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鼠年是「雙春年」?有啥說法

2021-01-10 李子說農

2020年是「雙春年」嗎,農村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一年兩次立春,有啥說法嗎?

今天是12月16 日,還有半個月就進入2020年了,此時一些新的「萬年曆」也已經出爐了。我們這裡的農村人有一個習慣,都是在新年到來的時候,去購買一本新的「萬年曆」來看一下,順勢查看一下今年的運程。這不在農村裡的老父親就讓我回家時候,買回一本「萬年曆」以方便查詢。

等我把「萬年曆」買回家後,由於好奇自己就簡單的翻閱了一下,卻發現在2020年有兩個立春,我們那裡叫做「打春」。原來是農曆的2020年(即是鼠年)居然是「雙春年」,頓時我也是很好奇:這農村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一年兩次立春,有什麼說法嗎?

2020年的「雙春年」都是什麼時候?

「雙春年」的意思是,在一年之中發生兩次立春。在有「雙春年」後,當然也有「無春年」,而「無春年」的意思則是一年中沒有一次立春的出現。

而我剛剛去查了一下日曆,在2020年(農曆鼠年)確實有兩次立春,一次是農曆的正月十一日,而另一次則是在農曆的臘月二十二日。即是一個立春在農曆鼠年的月初,而另一個立春則是在農曆鼠年的月底。但是按照農曆的算法,農曆一年是360天,為什麼會出現「雙春年」現象呢?

為什麼會出現「雙春年」的現象呢?

世界的日曆都是按照陽曆來記錄時間的,而陽曆則是按照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規律制定的,地球公轉一周是365天、是12個月、也是一年。而這陽曆365天是非常固定的。而陰曆則是按照月亮的盈虧變化的規律制定的。即是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而每月初一為新月十五為圓月。因此古人們通常稱這種曆法為陰曆。但是這十二個陰曆月有三百五十四天左右。

而我國的曆法卻是陰曆和陽曆相結合的陰陽曆。但是來說,這陰曆和陽曆是有時間差的,古人們為了解決著時間差問題,則增設了陰曆閏月的方式來解決陰陽曆之間的平衡。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出現下一年中有13個月的現象,而2020年(農曆鼠年)就有了兩個立春,即是「雙春年」。

農村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鼠年有兩次立春,有什麼說法呢

按照農村老俗話的說法:「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這意思是說,如果在某一年中遇到兩個立春,那麼在這一年結婚時非常吉利的。如果某一年中沒有出現兩個立春,而這一年就是「寡婦年」。而寡婦大家也是比較好理解的,指的是在古代沒了丈夫的女人,而這女人一輩子是守寡的。所以根據古人的說法,在「雙春年」結婚時非常吉利的,而在「無春年」結婚不是很吉利的。

但是「千裡一俗語」,我國面積這麼大,而各地的風俗人情又不同,因此也就出現了另一句俗語,按照一些地方俗語的說法是:在「雙春年」是有二度春的含義,就是結婚兩次的意思,按照古人的說法也是不宜結婚的。但是筆者認為,這「雙春年」和「無春年」都是陽曆和陰曆之間是古人們根據陰曆和陽曆之間的平衡,而人為安排的結果,這個結婚的事情是無關的,所以人們也不要在糾結了,只要兩個人感情好,什麼時候都是「雙春年」的。

總上來說

通過上述分析來看,在2020年(農曆的鼠年)確實出現了「雙春年」的現象。而這「雙春年」也是古人們的人為決定的,而和是否能結婚的問題是沒有任何瓜葛的。所以來說,我們在研究農村俗語的時候,一定要以科學的方法來解讀最好。

相關焦點

  • 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2020年是雙春年,也是閏月年
    導語: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2020年是雙春年,也是閏月年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中留下的文化也被中華兒女所傳承,其中俗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因為其通俗易懂,且背後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而廣為流傳,其中有描述農村生活的,
  • 鼠年將至,「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雙春年好嗎?看完有數了
    由於在2019年並沒有立春節氣,2020年的春節來得比較早,雖然在2019年沒有立春節氣,但是在2020年中卻有兩個立春節氣,再加上明年還是閏年,所以在農村還有「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的說法,那麼關於雙春年還有哪些說法呢?有閏月的年份,人們稱之為閏年,而沒有閏月的年份,則是平年。在2020年是閏四月,所以便是閏年。
  • 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2020年就是雙春年,也是閏月年
    在這其中還有一種類似祝福語之類的諺語,是關於一個特殊日子或者節氣的說法,很有趣味,就比如這句「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說的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對婚姻的影響,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年份是什麼,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結婚好?
  • 農村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20年是雙春年,不妨留意
    農村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20年是雙春年,不妨留意陽曆又稱為太陽曆,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參考制定出來的,根據陽曆的日期,人們在一年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來四季變化,星座也是依陽曆來定的。我們過年時講究的陰曆,則是以月亮繞行地球一周為一個月,世界上所有擁有古老文化的國家,最開始都是使用陰曆的,因為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非常明顯。
  • 「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2020年是啥年?農村這些說法你知道嗎
    因此,陰曆和陽曆兩歷合算約相差十一天,為了解決陰曆和陽曆兩歷合算的時間差問題,增設閏月就是古人解決這一問題方法,從中也可感受到先人們的大智慧,不過增設閏月後,若干年中就會有某一年有十三個月現象。古人為了適應曆法與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中每19個年頭加入7個閏月,導致19個年頭裡有7年裡沒有立春。也就會有7年有「雙立春」現象。
  • 老人說:「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聽說明年是娶親嫁人好時年
    結婚,對於中國人來說是非常神聖的事情,所以擇吉日行事是中國人的民俗傳統。古代人很講究結婚的黃道吉日,尤其是對於女性來說,這是一生最重要的日子了。常言道「男靠出生時,女靠出嫁日」,由此可見,良辰吉日對於女性的重要性有多大了。
  • 2020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春年」,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大家好,歡迎來到「村東張二狗」欄目,每日分享最新的三農資訊,以及農業小知識,喜歡的不妨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喲,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2020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春年」,是啥意思?有何講究?金豬辭舊歲,玉鼠迎新年,時間飛快,轉眼即逝,錢沒賺多少,又該過年了。
  • 農曆雞年有384天 「雙春閏月」是結婚好時年
    農曆雞年有384天 「雙春閏月」是結婚好時年 發布時間:2016-12-19 12:33:57.0臺海網       據廈門日報報導,再過一個多月,我們就將迎來農曆丁酉雞年。這個雞年可不尋常——它長達384天,比今年多出了一個月。
  • 農村俗語「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有什麼說法呢?
    但是俗語「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又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說鼠年難逢雙春年? 按照這樣的方式計算,一年中農曆會比陰曆少11天,3年會少出一個來月,所以會有「三年一閏」的說法。正是這種差別,為了使農曆和陽曆之間進行置正,我們引入了閏月,有的年份農曆會多出一整個月來,比如2020年有13個朔月共384天就是如此,這樣就形成了有的年份「兩頭無春」的「寡年」,有的年份則是兩頭都有春的「雙春年」。
  • 2020年是「雙春兼閏月」,什麼是「雙春兼閏月」?有啥禁忌?
    導讀:明年是「雙春兼閏月」,雙春兼閏月有什麼意義呢?是好年頭嗎2020年是雙春兼閏月嗎?面對這個問題,不少人有很多疑問。
  • 2020是「雙春年」,雙春年適宜「結婚」嗎?看有什麼講究
    有人說雙春年不適合結婚,這是為什麼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的原因吧!在我們國家有陰曆和陽曆之分,所以會出現雙春年,就是年頭,年尾有兩次立春節氣,而這一年被稱為「雙春年」用現代理念詮釋就是陰曆和陽曆的碰巧。
  • 19年是「寡婦年」,20年是「閏月雙春年」,啥意思,有啥特別嗎?
    時光荏苒,2019年即將告一段落,如今已入臘月,農曆豬年也將告別,迎來新一輪的開端「鼠年」!眾所周知,2019年農曆「金豬年」,「雙頭無春」被稱為「寡婦年」或者「滑年」「無春年」!其實,也不難理解,對於樸實的農民來說,都希望寓意美滿,而立春是春季的開始,也是希望孕育的季節,因此,「無春之年」很多農民自然心裡不免有些失落,進而有了「孤寡之年」的說法!
  • 九哥講農俗(第15期):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節?
    俗語,指約定俗成,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煉的語句。包括諺語、歇後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大多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大多數是生活經驗的總結,是智慧積累的結晶,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當然,也避免不了有些糟粕,需要我們加於辨別,有選擇地吸收。
  • 2020年是「雙春兼閏月」
    「雙春兼閏月」就是說2020年會有兩個立春,還有閏月。
  • 結婚選日子兼顧太多,「雙春」年結婚人多,究竟有何說法?
    ,人們大多喜歡選擇在「閏月年」結婚。這不,就連古人都說過「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嘛!  一般喜結良緣的日子,人們做任何事情都喜歡取「雙」,所謂「雙喜臨門」,因此結婚的「喜」字都很獨特地寫作「囍」。那麼在這個大喜的日子,如果選擇的年份也是「雙春」,這份難得的造化,在人們看來也是含有「天公作美」之意的。
  • 今年是雙春年,農村俗話說,「鼠年難逢雙立春」,這種說法對嗎?
    有的人說今年是雙春年,農村俗語說,「鼠年難逢雙立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種說法對嗎?首先,之所以說今年是雙春年,是因為2020年有兩個立春節氣,正月十一和臘月的二十二都是立春的節氣。在古代人看來,春意味著美好的開始,所以說如果是雙春,可謂是寓意良好。
  • 送走「啞年」,迎來「雙春年」,鼠年遇「雙春」農村有何講究?
    為了鼓舞農民新一年的士氣,給農民一個好的盼頭,有很多關於年頭的說法,這其中很多農民比較認可的就是「啞年(又稱為寡婦年)」、「雙春年」之說。其實並不是什麼特別神奇的事情,科學是可以解釋得通的,因為我國有兩套曆法,農曆和陽曆,因為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更符合我國的農業生產規律,而我國又是個農業大國,所以農曆的新年是我們最隆重的節日,但是為了同國際接軌我們現在採用的又是陽曆,陰曆按照的是月亮變化規律制定的,陽曆按照的是太陽公轉制定的,本身二者存在11天的差異,為了兩者能夠接軌陰曆就有了閏月,這不2020年就有一個閏月,有了兩個立春節氣。
  • 2020年是「雙春年」,到底什麼是「雙春年」?是好還是壞?
    2019年即將結束,翻看日曆才發現2020年居然有兩個立春節氣,一個在年初一個在年尾。一般情況下,正常年份一年只有一個立春,但2020年卻有兩個立春,這是好還是壞?有哪些說法?一、什麼是「雙春年」?雙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內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雙春年一般在閏月年出現,2020年將是閏四月。按正常月份的話,陰曆年中有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更替一輪後,進入下一年的節氣更換中。但由於閏月的存在,則使下一年的立春節氣出現在這一年的尾巴上。因此出現「雙春年」。其實,這是中國現行以大年初一作為新年開端的習俗制度造成。
  • 今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立春」,對農業有什麼影響?
    大家好,歡迎來到「村東張二狗」欄目,每日分享最新的三農資訊,以及農業小知識,喜歡的不妨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喲,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今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立春」,對農業有什麼影響?那麼今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立春」,對農業有什麼影響呢?要了解雙春年的這種自然狀況,首先要了解農曆年和陽曆年的基本的規定。陽曆年是全世界採用的一種紀年的方法,也就是說按照太陽自轉一周的時間作為一年的時間,基本上在365天或者366天。對於農曆年也是我國採用的一種紀年的方法,那就是地球繞著太陽需要轉的時間。
  • 農村有句俗語:「鼠年難逢雙春年」,雙春年的2020年有些講究
    時間飛逝,感覺一年還沒來得及做幾件事,轉眼間現在已經到了2020年的3月了。大家都知道2020年除了是鼠年,還是雙春年,那麼鼠年和雙春年剛好在一起的年份並不多見,這樣在農村就有「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立春」的說法,這種說法有什麼講究?到底是指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