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緬甸兩次恐襲讓十萬人成難民!這個恐怖組織以後日子不好過

2020-12-01 騰訊網

【緬甸中文網訊】緬孟邊境消息,11月25日,緬孟兩國邊防巡邏隊負責人之間舉辦了升旗見面會議,會議地點位於孟都鎮區第(1)號出入境POE檢查站。根據緬甸警方發布的消息得知,雙方負責人在此次見面會議上,就攜手打擊依據孟加拉邊境開展恐怖襲擊活動的羅興亞救世軍ARSA一事,進行了協商。

在此次協商會議上,緬孟雙方代表就緬甸邊防部隊遭遇的恐怖襲擊及實際情況,雙方之間交流了意見。消息顯示,緬方在第65及66界碑處的防護網從未越過孟方邊境線,一直以來ARSA武裝盤踞在孟加拉邊境,多次對緬方部隊進行了滋擾襲擊。

11月27日,孟都鎮區勒亞村附近一輛民用機動車遭遇地雷襲擊,包括一名兒童在內,當場造成3人死亡,6名無故民眾受傷。在此次協商會議上,緬方向孟方提交了無故民眾傷亡的視頻證據。從聲明中得知,為了徹底剿滅恐怖組織、保護邊境無辜民眾的生命及健康安全,緬孟雙方達成了共識,攜手打擊在孟加拉邊境開展恐怖襲擊的ARSA恐怖武裝。

此外,孟方邊防代表在此次見面會議上表示,將與緬方攜手開展邊境穩定相關工作,第一時間交換重要信息。此次見面會議上,緬方第4邊防部隊副隊長吳梭林昂帶領7名代表出席,孟方則由第2邊防部隊隊長LT.Col.Moham-mad Faisal hasanKhan 帶領10名代表出席。

相關焦點

  • 比利時首都發生連環恐襲 恐怖分子為何「偏好」比利時?
    距離比利時警方抓獲巴黎恐襲案的主犯僅僅過去4天,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便遭遇連環爆炸。 當地時間22日8時30分左右,比利時布魯塞爾扎芬特姆(Zaventem)國際機場發生兩次爆炸。一個多小時之後,靠近歐盟總部大樓的兩個地鐵站也傳來爆炸聲。
  • 比利時恐怖襲擊三嫌疑人身份確定:均已被列為巴黎恐襲嫌疑人
    比利時恐怖襲擊三嫌疑人身份確定:均已被列為巴黎恐襲嫌疑人 中新網 2016-03-23 16:11 來源:澎湃新聞
  • 英國專家:英國因「樹大招風」恐襲頻發
    新華社倫敦9月10日電(記者桂濤)英國今年來已遭到多起恐怖襲擊,英國警方過去數月還挫敗了數起恐襲陰謀。英國專家認為,作為歐洲地區傳統政治經濟強國,英國難免「樹大招風」,長久以來就是恐怖組織襲擊的目標。伯明罕城市大學應用犯罪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伊姆蘭·阿萬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打擊英國這樣「有價值的攻擊目標」,對恐怖分子來說是件「值得慶祝的事」。
  • 歐洲恐襲頻發:宗教不是犯罪的藉口,「文明衝突論」也過於簡單粗暴
    今天也適逢法國巴黎巴塔克蘭劇院特大恐襲五周年。在恐怖襲擊的陰影之下,這些討論與反思或許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抵禦恐怖主義的威脅。畢竟,要清除極端主義滋生的溫床,首先需要看到問題的複雜性,而在更寬闊的維度中,法國、奧地利面臨的困境也正是世界的困境,因為世界從來都是休戚與共的整體。
  • 約旦王儲玩真人CS:對內威懾恐襲 對外爭取援助
    原標題:約旦王儲玩真人CS不止為慶生:對內威懾恐襲 對外爭取援助    近日,一則記錄約旦國王和王儲親身進行反恐特戰軍事訓練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在視頻中,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和王儲海珊全副武裝乘坐轎車,在地道一處實戰訓練營地後,迅速以戰鬥隊形進入戰鬥狀態。
  • 挪威設立特別小組 調查涉爆炸案國際恐怖組織
    根據最新消息,兩起暴力事件已造成至少92人死亡。中新社發 沈晨 攝中新社發 沈晨 攝中新網7月25日電 綜合報導,挪威爆炸槍擊案施襲者布雷維克在網上聲稱,自己與極右組織「英語捍衛聯盟」(EDL)及其它反伊斯蘭教歐洲組織有緊密聯繫,挪威警方正調查是否屬實,以及有否國際組織參與這次恐襲。歐洲刑警組織計劃設立特別小組,由逾50名專家組成,幫助挪威、丹麥、芬蘭及瑞典評估恐襲威脅。
  • 布魯塞爾2016年恐襲案10名嫌疑人將移交至重罪法院審理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據比利時通訊社當地時間1月5日報導,經過相關預審程序,比利時司法機構決定將布魯塞爾2016年恐襲案13名嫌疑人中的10人移交重罪法院審理,剩下3人不予控告。在這10人之中,就包括巴黎2015年11月連環恐襲案中唯一存活的實施恐襲嫌疑人薩拉赫·阿卜杜勒-薩拉姆。雖然薩拉赫是在布魯塞爾恐襲案發生之前被捕,但他仍被認為涉嫌參與布魯塞爾恐襲的準備。 △圖片來源:法新社 2016年3月22日,布魯塞爾國際機場及市區馬爾比克地鐵站發生恐怖襲擊。除3名實施自殺式襲擊的嫌疑人外,此次恐襲還造成32人死亡,340人受傷。
  • 比利時發生連環爆炸恐怖襲擊 歐洲多國加強安全警戒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截至目前,爆炸已造成至少34人死亡,250人受傷。  爆炸發生後,比利時宣布將為恐襲遇難者哀悼3天。就在剛才,北京時間今天下午18點,比利時全國為遇難者哀悼一分鐘。  比利時首相查爾斯·米歇爾昨晚發表講話,他說,當天是比利時歷史上黑暗的一天:「在我們國家史上悲劇的一刻,我呼籲比利時人民在當下保持冷靜和團結一致。我們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必須共同面對。」
  • 中國首次明確恐怖組織定義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公安部副部長楊煥寧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於加強反恐怖工作有關問題的決定(草案)》說明時介紹,由於現行法律沒有對恐怖活動、恐怖活動組織、恐怖活動人員的含義作出規定,直接影響到對恐怖活動的打擊和對涉恐資產的控制,也影響到反恐怖國際合作。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並借鑑我國參加的國際公約及相關國際文件的規定,草案對恐怖活動及其組織、人員進行了明確的定義。
  • 2017年震驚世界的恐怖事件,世界需要和平!
    2017年震驚世界的恐怖事件,世界需要和平!近年來恐襲特別多,26年12月19日俄大使被刺殺,第二天德國恐襲,今年年初又是土耳其的恐襲,多人傷亡,危險仍在蔓延,和平仍需努力,讓我們看看這些事件,讓警鐘長鳴!
  • 恐怖分子屠殺了上百人,卻放過了有信仰的我
    在這場恐怖襲擊中,9名恐怖分子在交火中被擊斃、1人被活捉。這場來自於巴基斯坦激進穆斯林的無差別恐怖襲擊,造成了至少195死亡,313人受傷,整個城市都化作了人間煉獄。這部電影中除了廚師長外,大部分都是虛構主角,但當你覺得背包妹沒事時,下一個鏡頭她就成了一具冰冷的屍體;當艾米·汗莫從繩子裡掙脫,你是否會以為他能反殺失血過度的綁匪,在AK的槍管下,他們脆弱得就像孩童。
  • 蒙古軍團如何消滅13世紀的恐怖組織?
    但它作為宗教極端派,並不具備完備的政權機構和真正利民的經濟生產,而是以暗殺威脅敵手獲取納款過活,真正使它揚名的亦是其令人戰慄的恐怖活動——「只問目的,不擇手段,濫用匕首,把暗殺變成一種藝術」。今天英語裡的「暗殺(assassin)」一詞的詞源即來自「阿薩辛派(Hashashin)」,足見這個教派名聲之大。作為一種政治手段的行刺古已有之,中國的《史記》就專門闢出「刺客列傳」。
  • 美軍瘋狂轟炸恐怖組織基地外圍,欲將其驅往中國!
    誰都知道這些年來,中東敘利亞等國家紛紛聯合出示了大量實際證據控告美國協助ISIS等恐怖組織轟炸敘利亞正規軍,如果不是俄軍鼎力相助,敘利亞早就被美國支持的ISIS恐怖組織給整個吞下了。並且,美國和東突伊運等恐怖組織的關係,則更為密切,甚至已經到了毫不遮掩的地步!
  • 7年前發生在挪威的恐襲事件,值得銘記與反思
    當挪威人得知布雷維克案件將被改編成電影搬上大銀幕,很快便在該國引起了軒然大波,很短的時間內,就有超過兩萬人聯署反對影片拍攝。2011年7月22日由安德斯·布雷維克(Anders Behring Breivik)發動的「獨狼式」恐襲事件,是自「二戰」結束以來,挪威發生的最為嚴重的刑事案件。
  • 中國明確公布四個組織為恐怖組織 屬於行政界定
    [李偉]:我國的界定,據我所知,在(上合)組織上關於恐怖主義有明確的界定,而且我們國家在認定恐怖主義是零幾年中國公安部明確公布了四個組織為恐怖組織。這種界定方法,也是國際社會上很多國家通行的,叫做行政界定。剛才提的三種界定定義,一個是法律界定,法律認定提供標準以後,由法院根據這些標準認定是不是恐怖主義。在中國應該是行政界定。
  • 近年暴恐案盤點 新疆每年發生上百起
    經警方初步認定,新疆喀什地區疏附縣「12·15」案件是一起有組織、有預謀的暴力恐怖襲擊案件。自今年8月開始,以艾山·司馬義為首,逐步形成了有20名成員的暴恐團夥。該團夥多次聚集,觀看暴恐視頻,宣揚宗教極端思想,製造爆炸裝置、槍枝,數次進行試爆,預謀實施暴恐活動。
  • 我國擬禁止發布恐怖事件中殘忍不人道場景
    據新華社電 21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的反恐怖主義法草案三審稿,對「恐怖主義」定義、涉恐信息報導傳播等問題作出進一步明確。進一步明確「恐怖主義」定義今年2月提請審議的草案二審稿規定:「本法所稱恐怖主義,是指通過暴力、破壞、恐嚇等手段,製造社會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脅迫國家機關、國際組織的主張和行為。」對此,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在恐怖主義定義中還應當體現恐怖主義的政治和意識形態性質。
  • 國家·民間慈善·難民——1947年上海「寄柩所風波」始末
    難民搶佔「鬼屋」抗戰勝利後不久,期待和平的中國老百姓被再次拖入內戰的深淵。大量蘇北人流離失所,成為戰爭難民。根據當時記者的初步估計,1946年6月內戰爆發後,當年夏天流亡的蘇北難民即達300萬之多,同時期進入上海的蘇北難民有5萬多人。大量難民湧入上海給地方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困擾和威脅,尤其是在經歷了八年抗戰以後,曾經強有力的上海民間慈善組織大都經濟拮据。
  • 如果你背叛過這三個星座,以後的日子怕是不好過!
    大家在聽到背叛這個詞的時候,總會覺得很難受,沒人願意讓人背叛自己,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一個人在遭到另一個人的背叛時,都是很難受的,就算知道了你當時有苦衷,以後兩個人的關係恐怕也很難回到以前的樣子了,這就是一個人的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