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被搶劫,這位母親為何讓兒子認盜匪為乾爹?

2021-01-12 國史拾遺

滴滴女乘客遇害的新聞我們肯定都不陌生,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單身的女孩子)遇上打劫的劫匪或強盜該如何應對?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亮瞎眼的操作,清代的學者宋永嶽在自己的筆記小說《亦復如是》裡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不是什麼有名的人物,普普通通婦女而已,但正是這樣的一個普通的婦女憑藉自己的機智讓自身化險為夷,而且還因禍得福。這女子嫁到了廣東番禺縣,夫妻生活美滿幸福還有了個五歲的兒子,這天娘家辦喜事,婦人備好了美酒、燒鴨果品之類的禮品,帶著兒子僱了一條小船就往虎門娘家趕。

誰知正走到半途時有一條小船飛快地向她們襲來,上面坐著十幾個人拿著刀槍武器,長得兇神惡煞,得,出門走了背字兒遇上水匪了(也就是海盜,也做的是留下買路財的勾當,不過水匪除了搶錢還兼著綁架,把當事人搶劫一光後再綁回山寨去等著家人交贖金)。

船家也沒見過這陣勢,嚇得渾身抖得跟篩糠一樣,別笑話別人,咱們坐公交車上看見個搶劫得不也是嚇的大氣都不敢出一口?更何況這夥水匪多年來盤踞水域,比起那些個搶劫的可要兇狠得多,要個一般婦女嚇暈過去都是輕的,但這位婦人卻十分冷靜,知道這些人過來的主要目的就是搶錢搶人,於是婦人讓船家不要驚慌,迅速停船。

等到這些水匪靠近了,婦人不慌不忙地站起身來說:「是大王派你們來的麼?」水匪們聽得一頭霧水,說實話搶劫也幹了這麼多年了第一次見過這麼冷靜的人,第一句話還問我們大王,這是什麼意思?

還沒等水匪們反應過來,婦人又微笑著說:「今天真是運氣好啊,終於遇到你們了!」水匪們更是聽得腦袋發懵,遇見搶劫的還運氣好,這人沒毛病吧?眼見自己幾句話說的水匪們摸不清頭腦,婦人又接著說:「我要見大王一面啊,可是總也找不到,這不,我僱了一條船,又備了一點薄禮到處尋訪,總算是遇見你們了,希望你們馬上帶我去見大王。」水匪們看著婦人舉止冷靜說話清晰連個磕巴都不打一個,還以為面前這位大有來頭(畢竟普通人遇見土匪就算倒黴了,誰還會吃了飯沒事去找土匪頭子?),於是小心翼翼的說:「你要見大王有什麼事,難道是他的遠方親戚?」婦人也不回答,只昂首說:「這個你們就不用管了,見了大王就知道」水匪們趕忙恭恭敬敬地把這夥人給送到海盜的大船上,水匪頭子聽了這話也很詫異,自己好像沒啥親戚吧,於是把婦人給喊了過來。

婦人帶著兒子拜見大王說:「我丈夫早早的就死去了,只剩下這個兒子,但他自幼體弱多病,我很擔心他會夭折,所以經常拜求神明,看相算命,結果別人告訴我說要我兒子去找一個當世的英雄認上一門乾親才能夠保全他,咱們這地方只有大王你劫富濟貧輕財重義,是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所以每到吉日我都會帶著禮品僱一艘小船來找您,本來還想著大海茫茫無緣得見,沒想到老天都幫我的忙,希望大王您能夠滿足我的心願!」一頭說,一邊帶著兒子不住的磕頭,那水匪頭子聽著婦人這番話心裡也美,檢查了婦人所帶之物也發現確實都是禮物,再查閱一番今天又是個黃道吉日,看來人家真是很虔誠的找我啊!

這水匪受了奉承心裡受用,再看看人家所言所說都屬實,於是自己也裝成一副莊重的神色說:「我平生從來不受別人的孩子當義子,但看你心誠,這孩子也相貌端正,今天我就破一次例,今後就拜在我名下做我的兒子吧!」於是乎收下了婦人帶來的禮物,拿出了兩批上好的綢緞和四十兩紋銀(結合一下銀子的購買力,婦人收入最少有個四萬),還讓水匪們送婦人回家……

得,出去走個親戚還得了四十兩紋銀,這操作就問您秀不秀?當然了,要不是婦人強大的心理素質和縝密的邏輯能力,他們母子恐怕是逃不脫淪為俘虜的下場,稍有不好還得人頭落地(被撕票),在這樣危機的關頭反而反客為主,利用自己手頭上的資源編造出這樣的一個理由,既保全了自己和兒子的性命,還平白的得了銀子和靠山,這樣的母親雖然不如孟母、嶽母有名,但真算得上是一位出色的女性了!

不過這種事兒又透著幾分僥倖,首先是正好趕上黃道吉日,婦人又攜帶有禮品美酒,其次是這水匪頭子還頗有些男子漢氣概(你要趕上那些個小流氓,估計是禮品收了人照抓不誤,就有這麼不要臉),當然,女性朋友在遇到危險時一定要沉著冷靜,若是亂了方寸驚慌喊叫反而容易讓施暴者下毒手,讓其失去警惕後再想辦法脫身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當然有人要問了,要是恰好遇上這些不要臉的匪徒該如何是好呢?強硬的反抗或呼救也許並不是一個好辦法,適當的示弱迷惑對手,抓住機會後下狠手才能讓自己逃脫危險,清代的長白浩歌子在筆記小說《螢窗異草》中就有這麼一個女孩子,她與母親相依為命,女孩家中貧苦,娘倆只能靠著給別人縫縫補補為生。由於家裡窮住在郊外,所以女孩子和母親只能一大早就起來往城內趕,這天母親生病了沒法下床,女孩獨自一人進城工作,等到黃昏時期女孩獨自一人出了東直門往家趕,郊外有一片樹林,邊上立這些無主墓碑,正當女孩子心情加速倉皇緊張時樹林裡突然有人喊:「姑娘,我這有幾件髒衣服,你能幫我洗一下麼?」

女孩子也沒想這麼多,除了縫補之外她們也幫別人洗洗涮涮,可剛走進樹林女孩子就嚇呆了,一個流氓光著上身坐在樹下衝著她邪笑,女孩子再傻也知道這流氓想要做什麼,於是拔腿就跑,但沒跑幾步就被這惡少像抓雞有一樣給抓了回來。女孩子畢竟見過一些世面,對此也不哭不鬧平靜地對著流氓說:「你把要洗的髒衣服給我吧。」惡少笑嘻嘻的說:「我要洗的就是身上這件,你幫我脫下來吧!」女孩請求惡少放她回去,結果惡少不依不饒的說:「你長得這麼漂亮,我怎麼可能如此輕易的放你走呢?如果能陪我一晚就放你走。」

女子見現在已近夜晚,又沒有什麼人煙,如果是自己喊叫起來反而會讓這流氓下狠手,於是她虛與委蛇做出一副羞答答的樣子,這流氓一見有戲趕忙連抱帶哄(也不敢對著美嬌娘下重手)的把女孩子抱到樹林深處,正當這貨脫褲子時女孩子掏出籃子裡的剪刀對準流氓的命根就是一剪!小說記載是:「如斷帛布,齊其陰而剪之,激憤而力猛,血直溢!」(媽呀,這段文字聽著我都膽寒,實在是描寫的有點形象……),惡少慘叫這倒在地上,女孩子乘機溜走了(這波反殺可以說是相當可以了!估計這個惡少也想不到這女孩子下手這麼果決!)。

這同樣也是一個機智而冷靜的女孩子,如果她激烈的反抗下場可能就是被惡少強行侮辱,但她憑藉著冷靜和機警成功地實現了反殺,讓那個惡少成為了「公公」。

這些奇女子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女孩子孤身一人儘量不要一個人去偏僻無人的角落,保持通訊工具的暢通,去哪裡大概什麼時候到一定要告知親戚或朋友,如果不幸遇上劫匪則以自己的生命安全為第一要務!

相關焦點

  • 認乾爹,高衙內是認真的
    讀到「高衙內」把叔伯兄弟當乾爹一段,忍不住笑起來。不過,我們覺得好笑的事,一些人卻做得很認真。在高衙內認乾爹玩出新花樣之前,石敬瑭的創造性貢獻是打破了認乾爹的年齡新紀錄。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時,取末帝而代之的野心已露端倪。
  • 在農村為何會出現認乾親,為孩子找乾爹,有些人目的不單純
    在農村為何會出現乾親,所以會出現就是在於雙方的關係好到一定的程度。於是就將孩子認對方為乾爹,其實到了現在認乾親也沒有以前那麼複雜了,很多時候就是兩家人在一起吃頓飯,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同時由於兩人在性格上比較相投,所以就讓孩子認他為乾爹。這樣雙方在平時也可以更加的走動,對於大伯父來說這件事自然不錯也就答應了下來,但是隨後回到家中的時候就遭到大娘的堅決反對,已經有20多年沒有見面了彼此都不是很熟悉,僅僅只是憑藉當初的回憶而結下這份緣分,看起來相當的不靠譜。但是沒有辦法畢竟答應了人家,也就只有認下了這個乾兒子。
  • 故事:母親去世十年後,夜裡給兒子託夢:兒子,你快來陪娘吧
    一晃,兒子阿城到了成家的年紀,看著同齡人都已娶上了媳婦,阿城豔羨不已。可是,自家房屋破爛,生活窮困潦倒,沒有姑娘肯嫁給他。為此,李阿婆急得團團轉。  這日,李阿婆閒來四處去撿廢品,到了傍晚,才吃力地背著一袋廢品往家走。豈料走著走著,竟見一座氣派的大宅院門前,有個老漢在哭泣。  於是李阿婆走了過去,好奇地問道:「老哥哥,你這是咋啦?為何在此哭泣呀?」
  • 雨水習俗:認乾親,有人認了樹木石頭當乾爹乾媽
    但雨水節氣這個認乾親的習俗,要相認的這位乾親, 有的地方習俗,就完全憑天意決定,像是拋繡球一樣,多是隨機的 這一天一大早,要拉乾爹的父母手提裝好酒菜香蠟紙錢的篼篼、帶著孩子去找準乾爹對象。
  • 為什麼中國人喜歡認乾爹?
    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孩子的父母往往把孩子認到別人家裡,是為"巫術"性質的乾親;  如果一個家庭沒有孩子,或者只有一個兒子或一個女兒,為了滿足"兒女雙全"的願望,認另一家的男孩為乾兒子,女孩為乾女兒。尚會鵬教授認為"它是不完整的人倫關係的一個補充形式",稱作"補充"性質的乾親;  兩個家庭如果父輩關係要好,往往會通過認乾親來加深彼此的感情,聯絡友誼。
  • 小小說-認個乾爹
    鎮子裡的劉百萬認張鐵匠做乾爹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鎮子,聽說消息的人們除了震驚還是震驚。這劉百萬自從不知道什麼原因發家之後,在鎮子裡可算得上是臭名昭著的頭號人物,從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不說,仗財欺人的事情時有發生。
  • 為什麼農村人喜歡認「乾爹乾娘」?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
    在北方的農村,經常有人認乾爹或者乾娘,這已經成為一種習俗,通常被人稱為「拜過房爺、過房娘」。一般認乾爹或者乾娘都是在未成年的時候,或者孩童、嬰幼兒等。一般情況下,認乾爹或者乾娘都是有緣由的:小孩子較弱多病、出生日期不好或者命相不好等,父母會找合適的人或者物來讓孩子做乾爹乾娘,當然乾爹乾娘的選擇大多是算出來的。之前的村子裡,有一位姑娘是端午節出生,算命先生說這個姑娘性格太毒,需要人乾娘才能化解,而且乾娘的選擇也是算出來的,是碾麥子用的石磙,大多數孩子認得乾爹乾娘都是人,物還是很少的。
  • 給孩子認「乾爹乾媽」好嗎?答案出乎意料
    臨近過年,走親訪友,估計又要有一波認乾爹、認乾媽的趨勢了。有的甚至一個孩子4、5個乾爹乾媽。這種風氣真的是大家所喜歡的嗎?你會給你的孩子認乾爹乾媽嗎?【給孩子認乾爹乾媽這件事,你如何看?】1、afrwk63:什麼乾爹乾媽的,其實都是懷著小心思。我生完兒子後,有個朋友家生了個女兒,她讓她女兒認我乾媽,我直接說,有什麼事直接說,我們依然是最好的朋友,但我不想認這種乾親。
  • 3歲兒子給自己認了個乾媽 認乾媽這些禮儀你知不知道?
    家住南岸的何女士也是如此,她讓母親帶著三歲半的兒子醒醒在貴州避暑,結果醒醒就多了一個媽......何女士的朋友圈兒子避暑找個媽親媽哭笑不得「熊孩子避暑半個月,聽說已經認了個乾媽了,我就想問問,你會不會太草率了一點!」
  • 你們有乾爹嗎?認乾親的習俗,民間早就流行了
    在農村我們大多數人都有乾爸乾媽,每個地方的叫法不一,有的叫乾爹乾娘。現在都流行拼爹,有一個有錢有勢的爹那這個人這輩子就會比別人佔了很多先天的優勢,會比別人少奮鬥幾十年,別人拼死拼活勉強維持生計,而這類人從不用為生計發愁。
  • 歐陽鋒很惡毒,楊過為何還要認他當乾爹?原來其中蘊含金庸的深意
    楊過雖然還沒出生,他的親爹楊康就死了,但是在《神鵰俠侶》開篇,楊過就認了歐陽鋒當乾爹。歐陽鋒號稱「西毒」,行事自然心狠手辣,作為主角的楊過為什麼要認一個壞人做義父呢?其實這裡面蘊含了金庸的深意,通過楊過與歐陽鋒的關係讓讀者感受到因果循環的道理。楊過原本的爹是楊康,楊康是怎麼死的?他可以說是死在了歐陽鋒手下。
  • 古代宮女為何要認太監為乾爹?好處原來這麼多
    當然,在古代的宮廷生活裡,除了對吃這一類關係,還有認乾爹的做法。因為太監,無法生兒育女,他們也會擔心,等自己年老的時候無人養老送終,所以一些有權勢的太監就會認一些比較伶俐的宮女為乾女兒,這樣可以預防自己在年老體弱的時候有人照顧,而宮女也可以得到太監相應的照看,以及庇護,時間一長,有的人就還真的像父女一樣,畢竟大家心裡都還是想有一個依靠。宮女認乾爹有什麼好處呢?
  • 「認乾爹」現象的背後
    過去,我國農村有「認乾爹主要為了孩子消災免禍,順利成長,且一般都是認兒女較多或貧寒的人家做「乾爹」,幾無功利可言。新中國成立後的相當一個時期,革命隊伍只講「同志」,不講「乾爹」。作為組織紀律,拉拉拉扯的小圈子、小團體、小山頭絕不允許存在。 最近幾年,「認乾爹」突然時髦起來。先是有些不良女人為了提拔或為了「攬工程」、「批地皮」,甘願對權勢者投懷送抱,為了「避嫌」,對外多以「乾爹」、「幹閨女」出現,報端已然曝光不少。
  • 相聲界的奇葩事:認乾爹成風 還有人認了五個乾爹
    也許苗阜覺得師父的影響力還不夠吧,在2013年,認天津的相聲名家李伯祥為乾爹,這就算擠進去主流相聲圈子了 4.認乾爹最多的要數侯耀文徒弟陳寒柏了,這個東北大連的光頭笑星,除了師父侯耀文之外,可謂四處磕頭認乾爹,拒不完全統計,陳寒柏的乾爹有:石富寬、常貴田、師勝傑、楊志剛、劉文亨。
  • 在農村,為啥農民都喜歡讓孩子認「乾爹」?原因城裡人可能想不到
    在別處,認乾爹這一現象很普遍。而南方的農村,認乾爹、乾娘的現象就比較少,但是在北方,這種現象就很多了。甚至在北方,已經成為了一種習俗。在北方,關於認乾爹、乾娘,還擁有很文雅的稱呼,被稱為:「拜過房爺、過房娘」。另外,認乾爹、認乾娘,一般發生在未成年的時候,其中以孩童、嬰兒時期居多。那麼在農村,為啥農民都喜歡讓孩子認「乾爹」?這樣的原因城裡人可能想不到。
  • 小孩認「乾爹」或者是「乾媽」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和原由呢?
    文\龍吟師傅 在中國,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有一種習俗,那就是為孩子認「乾爹」或者是「乾媽」。那麼,這樣做的目的和原因是什麼?為了使這種關係更緊密或更牢不可破,彼此的孩子認對方男、女為「乾爹」或者「乾媽」。這主要是為了衍續友情。 二、利益關係 這種情況在當今社會相當普遍,比如哪個女明星有多少「乾爹」,哪個女明星有一個強勢的「乾爹」,不好惹等等,這些都是沒有對錯的利益需要。當然,這種情況不僅僅是明星認識的「乾爹」。
  • 娛樂圈大佬為什麼喜歡認乾女兒,不喜歡認乾兒子!
    如今的娛樂圈女明星除了整容、炒作、鬧緋聞上頭條外,還要默默的攻克一新必殺——認乾爹,正所謂背靠乾爹好乘涼,不認一個虧得慌。認好了乾爹女星事業輕鬆迎來三級跳,但認不好也很可能背上「死乞白賴抱大腿」「陪玩陪睡被包養」的名聲。
  • 現在「乾爹」這個關係很「曖昧」,其實「認乾親」是有講究的!
    前幾年,因為郭某某受到「乾爹」的照顧而「出名」,所以現在提到「乾爹」這個關係,都覺得很曖昧。也有關係要好的朋友之間給自己的孩子「認乾親」。其實,「認乾親」是我國的文化傳統,但是也很有講究!民間習俗裡,有「認乾親」的說法,那為什麼要「認乾親」?「認乾親」又有哪些講究呢?
  • 賈寶玉為何仗勢欺人,強認比自己大四五歲的賈芸,做自己乾兒子?
    可即便如此,賈寶玉卻敢當著眾人的面認賈芸當乾兒子,賈芸也不覺得屈辱,反而自己找臺階,用輩分來解釋,說什麼「搖車裡的爺爺,拄拐杖的孫子」,自己父親去世的早,如果賈寶玉能認他做乾兒子,那真是他的造化了。賈芸的心理不難分析,他是個典型的「社會人」,看他後面專門借錢買麝香、冰片賄賂王熙鳳,以此謀得管事之職來看,這個人頗有心機,懂得客套逢迎,所以他認賈寶玉做乾爹,就是圖賈寶玉的身份。
  • 相聲界認乾爹成風,行業規矩還是歪風邪氣?這裡邊可大有講究!
    比如侯耀文收了很多徒弟,這些徒弟真拿兒子養著,出去商演帶徒弟,演出費平分!買了玫瑰園別墅,徒弟沒房的就直接住在那,甚至郭曉小上大學的錢都是侯耀文給拿,這條件親爹也不一定能給。你在相聲界認了「親爹」自然就會有乾爹,這就很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