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時的鄉下,正月一過,即便春寒料峭,家家開始在屋簷底下晾曬起菜蕻,綠油油的帘子一起來,隔壁阿娘家衝鼻的熱鍋韭菜味竄到街尾,一桌的菜,綠意濃濃,孩子們就知道,春天到了。我們關於季節的記憶,常常充滿了食物的芬芳。
01
每年三月間,清明前後,總是春筍的季節。
黃泥拱筍
溫暖潮溼的南方地區,蕭蕭瑟瑟細雨綿綿,乾涸的土地被雨水浸溼。蔥蘢碧綠的竹林是鄉下的特色,迎合著黃泥路爬坡而上,而「挖春筍」正是寧波人春季固有的習慣。
微風輕拂,陽光透亮,在竹林裡挖筍,又何嘗不是一件趣事。人們還會將挖來的筍,製成筍乾,曬在陽光底下以備日後做菜用。
寧波人的餐桌上總是少不了「筍」的身影,根據不同烹飪方式可將「筍」製成不同的佳餚,如「油燜筍」「筍乾烤肉」「鹹菜筍湯」。
02
薺菜花
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詩經》
春卷
家族的菜譜裡,春卷永遠要等著薺菜。
薺菜,古時又作甘菜,甘得倒不明顯,隱隱地在香氣裡面迴旋,這樣才像野菜,有股仙氣。
除了做春卷,當餡料,在寧波,薺菜最美妙的吃法該是炒年糕了吧。
薺菜炒年糕
最正宗的年糕用晚粳米製成,軟糯恰當,掐著時間一算,初春的年糕正值新鮮,又逢冬筍斷尾,薺菜新上。薺菜、冬筍過水,去掉泥土氣,薺菜切得碎碎的,一盤炒年糕,做出一幅「江南好」。
薺菜黃魚羹
03
有時候想,即便忘掉了馬蘭頭的味道,也不會忘掉它的故事。
馬蘭性寒,能夠清熱解毒,民間還有土法將馬蘭搗碎外敷,可以治療蛇蟲咬傷。當做美味的馬蘭頭,只吃過拌香乾,也似乎只有涼拌才更加符合它亦苦亦甜,利落的口感。
馬蘭頭香乾
馬蘭縮水厲害,滿滿的一筐,落水一汆,只得了一碟,香乾切細,調上味,淋一道麻油,要美的再放幾粒松子,是餐廳裡最經典的涼菜。
每每吃來,就想起童稚的時候,田間地頭的歡愉,涼拌的馬蘭頭也是母親的手藝,這是主廚們都做不出來的。
04
早春的韭菜,吸收了一個冬季土中的養分,蓬勃而出。長到不出五片葉,就能割頭刀韭。如今的大棚蔬菜,除了沒有季節性,更遑論知覺田間地頭的那點細微的區別。
老底子的江浙人家,嘴巴叼一點一吃便知。頭刀的韭菜鮮嫩,水份多,一下鍋起來一半的水,香氣十足。
韭菜炒河蝦
二刀的韭菜過了個把月,天氣轉暖,春意融融,地裡施了肥,此時割的二刀韭肥嫩,不似頭刀流水的輕盈口感,多了一點韌勁。
05
香椿樹的嫩芽,算不上野菜,可有十足的野菜賣相。
市場的老農擺一攤子的青黃農作,卻獨獨在角落放一兩把的香椿芽,參差不齊,價格又高。很多人是吃不慣香椿的,它同臭豆腐、榴槤一樣的愛憎分明。
香椿季節性較強,「雨前香椿嫩如絲」即穀雨之前是食用香椿最好的時候,人們又把食香椿稱為「吃春」。
香椿芽核桃仁
香椿衝洗乾淨,無論過水涼拌還是炒蛋都是極為便利的做法,如今香椿少了,買幾株來解解饞,一年也就吃那麼一次。
香椿炒雞蛋
從前房前屋後有香椿樹,一到春天吃都吃不完,於是就想了法子,用鹽醃製入壇封好,半月後就可以取出來拌食或下泡飯,四季均可食用。
06
記憶中寧波人清明的味道,應是從麻餈開始吧。甜而不膩,香軟細膩的麻餈深受寧波人的喜愛,寧波老話說道「清明麻餈立夏團」,麻餈也成了清明代表性食物。
烙麻餈塊
麻餈中的艾葉,象徵著長青。綠色,也是春天的應景之物,蘊含了自然輪迴之意。製作麻餈,也是寧波人的一種習俗,碾粉、搗麻餈,老一輩人往往做好麻餈後愛分給親戚朋友們。
如今,從東錢湖曾經輕易可見的石臼還可以想像舊時製作之風盛,韓嶺、下水、陶公島一帶至今還有許多製作青團麻餈的工坊。
清明時分上墳,都會擺上麻餈作為祭祀的供品,祭祀結束後,按人頭分麻餈吃,便也有了清明分吃麻餈一說。
紅糖麻餈
如今的麻餈,更是成了一道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其中「紅糖麻餈」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糯米、花生碎、核桃仁、紅糖粉製成的紅糖麻餈,入口香甜,軟糯酥脆。
07
民間有言:「山上鷓鴣獐,海裡馬鮫魚」。
被譽為舌尖上的「魚中佳品」的馬鮫魚,肉質鮮嫩,老少皆宜。這也成了我們寧波人的春季佳餚,寧波人的春天,是被馬鮫魚的鮮味喚醒的。
寧波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靠海吃海。象山港與北侖港兩大深水良港更是為我們提供了優質漁業資源。漁民從碼頭捕撈上新鮮的馬鮫魚,運到海鮮市場售賣。
香煎馬鮫魚
香煎馬鮫魚是馬鮫魚最為常見的做法。椒鹽、生薑、料酒不可少,做法簡單易上手,由生薑去腥後醃製的馬鮫魚,鮮嫩q彈,原汁原味。
清明前的馬鮫魚是一年中最為鮮美的,連同雪菜一起煮著吃,鮮味十足,無需另放味精。
08
每年的春季,是蟶子最為肥美鮮嫩的時候。
「沙蜻四寸尾掉黃,風味由來壓邵洋;麥碎花開三月半,美人種子市蟶秧」。若不是最後一句露了題,恐怕誰也想不到這首優雅的古詩是用來讚美蟶子的。
蟶為蚌屬,以田種之種之謂蟶田,形狹而長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寧波人挑蟶子,要是店家說一句「正宗寧海長街來的」,不論真假都會立刻停下腳步細看一番——來自「中國蟶子之鄉」的特產,任誰都不得不服,當地人更將之視若珍寶。
長街蟶子
09
靠海吃海的寧波人,餐桌上自然少不了海鮮。說到烏賊,也就是「墨魚」,我們便能想到它會噴墨,烏賊用來逃生的墨汁,事實上也有大用處。現代研究發現,烏賊墨汁還能抗癌。
在日本、韓國等地,人們會把烏賊墨囊小心摘除下來,取其中墨汁和米飯一起煮,或者炒菜時添加,做出來的烏飯和烏菜不但口味好,還很營養。
紅燒墨魚應該是寧波人最愛的吃法了,也算是寧波一道名菜。又叫它㸆烏賊,蔥、姜、醬油、老酒,和糖一起㸆,味道極其鮮美。
手撕墨魚,紅潤的色澤著實看著令人眼饞,搭配其他蔬菜一起食用,口感更佳。
10
辣螺周身長著大小不一的犄角,顏色與礁石几乎無異,每到農曆三月,辣螺就會成堆爬到礁石上產卵,在象山、舟山的沿海島嶼上,時常能拾到。
無論是島民、還是度假的遊客都很熱衷於拾揀這一美味,因為除了鮮鹹爽脆的口感外,辣螺還略帶辣味。不過這種辣味有別於辣椒的辛辣刺激,只是溫和地刺激味蕾,不多時就會消失,即便是不吃辣的人也能接受。
11
俗話說「千魚萬魚,不如鯔魚」。早春是鯔魚最鮮嫩的季節。
特色鯔魚凍
12
二月是海鮮魚類上市較少的季節,青鯽以清蒸為主,也是寧波人家常菜之一。
13
白蝦,鮮美補鈣。其中白灼蝦,是用鮮活白蝦在開水中水煮而成,只加料酒生薑和鹽調味,不用油,不用其他調味品,保持原汁原味原色。
菜品清淡自鮮,食用時以醋薑汁蘸食。
14
「百萬白鵝綴綠野,曲頸高歌繞鄉村。」象山白鵝走了出來,走進了千家萬戶。
象山白鵝,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鵝肉脂肪含量低,以食綠色青草為主,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綠色食品。
15
種日曾鋤九月霜,摘來猶帶露華涼。
一奩餉我真禪味,烹出天花滿座香。
《山僧餉春茶》——明 黃衷
中國人以茶會友。三月暖春到,就應該喝到這口「鮮」。
對於愛茶之人來說,能沏一壺春茶,才算品到今春日月。一壺春茶,葉舒香溢,飲一口,雅趣清歡。
16
說到春季的應季水果,便想到了酸甜鮮嫩的「草莓」。草莓,可以說是水果中色香味俱全的優秀選手,被人們譽為「果中皇后」。
春天不如去果園摘草莓吧,寧波奉化尚田草莓名聲最為響亮,另鄞州港城農業示範園、天宮莊園草莓採摘園、歡樂佳田農場、慈城的土生土長有機草莓基地等地的草莓採摘也頗成規模,遊人眾多。
聞著草莓的香氣,彎著腰,看著一顆顆可愛的大草莓,摘下你最愛的那顆,享受甜蜜芳香的莓果。
美食不必饕餮,生活本該純粹
春日在即,希望不泯.
春賞寧波系列
圖 | ILPC,部分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 | 阿拉君
阿拉旅遊 •文藝連萌|覆蓋千萬文藝生活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