香加藥香,清洌醉人。

  而在寧波,吃歲飯(春酒)講究的是下酒菜。臺商袁定華回憶家鄉寧波吃歲飯的情景時說:「吃歲飯之味道,與吃年夜飯大有分別。一個是家家戶戶,必須大家來一套,不外大魚大肉,如同大塊文章。時間上又在歲暮急景,主客不免各有心事,難得輕斟淺酌。一個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喜從頭來,大家樂得安心享受。菜餚方面,求精不求多,盛以盆碟,味同小品文。」懷念之情歷歷可見。

  春酒菜餚,多屬品茗下酒之物。比如果類,新鮮的柑橘、橄欖、荸薺,乾果如蜜棗橘餅、青梅山楂都會上桌。冷盤是各種醃臘雞鴨和肉腸。炒菜多為野味系列,什麼兔、鹿、狗、羊、鴿、雁、雉、鳩,講究的是風味獨具。再配上清淡可口的芥菜、豆苗、菜蕻、冬菇,令旅居臺灣的袁定華食指大動,「迄今思之,真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也」。

  臺北寧波同鄉會還有一位客商湯康雄,他說,春酒席上有兩道菜,別的地方很少見,算是寧波特色,分別是比目魚鯗和香螺。

  比目魚鯗在舊時的鹹貨鋪中不易購得。好在寧波近海,有一些打魚人家自己曬制,備作年菜及饋贈親友之用,需要的人得輾轉請託,才能拿到。曬比目魚鯗,要挑雌魚,因為雌魚肉更肥厚也更細膩。洗淨蒸熟切片,再蘸上好醋,香腴鮮嫩,是佐酒妙品。

  香螺產海灘上,形狀小,外殼硬。年盡歲初正是盛產季節。寧波人會將買來後的香螺養在清水中漂淨,將每個香螺的尾部剪去少許,以便食用時吮吸。用素油爆炒,加入上好醬油料酒,配以生薑絲和橘皮絲,稍炒即可上桌。

  正月十四丫頭羹

  舌尖上的寧波新年美味不止春酒,還有一味丫頭羹,香甜糯滑,據說是一位吃膩了大魚大肉的鎮海老爺無意中發明的。寧波老話「正月十四夜,家家丫頭羹」,講的就是這個習俗。

  相傳不知哪年哪代,鎮海城中有一顯赫門第陳氏家族,平日「炊金饌玉」「日食萬錢」,到了歲尾年頭,更是吃遍山珍海味。多吃少滋味,理所必然。於是,吩咐府裡的男僕女傭,每餐輪流燒煮一道新奇爽口的菜餚。調劑口味,佳者有賞。傭僕們絞盡腦汁仍未獲老爺點讚。到了正月十四這一天,輪到一個婢女值廚,她想起「甜酸鹹苦辣」五味之中,甜居首位,主人每天嘗鹹,何不燒一味甜菜,或許合胃?即在廚房內配些乾果、鮮果、蜜餞、年糕之類,放入白糖玫瑰,混搭煮成一鍋羹,趁熱上桌。這道美味清口的甜羹,一下子俘獲了陳老爺的胃。除了重賞婢女,題名「丫頭羹」之外,還約定每年正月十四吃丫頭羹一次,以作紀念。消息傳出,縣城裡的人競相仿效,遂成為風俗。

  丫頭羹是甜食,和酒席上的百果羹相若,用料普通,僅用糯米小圓子、年糕丁、花生仁、赤豆、蓮心、棗子、桂圓等,和入白糖、桂花配合而成。講究的,另加慄子、核桃、白果、地慄、橘瓤、油棗、瓜子仁、芝麻,以及各色蜜餞,味更可口。每戶人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製成甜、酸、鹹、香、辣各種味道。烹成之後,互相饋贈,表面上是禮尚往來,暗地裡是互相比賽。

  光緒《鎮海縣誌》中有一首清人張振夔的長詩《風俗詠》,記錄了陳氏家傳丫頭羹的滋味、來歷、製作方法等,成為這一習俗的佐證。「春正月十四,陳侯有佳饋。雲是丫頭羹,風味君且試……兼用盈六物,糜爛混一類。瓜果暨薯蕷,棗杏雜餅饍。湯玉糟雲並,姜辛桂辣備。縷切棋子同,名質團油譬。膠牙甘似飴,適腹腐於豉。五侯鯖略同,百氏漿差異……」詩中披露了180年前正宗丫頭羹的配料:紅棗、杏仁、南瓜、芋艿、蓮子、酒糟、生薑、桂皮、辣椒等,大讚丫頭羹「格破成大始」,創元宵名吃,堪比佳餚「五侯鯖」「百氏漿」,為後人研究丫頭羹提供了第一手史料。

  元宵節迎紫姑娘

  娘左右侍立,各以食指扶箕,隨箕移動,傾則骨箸下抵,或以數為準,或單雙為憑,或忽作旋紋於米間,則曰姑娘描花矣」。年景好壞、婚配恰當與否都可以問。得雙數,就是吉兆。

  《寧波新年風俗志》又將「迎紫姑」叫做「卜筲箕」,是同一種習俗。除了上述這些,初九之後的寧波年俗裡還有走七橋、拜八廟、趕蛇蟲、佔烏賊、照五穀、三官誕、門神誕等有趣的習俗,說也說不盡。

  吃完丫頭羹,女孩們就該忙著迎紫姑娘了。「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元宵景色,全國皆然。然昔有好女不看燈之說,姑娘們只得另找法子消遣。

  紫姑是個雅名,阿拉寧波更多叫她「屙缸姑娘」,客氣點叫「筲箕姑娘」,因她是廁間出身,又因其附靈箕中,問詢佔卜,能知過去未來,十分靈驗。《寧波府志》《象山縣誌》《南田縣誌》《鎮海縣誌》中都有關於「迎紫姑」的記載。

  最早關於紫姑的記載,見於南朝劉敬叔的《異苑》卷五,說紫姑原是一戶人家的婢妾,因被主婦所嫉恨,總讓她幹髒活加以折磨。紫姑不堪虐待,於正月十五那天激憤而死。所以她的靈總是在穢物間,或是廁所,或是筲箕。

  請屙缸姑娘的過程是這樣的。元宵當天清晨,先在廁所邊焚香,祝以歌詞,詞句有韻腳,但求七姑娘駕臨(別處有叫她坑三姑娘的,但在寧波排行第七,在神前就叫她七姑娘)。如七姑已被別家請去,舍六姑外,別的皆可。因為六姑是個傻姑娘,如被請來,不僅語無倫次,而且流連不去,瘋狂擾事,很難應付。還有歌詞是專門勸六姑娘別來的。

  等到黃昏時,姑娘們選一隻四周綴以紅色縐紗的淘米筲箕,當作轎子到屙缸邊去迎紫姑,屙缸要選使用時間久,且無破損,最好缸外生青苔的。筲箕前插兩朵絨花,下支骨簪一枚,當作「乩筆」。等把紫姑請到家中,就可以開始佔卜了。「供於桌上,下鋪白米,由兩位姑

  其他年俗

  佔年成:以初八、十八、廿八的晴雨預測年成,佔曰:「頭八晴,好年成;二八晴,好蠶成;三八晴,好收成。」

  供茶果:十三上燈這天起,用茶果香燭……供灶和供祖先,直到十八落燈那天止。

  趕蛇蟲:有人拿著竹竿,從廚間趕到房裡,又從房裡趕出門外,叫「趕蛇蟲」。說這樣一來,可以使蛇、蟲、老鼠等不再出現。

  佔烏賊:漁人看十四晚上的陰或晴,來佔卜本年水裡烏賊的多或少,佔雲「正月十四夜暗,烏賊爬上岸;正月十四夜亮,烏賊裝裝樣」。

  照五穀:元宵晚上拿著燈燭,從大門起一直照到家裡各處,以為可以驅除蛇蟲,招財進寶,也就是能使今年倉裡儲存的五穀損壞減少。

  三官誕:十五又是三官菩薩誕辰,女人們有些要出去到廟裡燒香。

  門神誕:十六是門神誕辰,也有人設齋供門神的。

  祭祖:十八這天,祭拜祖先,也有請親戚來吃飯的。

  收像:初一開始懸掛的祖先遺像掛到十八那天,一張一張地卸下,捲起來,好好珍藏在畫箱裡。新年,到這一天也告結束了。

  參考文獻:

  《寧波習俗叢談》張行周主編

相關焦點

  • 歇後語、繞口令、口彩語、俗短語……都在這本《寧波俗語》裡了
    詼諧幽默的歇後語、妙趣橫生的繞口令、祈求幸福的口彩語、引人深思的俗短語、充滿神秘色彩的咒語……日前,一本收錄寧波地域各門類民間俗語5000餘條(則、首)的方言類民間文學作品《寧波俗語》由團結出版社正式出版,並面向全國公開發行。    《寧波俗語》主編陳可偉,系鄞州區堇山小學科學教師、副校長。
  • 大年初一 到蕭山體驗老底子的過年習俗吧!_深化「走轉改」 新春走...
    跟著小編,大家都來GET下蕭山那些老底子的年俗吧~【蕭山年俗】農曆十二月廿三 祭灶神祭灶果、祭灶糖、三茶六酒、魚肉水果,老底子蕭山家家戶戶約定俗成,廿三這一天都要「拜一拜灶子菩薩」,俗稱「謝灶」。到了廿五這一天,養豬的人家就要宰殺年豬,籌備過年的肉食,雞鴨魚也都在這天以前提前宰殺,因為按照蕭山年俗,此後直至正月初十,都不能動刀殺生,否則會給家人帶來不吉。
  • 這些物候賜予的口舌之歡,才是寧波春天的味道
    老底子的江浙人家,嘴巴叼一點一吃便知。頭刀的韭菜鮮嫩,水份多,一下鍋起來一半的水,香氣十足。韭菜炒河蝦二刀的韭菜過了個把月,天氣轉暖,春意融融,地裡施了肥,此時割的二刀韭肥嫩,不似頭刀流水的輕盈口感,多了一點韌勁。05香椿樹的嫩芽,算不上野菜,可有十足的野菜賣相。
  • 【志載年俗】大年初九,拜天公壽誕
    【志載年俗】大年初九,拜天公壽誕 2020-02-02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千年老底子味道今天成「主角」
    千年老底子味道今天成「主角」 2021-01-04 23: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正月初九,玉帝誕辰為何是今天?他和三清誰大?
    正月初九,能稱得上年俗的事情,只有一件,「玉皇誕」。 民間,在這一天,慶祝「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的誕辰。 前文,書生強調過,年俗屬於老百姓,不屬於道教等宗教,民間信仰中的神仙雖然與道教神話傳說中的神仙稱謂相同或者相似,但其司職卻有區別,民間信仰中的神仙司職更加的廣泛,祭祀方面的自由度也更高,不像宗教有那麼多條條框框。 比如「跪」,民間祭祀神仙的時候怎樣的形式都可以,宗教就不行,「跪」有嚴格的要求等。
  • 2020年寧波新生兒爆款名字出爐,男寶「奕辰」 女寶「一諾」佔榜首
    2020年寧波新生兒爆款名字出爐,男寶「奕辰」 女寶「一諾」佔榜首 2021-01-07 1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正月初九敬天公傳說和由來 大年初九玉皇大帝誕辰(圖)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漢族傳統農曆節日之一。「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泉州人什麼時候要拜拜?泉州民間拜神明農曆日期一覽
  • 老教師年年統考第一,搭班老師:能佔的課全佔了
    畢竟,班級裡幾十名同學,底子有厚有薄,想提高整體成績,不下苦是不行的。 學校有位老教師,她每一年教的班級,在統考中都是全校第一名。 這位老教師教語文,從她早上進入校門開始,也就開始了瘋狂的一天!她將全班幾十名同學,分成了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由小組長負責管理。
  • 饞死了,真想嘗嘗這8種寓意吉祥的寧波鄉土美食,最愛吃第7種
    寧波,作為一個富庶的港口城市,在飲食上除了以各種生猛海鮮為特色,還有不少充滿鄉土氣息的特色美食值得您來品嘗。今天,就為大家介紹8種寓意吉祥的鄉土美食,快來看看你吃過幾種吧!1、象山蘿蔔糰子寧波老話說得好:「清明麻餈立夏團。」臨近立夏,正是吃糰子的時節。
  • 漫談biang的雅與俗
    唐代顏元孫的《幹祿字書·序》稱,所謂「俗字」,例皆淺近,唯籍帳、文案、券契、藥方,非涉雅言;「正字」者,並有憑據,可以施著述文章、對策、碑碣,將為允當。即,「正字」的形構,是有歷史憑據的,宜用在正式場合;「俗字」則見於一般民間文書中。
  • 回顧「愛潛水的烏賊」五本小說開頭,看烏賊是如何踏出傳奇的一步
    不容置疑,烏賊娘!一本《詭秘之主》告訴了我們烏賊娘是誰。但是烏賊娘在這之前,其實還有四本書。本本經典,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開頭吧。1,滅運圖錄。杜白和老道十年相依為生,自然悲痛異常,所以在安葬老道之後,在一次定中觀想時不能摒除雜念,起了心魔,走火入魔,身死魂滅。
  • 成年烏賊體內,天生自帶一塊「反骨」,風乾後有著神奇功效!
    成年烏賊體內,天生自帶一塊「反骨」,風乾後有著神奇功效!一位漁民在宰殺烏賊的時候,它的表皮會瞬間褪色,看上去就像是被嚇的一樣,但實際並不是這樣的,在烏賊的表皮中含有大量的色素小囊。它會隨著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身體的顏色,這些都是由烏賊的大腦所控制的,漁民在處理烏賊的時候,會直接將烏賊的中樞神經切斷。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情況,這樣也會賣出一個更好的價格,而另一位漁民在處理烏賊的時候,竟然在烏賊的體內取出一塊白骨,眾所周知,烏賊是一種軟體動物,它的身體中根本不可能有骨頭。
  • 年俗小知識get!初一到十五,雲南年俗大不同(第一彈)
    不知不覺已經大年初四啦在過去的三天裡大家是不是都在不同的地方感受著不同的年俗風情呢?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而滇西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社會人文環境造就其異彩紛呈的年節習俗。雲南昌寧更戛境內山高谷深,群山延綿,較為閉塞的區域位置使得年節習俗得以完整保留。過年期間吃年豬、舂粑粑、插年松、祭祀祖先亡靈等一系列年節習俗體現了當地的傳統文化特徵。迎年年俗雲南昌寧縣更戛鄉。
  • 2019年度人氣第一網文作家愛潛水的烏賊 發布新書《長夜餘火》
    (長夜餘火書封)「詭秘」之後再燃「餘火」, 愛潛水的烏賊 成為2019年,烏賊憑藉《詭秘之主》榮登《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單》首位,粉絲產糧覆蓋書友圈、B站、微博、Lofter等多個社交平臺,並以不容小覷的站內外UGC頻頻出圈。在眾多書粉眼中,「愛潛水的烏賊」這個名字極具含金量,他從不局限題材,永遠突破和挑戰自我,這在網文作家中也是極少數。除了不斷拓展的題材和精進的文筆他的角色刻畫也同樣令人嘖嘖稱奇。
  • 本幫菜的濃油赤醬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白切雞、油爆河蝦、紅燒肉、響油鱔糊、扣三絲、草頭圈子……這些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 這三種表現佔兩種,說明底子很好
    事實上在寶寶出生之後,從某些細節就可以大致判斷出寶寶是否足夠聰明,比如說下面這三條,如果寶寶佔了兩條以上,那麼就說明底子比較好,長大很有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1、精力十分旺盛相信現實中不少寶媽都非常苦惱,因為寶寶只要看到身邊各種事物都會相當好奇,白天瘋個沒完,精力十分旺盛,甚至有的時候晚上還要瘋到半夜,這時候寶媽就要付出很多精力來認真照顧寶寶。
  • 春節年俗:二十六,割年肉
    新華社微信推出《小新畫新年》春節年俗新媒體報導,從小年到正月十五,帶你重溫中國傳統年俗文化,體會那濃濃的年味兒。  今天是臘月二十六。俗話說:「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  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 [年報]寧波GQY:2011年年度報告
    (1)股東及出資情況:奇科威數字以現金方式出資260.10萬元,佔註冊資本的51%;譽億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現金方式出資249.90萬元,佔註冊資本的49%。(2)經營期限為20年,自營業執照籤發之日計算。(3)報告期內山東奇科威的經營情況見本報告「第四節、一、(九)主要控股子公司的經營情況及業績分析」。
  • 用雙腳踩出來的美食,是寧波人的最愛,被譽為「老寧波」的味道
    寧波是座物產豐饒的沿海城市,說到寧波的地道美食,很多人會說是海鮮,靠海吃海自然無可厚非,但是在寧波當地,寧波人最喜歡的地道美食卻不是各種價格昂貴的海鮮,而是一種經過醃製的鹹菜,它不但價格便宜,而且得到了寧波當地人的青睞,這種鹹菜幾乎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離不開它。很多外地遊客說,寧波地處浙江,是一座經濟發達的副省級市,當地老百姓收入水平極高,怎麼可能在家天天吃鹹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