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卻總被說沒有帝王氣

2021-01-21 算無一策

南京,古稱建康、金陵,被譽為「六朝古都」或者「十朝都會」,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

六朝其後以後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和民國都曾建都南京,按道理南京肯定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為什麼又經常被說沒有帝王氣運呢?

這是因為所有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明朝雖然有近三百年國祚,但是權力中心在南京的時間也只有幾十年。

關於南京帝王氣,還有傳說。秦始皇東巡時,被金陵虎踞龍盤的氣勢所震撼,但身邊的謀士卻沉默不言,始皇問其原因,謀士回答,金陵有王氣,五百年後必出一統天下的帝王。

秦始皇想著大秦萬世,便下令斷了方山龍脈,阻隔金陵的王氣。再引淮水貫穿金陵,通達長江,讓這條秦淮河衝盡王氣。又見金陵城北的獅子山、馬鞍山氣勢宏偉,於是命令將此兩座山也斷了山脈,並將金陵改稱為秣陵。

當然,這只是傳說故事。南京經常被南方政權作為首都,但卻無法長久有著深層次的原因。

定都南京的政權大多都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這種王朝定都的想法首先是要能抵禦北方的攻擊,其次要有發展潛力,能夠支撐北伐。南京恰好滿足了這兩個要求。

經濟上,蘇錫常湖嘉杭等地長期以富庶著稱。經濟重心南移之後,唐時有「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的說法,南宋有諺「蘇湖熟,天下足」,明清江南賦稅更是冠絕天下。

交通上,南京處於南方東西南北向的中心。水路交通都比較便利,有利於定都南京的王朝快速獲取物資。

最重要的是南京有長江天塹,進可渡江支持淮河,退可依大江據險而守。即便淮河防線有失,北軍兵臨長江,只要還能守住長江天險,仍然無憂。魏文帝南徵東吳卻只能望江興嘆,北魏太武帝數次飲馬長江卻只能班師回朝,金主完顏亮興兵60萬卻在采石磯大敗。這些都是利用長江天險的例子。

南京的這些優越條件,使得許多偏安政權和南遷朝廷都選擇在此建都。但正是由於這些以南京為都的朝廷,大多都是割據政權或者國勢衰弱的王朝,而中國從古自今,國家統一才是主旋律,所以這些國家自然而然國祚都不會太長久。

從南京周邊來看,土地戰略縱深小,地勢起伏不大。在國勢正常時,南京進可攻退可守,但如果如果南方政權過於弱小,或者陷入內亂四分五裂,一旦被打過了長江,那就難逃被敵人攻破的命運了。

從整體地形來看,北高南低,北方對南方有著地緣上的壓制。從東西來看,長江中下遊平原無險可守,來自上遊的軍隊可順流而下,直搗南京。南京往下,平原富庶但同樣無險可守,歷史上明朝中晚期倭寇、清晚起鴉片戰爭中英軍以及二戰時日軍都曾從海上威脅或者攻打南京。

所以南京不僅要提防來自北邊的敵人,還有注意東西的防禦。

再者,明中晚期之前,面臨的敵人大多來自北方。南京雖然交通便利,但也很難在第一時間對數千裡之外的北方作出反應。這也是明朝遷都北京的原因之一。

總的來說,南京雖然形勢險要,但是面對北方的壓制時以及在東西方向上具有天然的劣勢。所以在古代,南京作為偏安政權首都尚可,但卻不太適合作為統一王朝的政治軍事中心。

相關焦點

  • 南京被秦始皇「斬斷地脈 斷了龍氣」?
    六朝古都,金陵古城蜀國軍師諸葛亮順江而下,穩坐船中,當他細心察看金陵古城時,不禁失聲驚叫:「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東晉大臣王導曾說:「建康,古之金陵。」歷史上,孫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共六個朝代先後定都於此,因此,人們稱這座古城為六朝古都。唐代大詩人李白,喜歡金陵古城,他這樣讚嘆:  金陵風景好,豪士集新亭。  舉目山河異,偏傷周情。  四坐楚囚悲,不憂社稷傾。  王公何慷慨!千載仰雄名。  李白流連忘返,多次寫詩吟詠: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 南京千年風水大局,文圖並茂,真是開眼界的雄文!
    本文將站在風水的維度為大家揭開南京這個神秘古都的前世今生~ 【中華古都】 古都,是古代帝王所在之處,也是國家城市發展的核心。 楊堅當時下詔:將南京「蕩平並耕墾」,於是南京都城全部被拆毀,統統蕩平為田,種起了大白菜,擺起了家鄉的火鍋子。作為六朝名都的南京,化為一片廢墟。
  • 學者揭南京東吳大墓墓主身份 被稱已是突破
    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通常認為,「六朝」裡的第一個朝代,是三國時期的東吳政權。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從南京江寧高新園獲悉,為保護江寧上坊東吳大墓而籌建的東吳博物館即將開工,有望在明年開放,這也是江蘇首個以東吳歷史文化為主題的遺址博物館。
  • 尋找唐詩中的「臺城」,這座六朝皇宮遺址為何被「張冠李戴」數百年...
    劉禹錫寫到,六朝最後的南陳時期,在帝王起居臨政的臺城宮殿,陳後主建造的結綺閣、臨春閣巍然聳立,門窗皆用檀木、沉香木製成,並用金玉裝飾,窮盡奢華。《南京城牆志》介紹,臺城實際上是一個由多重城垣構成的龐大建築群,城內包括百官議政的尚書朝堂區、皇帝朝宴的太極殿區以及後宮內殿區、宮後園囿區等。  作為東晉鹹和年間直到六朝結束時的皇宮所在地,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等一代梟雄都曾在臺城內長期生活。一幕幕或悲壯、或荒唐的六朝故事在臺城之內次第上演。蕭齊東昏侯蕭寶卷在臺城閱武堂內扮作屠夫賣肉,讓寵妃潘氏當壚沽酒。
  • 揭開厚重的歷史,穿越流淌著帝王之氣的舊朝古都
    作者:桐語【原創】 有人說西安的歷史太濃厚、太沉重,西安的大手筆太豐富、太博大,隨便找個地方任意說個典故,其碩大輝煌的光環,幾乎能炫照整個世界。
  • 南京玄武湖名字的由來,和一動物有關,現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南京是中國最有名的歷史文化城市之一,歷史悠久,文化深厚,作為「六朝古都」,有著「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等美譽,沒有表現出南京景觀、歷史感等深刻的城市。除了積累了深厚的文化歷史外,南京的自然景觀也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高山、深水、平原集中在一起,這樣的排他性成語形容了南京獨特的自然景觀,南京太多了,有自然景觀值得好好說明,今天和大家分享南京玄武湖和玄武湖名字的由來。
  • 快與名家到南京玄武湖共讀唐詩宋詞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你能想到多少和南京有關的唐詩宋詞?4月23日是全民閱讀日,由交匯點與老崔茶館聯合主辦,邀請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俞香順教授解讀唐詩宋詞裡的金陵往事。&nbsp&nbsp&nbsp&nbsp早在戰國時代,傳說楚威王見南京王氣十足,便埋了許多黃金,想鎮壓住王氣,從此「金陵」這個名字由此而來。
  • 南京不宜為國都嗎?
    這次,筆者與各位讀者來閒聊一下素有「金陵帝王州,六朝金粉地」之稱的南京。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建鄴」等,乃我國四大古都之一,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長期是我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六朝四大家分別指誰?他們的作品如何?有何特殊成就?
    六朝(222–589年),一般是指中國歷史上三國至隋朝的南方的六個朝代。即孫吳(或稱東吳、三國吳)、東晉、南朝宋(或稱劉宋)、南朝齊(或稱蕭齊)、南朝梁(或稱蕭梁)、南朝陳這六個朝代。又因六朝皆以(今 南京市)為都城,所以後世許多文獻皆以六朝或南朝來代指南京,並常會用南京來指明六朝時期的人事物,所以南京又稱六朝古都。
  • 【小蘇說· 世界文學之都特輯】名家筆下的南京
    南京文脈持續綿延長達1800年,是中華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歷史上文學名家代有才人,文學佳作層出不窮。可以說,南京是中國文學開始走向獨立和自覺的起步之城。我蘇網策劃推出【小蘇說·世界文學之都特輯】,帶你走進這座充滿書卷氣息的城市。
  • 老照片:1983年的南京,六朝古都民國遺風
    瞻園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區,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園林,是江南四大名園,其歷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後賜予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素以假山著稱,以歐陽修詩「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稱為「南都第一園」。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
  • 南京:歷史上有三個輝煌期,目前處於近600年穀底
    江蘇省省會南京是我國著名的古都之一,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六合、高淳等地開始修建城池;公元前473年越國滅吳國後次年,在秦淮河口修築城池,這是南京主城區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楚國佔領此地後,在石頭山即今清涼山修築城池並設置金陵邑,南京主城區內開始有了獨立行政建制,在中國版圖上有了屬於自己的標記。
  • 開封是幾朝古都 開封八朝古都是哪八朝 開封古都的遺蹟有哪些
    開封是幾朝古都?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開封,開封是河南的一個地級市,但是卻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很多人都知道開封是八朝古都,那麼開封八朝古都是哪八朝?而且開封的遺蹟是非常多的,開封古都的遺蹟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一、開封是幾朝古都開封是幾朝古都?
  • 南京"人景透視感照片"走紅 網友贊:人景合一(圖)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這些畫作是新浪江蘇名下的「聚南京」微博運營人員吳壯壯創作的,他每周都會創作作品,通過新媒體的方式詮釋南京「人」文美。(記者 李衝)  好贊,人景合一了!  六朝古都南京,有諸多美麗傳說,也形成了很多人文景觀。昨天,微博上流傳一組照片,每一組都在人與景的和諧共融中,讓人感受到南京的歷史人文景色。
  • 四位唐宋名家,五首經典詩詞,都關乎南京,讓人讀後感慨萬分
    南京,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大家熟悉的「六朝古都」一般就是指南京,自古至今,有無數詩人曾在南京留下詩作,其中就包括李白、劉禹錫、周邦彥、辛棄疾等唐宋名家。一、唐代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江蘇南京的建築風景》立地太歲-協助拍攝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南京地處中國東部、長江下遊、瀕江近海,是中國東部戰區司令部駐地,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 南京,這座城
    南京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關於它的許多故事,在這片土地上,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時間的打磨,亦變得愈發有意義了,而自古以來,無數的文人墨客,在面對這座六朝古都之時,也從不吝嗇美詞佳句,任他筆下生花,流芳百世。見了南京,便總要想到劉禹錫曾作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繼而想起金陵城外的朱鵲橋,想起秦淮河南岸的烏衣巷,想起詩人曾唏噓繁華鼎盛落得一片荒涼,殊不知他為之惋惜的這座城,如今是怎樣一派繁榮景象。南京,是一座充滿悲情的城市。
  • 抱南京大腿啥感覺?這個城市GDP10年漲幅全國第一!
    02傍上南京這位低調有實力的大哥,滁州想不起飛都難啊!可以說,滁州到南京的路修得有多「寬」,滁州的發展就有「快」。當然,南京後花園城市那麼多,為什麼偏偏是滁州跑在了最前面?這是因為,地利並非躺贏的因素,關鍵還要看當地政府是否有作為,有效率。作為南京的後花園之一,滁州是早主動對接南京攜手走入一小時生活圈、接受六朝古都輻射的城市。
  • 30座南京帝陵目前僅發現10座 孫權陵位置未定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歷史上也有不少帝陵。  「史書上記載的,位於南京的帝陵有三十座左右,其中大部分至今還沒有被發現!」考古專家這樣告訴記者。  孫權陵的位置還不能確定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據不完全統計,有四十位左右的皇帝曾在南京「君臨天下」。他們死後,其中相當部分埋葬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