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最早使用計時器的國家之一,日晷、漏刻,唐代的天文鐘,宋代的水運儀象臺,元代的大明宮燈等大都與天文儀器聯繫在一起,代了中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的計時科學的成就。
明清之際隨著西學東漸,中西文化產生了激烈碰撞,西方的鐘表開始進入了中國,一種全新的計時方式逐漸流行開來。北京故宮博物院裡收藏著各式鐘錶,巧奪天工,代表著18世紀至20世紀初世界鐘錶發展的最高成就。
例如有一件名為「銅鍍金寫字人鍾」,它是由著名鐘錶匠威廉森專為清廷製作,作為貢品進獻給乾隆皇帝的。銅鍍金寫字人鍾高231釐米,長和寬均為77釐米。鍾由銅鍍金的四座西洋亭式建築自下而上組合而成。頂層圓形亭內,有兩人手舉一圓筒作舞蹈狀,啟動後,二人旋身拉開距離,圓筒展為橫幅,上書「萬壽無疆」四字。
第二層是鐘的計時部分。
第三層有一個別致的玩具敲鐘人,每逢報完3、6、9、12時後便打鐘碗奏樂。
底層是寫字機械人,它並不與計時部分機械相連,是一套獨立的機械設置,只需上弦開動,即可演示。寫字機械人為身穿西裝,貌似歐洲紳士的機械人。他右腿跪在地上,左腿蹲著,右手執毛筆,左手放在面前的案子上。開動前需將毛筆蘸好墨汁,再啟開關,機械人便開始提筆書寫,神情專注,一絲不苟。他的眼睛隨著筆動,手在面前的紙上一氣呵成,寫下「八方向化,九土來王」八個漢字,字跡工整有神。寫字的同時,機械人的頭隨之擺動。從中可以看出設計製造者的智慧與創造才能。
這件別致的禮品背後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1601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著兩個西洋自鳴鐘叩開了中國宮廷的大門,並一舉贏得了中國皇帝的歡心。
利瑪竇的兩架自鳴鐘令皇帝大感興趣,為儘快聽到報時的聲音,萬曆皇帝召他進宮調試鐘錶。據《續文獻通考》記載,大自鳴鐘中午1時擊打一下,2時擊打兩下,午夜12時擊打十二下,到中午12時又打十二下。而小鍾每15分鐘擊打一下,到整點時擊打四下。
萬曆皇帝傳旨把利瑪竇留在京城,以便他可以隨時進宮調試鐘錶,給他講解鐘錶怎麼走,怎麼修理。利瑪竇僅用了三天的時間就教會了皇帝自鳴鐘的機械原理,以及如何把鐘調試好。萬曆皇帝念及利瑪竇獻鐘有功,特許他在北京的南城建立了一座教堂。有趣的是,宮中皇太后聽聞此事便向皇帝索要小自鳴鐘看看究竟。萬曆深恐太后借去不還,便私下讓太監將發條鬆開,鍾遂不鳴。皇太后玩了幾天,見無甚新奇,果然照樣歸還。
1610年5月3日,利瑪竇在北京病逝。屈指算來,因為鐘錶的緣故,這位西方傳教士曾經連續十個年頭自由進出皇宮,讓中國的皇帝從一個側面認識了西方。利瑪竇送給萬曆皇帝的鐘表,也成為中國皇宮收藏鐘錶的一個源頭。在這之後,更多西洋傳教士帶著造型各異的鐘表進入皇宮。
例如著名的傳教士湯若望,利類思和安文思等都曾先後向清朝順治帝進獻西洋自鳴鐘,獲得順治帝好感。於是,西方各國使節們亦紛紛採用鐘錶外交策略,而大臣們則四處採購西洋珍寶鐘錶討帝王歡心。而對於鐘錶製造商而言,中國皇宮構成了西方鐘錶業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紅樓夢》裡有多處關於鐘錶的描寫:
第六回劉姥姥來到王熙鳳的房間:劉姥姥只聽見「咯噹」「咯噹」的響聲,大有似乎打櫃篩面的一般,不免東瞧西望的。忽見堂屋中柱子上掛著一個匣子,底下又墜著一個秤砣般一物,卻不住的亂幌。劉姥姥心中想著:「這是什麼愛物兒?有甚用呢?」正呆時,只聽得「當」的一聲,又若金鐘銅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著又是一連八九下。
第十四回王熙鳳協理寧國府「素日跟我的人,隨身自有鐘錶,不論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時辰。橫豎你們上房裡也有時辰鍾。卯正二刻我來點卯,巳正吃早飯,凡有領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戍初燒過黃昏紙,我親到各處查一遍,回來上夜的交明鑰匙。」
第十九回二人正說著,只見秋紋走進來,說:「快三更了,該睡了。方才老太太打發嬤嬤來問,我答應睡了。」寶玉命取表來看時,果然針已指到亥正,方從新盥漱,寬衣安歇,不在話下。
第四十五回,寶玉聽說,回手向懷中掏出一個核桃大小的一個金表來,瞧了一瞧,那針已指到戌末亥初之間,忙又揣了,說道:「原該歇了,又擾的你勞了半日神。」
第五十一回:晴雯嗽了兩聲,說道:「不相干,那裡這麼嬌嫩起來了。」說著,只聽外間房中十錦格上的自鳴鐘噹噹兩聲,外間值宿的老嬤嬤嗽了兩聲,因說道:「姑娘們睡罷,明兒再說罷。」
第五十二回:急的晴雯央道:「小祖宗!你只管睡罷。再熬上半夜,明兒把眼睛摳摟了,怎麼處!」寶玉見他著急,只得胡亂睡下,仍睡不著。一時只聽自鳴鐘已敲了四下,剛剛補完;又用小牙刷慢慢的剔出絨毛來。
第五十八回:襲人笑道:「方才胡吵了一陣,也沒留心聽鍾幾下了。」晴雯道:「那勞什子又不知怎麼了,又得去收拾。」說著,便拿過表來瞧了一瞧說:「略等半鍾茶的工夫就是了。」小丫頭去了。
第六十三回:眾人因問幾更了,人回:「二更以後了,鍾打過十一下了。」寶玉猶不信,要過表來瞧了一瞧,已是子初初刻十分了。黛玉便起身說:「我可撐不住了,回去還要吃藥呢。」
第七十二回:王熙鳳說:「我是你們知道的,那一個金自鳴鐘賣了五百六十兩銀子。沒有半個月,大事小事倒有十來件,白填在裡頭。」
第七十八回晴雯之死,小丫頭「我聽了這話,竟不大信,及進來到房裡留神看時辰表時,果然是未正二刻他咽了氣,正三刻上就有人來叫我們,說你來了。這時候倒都對合。」
《紅樓夢》裡涉及的鐘表有座鐘,有掛鍾,有懷表,還有比較珍貴的自鳴鐘。可謂品類繁多。
王熙鳳曾經回憶往昔繁華「那時候我爺爺單管各國進貢朝賀的事,凡有的外國人來,都是我們家養活。粵、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都是我們家的。」薛寶琴也曾經說過,「我八歲時節,跟我父親到西海沿子上買洋貨。」這說明《紅樓夢》的作者是有機會聽說或者經歷進口物品的,因此在他的筆下的賈府有如此之多的奢華物品,而且在當時比較罕見的進口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