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道紅線」實施在即 房企們準備好了嗎?
8月20日,住建部和央行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上,「三道紅線」橫空出世。
兩個月過去,「三道紅線」的威懾力仍在深深影響著房地產行業的一舉一動。
真實負債「現原形」
「三道紅線」的到來,讓房地產正式揮別「高槓桿時代」。
10月17日,萬科在深圳召開北方區域媒體交流會。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在會上表示,「三條紅線融資新規反映出國家不希望房地產行業佔用過多金融資源。」
鬱亮還指出,在房地產業的「白銀時代」,土地紅利、金融紅利都在消失,管理紅利興起,行業將回歸成國民經濟中的一個普通行業。在這一階段,企業將不再依靠槓桿,而是靠全面競爭能力獲取競爭優勢。
鬱亮提及的「三道紅線」到底有多嚴?新規不光設下「三道紅線」,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房企踩線多少將直接影響融資額度。此外,監管部門還對融資新規進行「打補丁」完善。
據報導,近日,監管部門對試點房企下發《試點房地產企業主要經營、財務指標統計監測表》、《試點房地產企業融資情況統計監測表》、《試點房地產企業表外相關負債監測表》三張監測表,並要求試點房企在每月15日前提交上述三張表。表格不僅涵蓋「三道紅線」相關指標,還要求房企填寫參股未並表住宅地產項目、明股實債融資等數據。
9月23日,南方區域媒體溝通會上,鬱亮評價,「這次的監管是穿透式的,明股實債、表內表外全覆蓋等之前的財務技巧將沒有任何作用。」
近年來,陽光100、龍光地產、融信中國、新華聯文旅等項目都曾被媒體曝光或質疑存在「明股實債」現象。
中債資信研究報告也指出,作為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行業,在融資環境趨緊的背景下,能有效降低財務槓桿、優化合併報表的「明股實債」融資成為房企重要的融資手段之一。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監管部門要求房企提交明股實債融資數據意義重大。他告訴財經網,「很多房企通過明股實債的方式來達到降負債效果。而監管部門要求房企填寫明股實債融資數據,說明監管部門是想了解房企負債壓力的真實情況。」
賣賣賣「瘦身」
新規實施前夕,房企們正在「馬不停蹄」地出售資產。
9月13日,招商蛇口旗下招商廣州擬以5.27億元向關聯方仁和養投整售物業,交易標的物為包括5棟辦公樓及1棟酒店的對應的土地使用權及上蓋物,共計260戶約3.0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以及268個地下車位。
緊接著,9月15日,招商蛇口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公告,擬出讓深圳市招盛閣置業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出讓其間接控股的明華(蛇口)海員服務公司100%股權;9月23日,招商蛇口再次披露「賣子」信息,擬以6.07億元轉讓底價出手深圳市樂藝置業有限公司49%股權。
短短十天時間,招商蛇口丟出四條「賣子」信息。而「賣子」頻繁度和招商蛇口不相上下的還有金茂。
北京產權交易所信息顯示,9月24日,金茂旗下公司福州興茂房地產有限公司擬轉讓福州濱茂房地產有限公司51%股權;9月27日,金茂附屬公司金茂西南企業管理(重慶)有限公司擬轉讓貴陽黔茂地產60%的股權;9月29日,金茂全資控股的武漢化資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擬掛牌轉讓青島方靖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及500萬元債權;10月13日;中國金茂附屬公司及合作方擬轉讓常州龍茂地產45%股權 。
此外,在「三道紅線」新規發布後,有「賣子」動作的還有富力、華僑城等房企。
財經網梳理發現,房企所售資產多存在盈利情況不理想或負債高企等特點。此外,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副總監劉水表示,出售部分項目,房企可以儘快回籠資金,緩解短期償債壓力。同時,剝離盈利能力較弱或非地產類項目,可以獲得大量資金,進一步優化整體業務結構,聚焦地產主業。
股權融資成大勢
三道紅線的影響力不光凸顯在房企頻繁「賣子」的行動力上,還反映在悄然變化的融資市場上。
中信證券固收研究主管明明告訴財經網,「三條紅線」的公布,對於房地產企業尤其是民營房企融資影響較大。可以預見,這並不是短期的收緊,可能會對地產行業長期生態產生催化作用。
明明介紹,「『三條紅線』發布後,房企的常規融資手段,如債券、非標融資、海外美元債均出現明顯收縮。」
中信證券研究數據顯示,自三條紅線公布以來,房企(標債)融資規模從8月的513億元降低到9月的440億元,10月以來僅新發了159億元。並且淨融資規模缺口不斷擴大,8月、9月、10月(1日至21日)淨融資分別為-75.62億元、-175.27億元和-213.45億元。淨融資下降同時還伴隨著融資成本的上升,平均融資成本從4.68%上升至5.11%。
「不僅是標債,海外美元債和非標也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減。」明明指出,從數據來看,美元債9月規模僅為38億美元,環比下降36%,同比下降30%。且房地產信託由8月的770億元下降至9月的425億元,信託產品數量也從400餘只下降至不到239隻。
在明明看來,整體來看,「三道紅線」之後,房企近年來常用的融資手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融資獲取上「雪上加霜」。
不過他還指出,在標準化債權和信託等融資渠道遇冷的情況下,房企也開始藉助權益手段進行融資。2020年以來,上市房企通過股權融資獲得資金超過106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130%。因此,能否取得長線資金救助,是房地產企業,尤其是民營房企,今年能否度過難關的關鍵因素。
2021年1月1日起,「三條紅線」融資新規將在房地產全行業全面推行。「三道紅線」實施在即,房企們準備好了嗎?
(文章來源:財經網)
(責任編輯:DF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