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西遊記的故事大家都能耳熟能詳了,在座的各位最少都看過兩遍了,西遊記裡的一個情節就算看多許多遍,再次觀看的時候,依然能看的津津有味,百看不厭這也是西遊記的魅力所在,用心拍出來的電視劇,就算特效不怎麼好,觀眾也會買帳。西遊記中最讓人熟知的角色當屬東海龍王,在劇情的一開始,東海龍王就出場了,作為百姓最熟知的神仙人物,龍王都是神秘且讓人尊敬的存在。
在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知道,龍王的主要職責就是行雲布雨,但凡有水的地方都有龍王,一條河裡有,就連井裡都有龍王,但是在西遊記裡卻有這樣一個現象,孫悟空經常找龍王幫忙,而讓東海龍王降雨的需求有兩次,一次是大戰紅孩兒的時候,還有一次是孫悟空需要一點無根水為國王入藥,這兩次龍王聽到孫悟空的請求,雖然有所推脫但最後都降雨了,然而私自降雨可不是一件小事,看看涇河龍王的下場就知道了。
涇河龍王因為和袁守城打賭,私自更改了天庭降雨的指令,少降了一點雨水,最後就被砍了,而東海龍王降了兩次都沒事,為何涇河龍王一降雨就發生遭來禍害呢?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不同,這點不同也造成了兩種結局。涇河龍王是為了一己私慾,與人打賭更改了朝廷的旨意,而東海龍王每次幫助孫悟空之前都會拒絕,並且聲明厲害之處,沒有天庭旨意不能私自降雨,東海龍王對界限的把握很清楚,這也是一個久居官場的人該有的素養。
從東海龍王和涇河龍王私自降雨這件事上,可知這件事可大可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大到能殺頭。不聽指令的人自然會遭到上司的反感,但是不管身在何處,我們都要懂得一個道理,順勢而為,不要逆勢作死。西天取經是天庭和佛教的大事情,玉帝和佛祖都對這件事十分關注,我們可以把西天取經看成一個重大項目,所有的事情都要為這件事讓步,東海龍王幫助孫悟空,就是幫助天庭完成西天取經計劃。
從東海龍王的做法上,我們還能得出一個結論,不管何時何地,說話做事一定要有分寸,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一定要心裡有數,東海龍王每次都對孫悟空說要向天庭請旨,玉帝時刻關注著取經四人組一言一行,聽到東海龍王這樣說,玉帝心裡也感到有面子,這樣的下屬誰都喜歡。涇河龍王死的也不冤,放在一般情況下,估計不會死,但是偏偏遇到西天取經,不聽指令還往槍口上撞,涇河龍王不死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