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千碗!蕭山打頭陣!千年老底子味道今天成「主角」

2021-01-09 澎湃新聞
百縣千碗!蕭山打頭陣!千年老底子味道今天成「主角」

2021-01-04 23: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挖掘各地特色美食,傳承浙江美食文化,於2018年8月啟動的「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工程開啟新一年的美食之旅,「蕭山宴」打頭陣。

1月4日,「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千年傳承·品味蕭山」「蕭山宴」品鑑會舉行。本次活動由區文旅局、區商務局、湘湖管委會、聞堰街道主辦,帶大家尋回兒時味道。

尋味「十碗頭」

「蕭山宴」又名「蕭山十碗頭」,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是蕭山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底子的味道」,九菜一湯之中,包含著蕭山人的風俗習慣和文化故事。

近年來,「蕭山十碗頭」已成為蕭山特色美食的一張「金名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蕭山將持續擴大『蕭山十碗頭』美食品牌影響力,創新打造優質的『養胃』旅遊產品,進一步擴大內需、推動放心消費,為廣大市民、遊客送上全方位的區域特色美食體驗。」區文旅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蕭山十碗頭展示

△「十二道江鮮味」評選

△「趣湘湖·雲美味」廚藝爭霸賽

美食與文化、旅遊的融合是大勢所趨,自「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工程啟動以來,我區積極響應,開展了一系列特色美食活動,如「蕭山十碗頭展示」、聞堰「十二道江鮮味」評選活動、「趣湘湖·雲美味」廚藝爭霸賽等,通過充分挖掘蕭山特色美食文化,不僅可以有效擴大蕭山旅遊和美食的知名度,發揮「旅遊+美食」的全域旅遊產業聯動,更將有效促進蕭山「旅遊+美食」產業經濟鏈的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此次「蕭山宴」品鑑會上的每一道菜餚,既有老底子的味道,又有新時代的氣息,在食材、調料、工藝和口味上遵循了傳統,而在擺盤呈現、上菜方式上則採用了符合現代人審美習慣的新形式。「為了挖掘還原、傳承創新這一席『蕭山宴』,我們遍訪蕭山老匠人,甄選每一味食材,反覆確認每一道工藝,目地就是要展現『蕭山宴』的特色與風採,讓更多人愛上蕭山菜。」

原標題:《百縣千碗!蕭山打頭陣!千年老底子味道今天成「主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一 到蕭山體驗老底子的過年習俗吧!_深化「走轉改」 新春走...
    從今天開始,就讓小編帶你走進杭州的十三個區縣(市),品味「大杭州」不同的年味兒,感受「大杭州」不同的年俗吧!今天,我們要走進的是杭州蕭山區。蕭山,地處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長江三角洲南翼,是杭州的南大門,面積1420平方公裡, 是浙江文明之源頭。境內跨湖橋文化遺址距今有8000年的歷史,成為浙江文明發祥地。舊時蕭山人過年,「套頭」很多。
  • 1月4日,共赴蕭山宴品鑑會
    2021年1月4日,由蕭山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蕭山區商務局、蕭山區湘湖管委會、聞堰街道辦事處主辦的「蕭山宴品鑑會」,將在宴花海舉辦。蕭山宴又名「蕭山十碗頭」,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也是蕭山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底子的味道」,九菜一湯之中,包含著蕭山人的風俗習慣和文化故事。
  • 本幫菜的濃油赤醬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白切雞、油爆河蝦、紅燒肉、響油鱔糊、扣三絲、草頭圈子……這些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 千年瓷都 青春常駐(解碼·城市味道)
    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不同的人,能在景德鎮感受不同的城市味道。作為千年瓷都,這裡有老窯址、老街區,也有陶瓷藝術村、文創市集;有堅守工藝的匠人,也有創意迭出的年輕人。他們在這裡追逐夢想,見證改變,也為這座城市帶來發展新活力。江西景德鎮的文化味道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 蕭山這些地名要變成文化遺產了!
    這48個地名反映了蕭山的優秀地名文化,反映了蕭山悠久的歷史,綿遠的文脈。一起來看看哪些地方入選了!古鎮戴村鎮明朝時,戴氏自蕭山西興(一說諸暨馬劍)遷此繁衍成村,故名。後來發展成集鎮,為蕭山的百年古鎮。衙前鎮鳳凰村童墅自然村童墅歷史悠久,是千年古村落。衙前鎮楊汛村成村年代早於北宋,原名「楊新」,因村南的西小江早有潮汛,故後改名為楊汛。歷史記載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屬蕭山縣履仁鄉楊新裡,也是千年古村落了。
  • 幾分鐘上千塊!蕭山小夥吐槽農村惡習:算是開眼界了……
    蕭山一小夥剛當上爸爸半個多月,今天上午,他在蕭內網App發帖說:女兒剛生20天,老媽一大早把我拖起來,去所謂的瞎子那排八字。第一次去這種場合,算是開眼界了。從頭到尾6分半鐘,150塊錢。還說小孩滿月剃頭要去挑個日子,以後讀書好點,養也好養點,680塊錢。
  • 百縣千村行|苦黃連如何種出「甜」日子
    一縣一策「6萬多元,還不多?!」聽到張中瓊吞吞吐吐報出的年收入數字,圍坐在火盆旁的一圈人哄堂大笑起來,這讓她頓時不好意思起來,雙手放在兩膝間,來回搓動。這一幕,發生在2020年12月28日下午,綿陽市北川縣擂鼓鎮南華村村委會。當天下午,百縣千村行採訪組來到這裡,正巧碰到張中瓊。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稻香香、民樂樂、團結一家親,內蒙古...
    小康社會、小康生活,是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千年期盼。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歷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 春天喝碗河蚌湯 不生痱子不長瘡
    問及為何春季是吃河蚌的最好時節,皇甫軍燦給出了答案:「因為此時的河水還比較冷,水中的水蛭還不活躍,可以說此時是河蚌最乾淨、肉質最嫩最肥厚的時候,並且河蚌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所以就有了『春天喝碗河蚌湯,夏天不生痱子不長瘡』的說法」。河蚌鍋仔是店裡的招牌菜之一,鮮嫩的河蚌加上黃色的濃湯,飄散出河蚌的鮮香,瞬間便能勾起食慾。
  • 過年必吃這道菜,味道鮮美菜名吉利,寓意廣納百財福氣滿滿
    過年必吃這道菜,味道鮮美菜名吉利,寓意廣納百財福氣滿滿年夜飯給家人準備團圓菜,每一道菜都要有講究,好味道好造型好菜名,看著舒服吃著美味順便也可以祈福。今天推薦的這道菜就是既好看又好吃還有好聽的名字。你可以叫它百財福包,也可以叫花開富貴,還可以叫福氣滿滿。
  • 大曾畫畫:白菜本是百菜王,蘿蔔味道不尋常.一生長享此兩樣,做個農夫又何妨.
    百菜還是白菜好, 諸肉當數豬肉香。白菜本是百菜王, 蘿蔔味道不尋常。 一生長享此兩樣, 做個農夫又何妨。 吃遍天下及八方, 碗中佳餚盆中湯。 食材不下千萬種, 最牛還數青紅幫。春種一顆秋成堆, 常憶兒時把竽煨。
  • 老味道 也新潮
    「稻香村買月餅,採芝齋買酥糖」……紙條來自異國他鄉的長輩們,心裡惦記著兒時的味道,將鄉愁寄托在筆尖,讓子孫替自己帶回故鄉的滋味。  「中式糕點既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又依託於傳統文化存在。」稻香村集團總裁周廣軍說:「蘇州稻香村這樣的老字號,傳承的不僅是古法技藝,更是傳統味道。」
  • 趁熱打鐵,《新石紀》將推出外傳,這次的主角是千空老爸
    而在最新劇情中,石神村中傳承「百物語」的巫女琉璃正揭開3700年前的秘密,而石神村正是由主角石神千空的父親石神百夜一手建立起來的。而石神百夜之所以逃過了一劫,完全是因為在千空的鼓勵支持下克服了困難最後登上太空。
  • 傻傻分不清,福州這道傳統老味道,竟源自於一隻貓的創意!
    1910年由姚木金採用芋頭、薯粉、豬肉、紅棗、芝麻、紅糖等為原料,加工成一粒粒蒸熟的肉丸。木金肉丸老鋪源於1868年(清同治七年),創始人姚木金的祖父當時在福州南后街澳門路開設榯粿店。1910年,18歲的姚木金正式傳承其父親經營的榯粿店,同年在福州南后街澳門路45號創建「木金肉丸」金字招牌。
  • 韓浩月:老縣醫院
    老石板得有幾百年歷史了,大塊的石頭,被磨滑了稜角,所有從此經過的車與人,都得提前做好剎車動作,緩慢地通過。想起老縣醫院,腦海裡第一浮現的就是這個慢鏡頭。橋的下面,是一大汪水。不能叫河,不能叫湖,只能叫一大汪水。
  • [公告]農 產品:深圳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1號樓(中國百縣千鄉土...
    [公告]農 產 品:深圳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1號樓(中國百縣千鄉土特產物流中心)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時間:2018年08月30日 20:57:08&nbsp中財網 深圳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1號樓 (中國百縣千鄉土特產物流中心).
  • 年前老習俗添碗加筷 專家:本色筷子骨瓷碗最佳
    買一套新的碗筷是年前的老習俗,寓意添丁進口,家族人丁旺盛。隨著春節的臨近,島城市場的碗筷都被擺在年貨專櫃,成為熱門商品。年前有哪些碗筷的新品種?什麼人群適合用什麼材質的碗筷?這些都有講究,一起跟隨記者逛逛碗筷市場,買一套稱心如意的新碗筷吧!
  • 百縣千村行(367)丨北川苦黃連如何種出「甜」日子
    當天下午,「百縣千村」大型採訪活動來到這裡,正巧碰到張中瓊。今年58歲的張中瓊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原本靠種玉米餵豬勉強度日,2015年,丈夫因病去世後,讓本身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南華村地處龍門山脈深處,海拔在700-2300米之間,是一個典型的高山村落。在此之前,全村曾有22戶67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經過幾年奮鬥,目前已經全部脫貧。
  • 老蘇州過年的味道,還記得嗎?
    蘇州人老底子的年味兒, 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曾經的年味兒 就是食品店裡拌什錦糖 平時家裡看不到的一些糖果,過年就會開始準備拌什錦糖。
  • 這家雞煲,銀川人記憶中的老味道
    小宇/主編/攝影老味道給人的念想。總是因為時間沉澱愈發濃鬱。多年前,我們還沒吃過太多珍饈美味,第一次吃到新廣州黎師傅雞煲,在那個永康巷熟悉的位子,和同樣青澀的夥伴們,一起聚餐,一口入喉,當時心中只有一個感嘆:真的太好吃了!聽起來多簡單質樸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