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三條紅線「擴圍,房企的苦日子來了!

2021-01-08 米筐投資

1

2021剛開年,房地產市場再次傳來重磅消息。

昨天(1月5日),一則消息被很多人遺漏,但影響不容小覷:

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與會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參與試點的房企。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著名的「三條紅線」新規,發生在2020年8/9月份

當時,央行、住建部與12家房企座談,提出融資「三條紅線」,9月在12家房企試點實施,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監管部門要求試點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負債目標。

「三條紅線」,即是:

一是剔除預售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

二是淨負債率大於100%;

三是現金短債比小於1。

監管部門根據房企踩線多少,將房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管理,假如開發商踩中三條紅線,就不能再擴大借錢的規模;假如踩中兩條,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假如踩中一條,增速不得超過10%;假如一條也沒踩中,不得超過15%。

通俗來講,就是踩中的紅線越多,房企的負債規模就必須越少,這對房企的現金流考驗巨大。

第一批被約談的12家房企包括:碧桂園、恆大、萬科、融創、中梁、保利、新城、中海、華僑城、綠地、華潤和陽光城。

根據2019年的數據,碧桂園、萬科、新城、世茂等房企踩中一條紅線,陽光城、金科、金毛等房企踩中其中兩條,而在拿地、銷售等方面更為激進的恆大、融創、富力、泰禾等15家房企(上圖紅色部分)則三條線全部踩中。

而如果統計已上市的224家房企,有51家都踩中了三條紅線,只有68家在安全的綠色檔。

「三條紅線」一出,房地產市場一片風聲鶴唳,像是三把利劍懸在了房企頭頂。

而距離正式實行不到一周的時間,監管層再次約談房企,準備擴大「三條紅線」試點範圍,越來越多的房企資金將被納入監管。

雖然還沒確定哪些房企將會在第二批範圍內,但可能性最大的自然是淨負債率和資產負債率高的房企。比如上圖中的富力、首創、中南、華夏幸福等。

房企去槓桿,刻不容緩!

2

如果說這是2021年房地產市場調控的第二槍,那針對銀行的第一槍,其實也才剛剛落下。

2020年最後一天,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劃定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紅線」。

通知要求,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不得超過40%,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不得超過32.5%,這還是針對工農中建交等大型銀行,而中小型、民營銀行和村鎮銀行的佔比,只能更低。

根據各大銀行2020年的半年報,房地產貸款佔比超過上限的有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成都銀行、鄭州銀行、青島銀行、青農商行,而個人房貸佔比超過上限的銀行有建設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成都銀行。

高層的意思很明確,銀行資金不能過多流入房地產市場了,實體經濟才是真正要扶持的地方。

疫情背景下開啟的貨幣寬鬆環境,大量貨幣會流入房地產市場,這是不可避免的現實。東莞房價一年上漲40%、深圳房價一年上漲30%,都是強有力的信號。

銀行「兩條紅線」的出臺,也印證了央媽的擔心。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提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平穩」才是核心之處。

而給市場帶來的影響,除了銀行地產股開年即大跌之外,2021房貸利率勢必會提高,居民購房的成本,也會相應增加。

一定程度上來說,低利率的個人房貸紅利期正在走遠。

3

仔細回溯2017年以來的房地產調控風格,已經從限購、限貸的個人監管,轉向了融資、貸款的資金監管。

尤其是2019/2020這兩年,高層對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尤為謹慎。

2019年嚴禁違規資金尤其是個人消費貸、經營貸、信用卡進入房地產;2020年禁止保險、信託、基金等資金進入房地產,直到「三條紅線」政策的出臺,完成了房地產資金監管三步走。

一套組合拳下來,房企不得不瑟瑟發抖地勒緊了褲腰帶。

2020年,房企融資規模明顯下降。2020年只有信用債規模上升了800億左右,而海外債下降了1200億左右,房地產信託下降了1100億左右。

另一方面,房企的償債高峰期也即將到來,尤其是今年的償債規模在1.1萬億左右。

一面融資規模在下降,一面償債規模高企,房企的苦日子即將到來。

對中小房企來講,日子只會更加難過。

2020年,中國房企銷售額前100名中,銷售額超過1000億的僅有41家。其中,碧桂園、恆大、萬科三大巨頭的銷售額都超過了7000億,融創、保利銷售額超過5000億。

而排在最後19位的房企,銷售額尚未超過400億。

馬太效應,愈發明顯。

對這些中小房企來說,拿地規模、周轉率、現金流、債務率、融資規模,每一項都牽一髮而動全身,事關生死存亡。

於是,各種奇怪的打折活動也陸續出現。

甚至連巨頭恆大都搞起了房車寶,謀求更多出路。而更狠的是商鋪「0元購」活動,一次性付清全款,10年全額返還。

一切都關乎現金流,關乎負債率,關乎去槓桿。

新的時代,房地產的邏輯已然發生了變化,開發商的日子只會越來越難。

相關焦點

  • 利空連連:房企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或擴圍 銀行股跌聲一片
    房企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或擴圍,銀行股跌聲一片原創 張玉潔 1月5日,銀行板塊繼續下跌。截至收盤,37家上市銀行中,僅有8家銀行收漲。昨日跌幅居前的鄭州銀行、興業銀行、成都銀行和杭州銀行持續領跌。來源:Wind有報導稱,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有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 消息稱央行、住建部與重點房企座談 「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觀點地產網訊:1月5日據財聯社消息,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據悉,與會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參與試點的房企。有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 東北證券:央行再提長效機制,「三道紅線」試點房企或將擴圍
    行業新聞:1 月 5 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土地市場:12 月 28 日-1 月 3 日,全國百城合計成交土地建面 2107 萬方,環比-42.9%,同比-31.8%;樓面價 2931 元/平,環比 19.0%,同比-21.7%;溢價率為 6.6%,環比上周收窄 0.7%,同比收窄 2.7%。
  • 「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消息稱央行、住建部與重點房企座談 「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1月5日據財聯社消息,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據悉,與會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參與試點的房企。有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三道紅線」即依據槓桿水平高低設置三條紅線,扣除預收款後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超過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央行將房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設置信貸增長規模,對應有息負債增速0、5%、10%、15%。
  • 地產金融一周回顧|傳「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摘要: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與會房企除了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其他房企。有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消息稱央行、住建部與重點房企座談 「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1月5日據財聯社消息,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 據悉,與會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參與試點的房企。
  • 熱點關注:央行、住建部與重點房企座談 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
    熱點關注:央行、住建部與重點房企座談 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房天下  作者:房小研   2021-01-06 12:02
  • 「三條紅線」倒逼房企轉型升級
    2020年下半年,以降低負債防範風險為目標的「三條紅線」調控政策的出臺更是在改變著地產行業的發展模式及格局。市場普遍預計,「三條紅線」政策標準於2021年1月1日起在全行業實施。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三條紅線」政策將促使行業格局相對固化,房企加槓桿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更少。
  • 東北證券--房地產行業:央行再提長效機制 「三道紅線」試點房企或...
    行業新聞:1月5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  土地市場:12月28日-1月3日,全國百城合計成交土地建面2107萬方,環比-42.9%,同比-31.8%;樓面價2931元/平,環比19.0%,同比-21.7%;溢價率為6.6%,環比上周收窄0.7%,同比收窄2.7%。
  • 「三條紅線」之下,房企應警惕「虛胖」
    來源: 中國經營報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對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制定三檔規則,即所謂的「三條紅線」: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
  • 房企都如何看「三條紅線」
    作者|周超臣頭圖|電影《功夫》截圖傳聞中的「三條紅線」,讓房地產商談虎色變。有些房地產企業一定慶幸在「三條紅線」傳聞出來(8月28日)之前發布了2020中期財報,而不用被媒體們靈魂拷問「貴司如何看待三條紅線」「貴司怎麼滿足三條紅線的要求」類似的問題。
  • 房地產融資擴圍「五條紅線」,新華社道破玄機
    從2020年8月,住建部和央行聯合召開座談會,邀請部分房企參加,對房企有息負債規模設置了「三條紅線」,融資監管可以說真正進入到新時代。這就好比給開發商上了一道無形的「緊箍咒」,約束著開發商不能破戒。毋庸置疑,2020年下半年成了房企極力在降負債之路上拼搏的重要當口,儘管如此,有成效,但是還不夠。
  • 三條紅線」下的房企眾生相:扎堆融資 抱團「保價」
    會上,兩家本地房企代表——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和正商集團董事長張敬國都表示,不帶頭降價。房企抱團「保價」的現象並不罕見,但以省級商會的名義號召行業抱團,凸顯了形勢的嚴峻性。按照監管層近期的要求,對房地產融資的管理,主要以「三條紅線」為標準,具體為: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 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 「三條紅線」緩衝時間劃定,未來三年房企可能都要持續打折促銷了
    今年的8月底,央行、住建部和部分房企一起開了一次座談會,會中明確規定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也就是一個針對房企融資的「三條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2、淨負債率大於100%3、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這「三條紅線」就是針對房企現如今的高負債率而制定的,意在限制高負債率房企融資,逼迫房企降低負債率。
  • 「三條紅線」下房企土地購置降幅擴大……
    克而瑞有關人士表示,受中央融資「三條紅線」限制,房企迫切需要資金節流,但由於每年九、十兩月為傳統推盤旺季,再加上即將到來的年底銷售節點,項目新開工與加大建安投資也成為了各大房企的必然決策,因此10月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單月由負轉正。但由於今年整體市場分化明顯,部分房企資金面的緊張並未能通過銷售回款緩解,因此房企對建安投資仍保持謹慎,預計全年難將回正。
  • 「三道紅線」下,哪些房企的日子最難熬?
    目前地產圈關注度最高的話題,莫過於「三道紅線」。「三道紅線」這條新規現已是板上釘釘。據經濟參考報報導,近日,銀行限制開發商融資的「三條紅線」正式出街,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全行業全面推行。從八月中旬傳出令房企提心弔膽的相關傳言,到八月底的央行正式發文,再到高層約談重點房企。
  • 緊日子來了!三條紅線下超三成房企「斷臂求生」 百家房企四季度已...
    2020年8月以來,房地產融資持續收緊,「三條紅線」落地、債券監管趨嚴、非標融資收緊、房貸集中度管理辦法出臺……在此背景下,資產出售成為房企盤活資產、緩解融資壓力、改善財務狀況的重要途徑,2020Q4以來房企資產出售事件日益增多。
  • 今年起,房企要全面執行3條「硬規矩」
    房地產市場,風雨欲來。1月5日,據財聯社報導,從多個信源處獨家獲悉,近日央行、住建部召集重點房企舉行座談會,與會房企除了去年9月已參與融資新規試點房企,亦包括部分去年未參與試點的房企。針對這場央行、住建部共同針對房企的約談,知情人士稱:融資「三條紅線」試點有望擴圍。什麼叫「三條紅線」?
  • 開發商融資「三條紅線」 TOP50裡踩線房企已達34家
    其中,踩到「三道紅線」的富力地產將通過賣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該公司董事長李思廉在中期業績會上表示,年內擬出售一些投資性物業和地產項目,規模在120億元左右。華創證券分析師周冠南指出,若「三道紅線」政策實施,房企存貨周轉有望提速,引入聯營、合營投資者的案例可能增多,銷售回款周期或將縮短。
  • 「三道紅線」實施在即 房企們準備好了嗎?
    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在會上表示,「三條紅線融資新規反映出國家不希望房地產行業佔用過多金融資源。」   鬱亮還指出,在房地產業的「白銀時代」,土地紅利、金融紅利都在消失,管理紅利興起,行業將回歸成國民經濟中的一個普通行業。在這一階段,企業將不再依靠槓桿,而是靠全面競爭能力獲取競爭優勢。   鬱亮提及的「三道紅線」到底有多嚴?
  • TOP30房企的「三道紅線」
    文丨地產三哥近日,據21世紀經濟報導的消息:市場傳言稱監管部門出臺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的增長,設置「三道紅線」。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