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5歲的孩子講他們眼中的抗疫故事

2021-01-15 大洋網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獲悉,「凝心聚力 同心抗疫」番禺區民辦教育行業抗擊疫情現場演講分享會近日在番禺區融媒體中心演播大廳舉行。


番禺區教育、民政、婦聯等職能部門以及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廣州市民辦教育協會、番禺區民辦教育協會負責人出席了演講分享會。 據悉,本次抗擊疫情演講活動共收到學校學生、教師、管理人員,還有學生家長提交的453份作品,經過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20份優秀作品入圍本次分享會。


參加活動的領導、專家為這20位作者進行了頒獎。隨後,20位學生、老師以及家長演講者輪番登臺,他們結合自己或身邊人的抗疫故事進行講述,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來,用生動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典型鮮活的事例,傾情講述身邊人、身邊事,用心聲致敬不同崗位上的抗疫英雄,讚頌他們不懼艱險、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品格。 


記者了解到,登臺的最小演講者只有5歲,他是來自番禺區洛浦街美恩幼兒園的高藝宸,他演講的題目為《我的醫生爸爸》。故事「主人翁」、高藝宸的爸爸也來到了活動現場,活動組辦方為這位戰疫英雄獻上了鮮花,現場觀眾也用掌聲表示心中的敬意。主持人表示,「沒有什麼超能力,這些向『疫』而行的醫務工作者只有豁出去的勇敢:與死神賽跑,與疫情抗爭。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 

演講中,來自番禺區仲元實驗學校的學生羅潔榆以《我的抗「疫」英雄》為題講述了爸爸的戰「疫」故事,「他以最快的速度將防疫物資送到社區醫院、村委會、居委會、統籌點防疫場所,爸爸忙碌的身影、不知疲倦的樣子就在眼前,他卻說為了戰疫,大家都應出點力。」 


來自番禺區華南碧桂園學校(小學部)的學生吳源以「英雄卡片」的形式,講述了校園裡的一群戰疫英雄,他們是校園保潔員,他們是一群普通而不平凡的人,不懼疫情,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其中一位高阿姨每天打掃樓梯間衛生、拖地、噴消毒水等,不辭辛苦,「差不多半人高的消毒燈重達十幾斤,一個壯年男子抬動尚且吃力,更可況是身材瘦小的王阿姨呀!正是他們換來了校園裡的歡歌笑語和平安健康。」 吳源說。 

在活動致辭中,番禺區教育局黨組成員、局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局長曾敏表示,在「戰疫」過程中,有敢於挺在前面的黨員抗疫先鋒隊隊員;有「疫」不容辭,為愛堅守的校長、園長;有停課不停學、線上為學生帶課的「主播」老師;有敢於逆行前往武漢的學生家長、教師家屬等等。為了講好這些抗疫故事,弘揚正能量,謳歌抗疫感人事跡,學習先進典型,區民辦教育協會組織舉辦民辦教育行業「凝心聚力,同心抗疫」演講分享會格外有意義。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李波 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劉宇


相關焦點

  • 講給孩子聽 | 新編十二生肖寓言故事
    講給孩子聽 | 新編十二生肖寓言故事 2020-03-06 1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教版語文下冊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
    (家長領讀學生讀「口語交際」3遍),我們的內容是聽故事,講故事。從題目上來看,我們應該是先聽故事還是先講故事呢?學生:我們應該是先聽故事,再講故事。家長:聽故事的時候,我們應該要注意什麼呢?學生:1、我們要認真聽老師講故事。2、我們還要聽清楚故事的主要內容。(家長加以糾正,多鼓勵孩子)家長:那我們講故事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
  • 推書:這1000個故事值得繼續講給孩子聽
    當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奶奶拿起蒲扇輕輕地搖,爸爸端出冰鎮的大西瓜時,總要講點什麼。 講什麼呢,牛郎與織女的傳說,還是白雪公主的故事? 這時,天上擠著鬧著的繁星,和大人懷裡將睡的孩子,就又都打起了精神。
  • 給小朋友講小故事
    我對孩子們講故事的時候,常常覺得像《風先生和雨太太》《木偶奇遇記》,或別的童話,以及《西遊記》中的故事等,對於七八九歲的孩子程度很適合,然對於四五歲的幾個孩子似乎太深一點,講與聽都較為費力。創作幼兒故事,我又很不擅長。有時只得不顧較小的幾個孩子的理解與否,而以較大的幾個孩子為本位而講上述一類的故事。然而常常發現不妥當的結果:不但使他們興味不深,有時又容易使他們誤解,例如對於「國王」一類的名詞,我家的四歲孩子還沒有明確的概念。以致有一次他把「國王」當作「老虎」「獅子」一類的動物,後來又當作「鬼」「妖怪」一類的幽靈,突然地問我「國王有幾隻腳?」「國王會飛否?」
  • 孩子識字量大、會講故事、語言表達能力強!媽媽分享三個實用方法
    下面,我分享幾點經驗,供家長們參考:(1)從小給孩子講故事從女兒八個月大起,每晚睡前 我就堅持每給她讀睡前故事。有些故事已經重複讀了幾十次,幾百次,但只要女兒要求聽,我總是不厭其煩地讀給她聽。聽著故事長大的孩子,收穫肯定滿滿的。(2)堅持指讀給女兒閱讀的時候,我堅持用手指著文字讀。
  • 如何讓孩子專心聽故事?簡單7步讓孩子由坐不住,到吵著要念書
    怎麼引導3歲多的孩子專心聽大人講故事呢?我作為一位3歲雙胞胎孩子的媽媽,不管曾經職場生涯時,還是現在全職媽媽階段,都是陪著孩子一起閱讀,並讓孩子愛上了看書,吵著要念書,分享我的一點經驗。第一,觀察孩子喜愛的圖書類型,投其所好購買或借閱找孩子最喜歡物品,買些孩子喜歡動畫片的繪本故事,比如《超級飛俠》、《汪汪隊立大功》都有繪本買。
  • 「燕子姐姐」陳燕華:「聽」過故事的孩子,將來往往是學習好手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6月3日報導:「我們為什麼要聽童話故事?通常我們會閱讀童話故事,雖然聽和讀兩種功能最後殊途同歸,但我認為沒有開頭的『聽』就沒有後來更好的『讀』,而且『聽』過故事的孩子,將來往往是學習好手。」
  • 關於努力和輸贏,這裡有兩個小故事,適合講給孩子聽
    導讀:幾乎每個父母都喜歡對孩子講道理,希望通過循循善誘,如春風化雨般地影響孩子,達到教育的目的,可是孩子經常是左耳聽右耳冒,或者直接選擇屏蔽。其實,能夠影響孩子的從來都不是大道理,而是父母的智慧。今天包麻麻給大家講兩個小故事,背後蘊含著深意,講給孩子聽聽,一起感悟人生的智慧。
  • 用「西方教育模式」講童話,讓故事更有「教育意義」,孩子更愛聽
    每一個孩子在小時候都聽過很多的童話故事,家長們往往都把童話當作是孩子教育的啟蒙。於孩子而言,童話故事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本教材。很多人都會覺得給孩子講童話故事只是一種消災解悶的方式而已,但事實情況並非如此。孩子在童話故事當中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並且在相應的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
  • 幽默笑話:剛剛失戀的孩子加我吧,故事多長我都聽你講!
    【幽默笑話】電梯停了,走進來一對母子,小男孩大約四五歲,很可愛,我衝他笑……他媽媽說:快叫阿姨好。小男孩脫口而出:姐姐好!…………那一刻,我多怕自己會愛上他。【幽默笑話】喝一小時飲料,咬半小時吸管的孩子要幸福。【幽默笑話】好習慣的養成,在於不受壞習慣的誘惑。【幽默笑話】瘦不了的永遠在騷動,吃不胖的都有恃無恐。
  • 講故事的老梁居然是丁克家族,妻子非常貌美,網友:為啥不要孩子
    講故事的老梁居然是丁克家族,妻子非常貌美,網友:為啥不要孩子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看《老梁故事匯》這檔節目,因為他每次都能從不同的視角看待問題,切入點非常獨特,故事很有吸引力。老梁的知識非常淵博,不僅對歷史文化很了解,甚至對電影圖書也很有研究,可以說沒有他說不上的話題。
  • 幼兒園最有教育意義的53個故事,老師家長可以講給孩子聽!
    原標題:幼兒園最有教育意義的53個故事,老師家長可以講給孩子聽! 幼兒園孩子經常要聽故事,這些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家長老師都可以收藏了,以後隨時用得著~ 故事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幼兒園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 抗疫在基層 一線當尖兵 ——宿松駐村選派幹部的抗疫故事
    抗疫在基層 一線當尖兵 ——宿松駐村選派幹部的抗疫故事 2020-02-28 10:10:42   來源:安慶新聞網
  • 十個個幼兒園小故事,暑假講給小朋友聽!
    故事目標:1.知道微笑是一種美。2.懂得要愛護花。(周末帶孩子去公園看花)可設置一些問題讓幼兒討論:1.小天天和花兒都有一個什麼特點讓人喜歡?2.小天天為什麼一直沒有摘公園裡的那朵花?3.外婆為什麼說:"天天也是一朵愛笑的小花?"讓幼兒明白:微笑會讓大家喜歡,愛護花的孩子更讓人喜歡。
  •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舉辦 2020年度「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選拔賽
    本次活動以「講好龍江抗疫故事」為主題,旨在講述新聞工作者親歷親見親聞親為的精彩故事,詮釋廣大新聞工作者在此次抗擊疫情工作中努力踐行「四力」,不畏生死、向險而行的良好精神風貌。本次活動共有13位選手進入選拔賽決賽,他們分別是楊少龍、亓新莉、魏星宇、呂鴻波、何曉藝、任墨、楊志敏、柳春迪、鄒積鈺、李秀民、胡亮、李姍珊、顧芳。臺黨組成員、副臺長白晶濤現場指導本次「好記者講好故事」選拔賽活動。
  • 孩子以後智商高不高,在5歲之前,從幾個方面,便能看出端倪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一歲多的孩子只能集中5-7分鐘、2歲左右時可以達到10-13分鐘、3歲左右時能達到15-20分鐘左右。專注力是家長們很容易忽視的細節,如果孩子能專注一件事很長時間,那麼就說明孩子的注意力是大於同齡孩子的,這也是一種智商高的表現。如果家長想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可以試著這麼做。
  • 白衣戰士》用故事講給孩子什麼叫「逆行者」
    為了讓更多特殊兒童看到、聽到、感受到故事內容,麗娜老師將故事《致敬!白衣戰士》採用了不同的方式呈現,有文字版、圖畫版、音頻版、視頻版和手語版。王麗娜老師和女兒李俊秋「這些不同的呈現形式,讓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聽、或看故事。
  • 這就動動手指,聽他們的故事!
    榜樣是看得見的力量1榜樣是讀得懂的真情2黨支部書記的「三把火」:黃憲章(圖文與音頻更配哦,建議邊聽邊看)大家好,我是榜樣的聲音講述人陳翠,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講南山社區南山新村黨支部書記兼業委會主任黃憲章的故事。
  • 聽張伯禮院士講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疫歷程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以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張文宏、吳尊友、毛青等,為電視機前的學生們講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為大家講述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與疫情抗爭的歷史。從甲骨文開始,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大規模疫病流行有300多次。早在《漢書》中就提出了「隔離」是防疫的重要舉措。
  • 「寧黃同心 山河無恙」抗疫主題攝影展在寧開展 用鏡頭聚焦抗疫故事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南京新聞 > 「寧黃同心 山河無恙」抗疫主題攝影展在寧開展 用鏡頭聚焦抗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