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COP 15雲南省籌備情況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林草局、中科院昆明分院就COP15雲南省籌備情況、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等相關工作進行發布。其中,生物多樣性保護雲南有4個率先和3個創新,包括率先在全國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對2620種嚴重受威脅本土植物進行有效保護。
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COP15呈現5大特點
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雲南省生態環境廳一級巡視員高正文介紹一下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COP15)及雲南籌備工作有關情況。
規模大等5個特點:邊會有300-500場 展覽200-400個
COP15將是《公約》歷史上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會,有5個特點:
一是主題鮮明,2019年9月3日,生態環境部與《公約》秘書處共同發布了COP15大會的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二是級別高,國家領導人、部長以上高級別官員將蒞臨會議,預計上百人。
三是規模大,COP15大會包括正式會議、邊會和展覽三個部分(正式會議又包括高級別會議以及生物多樣性公約、生物安全議定書和遺傳資源議定書3個締約方會議;邊會有300-500場;展覽200-400個,包括《公約》秘書處宣傳教育和公眾意識博覽會、裡約公約展區、科學創新博覽會和展區,中國展和雲南特色展),還有8個平行會議(生態文明論壇、自然與文化多樣性峰會、第七屆地方和次國家政府峰會即城市峰會、青年參與、商業和生物多樣性夥伴關係、女性性別倡議、科學論壇、非政府組織論壇等)。屆時,將有196個締約方、聯合國有關機構、相關國際組織等官員參會,預計達萬人。
四是會期長,標準會期兩周,前後近一個月。原定於2020年10月在昆明召開,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已延期至2021年5月17-30日,地點不變。
五是影響深遠,締約方大會是《公約》的最高議事和決策機制,每兩年舉辦一次,但逢十年的大會尤其重要,COP15大會將確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制定2021—203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展望205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願景,國際社會對COP15大會的召開充滿期待,都希望能通過一個兼具雄心、務實和平衡的2020年後框架。
「五個一」來解讀會標內涵
2020年1月9日,生態環境部和《公約》秘書處發布了COP15大會會標,其內涵可通過「五個一」來解讀:一個星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所有生命共有的家園。一滴水——水是生命之源。一個生命共同體——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休戚相關、生死相依、興衰與共。一個富有中華文化的圖騰——甲骨文、印章、剪紙體現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國寶熊貓是友誼的使者;美麗孔雀祈禱著吉祥、幸福;梅花代表當代人直面困難、勇於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決心!一粒種子——種子孕育著生機、寄託著希望,國際社會期待並堅信COP15大會成果必將潤澤萬物生靈、惠及子孫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