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925年秋,日本間諜來到張家口地區,拍攝了當時口內口外交易的老照片,九十載已過,這些瞬間彌足珍貴,我們經過潛心搜集,解讀如下。
圖片解讀
1、照片拍攝於1925年11月,在張家口西北的賜兒山中,位於山腰的古寺雲泉寺,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以「白雲深處有清泉」而得名。
2、位於雲泉寺的水洞與冰洞,這裡的冰洞很是神奇,無論冬夏,裡面的泉水流出,皆可形成冰塊。
3、位於張家口的大境門,號稱萬裡長城第一門,口內口外,即因此而來,口外便是內蒙,一直是護守京都的北大門,成為通商貿易要地。
4、張家口大境門外的廣場上,來自內蒙的牛馬羊在此交易,照片中,可見各地的商販,三三兩兩圍聚在一起。
5、在大境門外,一群羊圍攏在牆根下,買羊人
和賣羊人的手,緊緊握住,那是他們通過手指的比劃來確定羊的價格。
6、在張家口大境門外的道路上,兩人騎在駱駝上,號稱沙漠之舟的駱駝是內蒙人運輸貨物的重要交通工具。
7、從大境門往口外的方向,照片中的房屋,有些規模,這是多年來商人們在此進行貿易的交易所,內蒙運來的貨物,與內地運來的貨物在此進行易貨。
8、這處交易市場,堆積如山的羊毛來自內蒙大草原,當時草原上盛產的羊毛和獸皮,主要在張家口交易,再轉口至各地,以至於口毛、口皮成了約定俗成的行話。
9、來自察哈爾正藍旗的天然純鹼,經過運輸來到張家口市場,這是北方百姓發制大饃的重要原料。
10、張家口的長城外,塞外之路上,一個老漢,牽拉著一頭黑騾,上面坐著一個婦人,她的腳清晰可見是三寸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