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姐姐」陳燕華:「聽」過故事的孩子,將來往往是學習好手

2021-01-16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6月3日報導:「我們為什麼要聽童話故事?通常我們會閱讀童話故事,雖然聽和讀兩種功能最後殊途同歸,但我認為沒有開頭的『聽』就沒有後來更好的『讀』,而且『聽』過故事的孩子,將來往往是學習好手。」6月2日下午,「燕子姐姐」陳燕華來到浦東圖書館「學習讀書會」現場。她表示,對孩子來說,電影、電視、繪畫是直觀的、有畫面的,文字、書本是平面的描述,而聲音可以帶來直接的聯想,觸動內心的想像。

  「聽故事是孩子接觸真善美的第一課,是他們構建人際關係,感受快樂憂傷,體驗微妙感情的第一課。」陳燕華表示,聽故事從孩子一兩歲就可以開始,而且好的故事除了展示真善美,也向孩子展示了憤怒、無聊、恐懼、挫折、嫉妒等各種各樣的情感,使得孩子從故事當中認識這些情感,從而逐漸學習掌握和調解自己的情緒情感。

  陳燕華說,孩子聽故事都是重複的,會一遍遍反覆聽,對他們來說其實不是重複,每次聽都是新的經驗,他們在用自己內心的力量,慢慢地把自己的小房子搭起來,所以對學齡前孩子來說,示範性的語言表述,精彩的語言演繹,對他們的聯想是有多重要,這是決定性的。

  正因為認識到「聽故事」的重要性,陳燕華在錄製「燕子姐姐講故事」前,要做大量的案頭工作和文字修改工作。哪怕是一篇幾百字的短故事,都要反覆研究。從文字到故事其實是二度創作,要把原本適合「看」的文字改得很流暢,簡潔,活潑,有情趣,琅琅上口。「每句話出來就要直擊小朋友的心,而且是對小朋友有用的,可以讓他們想像,讓他們覺得這是好聽的,如果這個是廢話,就毫不猶豫刪掉。」

  以《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陳燕華在結尾增加了一段文字:「……但是沒有人會想到,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也沒人有預料到新年裡她和她的老祖母一起進入了多麼美好的天國啊。」她覺得在為孩子講述悲慘的關於死亡的故事時,要突出溫情的一面,增加的這個結尾是為了緩和孩子的不安和緊張,也希望孩子在童話故事當中學會善良、同情和珍惜。

  文本的修改只是完成了講故事的第一步,聲音的演繹則更為重要。每一個字、每一句話的停頓、重音、笑聲都要很準確,就像一根無形的線把字串聯起來,變成活蹦亂跳的精靈。有的時候陳燕華會為一個詞語或一段情節的表達方式苦惱很久。

  之所以要這樣費力去思考每一句話怎麼樣念得更好,陳燕華表示,這是完全站在小朋友角度去考慮。在她看來,小朋友的耳朵和身心都很稚嫩,給他們講故事要有韻律,要有語感。此外,用什麼音調語氣也要非常小心。好人的聲音要好聽,壞人巫婆的聲音也不能太嚇人。她把每一個字都當作音符修改,把不和諧音符換掉,最後一氣呵成,流暢的像唱歌一樣說出來。

  以前的「燕子姐姐講故事」,後期是別人做的,現在陳燕華開始嘗試自己為故事配樂。她並不是找一首古典音樂就在後面循環放,而是從大量音樂當中摘選出符合故事主題的曲子,在講話的時候音樂在後面輕輕地陪襯,在不講話的時候,音樂就是故事的延伸。「當然,故事是最重要的,音樂一定要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要不然就不要音樂。」

  「配樂雖然在故事裡面是一段段的,但是跟故事反覆聽以後,對孩子來說就耳熟能詳,以後再聽音樂會,如果他聽到很熟悉音樂就會覺得很熟悉,就像老朋友一樣,因為這些音樂曾經打動他,這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陳燕華想幫助孩子在熟悉故事的同時,又喜歡上古典音樂,培養他們的審美品位和習慣。

  想做到古典音樂和故事的完美結合,並不容易,甚至比改編故事的工作量更大。例如《海的女兒》,陳燕華找了10段古典音樂的選段,可是用哪一個來開場,她花了大量的時間反覆斟酌,最後選擇了德彪西的《牧神午後》。而《小兔彼得的故事》,陳燕華選用了聖桑的《引子與迴旋隨想曲》作為配樂。實踐下來,陳燕華發現古典音樂和講故事的結合,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歡迎。有小朋友在聽完《小兔彼得的故事》就跟媽媽說,要學小提琴。

  在她看來,兒童時代很短,是感受期也是形成期,非常容易受影響,並且正因為時間很短,所以兒童相對於成人更不能接受平庸之作,更不能浪費時間,並且兒童時代的印象是持久的,這些印象積累起來就成了他們長大成人後表現出來的人格類型。「我們要讓孩子人生變得快樂,豐富,有健全人格發展,就要給他們最好文學、音樂、電影薰陶,從小培養他們有一雙能夠辨別的眼睛,會欣賞的耳朵和一顆挑剔的心。這樣他們的人生才會有趣起來。」陳燕華說。

相關焦點

  • 關於努力和輸贏,這裡有兩個小故事,適合講給孩子聽
    導讀:幾乎每個父母都喜歡對孩子講道理,希望通過循循善誘,如春風化雨般地影響孩子,達到教育的目的,可是孩子經常是左耳聽右耳冒,或者直接選擇屏蔽。其實,能夠影響孩子的從來都不是大道理,而是父母的智慧。今天包麻麻給大家講兩個小故事,背後蘊含著深意,講給孩子聽聽,一起感悟人生的智慧。
  • 如果這3句「口頭禪」,孩子經常說,也許將來是「幹大事」的孩子
    如果孩子經常將下面這些話掛在嘴邊,可能預示孩子將來情商很低。孩子經常說這3句"口頭禪",一看就是"幹大事"的人,父母儘早培養1、我能行孩子經常把我能行掛在嘴邊的話,一般都是敢於挑戰,他們喜歡迎難而上,他們不怕困難,認為困難是會被解決的,對於生活充滿了信心。所以在以後的生活中一般都不會過得太差。2、"我可以幫你做什麼?"
  • 幾種媽媽帶大的孩子,往往心胸寬廣、格局高,將來更容易成大器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案例幸孕姐閨蜜娜娜是一位很會育兒的媽媽,雖然孩子正處於青春叛逆期,但在學習上非常努力,性格也好,是朋友們交口稱讚的對象。其實娜娜家的條件就是一般的小康家庭,並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之家,在養育孩子上和大多數家長一樣,並不能做到什麼都給娃提供最好的。但她卻有自己的一套獨門秘訣,在保障孩子的基本生活以外,特別重視孩子思想品德上的教育,娜娜覺得,品德高尚的娃,將來在社會上會更有價值。在母親的悉心教導下,孩子除了學習上名列前茅,整體素質也非常突出,他十分感謝媽媽的教育,內心深母親為榮。
  • 知心姐姐生日快樂!60年、60封信,裡面有你的故事嗎?
    60年來,知心姐姐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小夥伴健康快樂成長,60年的故事說也說不盡……仔細看,信裡有你的故事嗎?60年好長是不是?知心姐姐一直在!1.課間十分鐘怎麼過?(1993年2月3日)32.過生日就是大吃大喝嗎?( 1995年5月31日)33.學習上的競爭影響友誼嗎?( 1996年6月26日)34. 請愛護你的眼睛(1996年11月27日)35.做家務能向家長要報酬嗎?(1998年1月14日)36.
  • 2歲孩子學英語意義不大?14歲孩子的媽媽告訴你,將來有多省心
    14歲孩子的媽媽告訴你:孩子早學英語,將來有多省心大寶現在初三,在初二的時候提前參加英語中考,取得了A的成績,這一整年他不需要為英語成績發愁。節省下來的時間,分配給弱勢學科。大寶沒有報任何培訓班,省下了不少費用。他平時不是努力學習的孩子,英語作業比較敷衍,全靠小時候的底子,加上日常使用英語。
  • 聽故事學塔羅系列:聖杯一,渣男,你怎麼可以愛上女朋友的姐姐?
    賈艾莉曾深愛過一個叫甄世賢的男人,可惜那個男人卻在暗中愛上了她的姐姐。艾莉本就無父無母,從小寄人籬下,她很缺愛,所以對於現有的這段感情她額外珍惜。她既愛對方的人,又愛對方的錢。她渴望嫁入豪門變成有錢人,這樣就不用再像小時候一樣苦哈哈地過日子了。可惜世賢中途愛上了她的姐姐,豪門的夢想幾乎化為泡影。那個愛她的男人離開了,一度她曾絕望,不知道未來的路該怎樣走。
  • 講給孩子聽 | 新編十二生肖寓言故事
    講給孩子聽 | 新編十二生肖寓言故事 2020-03-06 1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將來能否有本事,早已命中注定,李玫瑾:從這3方面就能看出
    學習對孩子的重要我們都清楚,孩子的成長是離不開學習的,往往成功的人都是因為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能讓孩子提升自己的能力,特別是在專業技能上,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夠突破自己,一個熱愛學習,主動學習的孩子,他們更能享受整個學習的過程,對知識有更深的理解,將來也會更有出息,家長們平時可以利用有遊戲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在玩的過程中,提升孩子的智商。
  • 有這些面相的孩子聰明富貴,將來發展大
    我們都知道自己的面相會關係著自己的運勢發展,殊不知自己的面相也會關係著孩子是否能夠富貴的信息,因此你若是想要知道自己孩子在將來是否能夠富貴,通過觀察自己的面相就可以了解到,今天跟滴天居士一起看看吧。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大腦很發達,好好培養將來很可能成為學霸
    其實家有一個學霸孩子確實很好,別的不說,就學習這方面就能讓父母省很多心,有過孩子的家長應該都知道現在看孩子學習有多累 一、專注起來就會無視周圍的一切 根據學霸父母透露,其中一大半學霸小時候都有過這種表現:做起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會無視周圍的一切,最開始很多父母還以為是孩子聽力或者大腦有問題,所以才會聽不到自己叫她,後來一些家長帶孩子去看了醫生才知道,這原來是孩子專注力強的一種表現。
  • 姐姐三年未回,母親說總夢見她落淚,隔天悄悄去姐姐家,愣住了
    看到家裡條件不好,姐姐念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可是我卻辜負了母親和姐姐的期望,我壓根不是念書的料,學習成績一塌糊塗,再加上心理壓力大,上完高一,不顧母親和姐姐的反對,我悄悄辦了退學手續。  相比學習我更喜歡勞動,在家呆了幾天,我跟著村裡的大人去工地打工,開始的時候,我手和肩膀都磨出血,慢慢的我適應了。
  • 幼兒園最有教育意義的53個故事,老師家長可以講給孩子聽!
    原標題:幼兒園最有教育意義的53個故事,老師家長可以講給孩子聽! 幼兒園孩子經常要聽故事,這些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家長老師都可以收藏了,以後隨時用得著~ 故事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幼兒園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 從2歲就開始學的英語,將來卻大概率用不上,這樣的學習有意義嗎
    最近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要不要重點抓孩子的英語學習?孩子現在剛上一年級,應該是抓孩子英語的關鍵時期。我現在才考慮抓孩子的英語學習,應該說已經算完的了。你可以去各大自媒體平臺上看看,很多的父母從孩子2歲剛開始會說話時,就抓孩子的英語學習了,看英語啟蒙動畫、聽英語兒歌、看英語繪本。
  • 用「西方教育模式」講童話,讓故事更有「教育意義」,孩子更愛聽
    每一個孩子在小時候都聽過很多的童話故事,家長們往往都把童話當作是孩子教育的啟蒙。於孩子而言,童話故事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本教材。很多人都會覺得給孩子講童話故事只是一種消災解悶的方式而已,但事實情況並非如此。孩子在童話故事當中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並且在相應的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
  • 為什麼燕子搭窩築巢?燕子戀舊是真的嗎?燕子低飛是天要下雨嗎?
    生活中燕子是屬候鳥,以昆蟲為食體型較小,羽毛以黑色為主也稱之為「玄鳥」。隨季節變化而遷徙,喜歡成雙成對,出入在農居的房梁上或屋簷下。在漫長而寒冷的冬季裡,人們盼望著期待著燕子。燕子是有靈性的,它帶走了秋天的微寒,帶回的是滿滿的春天。
  • 窗外有隻花蝴蝶(教會孩子真誠待人)
    月亮姐姐想對各位爸媽說:在當今時代,誠實守信是每個人必備的素質,每個家庭都應該從小培養孩子有一顆真誠的心,讓孩子學會真誠待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獲得真誠的朋友和友誼,將來在事業上也就能得到更好的合作夥伴和他人的支持。
  • 俗語「燕子不進苦寒門」,燕子愛在農村什麼樣的人家做窩?該看看
    燕子是一種非常有靈性的小動物,由於它們非常願意接近人類,喜歡在農家屋簷下築巢繁衍,能夠與人們和睦相處,加上燕子長相乖巧,且善於捕捉蚊子,蒼蠅等諸多害蟲,因此,自古以來燕子都是深受人們的喜愛。 燕子不但俘獲了人心,早在很久以前,也被人們收入了好朋友和家人這個概念。
  • 咔噠故事謝琳斐:為孩子守住無邊世界的大門
    國內給孩子的APP往往充斥大量文字,各種分類以及引導性的文案,分明是給家長看的。她決定設計純粹的、契合孩子體驗的產品。  在澳洲教書時,她曾接觸到不少優秀的兒童數字閱讀平臺,她認為故事是真正能引領兒童進入啟蒙教育的關鍵鑰匙,她決定把故事做為切入點。  她這樣理解故事的魅力和重要性:  「孩子認識世界就是從故事開始的。《人類簡史》裡怎麼講?
  • 幽默笑話:剛剛失戀的孩子加我吧,故事多長我都聽你講!
    小男孩脫口而出:姐姐好!…………那一刻,我多怕自己會愛上他。【幽默笑話】你讀完了學士學碩士,讀完了碩士讀博士,讀完了博士我烈士【幽默笑話】你有一千個一萬個讓我討厭的理由,但是只有唯一一個例外,我還是愛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