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能稱得上年俗的事情,只有一件,「玉皇誕」。
民間,在這一天,慶祝「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的誕辰。
玉皇大帝,道教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高上玉皇」、「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玉皇赦罪天尊」、「玄穹高上帝」、「天公」、「玉帝」、「老天爺」等等。
這所有的尊號,都可以稱呼,都表達了對天地主宰者的敬畏。
書生此前解讀《西遊記》,所以常用書中對玉皇大帝的尊號,也就是第二段的那個。
玉皇大帝的尊號很長,這是由於古代皇帝不斷的給他加尊號所致。
民間,大家常說的「老天爺」,指的就是玉皇大帝。
前文,書生強調過,年俗屬於老百姓,不屬於道教等宗教,民間信仰中的神仙雖然與道教神話傳說中的神仙稱謂相同或者相似,但其司職卻有區別,民間信仰中的神仙司職更加的廣泛,祭祀方面的自由度也更高,不像宗教有那麼多條條框框。
比如「跪」,民間祭祀神仙的時候怎樣的形式都可以,宗教就不行,「跪」有嚴格的要求等。
宗教對神仙的祭祀,是信仰所需;民間對神仙的祭祀,更多的是表達對美好的嚮往和對未來的期盼等,對神仙的祭祀,來源於對天地的崇拜。
閒話少敘,咱還是來聊聊玉皇大帝的誕辰和他與三清的關係吧。
一、為何是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一年十二個月裡的第一個「九」。
「九」,最大的陽數,古人以天為陽,以地為陰,所以用「九」來代表天。
古代皇帝,常用「九五之尊」來形容自己,以體現極尊,《易·乾》載:「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十二月中的第一個「九」,更加的尊貴。
玉皇大帝代表了天,所以要在正月初九祭祀他。
而給他定下生日的古人,也是這個原因。
傳說嘛,不是肯定的事情,所以這「正月初九」的誕辰,便可以說是古人的安排了。
書生為何這樣解釋呢?因為這個誕辰並不是早期便有,而是後期才出現。
明文學家王逵的《蠡海集》中寫道:「神明降誕,以義起者也。玉帝生於正月初九日者,陽數始於一,而極於九,原始要終也。」
就是這個意思了,「極於九」,不是古人安排,還真不好解釋。
明朝的另一位古人黃道周的《月令明義》也曾提到,載:「正月初一日,天神地祇朝三清玉帝;初九日,玉皇大帝聖誕。」
不需要再多解釋了,還是認為是初九,都是古人安排。
道教的《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給玉皇大帝正月初九的誕辰做了定論,說他的母親於正月初九午時誕下了男孩,就是後來的玉皇大帝。
這難道也是安排?
當然了,太上老君送給下界帝王的孩子就是後來的玉皇大帝,按照正月初九的日子送的。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裡的記載,不但用到了「九」,還用到了「午時」。
「九」是最大的陽數,而「午時」是一天陽氣最盛的時辰。
民間有「男子要午不得午,女子要子不得子」的俗語,意思是說:男命千金難買午時生,女命千金難買子時生。
看看玉皇大帝這生日時辰,最大的陽數佔著,陽氣最盛的時辰出生,尊貴至極。
二、與三清的關係
三清,自然是道教了。
道教神話傳說中,玉皇大帝是三界大天尊,神界的帝王,就像人界的帝王一樣。
三清,道教的創始人。
早期,並無玉皇大帝,到了南北朝時期,才出現了玉皇大帝。
道教說道法自然,講究天人合一,玉皇大帝是「道」的神化,被認為是道的本體。
道教講「道」,這是哲學,道教神話講的就是神了,所以「道」就需要一個本體,也就出現了玉皇大帝。
與三清的關係不是上下級,也不是平級,是「道」的代表神。
先有三清,後有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是道教神話需要「道」的化身的時候才出現的,是道教神話體系中的主宰者。
這個時候,三清在其之下。
所以,我們看很多神話小說裡說三清讓賢給玉皇大帝。
這樣的說法與道教需要「道」的化身才有了玉皇大帝不矛盾,都是三清需要才出現的。
正因需要,才有了關於玉皇大帝的種種傳說,比如生於皇室、下界凡人修煉等等,這些都是體現他的不凡,讓他夠格成為三界大天尊。
誰大?自然是玉皇大帝了,道家神話需要神界帝王的時候出現的玉帝,三清也要以他為尊。
三、年俗祭祀
道教正月初九祭祀,那是道教的事兒,老百姓正月初九祭祀,那是咱普通老百姓自己的事兒。
誰代表天,就祭祀誰。
上古時期,老百姓祭祀的是天帝、上帝,後來又出現了昊天上帝的尊號等,直到宋朝才出現了玉皇大帝,皇帝都認可了,所以老百姓就開始祭祀玉皇大帝了,直到現在。
不管三界最高神的尊號怎麼變,老百姓都會說「老天爺」,這是最樸實無華的稱謂,表達了老百姓對天帝的敬畏。
說在最後:
年俗,是老百姓對美好的嚮往和對未來的期盼,拜誰都是這樣的目的,與宗教需要和信仰無關。
參考文獻:
1、《高上玉皇本行集經》
2、《歷代神仙通鑑》
3、《枕中書》
註:本文部分來自網際網路圖片很難核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書生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