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2021-01-08 村裏白哥黑嫂

農村有句老話叫「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很多人並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更不知道這句話時面說明了個什麼道理。

其實這句話概括起來可以這樣形容:男不入川因為不舒服,女不入藏因為不適應,老不入廣因為可以要了命。

那為什麼要這樣說呢?這句話放到現在還有沒有道理?

想明白這些,我們首先要明白這句話其中的意思,先明白為什麼特定人群不能去這些特定地方,最後說有沒有道理。

一、這句話啥意思

川,在歷史上泛指高原之上還有地勢低的地方,同時也是四川省的簡稱,這裡的川,指的應該就是四川。

為什麼男不入四川?有人解釋成四川天府之地,加上四川妹子潑辣漂亮,男人去了後容易迷失,失去事業心。

其實這是想當然的胡扯!這句話裡,每小句都不是在說舒服,都是在說困難。我們要知道,這些是老話,是老輩子傳下來的。李白曾經寫過《蜀道難》、蘇家三父子發誓要金榜題名逃出四川?

為啥?因為古代四川道路崎嶇,發展很難。有人說古代就有天府之國的稱號,怎麼就叫不舒服了?我們要知道這裡的川是泛指整個古代整個四川,不是特指某個地方。

古人說的男不入川,指的是不管做生意,或者是居住啥的,不選擇川地,因為不習慣和生活不舒服。

女不入藏這個我們解釋是不適應,事實上,不止是女人不適應,男人也不太適應。並不是說哪些地方不適合人類居住,而是自己去了不習慣那樣的生活。整天馬奶酒喝著,肉吃著,而且光照很強,不是本地的或者長期生活在此處,冷不丁去了很難適應。

此外,從上廁所到平時居住,對女人來說都有諸多不便和困難,所以有了這句女不入藏,因為去了後會有強烈的不適應感。

最後說老不入廣。這個廣很多人認為單指廣東一帶,事實上是指兩廣地區。古代這些地方是蚊蟲橫行,因瘴繚繞之地,是古代官員犯罪後被發配的地方。

這種地方,年輕人去了尚有諸多困難,如果年老了再去,是有可能丟掉性命的,所以我們這裡有了老不入廣可能要了命這樣的說法。

二、這句話有道理嗎?

俗話、老話之所以流傳,除了一些特意或者主觀的生造話以外,那些靠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總是包含一定道理的。雖然這些道理有可能被時代所局限,但當時肯定有其道理。

不過,這種道理不是永久的,有些道理永遠不會過時,比如教人向善的,教人孝順的,教人要學習的,這些永遠不會過時,但有些道理是會過時的。

比如這句話。

現在的四川是什麼樣?重慶、成都這些地方就不說了,任意一個小城市,人們生活都很安逸,現在不是什麼男不入川了,變成了去了就不想回來,所以失去其道理了。

女不入藏這種說法現在也已經完全沒有道理了,除了一些特定的高反地區,女人對入藏有著強烈的興趣,比如有人徒步,有人騎行,她們為了看一看大好河山,為了體驗不同的生活。所以也已經失去其道理。

老不入廣這類話現在也已經不適合,兩廣地區現在生活安逸,如果能承受溫度上的差異,那麼就可以享受到其發達帶來的便利。故,這句在現在也失去了其意義。

最後:最後黑嫂要說明,不管是前面的不適合還是後面的適合,都沒有任何的地域歧視或特意讚美,黑嫂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說出自己的感受,並且試圖去理解俗話中包含的所有意思。當然了,也不排除是錯的,所以黑嫂說法僅代表自己,沒有任何的指向性或代表性。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這是什麼意思?
    農村,一個可以稱之為「神秘」的地方。其中以農村俗語最為著名,看似簡單的幾個字,卻道盡了人生苦甘,看破紅塵世俗。「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近些年興起來的一句俗語。這句話很好地反映了中國各地之間不同的風土人情和社會風貌。也印證了中國地域文化差異,包羅萬象的社會景象。
  • 為何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究竟是什麼意思?
    那就是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大家知道這句話的由來嗎? 為什麼不讓男人女人老人來到四川西藏和廣西呢。我們先談談西藏吧, 因為每年都有很多人回川藏線旅行, 這裡既有高聳的雪域高原,也有繁華華麗的城市, 西藏的地理位置獨特,他的海拔比較高,而且光線充足,紫外線也比較豐富,這個地方的環境比較差,如果那些皮膚柔軟的女性來西藏,長期以來他的皮膚很粗糙,皮膚再好也受不了環境的破壞,而且西藏的海拔比較高,體質不好的女性們來這裡容易發生高原反應,也會對他們的身體不利, 正好可以提醒來西藏旅行的女性們
  • 民間流傳百年的「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究竟有何深意?
    其中就有一句叫做「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的俗語,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現在的年輕人聽了紛紛表示這句話有些封建迷信,並不可信,畢竟這句話和「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比較起來,會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難道老祖宗留給我們這句話,真就沒有什麼可取之處了嗎?當然不是,其實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並不是大家表面理解的那樣,而是有更深層的含義。首先來看下男不入川的意思。
  • 俗語「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說法?
    男不入川,指的是男的到了四川以後容易被四川安逸的環境所影響,慢慢消磨掉了鬥志。四川自從秦朝得了巴蜀之地後就對這塊地方進行了開發,在農業灌溉方面,以李冰修建的都江堰為代表,岷江江水順著四通八達的水利灌溉設施流遍這片土地,造就了這西南第一重鎮的繁華,在唐代就有揚一益二的說法,這益就是指的當時的益州現在的成都。而且四川盆地獨特的地理環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讓人富足,還孕育了火辣的川妹子,水靈不失風雅,嫵媚而不失大方,每每讓英雄好漢流連忘返。
  • 一起來刨根問底,「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真的嗎?
    中國有很多俗語,多數都是老一輩的人或幾代人傳下來的話,有些放在現實生活確實靈驗,常常是話糙理不糙。所以,一些老話,我們也就會常常當真了。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川藏廣都分別代表地名即四川,西藏,廣州。那這句老爸是真的嗎?
  • 為什麼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到底啥意思?看完才明白
    在中國有很多俗語,雖然有些聽起來話比較粗,但確實還是有些道理的。比如「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這句話,相信應該很多人都有聽說過吧。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中國有很多省份,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特有的地域,環境,氣候以及風俗習慣,發展方向也大不相同,所以不同省份生活的人確實還是有區別的。那為什麼男人不適合在四川居住呢?其實去過四川的人應該知道,四川人的整個生活比較慢的,大家都比較悠閒,早上上班不是急匆匆的去,下午下班也不是急匆匆的回家,不急不慢是四川人的常態,他們的心態都比較放鬆,如果催他們一下,他們也許會說「急什麼,還早。」
  • 農村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發財夢 發財夢 所謂「財不進急門」意思是說,財富一般是不會輕而易舉地跑進急於發財致富人家的大門的。防止受騙 所謂「福不入偏門」意思是說,福氣不會無緣無故地跑入靠弄玩旁門左道,搞偏方異術人家的大門的。古人常說,福氣來自於德性。可見有福之人,必是品德高尚,有修養,講禮義,遵紀守法,樂善好施,德高望重的人。
  • 農村老話說男忌子時,女忌午時是啥意思?有道理嗎?要用客觀來看
    農村老人說的話,多是他們的生活經驗,也有他們聽老一輩人講來記在心裡的,就是那些口耳相傳的話。這些話有的是有道理的,有的則沒有啥科學道理的。但我們不能全盤否定這些老話的意義,比如這句「男忌子時,女忌午」。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首先聊聊「老不洩殘精」有何道理?從字面上理解非常簡單,意思是說人上了年紀,氣血不濟,精氣虧損,床第之事要懂得有所節制。切不可為貪圖一時之快,姿意妄為,從而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孟子說過:「食色,性也。」異性相吸是人類的一種自然本能,也是相親相愛的情感載體,本無可厚非。
  • 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啥意思?急門、偏門指的都是啥
    文/明酉禾俗語:「財不進急門,福不入偏門」啥意思?急門、偏門指的都是啥人這一輩子,都希望自己可以幸福快樂。對於快樂的定義,有的人認為有錢就能得到快樂;有的人認為健健康康才能快樂;而有的人,則認為凡事知足最快樂。每個人的願望都不一樣,他們對於自己目標的追求也不一樣。
  • 農村老話常說:「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有啥道理,是什麼意思?
    現在,在農村結婚是一個大問題,許多適齡男青年想娶個媳婦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現在男比比例嚴重失調,有些家庭娶個媳婦很可能就要讓一家的積蓄全都花個精光,甚至還不夠。雖然,娶媳婦已經非常難了,但是一些老人還是堅持著老一輩流傳下來的「男不娶五,女不嫁六」的傳統,絕不允許孩子娶這樣的媳婦,也不讓女兒嫁給這樣的男人。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有啥道理呢?
  • 農村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啥意思,老人為什麼這麼講
    其中原因有很多,比如重男輕女導致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結婚成本太高,害怕婚後生活壓力大等等。適齡男青年想娶個稱心如意的媳婦真心不容易啊,不少家庭為了給兒子娶上個媳婦,把全家的積蓄都能搭進去。但即使娶媳婦已經這麼困難了,農村的老人還是堅持自己的老傳統老觀念,那就是「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就算是「臭」在家裡,也堅決不讓子女找這樣的對象。
  • 農村諺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農村老俗話是非常的多,這也是老祖宗歷經千百年經驗,去其糟耙留其精華而獲得結果,所以說一些農村俗語包含著很多大道理。而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句關於養生和生活的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第一,「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的意思。「老不洩殘精」的意思:古人云:「人有三寶精氣神」,而這「殘精」中的精,當然也是精神氣足的意思。而這裡的洩則是指的消耗。
  • 農村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什麼意思?
    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這句老話其實包含著做人的道理,也是古人生活的一種生活準則,讓大家少走彎路,避開風險,從而避免吃虧的問題。1、「老不洩殘精」人到了年老時,精氣神就會有所下降,此時人需要懂得養生之道,要時刻把握住自己的精元,做什麼都要穩重,別再向年輕時火急火燎,在幹活時一定要懂得適度休息,別拼命的幹,過早的洩掉殘精,總之凡事都要節制。2、「少不食壯火」人在年輕時,身體比較強健,體內的精氣神比較充盈,身體看上去有使不完的力氣,渾身充滿著力量。
  • 農村老俗語說丨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俗語說「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的意思,己經說的很直接了。是按照相學衍生而來,按男左女右、五指伸直、沒有縫隙的,叫五指不露縫。這是一種唯心的片面說法,但道理卻是有的。一、過去窮人家的孩子,衣不蔽體、食不裡腹,營養不良、面黃肌瘦、骨瘦如柴。五指伸直,全是縫隙。
  • 農村有句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是啥意思,有道理...
    農村有句俗語「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是啥意思,有道理嗎?過去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五十望人三不爭,六十望棺三不有」,下面我給大家逐一解釋一下:「五十望人三不爭」意思是:「五十」指的是50歲,有句話叫做「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耳順」,這裡的「望」指看見,接近的意思。
  • 農村俗語:「好男不娶虎刺梅,好女不嫁流光錘」,究竟是啥意思?
    每到過年的時候,大齡單身男女青年大多頗為煩惱,不得不面對左鄰右舍的「關懷」,還有親友的詢問,最長問道的是:「現在談對象了麼,怎麼不把對象帶回來。」每當聽到這樣的問題,心中恨不得把對方一頓怒懟,但表面上只能強顏歡笑,然後隨便找個藉口搪塞過去。婚姻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必須慎重考慮,甭管別人評價,最好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老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如何選擇另一半呢?
  • 農村俗語:「何知人家女人賢,坐時入定語不繁」,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何知人家女人賢,坐時入定語不繁」。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考了良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考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 農村老話「男怕戌,女怕亥」,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老話「男怕戌,女怕亥」,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說「男怕戌,女怕亥」這個說法與十二地支和十二時辰有關係,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
  • 農村老話說「富不回鄉,男不過三」,這句話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由於各地方言不同,所以流傳於農村的俗話用字上也是不同的。但如果我們深究其中的含義就會發覺,這些話雖然用字不同,雖然各地的規矩有所不同,但俗話之間的意思是相通的。比如這句「富不回鄉,男不辦三」,在我們豫北這邊,其實是有一個順口溜的,是這樣說的:男到三十不過生,過生就會陷深坑。女到四十不慶祝,慶祝就會斷前路。窮不探親多說話,說話就會挨鐮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