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把天空裡的恆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所謂的「垣」就是「城牆」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徵皇宮;「太微垣」象徵行政機構;「天市垣」象徵繁華街市。這三垣環繞著北極星呈三角狀排列。在「三垣」外圍分布著「四象」:「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也就是說,東方的星象如一條龍,西方的星象如一隻虎,南方的星象如一隻大鳥,北方的星象如龜和蛇。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天空的星象也隨著季節轉換。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顯現;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頭;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東方青龍
朱雀、玄武(黑色的龜蛇,武是龜蛇之意)、青龍、白虎又分別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星宿,龍是東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這七宿的形狀又極似龍形,從字義上就可以看出來,角是龍的角,亢是頸項,氐是頸根,房是膀,心是心臟,尾是尾,箕是尾末。
還有在龍心的部分,有人稱之為「大火」的,跟晴雨有關,又因為青龍屬木,所以也是木星當年的年太歲。而在道教興起之後,這些四靈也被冠上了人名,便於人類稱呼,青龍叫「孟章」,白虎叫「監兵」,朱雀稱「陵光」,玄武為「執明」。而在眾多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龍來做自己的年號,如三國的魏明帝就是一例,史記中也有關於夏朝是屬於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龍生於郊」的祥瑞之兆的記載。
農曆的二月初二,民間稱「二月二,龍抬頭」,象徵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天上「龍抬頭」的同時,春天也慢慢來到了人間,雨水也會多起來,大地返青,春耕從南到北陸續開始。民間諺語有:「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之說,把二月初二定為「春龍節」。
西方白虎
白虎也是戰神、殺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的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組成。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所以白色是從五行中說的。
除了道教中的四靈包括青龍白虎之外,連在風水師探勘墓地時,在地形前方左右兩邊突起的地形,可以當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獨特的稱號,稱之左青
龍、右白虎,取其護衛之意,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裝飾,在左右堂柱上繪有青龍白虎,以其鎮壓邪靈。而在道教興起之後,龍虎被借用為道家煉丹的術語,就是指「鉛汞、坎離、水火、陰陽」等的同意詞。而另外一種說法是,性屬木,木代表東方,於卦為震,故比為青龍;情屬金,金代表西方,於卦為兌,金白色,故喻為白虎。金能夠克木,故情多損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氣,使之交合為一,則金木無間,龍虎自伏而成丹,在人體中則以肝為龍、腎為虎,而外丹則仍取陰陽之意,以龍為鉛,虎為汞。
由於白虎是戰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猛將被說成為白虎星轉世,如:唐代大將羅成、薛仁貴父子等人。除此之外,白虎又被道教神化起來,成為了各廟宇的門神。
南方朱雀
朱雀又可說是鳳凰或玄鳥。朱雀是四靈之一,出自星宿,是南方七宿的總稱:井、鬼、柳、星、張、翼、軫。聯想起來就是朱雀了。朱為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故名鳳凰。它也有從火裡重生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鳥一樣,故又叫火鳳凰。
在古籍的記載中鳳是一種美麗的鳥類,以它的歌聲與儀態為百鳥之王,它能給人間帶來祥瑞,同時也擁有「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醴泉不飲」的特殊靈性,而由於它是「羽蟲」之長,所以和「鱗蟲」之長的龍在傳說中就漸漸成了一對,一個變化多端,一個德性美好,就成了民俗中相輔相成的一對,更由於龍象徵著至陽,而原來也有陰陽之分的鳳在跟龍相對之後就漸漸的成為純陰的代表了。
玄鳥的說法就是從《詩經·商頌·玄鳥》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它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徵戰四方」中,就是殷商後代說的先祖-契,是由玄鳥生下來的,建立強大的商朝。因此玄鳥就成了商人的始袓了。《史記·殷本記》也記了這段歷史:「殷契、母曰簡狄,有絨氐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隨其卵,簡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除了殷商之外,戰國時的秦,滿清的始祖和朝鮮新羅的始祖也是和仙女吞食玄鳥卵有關的。不論玄鳥或是鳳凰,都是隨道教的發展,而把它由一隻雀鳥,或孔雀或山雞等,先變成一個半人半禽的、傳人兵法的仙女。
而在北京過去就有專祀玄女的廟宇,叫九天娘娘廟、玄女廟。在北方和南方也都有玄女廟。
北方玄武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對龜卜的形容:龜背是黑色的,龜卜就是請龜到冥間去詣問祖先,將答案帶回來,以卜兆的形式顯給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烏龜。以後,玄冥的含義不斷地擴大。龜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龜),因而玄冥成了水神;烏龜長壽,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最初的冥間在北方,殷商的甲骨佔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它和其他三靈一樣,玄武也是由天下二十八星宿變成的:鬥、牛、女、虛、危、室、壁。而古時候的人對玄武的解釋有以下數種,「玄武」即龜。《禮記·曲禮上》云:「行,前朱鳥而後玄武……」「玄武」乃龜蛇。《楚辭·遠遊》洪興祖補註:「玄武,謂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玄武』為蛇合體、龜與蛇交。」
《文選》卷十五張衡《思玄賦》曰:「玄武宿於殼中兮,騰蛇蜿蜒而自糾。」李善注云:「龜與蛇交曰玄武。」《後漢書·王梁傳》曰:「王梁主衡作玄武。」李賢注云:「亡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玄武」為水神、北方之神。《後漢書·王梁傳》:「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帝覽嬉〉:「北方玄武所生,鎮北方,主風雨。」
但玄武被後世的道士們升級做北方的大帝「真武大帝」。有別於其他三靈。青龍和白虎做了山廟的門神,而朱鳥就成了九天玄女。
玄武在宋代身價倍增,並被人格化。這與宋代各帝推波助瀾分不開。宋初太祖時,即有真武、天蓬等為天之大將的傳說。宋真宗天禧元年,在軍營中發生了一件事。在《事物紀原》卷七載:「營卒有見蛇者,軍士因其建真武堂。二年閏四月,泉湧堂側,汲不竭,民疾疫者,飲之多愈。」真宗聽說此事,下詔就地建觀,賜名「祥源」。這大約是中國最早的真武廟。
真武大帝的身世,後人多說是在隋煬帝時,玉帝將自己的三魂之一,化身投胎於掙樂國皇后,厭惡塵世,舍位入武當山修行,成功飛升,鎮守北方,號曰:玄武。
(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