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獲悉,「凝心聚力 同心抗疫」番禺區民辦教育行業抗擊疫情現場演講分享會近日在番禺區融媒體中心演播大廳舉行。
番禺區教育、民政、婦聯等職能部門以及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廣州市民辦教育協會、番禺區民辦教育協會負責人出席了演講分享會。 據悉,本次抗擊疫情演講活動共收到學校學生、教師、管理人員,還有學生家長提交的453份作品,經過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20份優秀作品入圍本次分享會。
參加活動的領導、專家為這20位作者進行了頒獎。隨後,20位學生、老師以及家長演講者輪番登臺,他們結合自己或身邊人的抗疫故事進行講述,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來,用生動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典型鮮活的事例,傾情講述身邊人、身邊事,用心聲致敬不同崗位上的抗疫英雄,讚頌他們不懼艱險、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品格。
記者了解到,登臺的最小演講者只有5歲,他是來自番禺區洛浦街美恩幼兒園的高藝宸,他演講的題目為《我的醫生爸爸》。故事「主人翁」、高藝宸的爸爸也來到了活動現場,活動組辦方為這位戰疫英雄獻上了鮮花,現場觀眾也用掌聲表示心中的敬意。主持人表示,「沒有什麼超能力,這些向『疫』而行的醫務工作者只有豁出去的勇敢:與死神賽跑,與疫情抗爭。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
演講中,來自番禺區仲元實驗學校的學生羅潔榆以《我的抗「疫」英雄》為題講述了爸爸的戰「疫」故事,「他以最快的速度將防疫物資送到社區醫院、村委會、居委會、統籌點防疫場所,爸爸忙碌的身影、不知疲倦的樣子就在眼前,他卻說為了戰疫,大家都應出點力。」
來自番禺區華南碧桂園學校(小學部)的學生吳源以「英雄卡片」的形式,講述了校園裡的一群戰疫英雄,他們是校園保潔員,他們是一群普通而不平凡的人,不懼疫情,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其中一位高阿姨每天打掃樓梯間衛生、拖地、噴消毒水等,不辭辛苦,「差不多半人高的消毒燈重達十幾斤,一個壯年男子抬動尚且吃力,更可況是身材瘦小的王阿姨呀!正是他們換來了校園裡的歡歌笑語和平安健康。」 吳源說。
在活動致辭中,番禺區教育局黨組成員、局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局長曾敏表示,在「戰疫」過程中,有敢於挺在前面的黨員抗疫先鋒隊隊員;有「疫」不容辭,為愛堅守的校長、園長;有停課不停學、線上為學生帶課的「主播」老師;有敢於逆行前往武漢的學生家長、教師家屬等等。為了講好這些抗疫故事,弘揚正能量,謳歌抗疫感人事跡,學習先進典型,區民辦教育協會組織舉辦民辦教育行業「凝心聚力,同心抗疫」演講分享會格外有意義。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李波 肖桂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