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專注家居和裝修知識分享的家居雜壇。在這裡我會儘可能的把我所知道的一些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支持!
現在很多的家庭在裝修的時候都喜歡進行布局上的改造。所謂布局的改造,其實說白了就是拆牆砸牆,然後重新砌牆的這樣一個操作過程。可是我們在拆牆和砌牆的時候,是不可以任意拆改的。我們需要知道哪些牆能拆,哪個地方能建牆。現在就有朋友問這樣一個問題:裝修時如何判斷牆是不是承重牆?
判斷牆體是否為承重牆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就是看建築圖紙。我們在買房的時候,基本上都會給我們一套家裡的建築圖紙。在這套建築圖紙中會標明我們家裡的各個房間的使用功能,各個牆體,還有窗戶,門等等情況。因此我們是可以根據這套圖紙來分辨出哪些牆是承重牆,哪些牆不是承重牆的。建築圖紙中一些構造的標註方法:承重牆的標註都是採用的加深的一種標註方法。非承重牆一般都是畫的一個框的表示方法。窗戶採用的是框內加橫線的一種表示方法。門口劃出一個門的形狀。所以說我們拿到圖紙以後,我們先看這套圖紙,熟悉整個牆體的結構。這個很好看的,一般人都能看明白。就是圍著我們的房子,周邊和內部都有一道道的牆,其中有加深的部分的都是承重牆。
第二種方法就是憑經驗判斷
第一種常用的判斷方法其實也很實用。我們首先可以斷定一套房屋的外牆,就是與室外接觸的牆體,基本上都是承重牆。而且即使不是承重牆外牆也是不允許進行拆改的。第二種方法是聽。我們可以拿小錘頭或者用手的手掌去敲這個牆體。如果聽敲出來的聲音發悶,聲音很小,這時基本上可以斷定這道牆是承重牆。如果我們敲出來的聲音很大,都能明顯聽到嗡嗡的聲音,那麼這道牆基本上都是後砌牆,也就是磚牆。
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上面介紹的兩個經驗都是針對現在最流行的一種結構,也就是框架剪力牆結構的一種房屋來判斷的。如果是以前的老房子就不太準確,因為以前的很多老房子都是採用的磚混結構。而磚混結構的所有牆體基本上都是後砌的。這些後砌牆都是承重牆,是不允許進行拆改的。所以說磚混結構,大家不要拆改牆體。另外還有一種,就是最簡單的框架結構。雖然現在樓房框架結構的很少,但確實也有。框架結構拆改其實非常的簡單,我們只需要找到家中的柱子。確保柱子的不能拆,其餘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可以拆的。
砌牆時注意的問題
有的時候我們只關注哪些牆不能拆,可是很多朋友可忽略了哪些地方不能砌牆的問題。最近出現了很多家庭裝修以後,發現樓下的樓板出現了開裂。還以為是樓體結構的原因,殊不知是砌牆導致的。家中後砌牆體的時候,一定是嚴禁採用在樓板上直接砌重型牆體的。就像最常用的紅磚直接砌在樓板上是絕對不允許的。我們想砌牆的時候,可以找到我們家中的梁,很多地方都有下返梁,和梁對應的樓板的下面也有下返梁。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可以切重型牆的。還有就是我們拆改牆體的部位,裡面都有暗梁,也可以砌牆。至於想在樓板上砌牆,卻又發現樓板沒有梁的時候,個人建議大家可以採用輕質隔牆。所謂的輕質隔牆指的是目前很常用的輕鋼龍骨石膏板隔牆,而不要採用砌牆。
結束語
關於裝修的時候如何找到承重牆,家裡雜壇從兩個方面給大家作出了回答,一是看圖紙,二是憑經驗。另外個人還建議大家不要任意在樓板上砌牆,會造成樓板的開裂。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有不同的方案,也歡迎大家分享出來,以供我們共同交流探討學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