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方教育模式」講童話,讓故事更有「教育意義」,孩子更愛聽

2020-12-01 DJ媽媽

每一個孩子在小時候都聽過很多的童話故事,家長們往往都把童話當作是孩子教育的啟蒙。於孩子而言,童話故事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本教材。

很多人都會覺得給孩子講童話故事只是一種消災解悶的方式而已,但事實情況並非如此。孩子在童話故事當中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並且在相應的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

童話故事往往比較通俗生動,豐滿多彩,淺顯易懂,很適合孩子閱讀,因而成為了能夠走進孩子內心的重要工具。

不可否認,童話故事對於學前期的兒童有著很好的教育作用。那麼,給孩子講童話故事有哪些好處呢?

01給孩子講童話故事的好處

1.增長孩子的閱歷

孩子在小的時候所見所聞比較少,閱歷淺薄。但是孩子們往往能夠在書籍當中增加自己的認識與經驗。我們在給孩子講童話故事的時候,孩子們會置身故事中,對故事情節進行思考。

童話故事是對生活幻想性的反映,其表達方式又最接近孩子的思想特徵,所以孩子往往能在童話故事中學到很多知識,豐富社會經驗與閱歷。

2.幫助孩子尋找真善美

童話故事當中所存在的真善美並不是一種蒼白的概念,其中所蘊含的真理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受用的。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童話故事來培養孩子最基本的價值觀,幫助孩子學會判斷好與壞、真與假、善與惡等。

孩子在小的時候往往是比較喜歡幻想的,所以童話故事往往能夠迎合孩子的胃口,讓孩子在童話的奇妙世界裡愉快的學習,對於孩子的成長大有好處。

3.穩固提升理解能力

孩子在聆聽或是閱讀童話故事時,需要開動大腦去理解故事,所以童話故事對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培養作用。

孩子的理解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後天的鍛鍊和培養才能夠提升。而童話故事就是一個比較好的載體。多聽童話故事,讓孩子愛上閱讀,對孩子的理解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都有較大的幫助。

所以說給孩子講童話故事絕對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父母只是把童話故事當作為孩子無聊時消遣的一種方式,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童話故事完全可以讓孩子得到應有的提升,那麼怎麼講好童話故事呢?我們大可以利用西方的教育方式來作為參考。

02如何運用西方教育法給孩子講故事?

1.站在孩子的角度講故事

我們在給孩子講童話故事的時候可以利用西方的教育方式,譬如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講故事。

我們所講的故事聽眾是孩子,目的是讓孩子去聽懂這則故事,並且能夠在這則故事當中尋找到真正的真理,這就要求我們能夠理解孩子的想法。

譬如我們在給孩子講小紅帽的故事時,我們應該讓孩子通過這個故事明白,對於一切陌生的人和事,都應該心存戒備。這樣做孩子才會對故事有一個深層次的認知,知道其中蘊含的道理。

2.多給孩子提問

我們在給孩子講童話故事的時候,不妨多給孩子提出一些問題,這樣不僅能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夠讓孩子更清楚地理解到這則故事到底講的是什麼。

我們大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間,包容孩子的想像力,開拓孩子的思維,助其養成勤於思考的好習慣。

3.將故事中的細節與現實連接

我們之所以要給孩子講故事,就是想要讓孩子看到虛擬故事中體現的現實世界。

比如我們在給孩子講狼來了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們需要讓孩子清楚地意識到,千萬不要做一個會撒謊的孩子,文中屢次撒謊的孩子後果是被狼給吃掉,現實中撒謊也百害無一利。

將故事中的細節引申到現實中,孩子才會更加清楚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

西方的教育方式的確可以讓孩子懂得更多的道理,並且讓孩子的能力有著更大的提升,所以我們不妨學習這樣的方式給孩子講故事。

相關焦點

  • 從凱叔講故事《2021凱叔魔幻童話之夜》:讀懂教育的本質
    在《2021凱叔魔幻童話之夜》之前,凱叔講故事主要通過線上音頻給孩子講故事,這個商業模式越來越通順,似乎沒有出鏡和孩子直接見面的必要。但在凱叔講故事4000萬的用戶中,有很多聽著凱叔聲音長大的孩子有一個強烈的願望,那就是見到凱叔,摸摸凱叔的大光頭。而且在5G+智能時代,也有更多的條件,讓凱叔團隊和全國的孩子們見上一面。
  • 幼兒園最有教育意義的53個故事,老師家長可以講給孩子聽!
    原標題:幼兒園最有教育意義的53個故事,老師家長可以講給孩子聽! 幼兒園孩子經常要聽故事,這些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家長老師都可以收藏了,以後隨時用得著~ 故事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幼兒園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 【人物名片】童話教育點亮鄉村夢想——記著名特級教師、金近小學...
    這位愛上課、會上課的老師,在全國小學教育界,特別是小學語文界有著較高的知名度。近年來,已有十餘萬教師現場聽過他的課。去年,他還獲得了全國第二屆語文教師文學課堂比賽特等獎。  給農民孩子最優質的教育  聽過何夏壽的課,都會被他的創新精神所折服。
  • 課間教育要有意思更要有意義
    緊跟潮流,別出心裁,改變傳統課間操的形式,學生有興趣,教育更有意義。相較於傳統的廣播體操,很多學校都根據自身特點、當地特色進行了有益的改編。這樣的嘗試早已多見,例如有學校的課間操就是改編後的武術操、戲劇操。很多學校之所以這樣嘗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要改變傳統課間操的「枯燥」,讓學生們更有興趣,讓課間教育更具參與感。
  • 媽媽主張溫和教育,爸爸卻堅持嚴厲教育怎麼辦?軟硬兼施更有效
    ,你好好講道理孩子還是會聽的。 父母溫和的態度讓孩子以為犯錯是很平常的,孩子不必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成本。顯然父母的態度會成為對孩子不當言行的縱容。 父母對孩子愛的表達有很多種,但是缺少懲罰的溫和教育卻常常讓父母陷入「過度縱容」的教育誤區之中。當孩子對於道理的理解有限時,父母的溫和教育很有可能讓孩子在內心悄悄地降低了犯錯成本,在言行表達上產生明顯偏差。
  • 芽芽故事上線鄭淵潔「十二生肖童話繪本」系列
    這一次,芽芽故事上線的全套「鄭淵潔十二生肖童話繪本」則是鄭淵潔作為爺爺為幫助孫女養成好習慣,創作的新一代鄭式童話。  獨立、健康、愛父母,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書  3-6歲的啟蒙關鍵期,父母應該教給孩子什麼?
  • 園和情商:比智商教育更重要的,是情商教育
    從某種意義上講,情商甚至比智商更重要,隨著未來社會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較高的情商將有助於一個人獲得成功。現在大多數家長過多地重視孩子的智商發展,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商發展,其實早期的情商教育尤為重要,也就是心理上的一種塑造,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性格孤僻、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對挫折急躁、固執、自負,情緒不穩定,那麼他智商再高,也很難取得成就。也有一些家長認為情商不用教,這是一種誤區。
  • 安全的劉慈欣,危險的鄭淵潔:童話故事裡有什麼「理所當然」?
    中國人的小學教育,兩極端的是在那裡講忠孝節義或是教怎樣寫借票甘結……」周作人說,「中間的總算說是要給予他們人生的知識了,但是天文地理的弄上好些年,結果連自己是怎麼活著的這事實仍是弄不明白。」對比之下,《燒火工》講的既非仁義道德,也不是經綸世務,作者認真描述了鯨骨火箭勾住月亮的操作,還將被固定住的月亮形容為一個「銀色的大風箏」,保留著幾分童真童趣。
  • 把『勞其筋骨』放在『苦其心志』之前,對教育孩子更有意義
    『苦其心志』是精神上受苦,能承受得了,『勞其筋骨』是體力上的透支,也能咬牙堅持住,心身都經過住艱苦生活的磨鍊,磨練出天塌了也打不垮的意志,然後才有能力頂天立地。孟子的話說出了一個人成大才的條件,可是我們今天要把這句話用在孩子教育方面,又該怎麼用呢?為什麼我們的很多孩子受點挫折就垮掉了呢?君不見一些孩子把跳樓當成兒戲一樣,是承受能力太小了?胸懷太小了?原因還在於心和身都缺乏磨練。
  • 經典童話影響孩子一生
    那些奇妙的經歷,刺激的冒險,溫馨的童話和經典的寓言,故事,每一個幸福童年不可或缺的記憶。原來,這些故事都是講述,而如今都變成動畫了。動畫加講述,當然孩子可能比較愛看。但是,有形象的故事反而限制了孩子們天賦想像力。所以,希望家長儘量是給孩子講,而不是把電腦一開就不管了。兒童故事是開啟兒童智慧大門的一把鑰匙。
  • 【好書推薦】快樂狼逆商教育系列(全四冊:快樂狼名家童話)
    原標題:【好書推薦】快樂狼逆商教育系列(全四冊:快樂狼名家童話) 快樂狼逆商教育系列 《快樂狼名家童話》(共4冊) 《快樂狼名家童話》就是這樣一套突出逆商教育,兼顧情商和智商培養的名家童話故事書。 整套書精選《大灰狼畫報》中金波、張秋生、冰波、蕭袤、呂麗娜、王蔚、肖定麗、兩色風景、陳夢敏等名家童話,分為 學會排解煩惱、學會獨立自主、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創意思維四個主題,每篇故事都標註了小學生應知應會的重點詞彙,能豐富孩子的詞彙量。
  • 古代童話文學創作:為何中國被西方「吊打」,幾乎沒有世界名著?
    ,但和我們現代意義上的童話故事還是有所差距的,內容也不是專門寫給兒童的。,所以童話故事在我國古代是非常難以發展的,它與整個社會的文化相左,再加上,中國的教育是要求誠實守信,而童話故事中大多都是浪漫又天真的,這就導致了童話故事在中國古代難以存活。
  • 給小朋友講小故事
    我對孩子們講故事的時候,常常覺得像《風先生和雨太太》《木偶奇遇記》,或別的童話,以及《西遊記》中的故事等,對於七八九歲的孩子程度很適合,然對於四五歲的幾個孩子似乎太深一點,講與聽都較為費力。創作幼兒故事,我又很不擅長。有時只得不顧較小的幾個孩子的理解與否,而以較大的幾個孩子為本位而講上述一類的故事。然而常常發現不妥當的結果:不但使他們興味不深,有時又容易使他們誤解,例如對於「國王」一類的名詞,我家的四歲孩子還沒有明確的概念。以致有一次他把「國王」當作「老虎」「獅子」一類的動物,後來又當作「鬼」「妖怪」一類的幽靈,突然地問我「國王有幾隻腳?」「國王會飛否?」
  • 引進西方的蒙臺梭利教育,本土化教學可以這樣與傳統文化相結合
    蒙臺梭利教育雖然好,畢竟是基於西方的社會教育情況而來。我們在採用蒙氏教學的時候,不能片面追求脫離國情的西化,更不能生搬硬套國外的教育內容與方法。而應將其教學內容引進,吸收,本土化,並儘可能多地讓孩子們在傳統文化的寶庫中汲取養分。很多蒙氏幼兒園採取的教學策略便是,上午蒙臺梭利教學工作,下午主題活動教學。
  • 重視孩子教育,教育有方法的星座,能把孩子培養成才
    古代有孟母為了孟子的讀書教育問題,三次搬家的故事。在當代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孩子的教育問題漸漸被家長重視起來,各種補習班紛紛上線,家長也絲毫不會心疼自己的錢包,打著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口號,可是卻給孩子帶來無限的負擔。
  • 聽5歲的孩子講他們眼中的抗疫故事
    番禺區教育、民政、婦聯等職能部門以及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廣州市民辦教育協會、番禺區民辦教育協會負責人出席了演講分享會。隨後,20位學生、老師以及家長演講者輪番登臺,他們結合自己或身邊人的抗疫故事進行講述,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來,用生動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典型鮮活的事例,傾情講述身邊人、身邊事,用心聲致敬不同崗位上的抗疫英雄,讚頌他們不懼艱險、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品格。
  • 世界知名的三個虎媽教育出的孩子怎麼樣了?比起形式,方式更重要
    然而現在很多媽媽雖然對孩子期望值很高,可是由於教育方法運用不當,引起適得其反的結果,這是很多家庭不希望的結果,怎樣教育孩子,是媽媽的大學問。這三個有名的虎媽,她們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第一位虎媽蔡美兒是否記得那個因《虎媽戰歌》這本書引起激烈爭議的虎媽蔡美兒?
  • 父母說話的語氣影響孩子性格,這四句話常說,教育孩子更有效
    很多孩子總愛和父母反著來和父母頂嘴,其實是因為孩子的思想比較單純,他們不理解父母的用意,孩子產生了不良的情緒,就可能產生叛逆的想法。面對以上的問題,父母應該這樣做1、要正確地控制孩子,不要總說別,不這類的詞家長想要教育孩子,應該直接和孩子溝通,不能拐彎抹角地和孩子說話。例如不想讓孩子亂蹦亂跳,可以直接說:「你就站在這裡等我。」
  • 吼聲教育和低聲教育,對孩子都有什麼影響?娃可能是兩種不同人生
    命令式語氣說話有些家長在和子女交流時,說話時用命令的語氣,讓孩子這樣做或那樣做,而不是與他們平等溝通。這是因為父母沒有擺正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品。而這種命令式的說話語氣會使孩子的情緒不好。孩子長大後,逆反心理就更嚴重了,想要無視父母的話,違抗命令,越來越不聽話。
  • 小康中國 大愛天地 ——第二屆「童話裡的世界」 童話故事創作大賽...
    童話世界,美好童心。本屆童話故事創作大賽以「小康中國 大愛天地」為主題,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江蘇省教育廳、共青團江蘇省委、江蘇省婦聯、江蘇省作家協會、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江蘇教育報刊總社、江蘇教育頻道、張家港市人民政府承辦。自4月啟動以來,共徵集到來自全國30餘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和海外投稿作品4萬多篇。經初評、複評、終評,共評選出一等獎10篇、二等獎20篇、三等獎30篇、優秀獎6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