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冷門的七夕節唐詩,李商隱的最朦朧!

2021-01-15 讀書狗子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七夕將至,狗子這幾天向大家推薦了李清照的七夕詞、以及幾首偏冷門的七夕宋詞、經典的七夕詩《迢迢牽牛星》和《秋夕》等等。其中僅有一首杜牧的《秋夕》是唐詩。

今天就像大家在介紹幾首頗為冷門的七夕唐詩,雖不如杜牧的「坐看牽牛織女星」那樣廣為流傳,但也屬經典佳作,各有妙處!

他鄉七夕

唐·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孟浩然的這首《他鄉七夕》所表達的並非戀情,而是羈旅之愁、思鄉之感,以及對家人的懷念。七夕雖非舉家團聚的日子,但也是女性乞巧的佳節,而孟浩然此刻卻是羈旅漂泊身在異鄉。不能陪伴妻子在月下穿針乞巧,徒然生起滿腔的愁思,整首詩充滿了清新自然的生活氣息,一句「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也頗有抒發個人理想的情緒。

七夕

唐·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李賀的詩往往想像奇詭,驚才絕豔,因而才被時人成為「鬼才」、「詩鬼」,甚至與詩仙李白並稱為「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但這首《七夕》卻與李賀以往的寫作風格截然不同,不僅章法結構細膩嚴謹,而且遣詞造句也含而不露。從夜半寫到天亮,通過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來襯託自身的孤獨寂寞,天上之事、人間之景,處處觸動哀情,將詩人在七夕之夜思念佳人的惆悵之情表達得纏綿悱惻、蘊藉雋永!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白居易的這首《七夕》則是頗為經典的藉助牛郎織女傳說來抒發人間男女離愁哀怨的詩。起句「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先描繪出一幅悽涼秋景,道出了牛郎織女萬古永恆隔河相望相望的悲劇。後兩句則在天上事的基礎上詠嘆抒情:每年只有七夕這一天,才能相聚溫存,互訴衷腸。而一夜過後,卻是更長久的離別、相思、哀怨、愁苦!將一年的離愁別恨聚集在一夜的相聚歡情之中,氣氛渲染地感傷悲涼,情感表達含蓄雋永,耐人尋味!

乞巧

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唐詩宋詞中很多寫七夕的詩詞,大多藉助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神話來表達人間情感,而真正著重於寫七夕節當日民間對月七巧盛況的詩很少。而林傑的這首《乞巧》便是其中名篇!

所謂乞巧,便是拜祭天上司織的神祇織女,請求織女賜予人間女子一雙靈巧的手,使得織布繡花時更快更巧。古代男耕女織,耕種和織布是關乎衣食的大事,所以七夕節乞巧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祭天、祈雨等儀式。

詩中前兩句寫今夜七夕,民間百姓都情不自禁地抬望銀河霄漢,牛郎織女相會的傳說牽動著人們心。後兩句具體些乞巧盛況: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家家都望月乞巧,人間千絲萬縷的紅絲都代表著人們的願望。對乞巧盛況的描寫直接切取要點,簡明扼要,形象生動!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李商隱的是大多帶有一些朦朧色彩,這首七夕也不例外,開篇手鍊便猜測仙家心思,是故意以離別之苦來造就佳期之樂,後數句則描寫佳節的喜慶氣氛和期盼與心上人相聚的心情。最後則以民間習俗收尾:既然已經用祭品請蜘蛛代為乞巧,那怎麼能不感謝搭橋的喜鵲呢?

整首詩讀來令人疑而不解,既有佳節的花了氣氛,又有對離別之苦的理解,但卻又蘊含著苦悶的孤寂,還留下一句疑問讓人費解。也算是七夕唐詩中的一個異類!

這五首寫七夕的唐詩,你最喜歡哪一首呢?不妨留言討論!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相關焦點

  • 描寫七夕的3首唐詩,文採飛揚有意境,讀起來真是有滋有味
    七夕是一個甜蜜的日子,牛郎織女的傳說傳承千百年,古人也有很多描寫七夕的古詩詞。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描寫七夕的3首唐詩,文採飛揚有意境,讀起來真是有滋有味。第1首,《七夕》: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 李商隱的一首「七夕」律詩:這一次,他沒有「莊生曉夢迷蝴蝶」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這一首「七夕」古詩,卻透露出李商隱陷入黨派之爭,仕途不順!七夕節,又稱七巧節,是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相傳,牛郎和織女會在這一天的鵲橋上相會,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現代人又賦予她「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內涵。
  • 七夕專題:經典古詩詞文化導讀-李商隱《辛未七夕》《壬申七夕》
    前面幾期推薦的杜牧的《秋夕》中提到了「小李杜」,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小李杜」中的「小李」李商隱。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 七夕古詩詞幾千首,您最喜歡哪一首?
    七夕浪漫情人節,古詩詞中哪一首您感覺最美?文:枯木七夕節,又稱乞巧節、七巧節、女兒節、雙七、巧夕等,是我國古老的民間傳統節日,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形成,最早源自古人對自然天象的崇拜,後來逐漸演變成牽牛和織女浪漫悽美的愛情故事傳說。古人關於牛郎織女的記載,最早由《詩經·小雅·大東》就有記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
  • 從李商隱到蘇軾李清照,文壇巨匠們的七夕詩詞,為何都透著點酸?
    說到「七夕節」,現在大家對它的印象基本都是「中國情人節」,不過這只是到了當代才被賦予的文化含義。在最初,七夕是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主要是為了慶賀七姐(織女星)的誕辰。後來隨著「牛郎織女」愛情故事的加入,七夕也被賦予了象徵愛情的意義,成為了文人墨客筆下寄託情思的寫作素材。
  • 李商隱七夕詩三首,悼亡妻不輸江城子、憧憬友情修復和失落內斂
    01七夕牛郎織女會很美,觸情生情自然也會傷人:李商隱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觸情生情思念亡妻,寫下這首《七夕》,此詩不輸於蘇軾的《江城子》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
  • 七夕的詩句—杜牧《七夕》原文及賞析
    七夕的詩句—杜牧《七夕》原文及賞析2012-08-05 18:26: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七夕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杜牧《七夕》賞析:  殷伯達解讀:揚州在唐代是一座繁華的大都市,所以有很多唐代詩人都在揚州生活或遊歷過。之所以選擇這三首同為《七夕》的唐詩,是因為這三首詩的作者,都和揚州有所關係。
  • 李商隱「最大方」的一首詩,開篇5字下筆不凡,其中一句千古名句
    「有一種詩,你說不出它哪裡好,但就是會被它的美不自覺地吸引」,這話不是誇張,這就是李商隱的詩帶給世人的感受。在那群星璀璨的唐朝,再也找不到像李商隱這樣將「朦朧」用得如此得心應手之人。然而在這一首首朦朧的詩背後,李義山的一生不得志卻那麼明顯、令人惋惜。隱入「牛李之爭「讓他半生漂泊,始終難以施展抱負,窮困潦倒。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風雨》,就是困苦的李商隱」窮裝大方「之作,開篇5字氣勢不凡,最後一句卻令人斷腸。《風雨》悽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 同在晚唐,相似的人生,怎麼杜牧的《七夕》就比李商隱更豁達?
    《七夕》 杜牧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七夕》 李商隱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01時代造就詩魂,詩是藏不住時代的精魄的,所以余光中評價李白會有一句「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商隱的一首《憶住一師》。這是李商隱懷念好友住一高僧所作,年少時李商隱曾跟著他求學,全詩短短28個字卻誇人不露痕跡。
  • 李商隱這首詩只有28字,誕生兩個成語,其中一個兩次出現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和杜牧一起合稱「小李杜」,又和溫庭筠合稱「溫李」,是晚唐最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情深詞婉、語言清麗、句式多變、對仗工整、工於比興、巧於用典。藝術風格非常獨特,對後世影響非常深刻。
  • 七夕•詩節丨最美的情詩送給你!
    七夕•詩節丨最美的情詩送給你! 今日七夕,願所有的愛情都能被歲月溫柔相待。賞析:《秋夕》是晚唐詩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一名孤單的宮女,於七夕之夜,仰望天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不時扇撲流螢,排遣心中寂寞。賞析:這首詩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相隔而不得相見的故事,抒發了詩人因愛情遭受挫折而痛苦憂傷的心情。
  • 李商隱的這首七夕,寫的如此有儀式感,只是因為他愛的人,已不在
    初衣解詩:李商隱的這首詩是懷念妻子。許多人說你怎麼能夠這麼確定的是懷念妻子,他不是寫過很多關於情人愛人的詩嗎?這一首詩難道不是寫的他和心愛的人不在一起?也可能是妻子,更可能是他心中的情人呀。但初衣為什麼這麼肯定李商隱的這首詩是寫給妻子的,因為是知己,是讀詩的直覺。
  • 史上最短命的詩人,僅有兩首詩傳世,上聯:英才天妒難長命!
    唐代詩人李賀的英年早逝,讓不少人唏噓不已,僅僅活了27歲的他,就能與李白、李商隱並稱「三李」、還有著「長吉鬼才」之才,足見其在詩詞創作上的影響深遠,李賀的《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馬詩.此馬非凡馬》、《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等都是大家喜聞樂道的。
  • 《七夕》:竟有詩以此為名,獨李商隱一人耳
    七夕(晚唐)李商隱鸞扇斜分鳳幄開,星橋橫過鵲飛回。 爭將世上無期別,換得年年一度來。李商隱把「七夕」作為詩題,詩的內容也是圍繞七夕佳節牛郎織女相會這一神話傳說展開。詩的大意是: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喜鵲們已經搭好了鵲橋。
  • 唐代李商隱《七夕》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 李商隱最纏綿悱惻的10首詩,傾訴幽情,讀來口齒生香
    李商隱是大唐詩歌界一個響亮的名字,其詩歌刻意追求意境之美,自成一派。商隱詩構思新奇,風格瑰麗,尤其是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十分動人。李商隱和杜牧合成「小李杜」,與溫庭鈞合稱「溫李」,與李白、李賀合稱「三李」。商隱詩最大的特點是纏綿悱惻,令人難於琢磨;以下10首,便是代表。1.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七夕節賞讀李商隱的《海客》,他說的是愛情,還是仕途?
    李商隱就是取材於這兩個故事,但是寫得更加的微妙靈活。原來織聽說,有一個人從海上乘船到了天河,這是多麼奇妙的事情啊,於是織女也不織布了,走下了織機,要看一看這位人間的傳奇人物,因為織女不害怕牽牛會嫉妒,所以將織機石給了海客,既是欣賞他的勇氣,也是讓他回到人間有一個憑證。那麼李商隱慣寫情詩,那麼這首詩是寫給誰的呢?
  • 5首銀臨女神,不為人知,冷門卻又十分好聽的古風歌?
    5首銀臨女神,不為人知,冷門卻又十分好聽的古風歌?銀臨女神,作為一名90後的實力唱將,不僅是古風圈的顏值擔當,也是才華擔當,一個美貌與才華全具的女子,廣受古風圈歌迷們的喜歡。那麼大家對於銀臨女神了解多少呢?
  • 古詩詞鑑賞-《七夕》唐.李商隱
    【注釋】 七夕:農曆七月七日,傳說牛郎和織女這天在天河的鵲橋上相會 星橋:鵲橋,傳說七夕這日天下的喜鵲都飛往天河,為牛郎和織女相會搭橋。 爭將:怎把。無期別:死別;無期重逢的離別。一度:一次。 【譯文】 分開鸞扇走進了帳篷,搭長橋的喜鵲們已經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