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唐宋名家,五首經典詩詞,都關乎南京,讓人讀後感慨萬分

2021-01-09 六甲番人

南京,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大家熟悉的「六朝古都」一般就是指南京,自古至今,有無數詩人曾在南京留下詩作,其中就包括李白、劉禹錫、周邦彥、辛棄疾等唐宋名家。

一、唐代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六甲番人解讀:《金陵五題》是劉禹錫詠南京的五首詩,石頭城位於南京市清涼山,是六朝時期的著名遺蹟,詩人路過空城,感慨六朝興亡,借中山、水、月和城牆等荒涼景色發出自己的悲嘆。

二、唐代劉禹錫《金陵五題·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六甲番人解讀:烏衣巷位於南京市秦淮河南岸,曾是晉代王謝兩家豪門宅第所在,唐時淪為廢墟,劉禹錫這首詩借景抒懷,感慨世事滄桑,嘆息榮枯盛衰,意味深遠,歷來為人傳誦,也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三、唐代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六甲番人解讀:李白的這首詩也入選了《唐詩三百首》,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於鳳凰山,於是築臺,山和臺皆得名,李白借鳳凰臺的傳說感慨世事變遷,最後更是引發心中的愁思,「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是千古名句。

四、宋代辛棄疾《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

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六甲番人解讀:賞心亭是南京水西門內一處名勝,宋代文人常在此登臨懷古。辛棄疾此詞情緒多變,先是登山望遠,胸有千軍萬馬,激蕩壯烈,接著是盼不來只能在煙雨中落寞失望,下片又「趣語解頤」,以揶揄詼諧的語氣以沙鷗設喻。

五、宋代周邦彥《西河·金陵懷古》: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餘舊跡鬱蒼蒼,霧沈半壘。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裡。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裡。

六甲番人解讀:周邦彥的這首詞是經典的懷舊詞作,全詞化用劉禹錫的《石頭城》和《烏衣巷》兩首詩,但毫無生硬之感,讓人似乎看到唐宋兩代大詩人在一起低嘆徘徊,其中的滄桑和悲壯,更是千年不減。

以上唐宋四位大詩人五首南京金陵懷古詩詞,不知您最喜歡哪一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相關焦點

  • 唐伯虎最經典的五首詩詞,不愧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時生活在江蘇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且性情灑脫的文化人。一般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在這四人中,名氣最大的無疑是唐伯虎。唐伯虎,名為唐寅,因生於寅年寅時,便取名「寅」,因為寅為虎,又取字伯虎。不管是詩詞歌賦還是水墨書法,唐伯虎的造詣都極深,都給後世造成深遠影響。今日特精選唐伯虎五首詩,以供讀者賞析。
  • 知道這個唐宋詩詞的常用句式,你也能謅一兩句
    唐詩意象畫詩詞是中國古文化典型代表,唐詩宋詞是其中的佼佼者。唐宋和唐宋以前,以後的詩人們給我們的文化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能寫出意境悠遠,文採斐然的詩詞當然都是了不起的人。但是其實,也有部分詩詞是有常用句式的。
  • 修改名家詩詞就是「欺師滅祖」?
    可濟南商河一位熱愛古詩詞的小哥張登寶卻因此惹上了「麻煩」,由於他在自己創作詩歌之餘還喜歡修改古代名家詩詞,遭到了不少網友的吐槽和炮轟,有說他不知天高地厚的,還有人給他扣上了「欺師滅祖」的大帽子。  我們承認,古代許多名家詩詞的文字和韻律堪稱經典中的經典,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但這些詩詞是否就因此而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呢?是否就真的完美無缺的任何人不能提出哪怕一點修改意見呢?
  • 宋代15位詩詞名家,每人兩句愛情名句,句句感人肺腑!
    宋代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巔峰,曾湧現了蘇軾、辛棄疾、歐陽修等名家,為後世流傳下來數十萬詩詞作品,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他們筆下的愛情名句。1、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蘇軾2、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蘇軾3、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快與名家到南京玄武湖共讀唐詩宋詞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你能想到多少和南京有關的唐詩宋詞?4月23日是全民閱讀日,由交匯點與老崔茶館聯合主辦,邀請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俞香順教授解讀唐詩宋詞裡的金陵往事。&nbsp&nbsp&nbsp&nbsp早在戰國時代,傳說楚威王見南京王氣十足,便埋了許多黃金,想鎮壓住王氣,從此「金陵」這個名字由此而來。
  • 《鮮衣怒馬少年時:唐宋詩人的詩酒江湖》:發現不一樣的詩意
    將自己穿越到唐宋時代,將詩仙、詩聖,詩佛、詩魔、詩囚、詩鬼等人的身家背景,功名事業,愛情婚姻生活故事,以詩詞為主線串聯起來,導演了一部詩詞歌賦鑑賞大劇。喜歡作者把那些唐詩宋詞以及詩人的經歷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解讀。那些常見的網絡用語,與那些一千多年前的古文,連接在一起,又創造出另一個有趣的閱讀方式。
  • 《當代詩詞百首點評》代序|楊逸明
    第二、三屆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第四、五、六屆上海詩詞學會副會長。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上海詩詞學會顧問。已出版詩詞選集有《飛瀑集》《新風集》《古韻新風》《路石集》《晚風集》《當代詩詞百首點評》等。
  • 【小蘇說· 世界文學之都特輯】名家筆下的南京
    南京文脈持續綿延長達1800年,是中華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歷史上文學名家代有才人,文學佳作層出不窮。可以說,南京是中國文學開始走向獨立和自覺的起步之城。我蘇網策劃推出【小蘇說·世界文學之都特輯】,帶你走進這座充滿書卷氣息的城市。
  • 國學經典著作眾多,除了經史子集四部外,國學還涵蓋這些內容
    中國國學經典名著眾多,主要是從春秋戰國這個時期開始,幾千年來,各個時期的名家先哲們不斷完善補充,最終形成中華民族舉世聞名的國學經典。一、國學經典分類傳統國學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先秦至清代二千多年中國文化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名著,按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涉及文學、藝術、歷史、地理、科技、蒙學等。這其中既有《大學》、《詩經》等短篇名作,也有《史記》、《資治通鑑》等宏章巨製。它既是廣大文史愛好者的必讀書目,也是每個當代中國人都應該了解的內容。
  • 周永志——中國當代最具收藏價值的書畫名家--中國廣播網 中央人民...
    周永志,1938年出生,浙江東陽人。原金華縣教育學會副秘書長,教師三筆字(粉筆、鋼筆、毛筆)書法指導師。義烏工商學院、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金華老年人大學外聘書法指導師。(周永志作品欣賞)  最近,其書作選入《中國十大書法家》和《影響中國100位藝術大家》、《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經典》、《當代書壇巨匠》《當代書畫藝術名家集·藝壇三人行》、《新領軍人物翰墨巨擘
  • 端午節詩詞大全 30首經典端陽古詩賞析
    原標題:端午節詩詞大全 30首經典端陽古詩賞析  古往今來,描寫端午的佳句很多,有「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的景致,有「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的民俗,有「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的競渡,還有「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的哀思……  關於端午的詩詞,你知道幾首
  • 五首冷門的七夕節唐詩,李商隱的最朦朧!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七夕將至,狗子這幾天向大家推薦了李清照的七夕詞、以及幾首偏冷門的七夕宋詞、經典的七夕詩《迢迢牽牛星》和《秋夕》等等。其中僅有一首杜牧的《秋夕》是唐詩。唐詩宋詞中很多寫七夕的詩詞,大多藉助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神話來表達人間情感,而真正著重於寫七夕節當日民間對月七巧盛況的詩很少。而林傑的這首《乞巧》便是其中名篇!所謂乞巧,便是拜祭天上司織的神祇織女,請求織女賜予人間女子一雙靈巧的手,使得織布繡花時更快更巧。古代男耕女織,耕種和織布是關乎衣食的大事,所以七夕節乞巧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祭天、祈雨等儀式。
  • 不少專家評價過元稹的《離思五首》,但還是沒董卿一句玩笑話貼切
    但是您千萬不要就此以為元稹的詩詞水平上不了臺面,比如《菊花》一詩當中的「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就是千古名句,而我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離思五首》同樣堪稱經典。《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對於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目前一直存在爭議。
  • 五首華語樂壇經典翻唱歌曲,首首經典,第一首騙了所有人
    翻唱也能成為經典 其實,有很多歌手剛出道,還沒有代表作的時候,都是翻唱過別人的歌曲。有一些甚至超越了原唱,成為了經典。 今天,給大家盤點五首華語樂壇中的經典翻唱。
  • 五首祝賀生日的古代詩詞
    我選了五首喜歡的生日詩詞,送給自己,也分享給大家。一、《長命女·春日宴》 馮延巳(五代十國.南唐)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喜歡的人是7月末生日,自己2月初備好了這首詞。
  • 宋名競格律詩詞二首
    格律詩詞兩首一,七律 . 贊人民警察(新韻)文/雅軒逸人(江西)英姿颯颯透威光,奉獻忠誠氣宇昂。懲腐驅邪行道義,洗冤破案感天蒼。琴心維穩纖塵管,劍膽緝兇險惡當。神聖警徽昭日月,中華蓋譽好兒郎。山東孔子詩歌協會、千家詩作協研究會會員,香港國際名師名家名人聯合會終身榮譽會員。曾獲第二屆左龍右虎杯國際詩歌大賽漢俳組二等獎,有格律詩詞選入《詩人作家新編》,有漢俳選入《中外漢俳詩選》。
  • 南京「詩意雨花」書畫名家作品展8月16日開展
    雨花臺區是南京的「南大門」,山水秀美、生態宜居,「一河兩臺三湖四山」點映成輝、風景如畫;鍾靈毓秀、人文薈萃,李白、謝眺、韓熙載、謝安、陸遊等名家大流都與雨花結下了不解之緣;物華天寶、創業佳地,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廣泛匯聚
  • 林峰(香港)、李百合、楊飛鵬、張秀祥詩詞合集
    暮冬懷遠林峰 香港探我奚囊,乍見暮冬四韻,瀏覽之!似有餘味。奉上臺端,敬祈郢正。吟罷秋山萬葉黃,又栽竹外一枝霜。江隨楊柳春浮動,情入文章氣激昂。投筆每懷班定遠,思賢卻道郭汾陽。作者簡介:林峰,廣東梅州人,寓居香港。香港詩詞學會創會會長,中華詩詞學會第三、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作近體詩5000首,輯峰迴園詩系五集。輯《時代的回聲》及《天聲海韻》二集。主編有《近四百年五百家詩選》等書籍。.霜天曉角●素品小寒文/李百合萌陽雪愛。積久冰履蓋。梅骨洪元鹿拜。
  • 中華詩詞的時代精神
    馬凱同志在陪同溫家寶總理日理萬機的抗震工作中,寫出詩歌數十首。其中:「驚天地,泣鬼神,五州嘆,四海欽。多難興邦緣何在,臨危萬眾共一心。頂天立地何為本,日月同輝大寫人」的詩句,歌頌了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
  • 國寶文物如何呈現「唐宋八大家」,遼博公布「山高水長」目錄
    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分別為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在中國文學史影響深遠,其中,蘇軾的書畫更是影響巨大。繼故宮博物院舉辦「蘇軾特展」後,澎湃新聞獲悉,12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與中共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將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