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旦假期收假回來上班的第二天,那些還在嫌假期太短,還沒玩夠的朋友該收收心好好工作了!還有一個多月,就要迎來春節假期了,看看你們的銀行卡餘額,存好錢回家過年了嗎?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實施,而之前使用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9部法律被同時廢除。
於此同時,《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稱《通知》)也正式實施。
圖源丨截自中國人民銀行
該《通知》於2020年12月31日,由中國人民銀行(央行)、銀保監會發布,並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是房地產領域既「三道紅線」後最重磅的規定。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一般新規出臺,大部分會提前公示,而此次完全沒有任何過渡期。
將銀行分為5檔
此次發布實施的新規全稱為《房地產貸款集中度進行管理》(以下簡稱《貸款管理制度》),主要目的是對銀行業的房地產貸款進行集中管理。
首先,《貸款管理制度》中規定以後銀行房地產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應滿足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管理要求,即不得高於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確定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上限。
簡單來說,就是有上限,而且還不能突破。
另外,根據《貸款管理制度》中所示,央行和銀保監兩部門根據不同銀行的資產規模及機構類型,分成5檔對房地產貸款集中度進行管理。
圖源丨中國人民銀行
而《通知》中還提到:
圖源丨截自中國人民銀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兩種情況暫不納入房地產貸款佔比計算:
1、住房租賃有關貸款,目的是為支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2、為配合資管新規的實施,資管新規過渡期內(至2021年底)回表的房地產貸款不納入統計範圍。
「三條紅線」的姊妹篇
有人說,此次實施的新《貸款管理制度》,是「三道紅線」的姊妹篇,為啥這麼說呢?我們來看一下《貸款管理制度》實施的目的就知道了。
《貸款管理制度》中開頭就提到這麼一句話:
為增強銀行業金融機構抵禦房地產市場波動的能力,防範金融體系對房地產貸款過度集中帶來的潛在系統性金融風險,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穩健性,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決定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總結下來就是:「抵禦房地產市場波動,防範金融風險」。
之前出臺的「三道紅線」主要影響的是資金使用方,也就是KFS,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KFS進行超額融資;而《貸款管理制度》則是面對資金提供方,在一定限度上限制了銀行及金融系統流入房地產貸款領域的資金額上限;兩個政策直接把供需雙方都給限制了。
圖源丨攝圖網
畢竟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房地產相關的貸款佔銀行貸款的39%。
為什麼是不完全統計呢?要知道,這僅僅是銀行體系內的貸款,那些房企自行發行的債券,融資的股權,以及信託等都不計算在這39%裡面。
另外,還有部分人會用經營性貸款去全款買房,如果說把這些都算在其中,房地產貸款估計會佔到我國金融體系的一半。
根據統計,過去世界上總共產生了130多次金融危機,其中100多次和房地產有關。而距今最近的美國金融危機以及日本金融崩潰,起因均與房地產相關,所以從供需雙方的角度來看,出臺政策進行控制都是非常必要的。
新政發布對樓市有什麼樣的影響?
每當樓市有新政策出臺,對市場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影響,而此次實施的新政對樓市會有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在此前實施的「三道紅線」,讓不少KFS一度陷入困境,難以通過舉債擴大規模,不少房企的債務償還,也不能靠舉債進行,只能依賴銷售回款。
而《貸款管理制度》的實施,將會限制銀行及金融系統流入房地產貸款領域的資金額上限,這可能會影響部分購房者的貸款額度,對投資性購房者的需求會大大降低,同時也加大了KFS依賴銷售回款的難度。
可以說,兩項政策的實施,正在前後夾擊房地產行業;但是,作為「老油條」的KFS們來說,也許會「另闢蹊徑」,以保住自己的資金鍊正常運轉。
不過這另闢的蹊徑對於購房者來說,究竟是利還是弊,這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