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重新確定於明年5月17日至30日在昆明...

2021-01-12 鳳凰網房產

來源: 昆明信息港

截至2019年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中國共有14處自然遺產,其中就有6處具有「生物多樣性」特徵。自2016年起連續4年間,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湖北神農架、青海可可西裡、梵淨山、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4項自然遺產,其「突出普遍價值」均符合「生物多樣性」標準。

中國是生物多樣性大國。

隨著《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重新確定於2021年5月17日至30日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辦,「生物多樣性」的目標、方法和全球通力合作,又成為國際範圍的熱點關注內容。

「生物多樣性」不再只是一個環保概念,而是涉及自然與文化多層面的生命共同體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地,涵括了基於生物多樣性原址保護的最重要的自然棲息地,包括從科學和保護多重角度判斷,具有突出的和普遍價值的瀕危物種棲息地。

生物多樣性是描述自然界多樣性程度的一個內容廣泛的概念,包含景觀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多個層次。近年來,生物多樣性也涉及「人」與文化層面。生態文明理念開始融入保護機制。2019年9月,生態環境部與《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共同發布了COP15大會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一主題,旨在倡導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強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努力達成公約提出的到2050年實現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和惠益分享,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願景。

我國是地球上生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所有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包含了森林、灌叢、草甸、草原、荒漠、溼地等以及黃海、東海、南海等海洋生態系統。同時,我國生物遺傳資源豐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農作物起源地,栽培植物和家養動物規模均居世界第一。生物多樣性專家以物種擁有數目及其特有程度為評定標準,對全球12個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國家進行排序,中國排在第8位。其他國家還包括: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墨西哥、剛果(金)、馬達加斯加、印度、馬來西亞、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亞。

位於中國西南部的雲南省,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複雜的自然地理環境、高度密集的自然景觀類型和從熱帶谷地到高山寒帶完整的生態系統系列,保存有許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類群,是公認的生物多樣性重要類群分布最為集中、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這也是雲南昆明成為此次COP15大會舉辦地的背景。

生物多樣性成為社會主流目標任重道遠

2010年9月,聯合國第65屆大會第161號決議宣布,從2011年至2020年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希望各成員國採取行動,推動實現2020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

2010年10月,《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次會議(COP10)在日本愛知縣舉辦,會上通過了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戰略中的5個戰略目標及相關的20個綱要目標統稱為「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其宗旨是激勵所有國家和利益相關方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期間採取措施,推動目標實現。

2016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為:「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維持人類的生存與生計」。時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生物多樣性國際日致辭中呼籲:生物多樣性是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一個貫穿各領域的重要問題,所以各國必須在將生物多樣性納入主流以及改變社會如何看待和管理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取得進展。

中國高度重視並推動生物多樣性全球進展

我國是最早加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在國際上率先成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統籌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發布和實施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中國行動方案」。各地區各部門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有關規劃和計劃,積極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2019年2月13日,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北京主持召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會議。他強調指出: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他還表示,COP15大會將在中國舉辦,要積極做好籌備工作,全面履行東道國義務,確保舉辦一屆圓滿成功、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締約方大會。

生態環境領域專家認為,COP15大會「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這一主題,對引導國際社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政治意願,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努力達成《生物多樣性公約》提出的到2050年實現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和惠益分享,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好願景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這次大會將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出中國智慧和力量。

連結

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在哪?

中國雲南省地處中國西南山地,這裡是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

同時,雲南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最有成效的地區。2020年5月22日,雲南省發布了我國第一部生物多樣性方面的《白皮書》:《雲南的生物多樣性》。同時,還發布《生物多樣性保護倡議書》,為了應對土地利用改變、生物資源過度開發利用、氣候變化、環境汙染、外來物種入侵等方面的幹擾和威脅,倡議書呼籲「雲南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是我國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和西南生態安全屏障。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需要我們每個人付諸行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2019年1月1日起,《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這是中國第一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地方性法規。(2020年9月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11版)

相關焦點

  • ...生物多樣性公約》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於2021年5月17日在...
    《生物多樣性公約》 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將於2021年5月17日在昆明舉辦 2020-07-28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明年5月17日在昆明舉辦!
    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即COP15大會原定於2020年10月15-28日在雲南昆明舉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約》秘書處各項準備工作均總體延遲,COP15今年無法如期舉行。
  • 5月17-30日在昆明召開的COP15呈現級別高、規模大等5個特點
    12月4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COP 15雲南省籌備情況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省林草局、中科院昆明分院就COP15雲南省籌備情況、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等相關工作進行發布。
  • 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原標題: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訂江西手機報:電信、聯通用戶發簡訊JX到10626655,移動用戶發簡訊JXB到106580009,3元/月  大事記  公元前  前334年——格拉尼科斯河戰役:亞歷山大大帝擊敗波斯帝國軍隊
  • 重磅回顧:生物多樣性、同一個健康和COVID-19問題特別線上會議召開...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UN CBD)科學、技術和工藝諮詢附屬機構第二十四次會議(SBSTTA-24)和執行問題附屬機構第三次會議(SBI-3)預期在2021年舉行。這些在昆明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之前的重要會議,原定2020年5月舉行。
  • 2021年「一個地球」峰會將於1月11日召開|為昆明CBD COP15預熱
    法國將與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合作,在2021年1月11日下午二時至五時(北京時間當晚九時至凌晨)主辦圍繞生物多樣性的「一個地球」峰會(One Planet Summit)。這將是一次提高國際社會對自然保護領域雄心水平的機會,同時也將回應危機帶來的新問題。
  • 巴黎氣候大會召開在即 盤點歷屆大會中那些突破性成果
    (新華社記者 李根興 攝)中國日報網11月26日電(劉世東)如果你關心國際新聞,可能已經聽說一個氣候「大」會馬上要在法國巴黎召開了吧!這次大會的全稱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大會(COP21),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可能關係到未來數十年地球的健康。現在,你可能想知道:這次大會將達成什麼成果?國際社會對其有何期待?歷屆氣候大會又取得了哪些成果?
  • 來雲南省博物館,發現古滇生物多樣性之大美
    有網友認為這些場景可能反映了2000多年前的古滇生物多樣性的一個方面。希望能有文博專家做些解答,解疑釋惑。為此,1月6日,記者專門採訪了雲南省博物館的相關專家,請他們就網友關注的話題作些解答。採訪中,有專家稱,雲南省博物館以動物為題材的青銅器藏品在整個中國的青銅藏品中都十分獨特罕見。從一個側面精彩生動地展現了古滇生物多樣性之大美。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這十部紀錄片帶你體驗生命之美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為了保護全球的生物多樣性,1992年在巴西當時的首都裡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153個國家籤署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1994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2月29日定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以提高人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
  • 《巴黎協定》生效前最後一次締約方大會 2019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
    12月2日上午,歷經波折的2019聯合國氣變大會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拉開帷幕。本次大會是《巴黎協定》生效前最後一次締約方大會,主要任務是完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的制定工作。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大會開幕發言中表示,為了在本世紀末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必要的1.5攝氏度以內,必須在2030年前將排放量在2010年的基礎上減少45%,必須在2050年前實現氣候中和。10年前,如果各國根據科學採取行動,需要每年減少3.3%的排放量,而現在每年需要7.6%的減排量。為此,各國政府必須兌現《巴黎協定》規定的國家貢獻。
  • 2020年11月22日 - 兵團日報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晚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並發表題為《勠力戰疫  共創未來》的重要講話,強調二十國集團應該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多邊主義、開放包容、互利合作、與時俱進,在後疫情時代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方面發揮更大引領作用。
  • 2019年5月17日(周五)馮站長之家三分鐘新聞早餐(語音版)
    港澳居民華僑10月起憑出入境證件可享受30餘項公共民生服務便利。10)[臺灣] 「2019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在長沙舉辦。臺高校師生交流周在廈門開幕,聚焦時尚藝術。國民黨2020初選辦法定案,提名人選最遲7月16日出爐。
  • 昆明市人民政府大事記(2019年9月)
    2—4日,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喜良率隊赴深圳市開展精準招商活動。副市長王冰及經開區管委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投資促進局、市政府駐深圳聯絡處等部門有關負責人參加此次活動。3日,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昆明)國際合作交流大會在昆明開幕。副市長周紅斌在開幕式上致辭,開幕式上,舉行了金磚國家、南亞東南亞國際科技服務專業機構入駐昆明籤約儀式,並籤署了一系列協議。
  • 2020年12月10日周四晚間股市行情央視新聞聯播一覽
    法方秉持獨立自主的外交傳統,高度重視發展同中國的關係,願同中方繼續努力,深化法中、歐中合作。希望歐中投資協定談判儘早取得成果。法方讚賞中方為達成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所作重要貢獻,以及在疫苗、減緩債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特別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支持,希望同中方繼續就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對非合作等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加強協調合作。我希望適時再次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