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明年是「雙春兼閏月」,雙春兼閏月有什麼意義呢?是好年頭嗎
2020年是雙春兼閏月嗎?面對這個問題,不少人有很多疑問。如今已經到了臘月份,年味也越來越濃。在民間,一到臘月就算是到了年了。而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習俗也好,節氣也好,在老百姓心中都是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於生活在農村鄉下的老人們來說,他們或許知識水平不高,但是在習俗以及節氣上的計算,永遠不會出現差錯。筆者前段時間回老家,走在街頭巷尾,也聽到村子裡鄉親們在討論,大都認為2020年是個好年頭。
2020年不同以往,屬於「雙春兼閏月」年對於「雙春兼閏月」年,可能還有不少人不明白。「雙春兼閏月」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什麼意義?接下來,筆者就帶領大家來了解一下它。「雙春兼閏月」意思是,在這一年當中,會有兩個「立春」的節氣,而且在當年還有閏月。比如即將到來的2020年,就是有2個立春的節氣。農曆的正月十一和臘月二十二都是立春。而2020年閏四月,也就是說,明年會有2個四月。當然也意味著出生在四月的朋友可以過兩個生日。相比於以往,2020年是個特殊的年份。因為2018年是單春,而2019年無春,所以這2020年,在民間都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為何會有「雙春兼閏月」年對於為何會產生「雙春兼閏月」,筆者也是最近才搞明白的。根據筆者的了解,雙春兼閏月的形成主要是陽曆和農曆的時間差造成的。大家都知道,陽曆一年是365天,而我國的陰曆則是354天,一年當中會有11天的差距。如果累計上過三年,那加起來就是一個月了。所以,每三年就會有一個閏年,目的是調整陽曆、陰曆的日差。而2020年由於閏四月,所以整年有384天。
而在曆法之中,我們將地球環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均地定出 24 個點,並稱它們為「節氣」,所以才有了24節氣之說。2019年,大家都知道,今年是沒有春的,所以只有23個節氣。而2020年就不一樣了,因為閏年所以有了25個節氣,立春因此有了歲首和歲尾兩個。
2020是雙春兼閏月,這一你有什麼講究或者禁忌嗎對於生活在農村鄉下的人來說,普遍都把2020年當成好年頭。這是因為在民間,雙春和閏月,被認為是喜上加喜的意思。特別是在老人眼裡,明年是最適合結婚生子的年份。在這一年中,一些地區還會在閏四月,舉行一些節日或者是遵循一些古老的習俗。根據筆者的了解,不少農村鄉下,會在閏月的時候,女兒回娘家吃「閏月飯」。當然了,我國區域面積廣闊,地區文化差異大,所以每個地方的習俗也不一樣。
還有不到1個月就到了農曆新年了,2020年即將到來,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你有什麼看法呢?你認為2020年是個好年頭嗎?歡迎大家互動留言!
小編猜你還想看:
俗語「頭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今冬冷不冷?專家:已成定局
俗語「春打六九頭,喝水像喝油」,2020年立春在幾九?答案來了
俗語:為什麼說「出了五服不是親戚」?五服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