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家上市房企中86家踩中三道紅線 借新還舊難持續

2021-01-19 財經網

(原標題:多數規模房企踩中「三道紅線」,「借新還舊」難以持續,保障現金流成行業難題?)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凱旋 李未來 北京報導

受到「三道紅線」的影響,降低債務規模成為了房企繞不開的話題。數據顯示,從A股及H股篩選的100家主流上市房企中,有86家房企踩中紅線,後續的融資規模或受到限制,多數規模房企位列其中。業內認為,若融資受到限制,促進銷售則變成了房企確保現金流充裕的主要解決方案。未來,房企債務規模或將縮減,也難言「借新還舊」。

房企普遍踩中紅線

此前,有關房企有息債務規模年增速將面臨「三道紅線」限制的消息在市場傳得火熱,被稱為是房企債務的「緊箍咒」。《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三道紅線分別是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

若3道紅線全部踩中,房企將被歸類為紅色檔,有息負債規模不得增加。若踩中2道紅線,則被歸為橙色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若踩中1道紅線,則被歸為黃色檔,有息債務規模年增速將擴寬至10%。若3道紅線均未踩中,則被歸為綠色檔,有息債務規模年增速可放寬至15%。

同時,有業內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住建部等部門召集12家房企參與會議,要求參會的房企在2020年9月底上交降負債檔案,而新規也已經開始在12家房企內試點實行。據悉,該新規或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在整個房地產行業內實行。

但房企已經是「風聲鶴唳」。究其原因,則是大部分房企均踩中了紅線。諸葛找房發布的數據顯示,100家主流房企中,有86家房企踩中紅線,後續在融資方面會受到限制。

以房企公布的2020年中期業績數據為準,百家房企中,有包括雲南城投、陽光100、中國武夷等在內的22家房企三道紅線全部踩中。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有多家龍頭房企位居紅色檔,資產負債率超過80%、淨負債率超過200%、現金短債小於0.3的不在少數。

100家上市房企中,踩中兩道紅線的橙色房企有36家,其中包括中交地產、天地源、力高集團、大悅城等。《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橙檔中的房企多數是踩中了「資產負債率大於70%」和「現金短債比小於1.0」這兩道紅線。

100家上市房企中,黃色檔的房企為28家,其中包括濱江集團、恒隆地產等。同時,多數房企踩中了「資產負債率大於70%」這道紅線。而綠色檔的房企成員最少,100家房企中僅有14家。除了中海地產、招商蛇口等少數幾個龍頭房企外,多數綠色檔房企規模較小,屬於中小房企行列。

難言「借新還舊」

此前,「高槓桿」這一標籤一直緊緊貼在房企身上。房企不斷借新債還舊債,債務規模因此也巨高不下。「三道紅線」對房企有息債務規模增速進行了管控。後續,若新規在整個行業內實行,房企有息負債規模將出現縮減。

諸葛找房公布的數據顯示,按照相關標準,100家房企中未來有息債務規模不得超過8.25萬億元,與2020年上半年相比上漲5.4%。有息債務淨增平均規模不得超過42.32億元,與2020年上半年相比則減少了16.9%。

綠色檔的房企最為安全,後續融資同樣具有優勢。上述提到,綠色檔的成員龍頭房企較少,大部分為中小房企。值得關注的是,一直以來,中小房企受發展規模和速度等影響,融資難度均較龍頭房企而言更大。因此,中小房企一般通過謹慎拿地、注重銷售等方式來創造現金流。

銷售回款或將成現金流主要來源

「對於一些債務壓力較大的企業,後續需要不斷嘗試降低負債。甚至有必要積極降價促銷,以回籠資金。」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如此認為。若新規在行業內實行,融資則面臨收緊,房企緩解資金壓力的主要來源變為增加銷售,緊抓回款。

WIND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總營業收入為9761.80億元,增速為1.84%。實現歸母淨利潤為808.95億元,增速則為-21.82%。2020年上半年,儘管房地產行業的營收維持著正增長,但增幅出現了明顯的收窄。

市場方面,「房住不炒」的基調一再被鞏固。同時,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有包括長春、杭州等在內的多個城市發文調控樓市,涉及提高首付比例、嚴控購房資格等方面,調控放鬆的苗頭並未出現。

同樣,受到調控政策的影響,再疊加土地成本,自2018年以來,房企的銷售淨利率就在不斷走低。相關數值已經從2018年的13.58%下跌至10.70%。華創證券方面認為,在「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背景下,行業利潤率水平下行趨勢仍未結束。

若以加快銷售來保證現金流充裕,業內認為,降價難以避免。日前,也已有房企開始大規模發布廣告,表示開啟房源打折促銷活動。但諸葛找房方面則認為,房企降價促銷並不是最穩妥的方式,率先降價者往往可以贏得更好的市場反應,後來者很容易陷入被動局面。同樣,也有多家河南省本土房企的負責人表示,不會降價銷售房源。

而近期,房企出售股權的動作頻頻。例如,9月21日,首開股份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福州首開中庚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珠江實業則在9月23日發布公告表示,擬轉讓廣州天晨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49%股權,掛牌底價不低於2.13億元。

「三道紅線」引發了業內對於房企負債的高度關注,並引發了關聯反應。或受少數房企負債規模過高的影響,9月25日,港股內房股多數飄綠。同時,有包括上實城市開發、匯景控股等在內的房企股價跌幅超過5%。

相關焦點

  • 開發商融資「三條紅線」 TOP50裡踩線房企已達34家
    其中,踩到「三道紅線」的富力地產將通過賣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該公司董事長李思廉在中期業績會上表示,年內擬出售一些投資性物業和地產項目,規模在120億元左右。華創證券分析師周冠南指出,若「三道紅線」政策實施,房企存貨周轉有望提速,引入聯營、合營投資者的案例可能增多,銷售回款周期或將縮短。
  • 我國房企融資「三道紅線」即將於2021年起在全行業全面實施
    融資「三道紅線」預期之下,近期眾房企降負債動作越發頻繁。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同策研究院數據梳理發現,今年三季度,在所統計A股的93家房企中,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33家;而在所統計H股的40家房企中,上半年財務指標處於綠色檔(三條未踩線)房企僅有6家。隨著房企未來「成長」空間被收緊,安全成為了第一要義。
  • 「三道紅線」高壓下,TOP100房企單季出售資產641億,紅檔房企最積極
    「需要回籠資金滿足三道紅線要求,否則房企面臨生死存亡。」匯生國際融資總裁和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衝直言,2021年房企降槓桿的動作肯定會持續下去。Top100房企出售資產641億據時代財經了解,「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具體包括: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
  • 「三道紅線」下,哪些房企的日子最難熬?
    但是這三道明確的紅線標準,堪稱加強版的「房住不炒」,一招釜底抽薪打的房企措手不及。具體的「三道紅線」為:紅線1:房企扣除預收款以後的淨資產負債率高於70%;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紅線3:現金短債比例小於1倍。除此之外,拿地銷售比是否過高、經營性現金流的情況這兩方面,也將作為監管機構考察的重要指標。
  • 「三道紅線」壓頂,房企高槓桿擴張時代一去不復返|年度經濟觀察
    下半年「三道紅線」突然祭出,自家公司進入「約談」名列。此後,姜明的任務又多了一項——賣房。「部門人均指標一套房,今年賣不出去,年終獎就別想了。」姜明苦笑道。2020年以來,很多房企都給融資部門定下新目標,內容大都圍繞「大幅降低融資成本」「回款」進行。多位房企負責融資的高管均對《中國企業家》印證了類似觀點。
  • 稜鏡|易居丁祖昱:2021年「三道紅線」新政將覆蓋更多房企
    作者 | 郭菲菲 出品 | 稜鏡·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2021年房地產行業的金融政策將持續收緊,過去兩年在不斷關閉房地產的金融水龍頭。『三道紅線』範圍也將擴大,從十幾家試點增加到五十家甚至更多主流房企。」
  • 房地產「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出臺 高負債房企面臨較大壓力
    記者調研了解到,房地產「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出臺疊加償債高峰期,高負債房企面臨較大壓力。福晟集團、泰禾集團等規模房地產企業已出現爆雷風險,陽光城等品牌房企也面臨合規的陣痛。專家建議,切實落實融資新規,建立相應監測和預警機制,防止房地產金融風險進一步蔓延。
  • 「三條紅線「擴圍,房企的苦日子來了!
    「三條紅線」,即是:一是剔除預售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二是淨負債率大於100%;三是現金短債比小於1。監管部門根據房企踩線多少,將房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管理,假如開發商踩中三條紅線,就不能再擴大借錢的規模;假如踩中兩條,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假如踩中一條,增速不得超過10%;假如一條也沒踩中,不得超過15%。
  • 盤道兒2020年度熱詞 「三道紅線」出臺 房企降負債多管齊下
    「三道紅線」的施壓,也讓不少「踩線」房企使出渾身解數。然而,無論是抓回款、促銷售;還是加快推盤、減少拿地……房企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負債降下來。  嚴控有息負債增長  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會議形成了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的三檔規則,即「三道紅線」:1、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2、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3、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 。
  • 「三道紅線」全中!曾經一線房企「種子選手」,已淪為中小開發商
    雖然短期無憂,但標普預計在未來6個月及以後, 陽光100中國難以產生足夠的營運現金流,將繼續面臨持續的流動性壓力。02「三條紅線」全中據官網介紹,陽光100中國創建於1999年,前身為廣西萬通企業,由易小迪於1992年創辦,2014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 抄斷房價上漲後路,房企融資觸紅線,接下來就拼誰膽大了
    專家表示:未來5年還會接著上漲,我國目前城鎮化水平在50%左右,離70%還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正是因為這些專家的言論,造成了炒房客和投機者盲目的自信。但是有句話說得好「沒眼光的看當下,有眼光的看三年」,什麼意思呢,前房地產投資大佬們的拋售地產行為足以證明他們已經洞見了未來房地產的發展。
  • 盤道兒2020年度熱詞丨「三道紅線」出臺 房企降負債多管齊下
    2020年夏天,「三道紅線」的橫空出世,在地產圈掀起不小風浪。  「三道紅線」的施壓,也讓不少「踩線」房企使出渾身解數。然而,無論是抓回款、促銷售;還是加快推盤、減少拿地……房企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負債降下來。
  • 融資「三條紅線」來襲,哪些地產百強會被淘汰出榜?
    觸及「三道紅線」不許增長有息負債》。「三道紅線」成了這個月行業內最大的熱點。所謂「三道紅線」是指:紅線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紅線2:淨負債率大於100%;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
  • 「三條紅線」倒逼房企轉型升級
    而在2020年的多項調控政策中,「三條紅線」的重要性無疑引發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多位專家及從業人員均表示「三條紅線」將轉變行業格局及企業發展模式。所謂「三條紅線」政策,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以及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倍。按照這「三條紅線」,監管部門將把試點房企分為四檔管理,每降低一檔,此後的有息負債規模增速上限將增加5%。
  • 房企都如何看「三條紅線」
    過去一周,關於12家試點房企被住建部和央行請到北京喝茶聊天以及房地產融資三條紅線相疊加的傳聞和報導,讓房地產商們風聲鶴唳。恰好又趕在發中期財報的節骨眼上,難免財報中各種巧立名目、讓人眼暈到懷疑智商的負債要被媒體、金融機構和投資機構計算計算、算計算計,然後與三條紅線挨個對照,扯下房企那塊遮羞布。
  • 隨著三道紅線正式實施日期的日漸逼近 房企正抓住最後的窗口期
    發債的增加,與今年初以來融資條件適當寬鬆有關,更顯示出9月初關於「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即將執行的風聲之下,房企搶閘融資的急切心理。對此,克而瑞研究評論稱:一方面可能為接下來11月的償債高峰做準備,另一方面融資環境的收緊讓房企抓緊發債,囤錢在手心不慌。關於「三道紅線」指標,即監管層提出的: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70%,淨負債率100%,現金短債比為1倍。
  • 「三道紅線」實施在即 房企們準備好了嗎?
    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在會上表示,「三條紅線融資新規反映出國家不希望房地產行業佔用過多金融資源。」   鬱亮還指出,在房地產業的「白銀時代」,土地紅利、金融紅利都在消失,管理紅利興起,行業將回歸成國民經濟中的一個普通行業。在這一階段,企業將不再依靠槓桿,而是靠全面競爭能力獲取競爭優勢。   鬱亮提及的「三道紅線」到底有多嚴?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擴張模式無以為繼 2021年房企會降槓桿嗎?
    2020年底,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拋出一連串關乎房企生存的基本問題。三道紅線下高槓桿擴張模式無以為繼,2021年,房企會降槓桿嗎?答案是肯定的,在「三道紅線」監管壓力下,未來三年,降槓桿將成為所有房地產開發商面臨最大的考題和任務。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召集12家房企召開相關會議,「三道紅線」監管正式被拋出。
  • 「三道紅線」下房企策略分化:有的謹慎投資 有的乘機擴張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博 「目前趨勢是,相較於對規模擴張的追求,房企更看重安全係數,所以,紛紛放緩拿地步伐。」一位深圳房企的戰略運營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網。儘管「三道紅線」的實施信息尚未明朗,但影響已經立竿見影,最先反映到土拍市場上。
  • 金輝:這是三條紅線後第一家上市房企
    作者: 地產操盤手繼三條紅線後,金輝控股在港股掛牌,穩健發展風格獲市場認可。金輝控股作為TOP40中為數不多才上市的房企,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後,其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而穩健的經營風格能為金輝控股的未來發展帶來什麼,相信資本市場也將持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