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英美為何著急要與蘇聯籤署《禁止核試驗條約》?

2021-01-09 騰訊網

很多人都以為蘇美冷戰時期的武器對比,蘇聯一直處於下風,但很少有人知道,蘇聯發明的一種武器,直接促使了英美等國的積極行動,要求他們停止關於此武器的實驗。

而大多數人對武器的認識,自然就是核彈威力最大了。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也成功爆炸,增強了我國的軍事實力,也讓我國在面對世界核威脅的局勢下有了一定的資本,也獲得了穩定發展的機會。但在此前,蘇美兩國均已經獲得了這兩類核彈的成功。在當時蘇美冷戰的局勢下,這兩國的關係是如何呢?

至於核彈的威力,至今並沒有能夠完整地表述出來,因為親身經歷過原子彈威力的人很難倖免於難。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使得當時日本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也直接加速了二戰的結束,同時也讓世界認識到了原子彈這一類武器的威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而這其中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因為原子彈讓日本看到了戰爭繼續下去的無果。

從1945年7月16日美國進行世界上首次核試驗到1989年底,各國共進行了1800多次核試驗。其中,美國900多次,蘇聯600多次,法國180多次。美、蘇兩國核試驗次數約佔總數的90%。而在所有的試驗之中,蘇聯的AN602,又稱「沙皇炸彈」讓人們記憶深刻,它是人類至今所引爆過所有種類的炸彈中,體積、重量和威力上均為最強大的炸彈。同時也促使了禁止核試驗條約的陸續籤訂。

1961年10月30日,蘇聯在北冰洋新地島上空引爆了沙皇炸彈「大伊凡」,又名RDS-220氫彈,一瞬之間這座島嶼被夷為了平地,也讓世人見識到了大型武器的殺傷力。

赫魯雪夫於1961年批准了這種氫彈投產,它本希望蘇聯科學家製造一枚一億噸當量的核彈,但工程師擔心核汙染會造成更大的破壞,因而將有效載荷減少了一半,降到了5000萬噸當量。此前誰也沒有試驗過如此大的核彈,效果威力如何,一切都在等待試的測定,這也註定會注入人類的史冊。

即使有效載荷被減少了一半,但這並代表它的威力不會讓人震驚。當它爆炸之後,全世界的領導人和科學家都對隨後的兇猛爆炸折服,也從這以後,再也沒有任何炸彈有這種破壞力,因為這種武器對於人類生存的環境來說,破壞力實在太大。

這個代號為RDS-220的炸彈重達27噸,相當於一輛雙層公交車,如果從外面看,就足能見它的龐大。它從轟炸機上以10500米的高度降落下來之後,在離地4200米處發生了爆炸,爆炸火球半徑達4600米,形成了寬40公裡,高60公裡的蘑菇雲,相當於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的7倍多。場景實在太過壯觀,甚至讓人懼怕,如果這樣的炸彈,落在了城市之中,又有多少人可以倖免於難。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的。

當蘑菇雲向天空盤旋時,幾乎到達了太空邊緣,而爆炸產生的壓力也差點讓轟炸機墜毀,在飛行員獲得轟炸機的再次控制權之前,飛機幾乎墜落了900多米,這樣的威力對於飛機本身就是一種負擔。

而再看炸彈對地表造成的破壞。爆炸範圍內的島嶼被夷為了平地,就像清空灰塵之後的溜冰場那樣。而在965公裡外的圍觀者依然可以看到它的閃光,至於距離保障250公裡之處的地方都能感受到爆炸產生的熱量。雖然此前我們常常聽過核彈爆發之後的威力,但從來沒有在現場經歷過,確實不能真正感受這樣的震撼,當然,這樣的震撼對於人類自身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而據估算,沙皇炸彈的威力是美國在廣島所投放的「小男孩」原子彈威力的3846倍,威力可見一斑,也讓無數人震驚。而要知道在這之前美國也有關於氫彈的試驗,1954年美國的「喝彩城堡」成功試驗爆炸,而當量也只有1500萬噸,這也是當時美國測試過的最強大的氫彈。而蘇聯的這一氫彈試驗,讓許多國家心裡有了戒備,畢竟這樣的武器威力太過強大。

所幸,聯軍方並沒有將這枚氫彈用在戰場上的打算,蘇聯軍方認為除了藉由建造完成以及威力釋放後的結果達成對西方世界地震嚇之外,實際上對於這枚大傢伙要如何運用才是最傷腦筋的事,因為它太大而丟不遠-Tu-95轟炸機雖然能夠攜帶這個大傢伙升空,然後再找個地方重演一次「通古斯大爆炸」事件。但是,如果投放這樣一枚炸彈,付出的代價也很大,這自然也是蘇聯不希望看到的,此後再也沒有同類型的核彈試驗出現。

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而當時的有效載荷當量也只有330萬噸,只能說蘇聯的這一次試驗太過大膽與冒險,因為試驗的結果誰都預料不到。

這次試驗之後,也推動了世界關於禁止核試驗的進程。1963年美英蘇三國籤訂了《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該條約全面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以及水下進行的一切核武器試驗,而西方的部分政治家和學者則認為,該條約籤訂的目的是「減緩冷戰時期的裝備競賽,和防止核武器試驗造成地球大氣中過量的放射性塵埃」。總之,如果任由這些國家的試驗,地球的可生存性便會降低許多。

而蘇聯的這一次核試驗,本身就是帶有一定的目的性的。在冷戰的格局之下,美英法三國均有了核武器的成功經驗,世界局勢開始有了一定的轉變,而在僵持與緊繃的時局裡,蘇聯以試爆對世界發聲,表示蘇聯仍然是不可輕忽的對象;然而其後三年蘇聯卻一次核武試爆都沒有舉行過。但誰也不敢小瞧蘇聯的絕對實力,尤其是無端挑起新的爭端。

當時,炸彈爆炸之時,美國都偵測到了5級地震,而亞歐大陸都因此向南移動了9毫米,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這已經是人類對於自然的一種極大改變。

沙皇炸彈的試爆威力,在全世界所有已知爆炸事件中規模排名第二,僅次於導致恐龍滅絕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事件。

結語

和平來之不易,尤其是在世界的紛爭之中,能夠安穩生存可能是一種奢侈。武器的威力雖然巨大,但對於人類生存的家園本身就是一種破壞,如果任由這樣發展下去,或許終會有自食其果的一天。

願所有的人都能夠珍視和平。

相關焦點

  • 籤了互不侵犯條約的蘇德,為何還是爆發戰爭?蘇聯又為何毫無防備
    一、蘇德兩次「蜜月期」 事實上從魏瑪德國來看,德國和蘇聯曾經有過一段不錯的蜜月期。在1922年,魏瑪德國外交部長瓦爾特·拉特瑙和蘇聯外交部長格奧爾基·契切林在熱那亞會議上,經過商討籤訂了《拉帕洛條約》。 兩國藉此宣布放棄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及一戰後向對方提出的領土和金錢之要求。
  • 1996年7月29日 中國政府宣布暫停核試驗
    1996年7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表聲明,聲明全文如下:1996年7月29日,中國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核試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鄭重宣布:從1996年7月30日起中國開始暫停核試驗。  中國作出這一重要決定,既是為了響應廣大無核國家的要求,也是為了推動核裁軍而採取的一項實際行動。
  • 老照片:1963年卡斯楚訪問蘇聯 古巴徹底成了蘇聯的小弟
    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差點引發世界核大戰,最後以蘇美雙方的妥協而告終。在這一過程中,卡斯楚是堅決不同意撤出飛彈,赫魯雪夫卻不顧古巴的反對將飛彈撤回蘇聯。這樣做的結果,是古巴人感覺他們被背叛了,蘇古關係一度出現裂痕。
  • 1972年中美關係正常化,為何1979年才建交,和這個條約有很大關係
    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和蘇聯關係緊張,之後更是開始了爭霸。美蘇兩國在全球都支持了眾多政權,其中美國支持我國的國民政府。不過解放戰爭時,國民黨失敗了,敗退臺灣。由於這個原因,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和我國關係處於敵對狀態。
  • 歷史上的今天1923年7月24日洛桑條約籤署
    歷史上的今天1923年7月24日洛桑條約籤署 2013-09-02 16:08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歷史上的今天,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國籤署同盟條約
    1936年10月25日德國和義大利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建立柏林-羅馬軸心。1939年5月22日兩國又籤訂了「鋼鐵條約」。此前日本已經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國籤署反共產國際協定(義大利於1937年11月6日加入)。
  • 二戰德國突襲蘇聯,日本為何不支援德國進攻蘇聯?日本:我太難了
    在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悍然發動對蘇戰爭。戰爭初期,以德國為首的納粹勢力屢屢突破蘇聯防線,直到史達林格勒戰役的爆發,蘇聯憑藉龐大的戰略縱深和無數的人力物力投入,蘇聯的潰敗得到緩解,納粹德國的進攻勢頭受到遏制,陷入膠著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戰場優勢逐漸衰落,為了緩解戰場壓力,迫切需要日本法西斯的加入,從東方對蘇聯發動進攻。
  • 1991年全球發生重大軍事變化!還好中國基本平平安安度過了那些年!
    1991年2月27日,伊拉克從科威特全面撤軍,並宣布無條件的全面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的所有決議。當晚,美國總統布希宣布「多國部隊」實行有條件的臨時停火。1991年2月28日,伊拉克宣布停止了所有的軍事活動。到此,這場歷時六周的戰爭宣告基本結束。
  • 1979年,真實版生化危機在蘇聯小鎮上演:炭疽洩露,數百人感染
    這則消息在西方國家激起千層浪,要知道當時的蘇聯與美國共同籤署了《禁止發展、生產、儲存細菌及毒素武器和銷毀此種武器公約》。 公約明確規定禁止生產、儲備大型生物武器,蘇聯政府面對西方國家的不懷好意的指責迅速做出回應,稱是炭疽將居民食用的肉類汙染,所以才會導致傷亡。
  • 涅瓦河奇蹟——1963年蘇聯民航客機水上迫降事件
    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首府塔林,1963年8月21日早上。一架圖-124客機載著45名(一說44名)乘客和7名機組成員,預定從塔林機場出發飛往莫斯科伏努科沃機場,執行定期航班。(最早製造的圖-124之一:註冊號CCCP-45004和45005的圖-124)這架註冊號CCCP-45021的圖-124由哈爾科夫飛機製造廠於1962年製造,機長是27歲(蘇聯方面記載其當時30歲)的維克多.莫斯託沃(Виктор Мостовой),副駕駛是瓦西裡.
  • 中蘇關係破裂:63年前蘇聯為何突然與我國翻臉?原因只有五個字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中蘇雙方正式籤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蘇聯方面廢止了以前同國民政府籤訂的「兩國條約」。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重要成員,我國一直將蘇聯視為「老大哥」,堅定不移支持蘇聯的許多國際方針。在對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中,我國更是親密無間地為蘇聯提供助力,兩國關係十分牢固。然而,63年前蘇聯突然對我國交惡,中蘇兩國關係徹底破裂。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蘇聯對我國翻臉?
  • 1953年蘇聯援華,為何1958年中蘇反目?毛澤東的堅持
    60年代,蘇聯在中蘇邊境開始陳兵百萬,甚至一度揚言要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新中國面臨著生死存亡,然而眾所周知的是,50年代初期,中蘇兩國還曾是關係親密的盟友,蘇聯的援助幫助了中國度過了最艱難的建國初期,中國也在朝鮮戰場上幫助蘇聯穩固住了社會主義陣營老大哥地位。為何中蘇兩國會由親密無間的盟友,轉變成為怒目敵對的對手?這其中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曲折故事?
  • 美國宣布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
    據報導,當天,美國國務院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的退出自11月22日起生效,美方不再是《開放天空條約》的締約國。」  【美國為何要退出《開放天空條約》?】  《開放天空條約》於1992年籤署,2002年起生效。條約參與國可按規定對彼此領土進行非武裝方式的空中偵察。該條約是冷戰結束後重要的信任建立措施,有助於提升透明度和降低衝突風險。美國、俄羅斯和大部分北約國家籤署了這一條約。
  • 5月24日:普京與布希籤署《俄美關於削減進攻性戰略力量條約》和...
    新華社發1543年5月24日,偉大的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逝世,享年70歲。在他彌留之際,他的不朽名著《天體運行論》一書得以問世。哥白尼的日心學說衝破了中世紀的神學教條,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宇宙觀念而引起了一場偉大的「哥白尼革命」。    1987年5月24日,中國羽毛球隊囊括在北京舉行的第5屆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全部金牌,包攬男、女單打,男、女雙打,混合雙打5項冠軍。
  • 1983年,中國代表參加《南極條約》會議,卻被請出門喝咖啡
    《南極條約》是關於南極地區資源保護和資源利用的一項國際公約,如今包括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南非在內的還有許多歐洲國家都已加入其中。其中中國已在南極大陸先後建立了長城站、崑崙站等五個科考站,為南極地區生物、地理、歷史各類科學研究做出了極大貢獻。但想要籤署《南極條約》,加入到協約國當中,享有相應的南極事務發言權和表決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蘇聯承諾歸還中國領土?翻譯錯了!談判40年中國終於收回1.5個島
    也就是說,要「廢除」的只是1896年以後的條約,主要是指事關東北利益的《中俄密約》以及《辛丑條約》,也包括俄日之間的一系列「密約」,而之前的條約並不包括在內。對照前面的列表,不難看出,即使完全按照《宣言》實施,不打折扣,頂多歸還1400平方公裡和放棄庚子賠款,之前的那些割地條約,既然不在其列,土地當然也就不會還了,而且,還只是「建議」。
  • 一根筋,三位蘇聯元帥低調現身遠東,日本還迷信「滿洲無戰事」?
    1945年5月,蘇聯衛國戰爭贏得偉大勝利,讓德國人籤署了兩次投降書,史達林似乎仍不解氣。次月,也就是蘇德戰爭爆發四周年之際,史達林下令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勝利閱兵式。為此,蘇聯上下精心籌備,要在全世界面前展示蘇聯雄厚的軍事實力。當年6月24日,一場盛大的閱兵式在紅場如期舉行。如果說1941年那次紅場閱兵充滿悲壯色彩,那麼,這場紅場閱兵則洋溢在勝利的喜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