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記者!時代的記錄者
總有一群身影
穿梭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不論清晨夜晚
他們赤誠勇敢
他們風雨兼程
風裡雨裡,他們跋山涉水
只為記錄當下最精彩的瞬間
他們不懼嚴寒
他們不怕酷暑
發現美好,鞭撻不公,書寫真相
挖掘著我們身邊的故事
哪裡有新聞
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
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心中有信仰,筆端有力量
他們用紙筆傳播正面能量
他們用鏡頭記錄感人瞬間
他們用報導反映群眾心聲
他們是時代的記錄者
他們是歷史的見證人
他們用青春與熱血
詮釋著新聞工作者的職責與信念
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記者!
面對疫情,記者們在一線
疫情期間
他們用信仰築起了「紅色堤壩」
用初心映照著鮮紅的黨旗
每一位記者
逆行奔赴抗「疫」前線
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執著與堅守,書寫出媒體人的擔當
關鍵時刻,多平臺矩陣分發
講好龍江故事,傳遞龍江好聲音
傳播正能量!
8月27日,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舉辦了2020年度「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選拔賽。本次活動以「講好龍江抗疫故事」為主題,旨在講述新聞工作者親歷親見親聞親為的精彩故事,詮釋廣大新聞工作者在此次抗擊疫情工作中努力踐行「四力」,不畏生死、向險而行的良好精神風貌。本次活動共有13位選手進入選拔賽決賽,他們分別是楊少龍、亓新莉、魏星宇、呂鴻波、何曉藝、任墨、楊志敏、柳春迪、鄒積鈺、李秀民、胡亮、李姍珊、顧芳。
臺黨組成員、副臺長白晶濤現場指導本次「好記者講好故事」選拔賽活動。臺各中心採編一線的編輯記者代表和臺職能部門幹部職工代表共計110餘人觀看比賽。
《山河遠闊 遇見荊楚》
楊少龍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衛視傳媒中心事業二部《新聞夜航》節目組記者。曾多次參與《新聞夜航》各種大型策劃報導。2020年1月,武漢疫情告急。我省派出第一批醫療隊前往武漢支援,聽到消息後,楊少龍第一時間向領導請戰,希望作為隨隊記者前往武漢採訪支援。1月27日晚11:30,楊少龍跟隨我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落地武漢天河機場,在武漢工作期間,與醫療隊員同吃同住,多次出入武漢各所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在疫區奮戰52個日夜,發回抗疫前線各類報導近百條,3月18日,圓滿完成任務,安全返回哈爾濱。
他說,「在武漢的日子,每天都被感動著,臨別時,大家臉上的淚水,詮釋著為這座城市拼過命的經歷。而我,能見證這裡發生的一切,把武漢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實屬榮幸。」
《用最溫暖的聲音 強信心 暖人心 聚民心》
亓新莉
中國新聞界最高人物獎——長江韜奮獎、主持人金話筒獎、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全國廣播影視大獎獲得者;策劃主持的《直通998》節目收聽率、影響力位列我省所有廣播節目第一位,被百姓親切地稱為「欣莉姐」、「龍江上空最溫暖的聲音」。
她主持的《直通998》在疫情期間推出特別節目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為企業和個人排憂解難,紓困惠企。從戰役打響到我省最後一批援鄂醫療隊返回,疫情期間克服各種困難,每天現場直播主持節目,連續70多天,從未間斷。
她說,「這個時候黨更需要我們,百姓更需要我們,我是黨的新聞工作者、黨的女兒,是百姓信任的'欣莉姐',我要用最溫暖的聲音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知黨情、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我將永遠不忘初心!」
《原來你也在這裡》
魏星宇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衛視傳媒中心事業六部短視頻組編導、優質短視頻創作平臺二更視頻優秀導演。擁有豐富拍攝經驗,導演角度新穎獨到,剪輯能力紮實。導演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內外獎項,參與國際電影節展出。更曾導演拍攝多個全國知名企業的商業宣傳片,參與黑龍江省委組織部、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等組織策劃的影片拍攝,如《莊嚴的答卷》《70年龍江兒女英雄傳》等。
《眼裡有陽光 心中有力量》
呂鴻波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衛視傳媒中心事業三部《藝術龍江》主編,2019年首屆哈爾濱國際採冰節開幕式執行導演,2019年《感動龍江人物頒獎盛典》執行導演,致力於《藝術龍江》地面版的日常製作播出及衛視版的策劃籌備工作,並深度參與製作大型文化旅遊展演節目《愛上這座城》。
演講最後她說,「經歷了最初的無措與慌張,我們漸漸習慣了與病毒對抗,做好個人防護,全面復工復產,當大部分人還居家隔離的時候,我們已經進入了正常的工作狀態,除了不能摘下口罩以外,一切似乎都跟從前沒什麼兩樣。我們,用自己的方式為抗疫貢獻著力量。只要我的眼裡有陽光,我的心裡就有力量!聽著氣勢恢宏的《紅旗頌》,我在心底許下了今年的生日願望:從今以後,惟願我華夏神州,國泰民安,山河無恙!」
《不是白衣,仍是戰士》
何曉藝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通聯部副主任,2020年 1月27日跟隨黑龍江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前往武漢,在疫情最為兇險的時刻,作為唯一隨隊女記者,52天與醫護人員並肩逆行。她是一名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醫科大學畢業生,她說原本自己應該握著手術刀、舉著聽診器的雙手,如今每天都在和畫面、文字打交道,當年棄醫從文對自己深耕五載的專業也有一點不舍,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正是因為當年的學醫經歷,加上18年新聞一線的摸爬滾打,醫學和新聞專業相輔相成,完美融合,讓她在疫情期間,以雙重專業身份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成為一名抗疫戰地記者。
52天的堅守,她27次進入隔離病房,每晚只睡兩三個小時成了新常態,拼搏就有成效,馳援武漢期間,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報導團隊在媒體矩陣發稿400多篇,央視綜合頻道、新聞頻道等新聞平臺發稿96條次,其中29個重點報導在央視《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欄目播發,為抗疫鬥爭營造了積極奮進的輿論氛圍。她與團隊通過報導典型人物和事跡,展示了全國人民打贏抗疫阻擊戰的必勝之心,責任之心,謹慎之心和仁愛之心。
她,不是白衣,仍是戰士!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媒體人的使命、責任和擔當。
《見證英雄時代》
任墨
先後在新媒體中心、全媒體新聞中心、融媒體中心從事網絡新聞、短視頻製作以及地面推廣活動工作。其中《為愛起航—— 黑龍江網絡廣播電視臺<圓夢時刻>系列報導》榮獲黑龍江省新聞獎網絡新聞作品一等獎。2020年正在經歷的防疫攻堅戰,製作《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出發了!》《靜等15秒,不出門、不聚餐、不聚集》等大量優秀短視頻產品發布在極光新聞的抖音和快手平臺,總點擊量過百萬。
《不忘來時路 方知向何生——做時代的記錄者》
楊志敏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衛視傳媒中心事業一部《勞動最光榮》導演,2016年黑龍江、遼寧、吉林三臺聯辦節目《主播歌喉戰》現場總導演,2017年龍騰盛世央視春晚哈爾濱分會場執行導演,2018年先後製作了《勞動最光榮》、紀念中俄建交70周年大型綜藝節目《歌聲與微笑》、大型冰上綜藝節目《與冰共舞》等節目。
作為《勞動最光榮》之「戰疫最前線」專題的代表,她驕傲地說,「我們盡了全力去還原醫療工作者們最真實的樣子,盡了全力去呈現在危難時刻人民需要的信仰的光和熱,更盡了全力去記錄時代的脈搏。作為媒體人,我無怨無悔,前方的路途也許坎坷,但我依然會不忘初心,全力開拓!」
《小城大愛》
柳春迪
她是全省第一批深入醫院採訪的記者,又在省重症救治中心蹲點一個月,疫情最嚴重期間她沒有休整,再次奔赴綏芬河一線。她報導的《首批患者治癒出院》《確診產婦產女》等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並得到了省委書記的點讚。她撰寫的抗疫記者手記被廣電總局公眾號選用刊發,成為全國地方臺五篇中的一篇,並獲得同系列中最高點擊量。
她說,「小時候被問到長大後的理想時,我總回答說想做一名戰地記者。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實現了小時候的理想,走向了沒有硝煙的戰場。從哈爾濱市傳染病醫院到群力重症救治中心,我和同事們一次次走進最危險的區域,只為傳遞最真實的聲音。」
《不一樣的春天》
鄒積鈺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主持人。主持風格溫暖、大氣、端莊、睿智,受到廣大聽眾的認可,現主持黑龍江新聞廣播《法治在線》,主持由省委組織部與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共同開辦的黑龍江省首檔融媒體扶貧公益廣播節目《工作隊長面對面》。
她說,「在這場沒有硝煙的全民戰『疫』中,全國上下團結一心,攜手抗疫,我們能做的是各盡其責,各彰其能。春天在哪裡?春天就在眾志成城的信念裡,在守望相助的信任裡,在中國必勝的信心裡,春天就在我們心裡,春暖之時是花開的芬芳,盛夏身後,是收穫的秋天!」
《幕後戰「疫」》
李秀民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重點報導部智庫運維項目部負責人。從2006年入臺以來一直奮戰在新聞一線,曾多次參與我省重大新聞事件的採訪製作。2020年疫情期間,負責製作講述龍江醫護人員抗疫故事的新聞專題片《為生命而戰》。這部專題片首次在專題片中運用了新媒體的包裝方式,充分展現了龍江人民眾志成城、同心抗疫的精神面貌。她與團隊夥伴們默默堅守、勇敢擔當,用自己的方式貢獻戰疫力量。
《我把青春獻給你——龍廣電戰「疫」中的青春之歌》
胡亮
15年來她擔任8年早間節目、6年晚間節目主持工作,在臺裡成立新媒體部門,需要融媒先鋒時,來到融創中心衝鋒在前。生活中她默默資助春蕾女童上學,幫助弱勢群體等等,成為黑龍江春蕾計劃形象大使,被中國青少年兒童基金會評為春蕾計劃希望之星。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她經常說:吃虧是福,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
她說,「全民戰『疫』,每一位媒體人都是趕赴戰場的英雄,融創中心的年輕戰士們逆風起飛,因為愛的深沉,所以無所畏懼!我慶幸,與你相遇,龍廣電。我榮光,我把青春獻給你。」
《哪裡都是一線 哪裡都有奉獻》
李姍珊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衛視傳媒中心事業四部《幫忙》欄目主編,從事民生新聞採編工作十一年,對新聞工作始終懷有熱忱和敬意。曾參與颱風布拉萬、遼陽街路面塌陷、迎戰暴風雪、改革開放四十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點報導。從進入新聞戰線起,就深知記者手中的筆重有千鈞,「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毀譽忠奸,筆下有財產千萬,筆下有人命關天」。無論採訪選題艱難與否,始終衝鋒一線,用一種專業的精神和態度對待每一次採訪任務,用多一份的理性與沉思做好每一篇新聞報導。
她說,「做了十一年記者,無論是出現場、做暗訪還是拍專題,我都希望能衝在新聞發生的第一線。有人問我,這麼多年了,怎麼還這麼有熱情?我想說,我感謝記者這個職業,能讓我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讓我用鏡頭和筆尖記錄下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而這些屬於他們的故事終將成為我的好故事跟所有人分享!」
《深深的話 淺淺的說——國門戰役三十天記》
顧芳
2003年走進黑龍江電視臺,從業近二十年,一直堅守在新聞一線,她採制的多篇新聞作品先後獲得省及國家級獎項,曾榮獲臺首批優秀記者、首批拔尖人才、十佳記者、十佳編輯等榮譽稱號。做為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全媒體新聞中心通聯部主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大年初三開始,就一直堅守崗位。由於疫情本臺記者外出採訪受限,她全力協調全省各地方臺及縣級融媒體中心,日回傳稿件近百篇,確保了全省上下一盤棋,形成疫情期間高效聯動的宣傳態勢。
2020年4月,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病例連日增加,成為抗疫重鎮,按照上級部署,從全臺範圍內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報導組,她做為報導組組長,面對從未有過的困難和壓力,帶領團隊無懼風險、不懼艱難,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用媒體人的責任與使命,記錄抗疫歷史,傳播抗疫力量,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忠誠和擔當!
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參賽的13位選手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述,讓現場的評委和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了難忘的抗疫瞬間,展示了媒體人的責任與擔當,最終5位選手獲得最佳表現獎,8位選手獲得優秀選手獎。
最佳表現獎:
何曉藝 楊少龍 柳春迪 亓新莉 顧芳
優秀選手獎:
魏星宇 呂鴻波 任墨 楊志敏、
鄒積鈺 李秀民 胡亮 李姍珊
(順序不分先後)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因為有無數的新聞故事在前面等著我們,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好記者講好故事,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