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紅線下高槓桿擴張模式無以為繼 2021年房企會降槓桿嗎?

2021-01-10 新化月報網

「你是保持有生力量還是固守消耗?看短期利益還是經營長期利益?要走捷徑還是走難而正確的路?是走寬門還是走窄門?」

2020年底,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拋出一連串關乎房企生存的基本問題。三道紅線下高槓桿擴張模式無以為繼,2021年,房企會降槓桿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三道紅線」監管壓力下,未來三年,降槓桿將成為所有房地產開發商面臨最大的考題和任務。

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召集12家房企召開相關會議,「三道紅線」監管正式被拋出。所謂「三道紅線」指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倍。

根據踩線的條數,監管部門將房企分成「紅、橙、黃、綠」四檔管理,每降低一檔,有息負債規模增速上限增加5%,即便是處於綠檔中的房企,有息負債年增幅也不得超過15%。

興業證券根據2020年中期報告對70家進行統計發現,處於紅色檔房企佔比為24%,橙色檔房企佔比30%,黃色檔房企佔比35%,而綠色檔房企佔比只有11%。

「踩線」數量越多,房企面臨的降槓桿壓力越大。按照監管要求,從2021年1月1日起房企正式進入降槓桿測試期,到2023年6月底,12家試點房企的「三道紅線」指標必須全部達標,2023年底所有房企實現達標。

據經濟觀察報了解,「三道紅線」監管傳出後,大部分房企根據自身財務指標進行壓力測試,並考慮通過出表等方式來規避。同時,房企投融資部門負責人也不斷向監管層試探口風。

不同於以往,這一次監管部門的決心格外堅決,監管內容不限於表內,明股實債、影子公司等表外負債也將納入監管範疇,對房企所有負債進行穿透式監管。

「降槓桿是接下來幾年房企的主要任務。」克而瑞研究中心總經理林波說,紅色檔的企業降槓桿壓力比較大,短期內要達標幾乎不可能。

「過去企業要實現彎道超車,一定要用財務槓桿,槓桿越大,帶來的效應越顯著。」林中認為,「三道紅線」監管要求出來後,房地產行業進入高位平臺期,「你會發現,我們要改變增長模式。」

實際上,房企降槓桿的序幕已經拉開。興業證券研究報告指出,房地產行業有息負債增速開始下行,2017年—2019年,房地產有息負債增速分別為24%、23%、10%。到了2020年第三季度,這一指標下降至5%。

對於房企而言,降槓桿的首個動作是減少投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約12.95萬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住宅投資約9.58萬億元,增長7.4%。這兩個增速,分別低於去年同期的10.2%、14.4%。

苦修內功、快銷售高周轉回籠資金更是成為房地產企業短期內調整的重點突破口。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前11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金額達14.9億元,相比2019同期超出1萬億元,距離2019年全年銷售額僅有不到1.1萬億的距離。

「今年房企的首要任務基本是賣房回籠資金,所以銷售規模上還會衝高。」林波告訴經濟觀察報。

天風證券的一組數據佐證了這一觀點。以定金及預收款、個人按揭款作為銷售回款指標,當前銷售回款在房地產行業到位資金中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49.1%,接近2019年年末49.6%的比重。

從最近幾年房地產行業到位資金的走勢來觀察,銷售回款佔比從2015年起逐年提升,並自2017年以來一直保持在45%-50%的區間內。

加速去化的同時,部分開發商也在尋求快速降槓桿的「捷徑」,加大股權融資,資產分拆或上市,合作開發,引入戰略投資者等動作,頻頻出現在今年的房地產市場上。

最近的案例是恆大和雅居樂,恆大回A終止後,開始不斷將籌碼押在促銷回款、分拆物業、房車寶等動作上,緩解流動性,降低槓桿。12月底,雅居樂將7個項目股權打包轉讓給平安不動產。

經濟觀察報獲悉,之前一段時間,恆大、富力等多家紅色檔房企也紛紛找上平安,希望憑藉類似的方式獲得資金上的支持。

無論是加速回款,還是一次性出售盤活資產,遊戲規則生變的背景下,所有企業必須正視的一個事實是,這個行業很難再有黑馬,只能有千裡馬。

「千裡馬」,意味著「短平快」的增長時代已經結束。正如林中所說的,「過去我們要長大(規模),未來我們要長厚,長厚我們的利潤,長厚我們的資產和資本去迎接下一階段成熟期的挑戰。」

未來房地產也將逐步回歸到一個普通行業。「所有企業再次回到同一起跑線上,由於一切歸零,企業原來的優勢與做法都可能不成立。」9月底,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說。

(記者 陳博)

相關焦點

  • 「三道紅線」壓頂,房企高槓桿擴張時代一去不復返|年度經濟觀察
    一個共識是,過去以高槓桿擴張為主的模式正加速遠去,市場運行邏輯出現根本性改變。品質服務、成本管控、現金流管理、組織變革……房企使盡渾身解數,各顯神通,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考驗就此登場。「紅線」壓頂,洗牌加速「這個行業已經不給你容錯的機會。」
  • 房地產「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出臺 高負債房企面臨較大壓力
    據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測算,2016年以來,房企發債高峰期發行的境內信用債將集中在2019年至2021年到期,2017年以來房企發行的海外債將集中在2020年至2023年到期,2021年到期的境內信用債規模和海外債規模分別約為5492億元、3509億元,相比2020年到期量分別多增353億元、1149億元。
  • 「三道紅線」下,哪些房企的日子最難熬?
    目前地產圈關注度最高的話題,莫過於「三道紅線」。「三道紅線」這條新規現已是板上釘釘。據經濟參考報報導,近日,銀行限制開發商融資的「三條紅線」正式出街,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全行業全面推行。從八月中旬傳出令房企提心弔膽的相關傳言,到八月底的央行正式發文,再到高層約談重點房企。
  • 「三道紅線」下房企策略分化:有的謹慎投資 有的乘機擴張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博 「目前趨勢是,相較於對規模擴張的追求,房企更看重安全係數,所以,紛紛放緩拿地步伐。」一位深圳房企的戰略運營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網。儘管「三道紅線」的實施信息尚未明朗,但影響已經立竿見影,最先反映到土拍市場上。
  • 「三道紅線」實施在即 房企們準備好了嗎?
    原標題:「三道紅線」實施在即 房企們準備好了嗎?   8月20日,住建部和央行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上,「三道紅線」橫空出世。
  • 「三道紅線」高壓下,TOP100房企單季出售資產641億,紅檔房企最積極
    「需要回籠資金滿足三道紅線要求,否則房企面臨生死存亡。」匯生國際融資總裁和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衝直言,2021年房企降槓桿的動作肯定會持續下去。Top100房企出售資產641億據時代財經了解,「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具體包括: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
  • 央行「五道紅線」控融資2021年房地產市場會呈現哪些趨勢?
    2020年最後一天,央行送來監管「大禮包」,為銀行涉房貸款劃下「兩道紅線」,從銀行信貸端出發,與前期「三道紅線」等融資調控一脈相承。業內認為,2021年,從「十四五」規劃建議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態來看,政策傾向仍舊是長效調控常態化,政策延續穩定。其中重要的一點便是,房地產業要穩槓桿、去金融化,精準管控企業。
  • 新年展望|央行「五道紅線」控融資,2021年房地產市場會呈現哪些趨勢?
    不過,在「房住不炒」的總基調下,監管層對行業的調控並未放鬆。2020年最後一天,央行送來監管「大禮包」,為銀行涉房貸款劃下「兩道紅線」,從銀行信貸端出發,與前期「三道紅線」等融資調控一脈相承。業內認為,2021年,從「十四五」規劃建議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態來看,政策傾向仍舊是長效調控常態化,政策延續穩定。其中重要的一點便是,房地產業要穩槓桿、去金融化,精準管控企業。
  • 盤道兒2020年度熱詞 「三道紅線」出臺 房企降負債多管齊下
    原標題:盤道兒2020年度熱詞丨「三道紅線」出臺 房企降負債多管齊下   2020年夏天,「三道紅線」的橫空出世,在地產圈掀起不小風浪。
  • 「三條紅線」倒逼房企轉型升級
    一位地產從業人員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三條紅線」政策要求下,當前大部分房企降負債壓力明顯加大,會選擇通過轉變融資方式、增加合作比例或變賣資產等舉措來適應政策要求。長期來看,「三條紅線」無疑會倒逼房企轉變發展模式,更加注重自身財務指標的健康,對行業健康發展起到的是積極作用。
  • 稜鏡|易居丁祖昱:2021年「三道紅線」新政將覆蓋更多房企
    作者 | 郭菲菲 出品 | 稜鏡·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2021年房地產行業的金融政策將持續收緊,過去兩年在不斷關閉房地產的金融水龍頭。『三道紅線』範圍也將擴大,從十幾家試點增加到五十家甚至更多主流房企。」
  • 盤道兒2020年度熱詞丨「三道紅線」出臺 房企降負債多管齊下
    2020年夏天,「三道紅線」的橫空出世,在地產圈掀起不小風浪。  「三道紅線」的施壓,也讓不少「踩線」房企使出渾身解數。然而,無論是抓回款、促銷售;還是加快推盤、減少拿地……房企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負債降下來。
  • 房企去槓桿勢在必行
    去槓桿對於房企而言,既是一塊很好的「試金石」,也是通往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對於房企來說,「慢時代」的房地產行業仍有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只要能真正解決這個時代的痛點,終究會獲得市場的認可。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決定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上限。
  • 開發商融資「三條紅線」 TOP50裡踩線房企已達34家
    其中,踩到「三道紅線」的富力地產將通過賣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該公司董事長李思廉在中期業績會上表示,年內擬出售一些投資性物業和地產項目,規模在120億元左右。華創證券分析師周冠南指出,若「三道紅線」政策實施,房企存貨周轉有望提速,引入聯營、合營投資者的案例可能增多,銷售回款周期或將縮短。
  • 我國房企融資「三道紅線」即將於2021年起在全行業全面實施
    融資「三道紅線」預期之下,近期眾房企降負債動作越發頻繁。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同策研究院數據梳理發現,今年三季度,在所統計A股的93家房企中,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33家;而在所統計H股的40家房企中,上半年財務指標處於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6家。隨著房企未來「成長」空間被收緊,安全成為了第一要義。
  • 「三條紅線」下,低槓桿房企有望翻盤
    圖片來源:Wind業內人士指出,從近期發布的2020年全年銷售業績看,多數房企銷售金額、回款率均表現不俗,甚至超出市場預期。去槓桿政策背景下,低槓桿房企有望翻盤。地產股異動從漲幅居前的房企看,其融資情況和銷售情況都較為樂觀。
  • 2020年top15房企收穫如何,2021房地產還是「灰犀牛」嗎?
    至於原因,所有的房企心知肚明。無論去年8月份央行、銀保監會和住建部針對房企融資提出的「三條紅線、四級管理」,還是趕在12月31日出臺的針對銀行涉房地產貸款出臺的「兩條紅線」。 可以說,通過這些金融政策的調整,徹底將房地產這頭灰犀牛困在了籠子裡面。
  • 房企都如何看「三條紅線」
    上述12家試點房地產企業需於9月底上交降檔方案,包括一年內如何降檔、三年內如何全面完成調整以達標。若未達標,監管層將要求金融機構對相應房企的全口徑債務進行限制,到了這一步,幾乎就是判了相關房企的死刑。2021年1月1日起全行業將全面推行相關規則。生死攸關,也就難怪房企在中期財報發布會上各種表態支持了。
  • TOP30房企的「三道紅線」
    文丨地產三哥近日,據21世紀經濟報導的消息:市場傳言稱監管部門出臺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的增長,設置「三道紅線」。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根據「三道紅線」觸線情況不同,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擋。
  • 100家上市房企中86家踩中三道紅線 借新還舊難持續
    (原標題:多數規模房企踩中「三道紅線」,「借新還舊」難以持續,保障現金流成行業難題?)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凱旋 李未來 北京報導受到「三道紅線」的影響,降低債務規模成為了房企繞不開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