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幾乎每個父母都喜歡對孩子講道理,希望通過循循善誘,如春風化雨般地影響孩子,達到教育的目的,可是孩子經常是左耳聽右耳冒,或者直接選擇屏蔽。其實,能夠影響孩子的從來都不是大道理,而是父母的智慧。
今天包麻麻給大家講兩個小故事,背後蘊含著深意,講給孩子聽聽,一起感悟人生的智慧。
故事一
有個頑皮的小少年去山上砍柴,他一路走一路玩兒,想等玩兒夠了再幹活兒,路上少年捉到一隻蝴蝶,把玩於手中,突然看到了一個和尚背著一簍柴火迎面走來,少年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他對和尚說道:「大師,我們打個賭如何?」
和尚溫和地笑著回應:「不知你想賭什麼?」
少年眉眼彎彎,狡黠地眨了一下眼:「你說我手裡的這隻蝴蝶是死還是活?如果輸了,你就把那簍柴火送我,如何?」
和尚思索片刻,給出答案:「你的蝴蝶是死的。」
少年笑得合不攏嘴:「哈哈,你猜錯了,這蝴蝶是活的。」
說完他鬆開手,蝴蝶翩翩飛走了。和尚淡淡一笑:「這柴火歸你了」,然後坦然離開。
少年為自己的聰明才智沾沾自喜,興高採烈地回到了家裡,見到父親,跟父親講了自己如何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這些柴。
誰知父親一聽勃然大怒:好一個糊塗的孩子,師傅何嘗不知道你那點小心機?師傅清楚地知道,如果他說蝴蝶是活的,你肯定會捏死蝴蝶,他只有回答是死的,蝴蝶才有一條生路。師傅輸了一擔柴,你卻輸了一份慈悲心啊。
啟示:人生在世短短幾十載,何謂輸贏?很多時候,看似贏了卻輸了最寶貴的東西,而有時候好像輸了,實際上卻贏於無形。古語有云「莫以成敗論英雄」,我們要讓孩子懂得,為人處世,要用心去選擇「應該做的」,而非「我可以贏的」。
如果能夠看淡輸贏,早已贏得人生。
故事二
小徒弟跟著師傅學藝,師傅每天都會學習經史子集,徒弟在旁邊一起學習。有一天,小徒弟實在忍不住了,問道:「師傅,每天學這麼多內容,我也記不住這麼多東西,很多學過的內容,很快就忘記了,這麼學下去,有什麼用呀?」
師傅遞給徒弟一個裝過煤的竹籃,讓他去河邊打一籃水。小徒弟領命而去,打了一籃水回來,可是水早就漏光了。
師傅說:「你走得太慢了,再去打一次,這次要儘快!」小徒弟絲毫不敢怠慢,飛快地往回走,可是回到家後,籃子裡還是空空的。
小徒弟很崩潰,抱怨白白跑了兩趟,做無用功。師傅悠悠地提醒道:「你確定沒有用嗎?看看你手裡的籃子。」小徒弟一看,本來黑乎乎的籃子,不知何時,裡裡外外已經變得光潔如新。
師傅語重心長地說道:「孩子,你所讀過的每一本書,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由內而外都在悄悄地改變。哪有什麼無用功,哪怕竹籃打水也不是空啊」。
啟示:勤為書山徑,苦作學海舟。人生的進程就像有機化學反應,付出雖然不一定會有收穫,但是不付出就一定沒有回報。無論前路如何,都要努力進取,學會踏實而務實。
有一種努力叫做,每天進步一點點,只要努力不停歇,幸福就會越來越近。
【包麻麻總結】
故事雖短,內涵豐富;人生苦短,活得心態。贏也好輸也罷,短短幾十載,不過過眼雲煙。不念過往,不畏將來,只要一直努力奮鬥在路上,世間所有的美好,終將與你不期而遇。
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