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龍王,東海龍王私自降雨無罪,涇河龍王為何讓凡人給斬了?

2021-01-14 蘭臺夜讀

同為龍王,東海龍王私自降雨無罪,涇河龍王為何讓人給斬了?同為龍王,東海龍王私自降雨無罪,涇河龍王卻被斬了,去哪說理?

《西遊記》是人人熟悉的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之所以能躋身四大名著之列,並非僅僅是因為它的故事獵奇,《西遊記》雖然是神魔小說,但是,魔幻的背後,講述的也是世故人情,對讀者是有著現實啟迪意義的。

《西遊記》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一節中,就講述了一個因私枉法的龍王遭人斬首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涇河龍王,他本是是西海龍王的妹夫,小鼉龍的父親,是主掌涇河水族的一方諸侯,結果,卻被兩個凡人給送上了不歸路。

第一個出場的凡人叫袁守誠。袁守誠的職業是術士(就是人們俗稱的算命先生),系中國歷史上著名術士袁天罡的叔叔,袁天罡都能預知禍福未來,作為叔叔的袁守誠更非平凡之輩。袁守誠有項特殊本領,能夠算出渭河水族的位置。正是因為有了袁先生的指點,涇河裡的水族差點讓漁夫給捕絕了。

涇河龍王非常生氣,也非常恐懼,就去長安城找袁守誠的麻煩,讓他算下雨的時間點數,結果又讓袁守誠算對了。不服輸的涇河龍王,想了一個非常非常蠢的主意,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以此來羞辱袁守誠,這種私改「召命」的作法,最終被玉帝知道了。觸犯天條的涇河龍王,又被一個凡人在夢裡斬了。

這個夢斬涇河龍王的凡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魏徵。涇河龍王就求到李世民頭上,結果,仍沒能保住涇河龍王的一條老命,於是,這才冤魂不散,夜夜來宮中索要唐王性命,於是才有了門神尉遲恭與秦叔寶,從而引出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

在《西遊記》裡,拋頭露面的龍王並非涇河龍王一個,東海的四大龍王都有粉墨登場的表演,其中也不乏違規降雨之舉,但是,他們卻沒受到懲罰,這是為什麼呢?

熟悉《西遊記》讀者都了解,孫悟空改邪歸正、護保唐僧西天取經之後,一路上降妖伏魔,也沒少遇到強勁對手,為了早日結束纏鬥,力難敵妖時,孫行者都會上天入地地去找人幫忙。孫悟空的人緣好(更準確地說,老孫是個不好惹的惡人),人人都會給他個面子,能出力就出力,不能出力就出智,這樣才能化險為夷,終天西天。

在幫忙的一眾神仙中,在唐僧遇上「火災之難」時,四海龍王就會被孫悟給揪行雲布雨。沒有玉皇大帝的玉旨,即使是龍王也不能隨便降雨的,這點,龍王們都很清楚,所以,私自降雨之事他們也是不敢隨意為之的。比如唐僧師徒路經朱紫國時,為了治朱紫國國王之病,需要「無根水」做藥引,孫悟空就想到了老鄰居——東海龍王敖廣,他要讓敖廣下場雨。

面對孫悟空的請求,東海龍王在客套了一番,稱自己不曾帶雨器,亦沒有風雨雷電,無法降雨。孫悟空讓敖廣打幾個噴嚏,夠藥引之水就可以。敖廣打了兩個噴嚏,吐了些涎津口水,就降下一場甘霖,雨整整下了一個時辰。敖廣這樣做,是個變通的做法,既沒有動用法器私自降雨,又沒拂孫悟空的情面,是謂一舉兩得。

一兩個噴嚏的事,即使是傳到天庭,玉帝也不會為此小事而大動幹戈的。那麼,在唐僧遭遇紅孩兒之難,孫悟空被三昧真火所困時,老孫又想到東海龍王。此時的東海龍王心中應該是左右為難,普通的雨水能否澆滅三昧真火尚在未知,事情鬧到玉帝那裡,也不好交代,為此,他才請來四海龍王聯合降雨:有事大家一起承擔!

四海龍王無旨降雨,表面看來是違規之舉,按理也是要受到處罰的,但是,玉帝為何卻不聞不問呢?老黃由此想到一個現在人們常用的熟語——「一切為大局服務!」《西遊記》裡的大局是什麼?當然是集神佛妖人各界之力,確保唐僧能到西天順利取回真經。四海龍王無旨降雨,正是為大局服務之舉,只是程序上沒走全,事後報備一下,也就妥了。

別說是龍王,就是玉帝,對於孫悟空的要求也只能想法滿足,龍王的無奈,玉帝當然理解,所以,沒有理由怪罪他們的。

而涇河龍王則不同,他私改玉帝旨意,為的只是洩私憤,這樣的任性,是要命的。因為,在古代,不論天上地下抗旨不尊,都是死罪,所以,涇河龍王最後被送上了斬龍臺。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為何徑河龍王慘死,東海龍王私自降雨卻沒事?官場禁忌誰都不能碰
    在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知道,龍王的主要職責就是行雲布雨,但凡有水的地方都有龍王,一條河裡有,就連井裡都有龍王,但是在西遊記裡卻有這樣一個現象,孫悟空經常找龍王幫忙,而讓東海龍王降雨的需求有兩次,一次是大戰紅孩兒的時候,還有一次是孫悟空需要一點無根水為國王入藥,這兩次龍王聽到孫悟空的請求,雖然有所推脫但最後都降雨了,然而私自降雨可不是一件小事,看看涇河龍王的下場就知道了
  • 西遊記魏徵斬涇河龍王?其實是他在作梗
    涇河龍王就想了一個非常非常蠢的主意,私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結果被玉帝知道。觸犯了天條。被魏徵在夢裡斬了。這裡,我們就不經要問了,袁守城是誰?他為何如此的神機妙算,能算出連龍王都不知道的降雨時間?在《西遊記》中有這樣一段對袁守誠的描述:生得「相貌稀奇,儀容秀麗,能知前後,善斷陰陽「,我們知道,在凡間,算命先生甚多,算得準的不在少數,但算到降雨量」為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這樣精確的數字,也太不可思議了,但恰恰也就是他算得實在太準了,這不禁讓人人心生疑竇。  還有一個疑點,袁守誠是如何知道涇河龍王要死在魏徵的手裡的?
  • 為何涇河龍王改了下雨的時辰就被殺,四海龍王水淹陳塘關卻沒事?
    但是這跟權威沒有必然關係,因為涇河龍王可以找人王李世民說情。如果玉帝真的打算給李世民這個面子,那就可以安排房玄齡或者其他人監斬,而不用魏徵,用魏徵的目的就是要李世民食言。同樣在《西遊記》裡,孫悟空跟烏雞國三個「國師」鬥法的時候,需要借雨,找到東海龍王。然而東海龍王回孫悟空的話就是,沒有玉帝的旨意,自己是不能擅自布雨的,這都是很典型的託辭。
  • 《西遊記》中,私改降雨時辰和點數是死罪?為何涇河龍王不知道?
    在《西遊記》中,關於涇河龍王因為私改降雨時辰和點數被判死刑的事,很多人都覺得是一樁冤案,三順也一直這麼認為,涇河龍王雖然私改了降雨時辰和點數,但是也沒有給人間造成什麼有影響的災難,就算涇河龍王有錯,但罪不至死,為何涇河龍王竟然因此上了剮龍臺?
  • 袁守誠乃一介凡人,涇河龍王卻栽在他手裡,到底是圈套還是劫數?
    今日我又去買卦,他教我在涇河灣頭東邊下網,西岸拋釣,定獲滿載魚蝦而歸。明日上城來,賣錢沽酒,再與老兄相敘。」「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番話正好被涇河水府巡水的夜叉聽到了,他慌忙將此事告訴龍王,龍王一聽大怒,心想:你要斷我的後路,我就要你的性命。於是,他化作白衣秀士,親自走上長安城,與袁守誠定下生死賭賽。原著寫道:龍王曰:「請卜天上陰晴事如何。」
  • 打個噴嚏就能降雨,滅三昧真火,東海龍王為何有意聚齊四海兄弟?
    打個噴嚏就能降雨,滅三昧真火,東海龍王為何有意聚齊四海兄弟?頭一次被紅孩兒吐出的威猛三昧真火,燒得焦黑疼痛之際,孫悟空第一時間想到了東海龍王。火燒再猛,也是在自然大道之中,須得遵循相生相剋之理。五行之中水能克火,如果能尋些水來,澆滅這妖火,不就不怕紅孩兒吐出的烈焰真火了麼,水潑滅妖火,不就活捉了這個妖怪了麼?
  • 西遊記裡涇河龍王打賭被殺的真相是什麼?幕後黑手是誰?
    西遊記裡涇河龍王打賭被殺的真相是什麼?幕後黑手是誰?《西遊記》涇河龍王之死,其實是一個陰謀,這個陰謀的策劃者就是佛教的觀音,涇河龍王打賭的對象袁守誠,就是觀音所化。為什麼姜子認為涇河龍王之死,是觀音策劃的陰謀?
  • 魏徵真實身份是誰,他為何能斬龍王?生死簿揭開秘密
    且看原著,賣卦先生袁守誠洩天機,將涇河魚窩地告訴漁夫張稍,至此百下百著,涇河龍王聞訊大怒,二人鬥智鬥勇,最終涇河龍王被算計,「違了玉帝敕旨,改了時辰,克了點數,犯了天條。在那剮龍臺上,恐難免一刀」。然而,隸屬天庭的龍王犯天條,卻沒有上誅仙臺,「明日午時三刻,該赴魏徵處聽斬」。
  • 西行紀:四大龍王實力對比,東海龍王最沒排面,天羽龍王斷頭不死
    在西行紀這部動漫中,龍族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家族,他們由各個海域的龍人組成,平時會團結對抗外敵,就算是天眾這樣的頂級勢力,與龍族全面開戰的話,也很難快速擊敗他們,其中四大龍王更是龍族的排面擔當,相當於龍族最高戰力。第一位、東海龍王。
  • 《西遊記》為什麼龍王下點雨就被砍頭,妖精喚場雨卻很隨意?
    在西遊記中,雨量作為統一調撥資源,其派發時間和數量,均由天庭統一掌管,涇河龍的問題在於其私自改變了降雨時間和降雨量,違背天庭旨意,而其他妖精的呼風喚雨行為實際是一種申請審批制度。具體分析如下。同時,豬八戒也有求雨能力,比如他對變化為莫賈氏的驪山老母說過「無雨能求雨,無風會喚風」,但並無實際操作記錄。車遲國的妖怪,書中明確,他們求雨的流程是以「五雷天罡正法」,將自己的需求上報靈霄寶殿,震動玉帝,降下求雨的牒文,由此甘霖普降,完成整個求雨的流程。
  • 《西遊記》中為什麼國師能求雨,這不是龍王的工作嗎?
    我們前兩天剛剛講過車遲國中三位「國師」有些冤枉的事兒,今天,我們又發現了因一個問題——當年大旱,道教徒虎力大仙為何能求雨成功?在西遊世界裡,降雨不是龍王負責的嗎?《西遊記》裡的降雨程序到底如何?86版《西遊記》截圖,東海龍王與孫悟空龍王因為不在天上上班,所以當有下雨任務時,都是天尊派人來傳達玉帝的指示,例如《西遊記》第九回,涇河龍王正在逛街時,突然之間,電光火石,半空之間出現一位金衣力士,手擎玉帝敕旨
  • 西遊中算命先生袁守誠洩露了天機,為何卻是涇河龍王被砍頭?
    袁守城洩露了天機,但是涇河龍王卻被殺掉了,看上去是這個道理,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雖說下雨這件事提前讓涇河龍王知道了有洩露天機的嫌疑,但是,在《西遊記》的設定中,一個算命先生有權利依靠某種複雜的計算技巧得知當事人或者某一個事件在未來所發生的狀態,並且有權利把這件事有選擇地告訴當時人。
  • 中國最出名的五個龍王,最後一個不姓敖!
    四海龍王乾隆17年《臺灣縣誌》: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龍王之神,東曰顯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恆,北曰崇禮。至於其名諱見於明代徐道《歷代神仙通鑑》:東海,滄寧德王敖廣。總的說,四海龍王名字在佛教和道教都有不同的說法。佛教中東海敖廣、西海敖閏、南海敖欽、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 道教四瀆龍神指的哪位神仙,與四海龍王有何區別?
    道教四瀆龍神指的哪位神仙,與四海龍王有何區別?中華神仙文化當中,江有江神,海有海神,河有河神。水族以龍為尊,有著呼風喚雨的本領,所以上天就賜封龍為水中尊神,掌管水族生靈,負責興雲降雨,所以掌管四瀆的神靈,就是龍啦,固稱四瀆之神,即四瀆龍神。
  • 地府判官崔珏:皇帝為其建廟,神座下有一風洞深不可測,可通地府
    在中國民間傳說中,冥府有四大判官,分別為賞善司魏徵、罰惡司鍾馗、查察司陸之道、陰律司崔珏。四位判官都是心地善良之人,秉持的都是世間公道,但是只有最後這位崔判官最為有名,因為他常常因為重感情而做出徇私的事,人們都不討厭他徇私,反而非常感謝他。
  • 西遊記中東海龍王下過兩次「私雨」,玉帝為何都不追究?
    比如,涇河龍王為了和袁守誠賭勝,違了玉帝敕旨,改了時辰,克了點數,玉帝即令人曹官魏徵將他押上剮龍臺斬首,即使唐太宗李世民出面求情也不行,魏徵在夢中也將其斬殺。可見,玉帝對司雨權的管控毫不含糊,任何人觸碰了這條紅線都是死罪。
  • 道教中的「四海龍王和四瀆神」指的是哪幾位?何為「龍生九子」
    四海龍王是中國道教民間所敬奉之神。即東海龍王、南海龍王、西海龍王、北海龍王之總稱。龍王信仰起源較早,後漸遍及中土。早期的龍神,雖有降雨等神性,卻無守土之責。如漢代祈雨時則祭土龍。龍王是管理海洋及人間氣候風雨的龍神。在屈原【楚辭】【九歌】當中,則提到了一些上古的龍神,對其有描述記載。龍由九種動物融合而成,能上天下海,呼風喚雨。所以龍為靈獸之首,又是炎黃華夏歸一的見證。
  • CP君耽推三十三「豬吉祥」東海龍王攻養成軟萌受
    被當成茶點端到龍王面前的小豬吉祥用自己軟乎乎的優點(?)成功打動了龍王,被拎回龍宮的故事。依然流水帳,依然狗血,依然是養成(餵)=3=CP君完全劇透向推文:小豬吉祥被狐狸欺負時,被東海龍王敖光看到,帶回了東海,開始了龍王養小豬的溫馨模式。小豬吉祥從一個小小的白糰子開始學習說話,學習引氣。
  • 道教中四瀆聖王和四海龍王分別是哪幾位尊神?掌管人間的什麼禍福
    龍王,道教尊為天衣玄皇辰極靈威壬癸龍王伺辰真君甘露流潤天尊,居天一紫皇宮、水晶宮。另外,東海水府仙官淵聖廣德王居青華宮,南海水府仙宮洪聖廣利王居丹靈宮,西海水府仙官通聖廣潤王居素靈宮,北海水府仙官衝聖廣澤王居玄冥宮。
  • 難怪龍王為佛教效忠,你看如來對白馬說了啥?暴露了龍族一個秘密!
    也不說孫悟空五百年後出山,第一次與唐僧鬧矛盾,不回花果山,卻去了家門口的東海龍宮喝茶。《西遊記》故事裡,孫悟空請龍王助雨的例子,可是不可勝數。畢竟,民以食為天,而古人處在農耕社會,一輩子「看天吃飯」,想要得以五穀豐登,獲得好年成,就不得不求助於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