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當愛情變成親情時,需要去反思

2021-01-09 說愛

前幾天買了一杯豆漿,結果因為工作上的事情一直把它放在桌上忘記了喝,等我忙完再去喝它的時候發現豆漿的味道早就變質了,難以下咽。

原來豆漿需要趁它新鮮的時候喝才最能夠體會到它的美味,一旦過了保質期就變得一文不值,只能丟棄了。

很多人或許會有這樣一個疑問:「愛情會不會也有保質期?」

其實人對一件事情興趣度的保質期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一旦過了這個期限,曾經不管多麼青梅竹馬或是兩情相悅的感情,最後都會走到相看兩相厭。

原本很親密的人因為新鮮感地褪去而變得不再有任何漣漪,曾經的悸動此刻都變成了一潭死水,這是我們每個人都不願意看到的場景。

因為當所有激情褪去的時候,對於我們來說,離開就只成為了時間問題。

感情中,當愛情變成親情的時候,其實是最危險的

01)、《如懿傳》中的弘曆和青櫻於年少時期相識,那時的兩個人只一心愛著對方,恨不得把這個世界上所有美好的東西都呈現在對方面前。

就連青櫻都說自己一生最快樂的時光就是那段兩個人明明什麼都沒有卻又好像擁有了全世界的時光。

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了味道?是弘曆漸漸習慣了青櫻在自己身邊為自己付出,習慣了她不論自己做什麼都無條件地支持,習慣了她不管自己發多大的脾氣都包容自己,習慣了將她作為一個自己不良情緒的發洩器,可是,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對待親人的態度嗎?

人是一種具有社會性的群居動物,由於天性使然,我們總是習慣性地把最糟糕的脾氣衝著自己最親近的人發洩,因為我們潛意識裡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不管我們怎麼蠻橫無理,親近的人都不會離開我們。

02)、因為有恃無恐,所以我們肆意妄為,所以當弘曆漸漸忽略了青櫻的真實感受,青櫻的心也從那一刻開始慢慢變冷,直到他冤枉她的那一次,一向平和的青櫻選擇了斷髮,來結束他們之間的夫妻感情。

親情在某種程度上要比愛情更加深刻一些,因為親情在傳統觀念上和血緣脫不開關係,而兩個原本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卻升華成為了親情,那麼一定是因為彼此的距離很近。

而人與人之間的嫌隙就是因為距離太近所產生的,所以,當兩個人的感情從愛情變成親情的時候,是最危險的時候。

親情可以無限包容,但愛情絕不能如此

當我們在自己的家庭裡,不管發怎樣的脾氣,不管說出多少傷人的話,不管我們身上有多少連我們自己都看不下去的缺點,但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親人始終都把我們當作是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小孩。

因為我們是親人,我們走著這個世界上無論怎麼都割不斷的血緣關係,所以,哪怕我們有一百零八種缺點,也依舊可以「肆無忌憚」的在親情裡做最真實的自己。

可是這樣的方式在愛情裡卻行不通,雖然說愛情裡同樣需要包容,但沒有人願意無限地去包容一個原本就不是很親密,只不過是後來才逐漸親密的一個人。

世界上很多事情的發展都有它自己的方式和框架,作用在一種事情上的方式不一定完全適應另外一件事情。

就像愛情和親情,你可以允許你的親人一如既往地不完美,但若是你的愛人始終都不曾有過任何好的改變,那麼曾經炙熱的愛情也會隨著毫無起色而變得冷漠。

人性本就是自私的,愛情也是如此。

明確愛情和親情的定義,才能夠讓我們更好地掌握愛情

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從來都不是親情能夠定義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做不到百分之百地包容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

所以,既然如此,倒不如就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就用愛情的專屬方式來好好經營彼此的感情。

愛情就和那杯豆漿一樣有著保質期,一旦過了時間限制,就會發現曾經輕而易舉就能夠撩撥心弦的事情,如今卻變得枯燥無味起來。

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在同一個處境下呆的時間久了,所以對於這件事情的敏感度自然也就降低了。

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去延長愛情的保質期。

例如培養共同愛好,例如可以把時間更多地投放在提升自我價值上,例如知道彼此不完美的地方然後試著包容,試著磨合。

兩個人在一起本就是一件極具緣分的事情,只有用心經營,正確看待彼此的關係,這樣才能夠讓彼此更好地掌握愛情。

相關焦點

  • 當愛情變成親情,也許陪伴才是最好的詮釋!
    有學者研究過戀愛的形態,他們認為可以分為五個時期:無知期、虛榮期、懵懂期、渴求期、成熟期。 結婚後 結婚後,女朋友變成了媳婦兒/男朋友變成了丈夫,愛情中加入了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新鮮感不再,當一切成為了習慣,愛情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所以,愛情是婚姻的墳墓,但愛情也是婚姻的前提,沒有愛情哪裡來的婚姻?
  • 當愛變成依賴,當愛情變成親情,你無處安放的心,將何去何從呢?
    此決心不可謂不大,此用情不可謂不深,但風雨過後,激情退去,面對生活裡因文化與習慣的差異,帶來的磕磕碰碰時,他又一籌莫展。所以在張白鹿的一味示好下,李雲龍有些迷失了自己,險些鑄成大錯。張白鹿從情感上是主動的,這對於李雲龍來說很新鮮,很有吸引力,是一種陌生的體驗。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除非你沒有用心去愛過,因為只有愛過了,才會感到失落。
  • 當愛情變成親情的時候,婚姻還有多少幸福?
    有人說:「中國式婚姻,基本上都是湊合,愛情到後來都變成了親情和習慣,無所謂愛不愛了!」
  • 當愛情變成親情,我們該哭還是笑?
    還記得他第一次拉你手時的情景嗎?你感受到他的手心微微發燙,有汗液滲出。再看看他現在拉住你的手,正如他說,就像左手拉右手。難道他不愛你了?也不是,只是在時光的洗禮中,激情褪去,愛情漸漸變成了親情。那麼,當愛情變成了親情,我們該笑還是哭?
  • 愛情到了最後都會變成親情?有多少人曾被這句話騙了
    愛情和親情本來就不一樣,不愛就是不愛了,所謂的「親情」只是我們為了不想結束這段關係的藉口,騙別人、騙自己,騙到最後自己都相信了。正是因為有人相信「變成親情」的謊言,才會覺得矛盾爭吵、冷漠、隱忍都是生活的常態。錯把生活中的這些不愛的表現都順理成章地告訴自己,生活本該是如此,但卻忘了愛情本該有的樣子。
  • 愛情積澱久了,才會變成親情!
    男孩砰的一聲摔門而去,吼道:「再進這扇門,我是孫子!」過了一會兒,男孩平復了怒氣,邊敲門邊喊道:「姑奶奶,我回來了!」女孩打開門,見男孩手裡捧著一束花,笑嘻嘻地靠在門框上。不管是情侶還是夫妻,床頭吵架床尾和。一個擁抱,一個親吻,一個爭吵後的愛也是很重要的。關鍵是你必須放下架子,放下面子。
  • 當愛情只剩下親情,性功能也會出問題嗎?
    當愛情只剩下親情,性功能也會出問題嗎?   豐木色子回覆:   經常聽人們說,在婚姻裡的男女,曾經的愛情最後都淪為了親情,也只有當愛情變成了親情才能長久。對於這個觀點,豐木實在不能苟同。   豐木以為愛情永遠只能是愛情,怎麼可能變成親情?只能說愛情需要附加親情的成分,而不等同於親情。
  • 巨蟹座:愛情老了,就是親情的模樣
    催產素不僅在男女之間,母親給孩子餵奶時也會分泌,也就是說,在女性看來,母性和愛情是相同的。愛情在開始的時候,都會被血清胺迷惑雙眼,讓你看不到對方的卻缺點,只一心迷戀他。但是血清胺是不會一直維持高濃度的,時間只有2年,最多3-4年,等它慢慢消耗,這就是我們說的:當愛情老了,也就是親情罷了。而這種變化,對於巨蟹座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 在男人的心中,家庭親情還是愛情更重要?
    這個問題表面看來是一道簡單的選擇題,但實質上卻是親情與愛情的較量。那麼,在男人心中,哪個更重要?你會在的電影《大約在冬季》中找到答案。男主人齊嘯也面臨著這樣一個家庭親情和愛情的選擇,一方面,他深愛著安然,另一方面是他癱瘓的父親和哥哥,在愛情與親情的較量中,他最終選擇了親情而失去了愛情。所以,有人說他活該,人渣,現代版的徐志摩。
  • 墓葬研究工作坊︱秦漢墓葬的墓主判定;高句麗墓葬研究的反思
    對曹操墓事件反思,首先應思考和回應的是在墓葬研究中,曾經被屢屢提到的考古研究缺乏論證制度的說法是否成立,以及如何完善的理性思考;對考古結論的結果為何懷疑、如何懷疑、研究有沒有「規矩」等等,都是研究者們需要深刻反思的問題。劉瑞指出,傳統認為在墓主的判定中,大家認為最準確的證據是墓誌、印章等文字資料。
  • 親情,愛情,友情,你覺得哪個最重要?
    曾經討論到親情,愛情,友情哪個最重要的問題,各人各抒己見,不過覺得親情最重要的還是算大多數。父母生養之恩無法比擬,有人覺得親情才是無比珍貴。夫妻同甘共苦,攜手共進幾十年,有人覺得愛情最偉大。有的朋友間的感情超越生死,尋常人無法體會。愛時轟轟烈烈,到最後回歸平靜,愛情轉化為親情。
  • Clannad:對於河渚來說,親情大於愛情,還是愛情大於親情
    暗示著河渚最終會選擇家庭的親情而離開朋也嗎?我想不是的,應該不是的,因為對於河渚來說親情與愛情是不能劃傷等號的,畢竟兩邊都是自己最親的人。所以對於河渚來說,兩種情感在她的心目中同等重要,她選擇了珍惜眼前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色彩,當親人全部離世之時,只有你孤身一人。可是無論如何,還是要堅持下去,要滿懷著美好與期待去找尋那「親人」。
  • 人到中年,親情大於愛情?
    但是到了中年,愛情的感覺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消磨殆盡。 那麼,人一旦到了中年,心中還有愛情嗎? 如果你去問問中年人對於愛情的定義,他們有很多東西可談,房子車子事業。可就是沒有辦法跟你描述愛情的樣子。或許你會覺得,中年人並不是沒有愛情。只是歷經世事後,愛情夾雜了太多權衡和雜念,失去了年輕時的純粹和美好。
  • 親情,愛情,友情,哪個最重要?
    每個人從來到這個世界,就會遇到的三種感情,那就是親情,愛情,友情。親情的代表為父母,愛情的代表為戀人,友情的代表為朋友。這三種感情,我認為都是同等重要,它們是組成我們人生必不可少的條件!一.親情。親情,特指親屬之間的那種特殊的感情,不管對方怎樣也會愛對方,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健康或疾病,甚至無論善惡。
  • 不聯繫,就真的慢慢變得陌生了,比如:愛情、友情、親情
    感情需要交流,才能夠變得深厚。再好的關係,久了不聯繫,就真的不想再聯繫了,再好的關係,也需要維繫;再好的感情,也需要常聯繫。常聯繫、感情就在,若不聯繫,再好的感情也會慢慢疏遠,愛情、親情、友情都是如此。1.兩個人彼此再如何相愛,長時間不聯繫,也會不再那麼相愛,變得陌生了。
  • 《美人何處》讀書筆記及感悟〈8〉-親情大於不等於愛情
    「如果一個人連她與生俱來的親情都不懂得珍惜,那她註定要和愛情失之交臂。」書中這句話令我深有共鳴,在我的世界觀裡,親情永遠大於愛情,連親情大於等於愛情都不能。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到父母離世貫穿一生的是親情,而遇到愛人前些年是愛情,在我們如現在父母般年齡的時候,愛情也已經演變成了親情。所以,一個人可以沒有愛情,但是缺少親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看過不少為了追逐所謂愛情,頂撞父母,狠心斷絕關係跟隨男人而去的傻女人,最終的結局是什麼?
  • 不管是親情還是愛情,都是這樣漸漸變淡的
    在我們的人生中,剛開始接觸的是我們熟悉的父母,再就是與父母相關後些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親情,後來慢慢的長大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再後來成人有了自己的愛情。其實不管是親情還是愛情,都是從最初的親密,如果不加以經營的話就會漸漸的變淡,就像很多人所說的,如果不用心去經營你的親情以及愛情,甚至是朋友都會漸漸地遠離,因為人都是在漸漸的改變,慢慢地不再是之前熟悉的那個人。這時候如果不經常聯繫,感情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淡,可能僅靠彼此之間的那點關聯而維繫著,甚至是在見面時只是點頭微笑,也許只是熟悉的陌生人。
  • 情感:婚姻是從愛情到親情的轉換,你怎麼看呢?
    我是一名已婚人士,人們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也有人說沒有婚姻的墳墓,愛情就會死無葬身之地。那麼我說說我對婚姻中的愛情是怎麼看待的吧!我對婚姻理解簡單分為四個階段:1.初級階段,甜蜜階段;2.中期階段,感情成長階段;3.第三階段~親情階段;4.第四階段~婚姻幸福期(陪伴一生,相愛一生,我感覺很幸福,就歸納為幸福期)。第一階段~婚姻初期,我認為婚姻中前兩年,是會有新鮮感的。大多數人是因為有了愛情才會選擇結婚。婚後兩人經常在一起,難免會有些磕磕碰碰,我們所說的磨合期。
  • 如果不是親情變愛情,《以家人之名》會成經典,這些細節很動人
    其實這部劇,如果不把家庭劇硬凹成愛情劇,老老實實的打親情牌,它肯定能成為2020年的一部經典電視劇,並影響後來的無數影視作品。為什麼這樣說?我們可以看一下《以家人之名》鋪墊的細節線,每一個年代以及人物性格都考慮到了,特別的動人。子秋第一次去尖尖家裡的時候,穿的是尖尖的粉色拖鞋,過了一段時間,再看到子秋,就發現他有了自己的藍色拖鞋。
  • 研究發現,猴子在玩電子遊戲時,也會像人類一樣體驗到沉沒成本
    根據喬治亞州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事實證明我們的靈長類動物表親也是如此。 布羅斯南,隸屬於GSU的行為神經科學中心,研究動物如何感知合作和互惠。 她在大學的語言研究中心與猴子合作了二十多年,稱它們為「我的第二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