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故事#
一個人有了家庭以後,家庭一定是唯一的生活重心,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一樣。雖然我這麼說,一定會被一些人認為是道德綁架。
畢竟人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組成了家庭以後,難道就不能有自己的隱私,不能有自己獨立的生活圈了嗎?
難道為了家庭,以前的朋友就都不要了?為了家庭,就要把自己所有的興趣愛好都放在一邊,只能為家庭無私犧牲奉獻嗎?
我並非是這個意思,興趣愛好可以有,和朋友繼續交往也是個人的權利,只是你得明白,在做開展這一切的前提,都必須要是把家庭作為唯一的重心,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要想的不是你認為這件事情對不對,應不應該做,而是要考慮,如果你做了,會不會影響家庭的和諧,會不會因此造成家庭中的矛盾。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考慮家庭,這是一份對家庭的責任感,對配偶與婚姻的尊重。
但是做到這一點並不簡單,畢竟自私也是人性,或許用自私這個詞兒過於嚴重,但有些人做的事情歸根結底就是如此,遇到事情,首先會考慮自己,然後才是家庭。
朋友有難尋求幫助,按理說無論如何都應該幫,就算是幫了以後自己落不到好處,還會背上麻煩,畢竟是朋友,畢竟有交情,很多人都會選擇幫忙。
可幫了以後,家裡就鬧翻了天,說白了原因就是他們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覺得是朋友就該赴湯蹈火,朋友來借錢,朋友做生意讓承擔責任,答應了,就要承擔責任。
但他們會覺得,一人做事一人當,幫了也是我一個人的責任,與家庭無關。
若是他們能夠站在家庭的角度去考慮,就會明白,如果出現問題,損害的是整個家庭的利益,降低的是整個家庭的幸福指數,根本就不是一個人的事兒。
促使他們這麼做的,除了逞強好面子,那就是因為沒有把家庭當成生活的唯一中心,把個人意願放在第一位,這不是自私又是什麼呢?
有了家庭,就必然要捨棄一部分東西。單身可以擁有絕對的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用考慮後果,不用瞻前顧後,可有家庭以後,你就必須要捨棄一部分的自由,心繫家庭。
單身的時候,你可以隨意結交朋友,可以和朋友暢所欲言,說各種不著邊際的渾話,可有了家庭以後,你就必須要懂得捨棄一些無意義的交情,避免讓家庭受到傷害。
只是做到這點,一點兒也不容易,候更多的人,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
張悅(化名)一夜幾乎都沒有怎麼睡,又接著上班,好不容易挨到了下班,頭疼欲裂趕回家裡,正想著好好補個覺,可剛躺下,卻被丈夫一把薅了起來。
「起來,我有話要跟你講。」
張悅本來就不舒服,被丈夫這一舉動弄得非常生氣:「你幹什麼呀,我累得要死,你發什麼神經,有什麼事情不能等我睡醒再說嘛?非要現在說」
丈夫卻沒有理會張悅的不滿,直接就開始自顧自地講了下去:「我不耽誤你多長時間,我也不想跟你講太多,因為沒意義,就是想要告訴你一件事情,我已經在擬離婚協議了,明天趁著民政局還沒放假,我們去把離婚手續抓緊辦了,然後你想幹嘛就幹嘛,我再也不會煩你了。」
張悅被丈夫一通話說傻了,半天腦子都沒轉過來,甚至不知道丈夫到底在講什麼。
「什麼意思啊?怎麼就要離婚了?你等會兒讓我理一理行不行,昨天我出門的時候還好好的,怎麼今天突然就要提離婚,不是這為什麼啊,你腦子是不是燒壞了?開什麼玩笑啊?」
丈夫這時候卻不說話了,轉身就要走,可張悅卻急了,立馬從床上跳了起來,把丈夫扭了回來。
「你把話說清楚,憑什麼你就突然提離婚?」
丈夫似乎是終於仍不住,爆發了:「你問我,你怎麼不問問你自己,你昨天晚上幹了啥,你自己心裡不清楚嗎?」
「我幹了什麼了?昨天晚上我走的時候不是都跟你講清楚了嗎?我一個閨蜜被渣男老公拋棄了,心裡難受找我訴苦,想讓我過去陪陪她,我就過去了呀。我這是因為放心不下她,是為了朋友,這是什麼罪無可赦的事情嗎?」
張悅懟了丈夫一通,放在平常,張悅這一套一套的道理,丈夫就應該已經閉嘴了。但這一次,丈夫沒有,丈夫冷冷地看著張悅,掏出手機扔給了張悅:
「你別裝了好吧,什麼為了朋友,你的朋友已經把你給出賣了,你還不知道吧,好好看看吧,你做的好事,我都已經看到了!」
張悅莫名其妙地接過手機,屏幕亮著,上面赫然是閨蜜在凌晨兩點多的時候給丈夫發來的一條消息。
那條消息,是一個短視頻,張悅點開一看,也傻了。
視頻裡的她,正坐在兩個男人中間,挨得特別近,張悅的神態明顯是喝高了,左倚右靠的,面色潮紅,表情朦朧,大著舌頭,手舞足蹈的在說話。
「結婚有啥好的,一點兒自由都沒有,男人其實心胸可狹隘了,就像把女人給困在家庭裡,動不動就拿家庭來壓你。離婚好,我也早就想離婚了,沒男人過得多舒服,看這些小鮮肉,都是你的,哪個不比家裡的老臘肉香啊。」
鄭悅看完,喉頭髮緊,趕緊向丈夫解釋道:「不是你想的那樣子的,我閨蜜不是離婚了嘛,那兩個男人是她的朋友,我只不過是為了安慰她剛剛離婚的心情,所以說了一些話開導她來著,這些都不是我的真心話,只是想讓她心裡好受一點而已。」
然而丈夫卻直接打斷了張悅:「你別說了,也不用解釋了,這話是不是你說的?既然是你說的,那就沒什麼解釋的必要,反正我已經決定要離婚了。你看著辦吧。」
張悅很委屈:「你怎麼能這樣呢?這件事情我已經跟你解釋了,你不信我,我什麼也沒有做,我可以發誓,你就不能別那麼小氣嗎?為這事離婚不至於。」
丈夫這會兒倒是平靜了許多,但言語還是很犀利:「跟你在一起七年,你一直都沒變過,你根本不知道你錯在了哪裡,還以為我是因為這件事情要離婚。
這些年,我一直縱容著你,你結婚以後就一直要自由,不著家,孩子不帶,家務從來不沾手,想什麼時候出去就什麼時候出去,想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你什麼時候把家庭當成一回事兒過,什麼時候把我放在眼裡過?昨天我讓你別去,你聽我的了嗎?算了,我也不想再說了,離婚的事你好好考慮考慮。」
七年夫妻終將成為末路,張悅一方面懊惱於丈夫不理解她,不信任她,不懂她,一方面埋怨朋友開過火的玩笑,讓自己陷入婚姻危機中去。
整件事情發生以後,她一直都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非要講錯在哪裡,那就是錯交了朋友,真心實意對待朋友,結果被朋友坑了。丈夫不聽解釋就要離婚,更讓她覺得十分的憤怒,她覺得自己沒有背叛丈夫和婚姻,做的事情雖然有問題,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丈夫無論如何都應該原諒她一次。
說來說去,她卻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問題,沒有真正在這件事情上得到教訓並反省。
閨蜜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態才向張悅的丈夫發了那條短視頻,誰也無從得知,也許是嫉妒是壞心,也許就是開個玩笑沒有分寸過了火,但這現在也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張悅丈夫在看到那條短視頻以後,大發雷霆,引發了很嚴重的婚姻矛盾。
然而,其實短視頻的內容也沒那麼重要,張悅覺得丈夫小氣,可事實上,這件事情也只是張悅與丈夫婚姻裡壓死駱駝的最後那根稻草而已。
張悅從結婚以後,就一直都沒有改變過自己的生活方式,想玩到幾點就玩到幾點,不想做飯就不做飯,不想做家務就不做家務,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舒服的標準來,從來也沒有關心過丈夫的感受。
閨蜜一個電話,她就可以不顧丈夫的阻攔跑出去夜不歸宿,背著丈夫說的這些傷人的話,不管是場面話還是出於真心,反正是已經從她嘴裡說出來了,理由就已經不重要了。
張悅到底還是沒能明白丈夫氣的是什麼,說白了,就是因為在張悅的心中,從來沒有把家庭當成過生活的重心,更別提是不是唯一的了。
她覺得家庭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她要絕對自由,她不要被家庭所束縛,她的確做到了,但是也傷害了丈夫的心,親手毀掉了自己的婚姻和家庭。
張悅不承認自己是自私的,她覺得人活著就是圖個快樂,只為了家庭而活,她不要。
這種理想的生活方式,值得我們深思,人人都想要如此,可是只要你身處家庭中,你就會知道責任的分量有多重,如果你承擔起責任,那你就只能一個人單過,就不配組成家庭。
人一旦有了家庭,必須被迫成長,必須要學會捨棄,也要學會釋然,這是一個過程。或許有些悲哀,有些無奈,然而,背負家庭就是成年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