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盼望已久的寧波府城隍廟修復工程已進入實質性階段。未來的寧波府城隍廟將以何面目示人?
「民眾造廟,百姓塑像。」寧波市郡廟文化發展基金會、海曙區文物管理所想請市民一起幫著拿點主意,出點「金點子」。
寧波府城隍廟,位於海曙區縣學街22號,建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已走過6個多世紀的歷程,民間習慣稱之為郡廟、老廟。作為城市記憶、寧波文脈所在,寧波府城隍廟是老寧波人的念想,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府城隍廟之一。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這裡還成為集購物、娛樂、美食於一體的寧波商貿中心。
據有關人士介紹,2013年10月起,根據文物建築保護和交通規劃施工的需要,城隍廟開始進行封閉加固修繕。近年來,社會各界對於修復寧波府城隍廟以提升該區域形象的呼聲越來越高。
在廣泛徵集文史專家及市民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海曙區有關部門委託浙江省古建築設計研究院完成了《寧波府城隍廟修繕工程設計方案》,將城隍廟的整體格局恢復至1884年的歷史風貌。
△寧波府城隆廟建築修復圖
而其中的展陳設計將體現「傳統民俗文化」「懲惡揚善文化」「法治道德文化」「廉政為官文化」,讓城隍廟凸顯「最濃鬱的寧波味道」,真正實現「聚文氣、旺人氣、揚名氣」的社會效益,使之再次成為寧波的文化地標。
徵集時間及聯繫方式
徵集截止時間
從即日起至2018年8月13日
徵集途經
1.電子郵箱:
804790653@qq.com
2.來信地址:
寧波市海曙區文物管理所(海曙區蒼水街194號)
3.聯繫電話:0574-87270335/87166387
寧波府城隍廟一層展陳方案
方案1
主要思路是:恢復城隍廟中軸線主體建築的廟宇文化功能;把東西兩側廂房建設成融民間非遺工藝、地方特色產品於一體的展示區域。具體布局如下:
1.門廳區域。恢復門廳入口兩側的馬夫羅蓋像以及城隍廟的匾額和楹聯。
2.懷棠祠。以浮雕或投影方式展示寧波府城隍廟的8位祔神(明州刺史韓察、刺史應彪、鄮縣縣令王元暐、明州刺史黃晟、郡守沈承業、鄞縣縣令王安石、太守張琪、錢肅樂)。
3.痘神殿。以浮雕或投影方式展示痘神文化;同時,引進與其內涵相匹配的非遺項目。
4.四明風物館。設立於中天井的東西廂房一樓,選擇代表寧波本地特色的非遺類項目,進行展示、售賣。
5.戲臺及天井。依託前後戲臺、天井,定期舉辦地方戲曲演出,以及民俗祭祀和廟會、文創集市等活動,也可作為群眾文化團隊的展演場所。
6.大殿。主祭城隍老爺,旁邊配置文武判官、四值功曹。
7.太歲殿。設立60個太歲像,作為市民祈福的場所。
8.非遺館。運用傳統和現代手段系統展示寧波的非遺項目,作為非遺文化展示的基地。
9.城隍文化研究中心。對城隍文化的源流、沿革、建制,以及城隍文化與市民道德體系建設進行研究和闡釋,傳承和發揚城隍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
10.城隍文創產品展示區。圍繞城隍文化的內涵,展售城隍文創產品。
11.文化講堂。作為寧波歷史傳統文化的宣教陣地,也可以作為研討會、分享會的場所。
12.遊客接待中心。設立茶室和休息場所。
△城隍廟一層總平規劃方案1示意圖
方案2
主要思路是,結合寧波海洋文化、商幫文化、文獻之邦等主題,同時參照上海等地城隍廟的功能布局,在東西中廂房設立財神殿、慈航殿、文昌殿、關聖殿等;在前殿區域增設鐵算盤(傳說城隍用於計算人世罪惡的工具);在大殿內除主祭城隍老爺、文武判官、四值功曹外,增設黑白無常、牛頭馬面。具體布局如下:
△城隍廟一層總平規劃方案2示意圖
寧波府城隍廟二層展陳方案
主要思路是,前東廂房二樓設立非遺館,後殿二樓東側設立文化講堂,西廂房二樓為民樂劇場。具體布局如下:
△城隍廟二層總平規劃示意圖
(NBTV新聞中心、寧波城隍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