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83年的南京,六朝古都民國遺風

2021-01-08 舊影閣

挹江門,是南京明城牆民國增闢城門,位於今南京市鼓樓區西北段城牆,架兩山之間。1921年(民國十年)將城牆鑿開,時為單孔城門。為中山碼頭和下關火車站入城的交通要道,因主持修造者為江蘇省民政長韓國鈞,系泰州人,泰州古稱「海陵」,得名海陵門。1928年7月,國民政府將海陵門易名為挹江門。

瞻園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區,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園林,是江南四大名園,其歷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後賜予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素以假山著稱,以歐陽修詩「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稱為「南都第一園」。

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且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

大明、民國二次北伐成功;東晉、蕭梁、劉宋三番北伐功敗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建康為都以顯匡復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行在於杭州,但迫於輿論仍定金陵為行都。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

靈谷塔是南京地區最高最美的八面九層寶塔,它由鋼筋混凝土及蘇州金山花崗石建造。靈谷塔的原名叫陣亡將士紀念塔,始建於1931年是陣亡將士公墓建築群中一個重要的組織部分。靈谷塔由茂菲和董大酉設計,造型優美,典雅莊重,具有民族風格和特點,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評價。

雨花路原為南京市南北主要幹道,北接中華門外長幹橋、南至雨花臺北大門。向東連接寧溧路通向原江寧縣東山鎮及溧水縣,向西連接寧蕪路基本沿寧銅鐵路通向安徽省馬鞍山市及蕪湖市。在90年代以前,江北過來的車輛向馬鞍山、蕪湖、江寧、溧水、溧陽、宜興方向的車輛均穿過南京城區雨花路。

中山北路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修築於1929年,呈東南-西北走向,西北起於中山碼頭,東南至鼓樓廣場,全長5.5千米,寬40米,跨整個鼓樓區。近代建築有32號—國民政府外交部舊址,今江蘇省人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號—熊式輝公館舊址,今省級機關第一幼兒園,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等等。

1925年3月12日上午9點30分,孫中山先生因膽囊癌在北平(今北京)鐵獅子胡同行轅與世長辭,舉國悲痛。逝世前一天,孫中山提出效仿列寧保留遺體,並要求葬於南京。臨終前對宋慶齡、汪精衛等人說:「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中山陵自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建成。整個建築群依山勢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主要建築有博愛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南京,1983年10月。攝影資料:Leroy W Demery Jr】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卻總被說沒有帝王氣
    南京,古稱建康、金陵,被譽為「六朝古都」或者「十朝都會」,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六朝其後以後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和民國都曾建都南京,按道理南京肯定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為什麼又經常被說沒有帝王氣運呢?這是因為所有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明朝雖然有近三百年國祚,但是權力中心在南京的時間也只有幾十年。關於南京帝王氣,還有傳說。秦始皇東巡時,被金陵虎踞龍盤的氣勢所震撼,但身邊的謀士卻沉默不言,始皇問其原因,謀士回答,金陵有王氣,五百年後必出一統天下的帝王。秦始皇想著大秦萬世,便下令斷了方山龍脈,阻隔金陵的王氣。
  • 老照片,1982年的南京城
    江蘇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南京有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南京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
  • 六朝四大家分別指誰?他們的作品如何?有何特殊成就?
    六朝(222–589年),一般是指中國歷史上三國至隋朝的南方的六個朝代。即孫吳(或稱東吳、三國吳)、東晉、南朝宋(或稱劉宋)、南朝齊(或稱蕭齊)、南朝梁(或稱蕭梁)、南朝陳這六個朝代。又因六朝皆以(今 南京市)為都城,所以後世許多文獻皆以六朝或南朝來代指南京,並常會用南京來指明六朝時期的人事物,所以南京又稱六朝古都。
  • 記憶中的80年代:老照片帶您穿越到1983年的北京
    北京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306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蹟。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83年的北京。圖為當年北京的街景。圖為1983年的北京天安門。
  • 1948年民國大城市排名
    1948年民國大城市排名,按人口數量從多到少排列!
  • 1945年南京老照片:五孔九龍橋、夫子廟小吃攤、雞籠山上雞鳴寺
    南京,一座歷史底蘊深厚,生長在江南煙雨之中的城市。無論物換星移、滄海桑田,都無法改變南京她美麗的容顏,也都無法改變老南京們腦海中的集體記憶!這一組1945年南京老照片,每一張老照片都定格著這座城市的過往歲月,它不僅展示了人們的生活過往,更是承載了人們對於過去的一份記憶。
  • 90餘張南京民國老照片熱傳 現"婦女絞臉"照(圖)
    90餘張珍貴民國照片熱傳 清晰度之高較為少見  在網絡及微信上流傳的這組「彌足珍貴的南京老照片」共有90餘張,這些老照片多為民國時期的照片,幾乎全為黑白顏色,照片上拍攝的既有鼓樓、  南京文化學者薛冰告訴記者,這組老照片中的建築照片大多曾發表過,只有極少數較少見的民間生活照片比較有趣,這些老照片與他以往見過的老照片最大的不同就是清晰度高,「這種清晰度也可能有些是經過電腦調整的,以前見過的老照片大多清晰度不高。」
  • 外國人拍攝的1983年時期中國老照片:80年代的城市 人們是這樣子的
    1983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北京,下班高峰期馬路上的場景,那時候路上雖然沒什麼汽車 1983年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山東青島的小學生們到海邊遊玩,所有學生穿的都是清一色的藍色衣服。
  • 老照片:上海1983年,曾經的天目東路老北站
    2006年,由於上海開建軌道交通10號線,路口許多房屋納入拆遷範圍,武進路393弄和435弄分別向內拆除10多米。蘇州河之名,始於20世紀中葉上海開埠後,部分愛冒險的外國移民由上海乘船而上,溯吳淞江直達蘇州,就順口稱其為「蘇州河」。到1848年,上海道臺麟桂在與英國駐滬領事籤訂擴大英租界協議時,第一次正式把吳淞江寫作了「蘇州河」。由此開始,「蘇州河」之名逐漸流行。
  • 南京:歷史上有三個輝煌期,目前處於近600年穀底
    江蘇省省會南京是我國著名的古都之一,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六合、高淳等地開始修建城池;公元前473年越國滅吳國後次年,在秦淮河口修築城池,這是南京主城區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楚國佔領此地後,在石頭山即今清涼山修築城池並設置金陵邑,南京主城區內開始有了獨立行政建制,在中國版圖上有了屬於自己的標記。
  • 南京舊影1929:民國南京文物調查與《首都名勝古蹟》圖片集
    文:小陸飛刀1935年3月24日至25日,《中央日報》連續兩天報導了南京特別市政府對境內古蹟古物的調查統計結果。這項調查統計,其實是國民政府在定都南京後不久就下達的任務。1928年9月,國民政府內政部頒布《名勝古蹟古物保存條例》,對全國名勝古蹟古物的調查及保護作出了具體的規定。
  • 1948年民國大城市排名,按人口數量從多到少排列
    1948年民國大城市排名,按人口數量從多到少排列!第一名:妥妥的十裡洋場大上海,人口達到了四百三十萬,亞洲唯一的金融中心、同樣也是亞洲最大的城市,金融、航運、貿易、紡織、造船、服務業、重工業發達,工商業體系健全,有了初步的社會保障體系。
  • 1983年的電車上承載著多少人的青春!
    1983年北京1983年,上海街頭的無軌電車1983年上海1983年,南京挹江門的無軌電車1983年南京1983年,西安街頭的無軌電車1983年鞍山1983年,大連街頭的有軌電車1983年成都有些城市的照片我實在是辨認不出具體是哪裡,如果有知道的歡迎留言指正。或許這些老照片裡就有你或者你父輩們的青春影像。
  • 南京被秦始皇「斬斷地脈 斷了龍氣」?
    六朝古都,金陵古城蜀國軍師諸葛亮順江而下,穩坐船中,當他細心察看金陵古城時,不禁失聲驚叫:「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東晉大臣王導曾說:「建康,古之金陵。」歷史上,孫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共六個朝代先後定都於此,因此,人們稱這座古城為六朝古都。唐代大詩人李白,喜歡金陵古城,他這樣讚嘆:  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  舉目山河異,偏傷周情。  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  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  李白流連忘返,多次寫詩吟詠: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 南京千年風水大局,文圖並茂,真是開眼界的雄文!
    本文將站在風水的維度為大家揭開南京這個神秘古都的前世今生~ 【中華古都】 古都,是古代帝王所在之處,也是國家城市發展的核心。 所以,不管是山巒還是水勢,南京絕對稱得上得天獨厚。 【 南京都城的風水變遷 】 六朝古都 自孫吳開始,直至南北朝時期就有六個王朝在南京這塊風水寶地上建造城池。
  • 老照片:1920年,民國初年的蘇州,不一樣的水鄉古韻
    老照片:1920年,民國初年的蘇州,不一樣的水鄉古韻蘇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有近2500年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今天小編所分享的這組照片是1920年,民國初年的蘇州,下面就帶大家一起看看不一樣的水鄉古韻。
  • 尋找唐詩中的「臺城」,這座六朝皇宮遺址為何被「張冠李戴」數百年...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在和州(今安徽和縣)擔任刺史時,遙想一江之隔的六朝古都,寫下了著名的《金陵五題》,依次為《石頭城》《烏衣巷》《臺城》《生公講堂》《江令宅》。其中第三首《臺城》雖不及《石頭城》《烏衣巷》那樣家喻戶曉,但同樣流傳頗廣:「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 開封是幾朝古都 開封八朝古都是哪八朝 開封古都的遺蹟有哪些
    開封是幾朝古都?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開封,開封是河南的一個地級市,但是卻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很多人都知道開封是八朝古都,那麼開封八朝古都是哪八朝?而且開封的遺蹟是非常多的,開封古都的遺蹟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一、開封是幾朝古都開封是幾朝古都?
  • 老照片:再現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民國時期的中國社會百態
    中華民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利,中華民國時期結束。本組老照片拍攝於民國時期1933年至1946年的中國。
  • 新酒店 | 內地第二家涵碧樓在南京開業,呈現六感之美
    來自臺灣日月潭畔的涵碧樓酒店,於南京市打造的「南京涵碧樓文創度假酒店」4月1日正式開業,這是繼青島涵碧樓之後,位於內地的第二家涵碧樓。涵碧樓隸屬於臺灣鄉林集團,在開業當天舉行的開幕儀式中,品牌方從蒙古運來999隻羊作為開幕嘉賓之一,象徵「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