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始終如一的從嚴氣候下,2020年這些人「危險了」

2021-01-09 澎湃新聞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微信公號1月18日消息,本周,很多人都在回家的路上。全面從嚴治黨也在路上,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在北京召開,依舊不負期待,對今年紀檢監察工作作出部署,劃出反腐重點。

在始終如一的「從嚴」氣候之下,今年什麼樣的人,會「遇到危險」?

一、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年,「全力保障脫貧攻堅,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被列在了紀檢監察機關工作任務的前排。

在脫貧攻堅中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危險了。

比如,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口號喊得響、行動輕飄飄,造亮點、堆盆景,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案例教訓:陝西省原副省長馮新柱,分管扶貧卻不愛扶貧,對扶貧工作不用心不上心,對下面上報的虛假脫貧材料照單全收,搞脫離實際的考核。扶貧工作搞得一塌糊塗,卻和老闆建了個「開心團」,琢磨怎麼尋開心。2018年3月,馮新柱被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移送司法機關。

在民生領域搞「微腐敗」的,危險了。

對貪汙侵佔、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的,從嚴查處。

案例教訓:四川省雷波縣溪洛米鄉原鄉長馮瑩盈沉迷賭博,把困難兒童的生活補助金共計88萬多元取出來還高利貸。2018年4月,馮瑩盈主動投案接受審查調查,後被開除黨籍,移送司法。

放縱包庇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危險了。

案例教訓:光是去年就有好幾撥典型。雲南孫小果案,19名涉案公職人員分別獲刑二年至二十年;湖南新晃操場埋屍案,19名涉案公職人員被依紀依法嚴肅處理;黑龍江呼蘭涉黑涉惡案,立案審查調查公職人員上百名……

妨礙惠民政策落實的「絆腳石」,危險了。

案例教訓:重慶安全技術職業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杜曉陽最擅長幹的事,就是隱瞞政策,隨意剋扣、冒領、貪汙困難學生的補助金。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扶持政策,落實到她的學校裡,都要被她絆上一腳。2018年7月,杜曉陽被開除黨籍,按規定取消退休待遇,移送司法機關。

二、

今年,還要繼續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重點查處不收斂不收手的違紀違法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嚴重阻礙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嚴重損害黨的執政根基的腐敗分子,危險了。

案例教訓:2020元旦剛過,陝西省委原書記趙正永被開除黨籍。趙正永就屬於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典型——嚴重背棄初心使命,對黨不忠誠不敬畏,毫無「四個意識」,拒不落實「兩個維護」的政治責任,對黨中央決策部署思想上不重視、政治上不負責、工作上不認真,陽奉陰違、自行其是、敷衍塞責、應付了事,與黨離心離德。

金融領域的腐敗分子,危險了。

2019年,金融領域的腐敗分子感受到了嚴冬的寒冷。今年,「嚴寒」還會持續,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提出,「深化金融領域反腐敗工作」,消減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

案例教訓: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搞政治投機,撈取政治資本;任人唯權、任人唯利、任人唯圈,嚴重汙染企業政治生態……其案件違紀違法數額、危害程度、犯罪情節、犯罪手段觸目驚心。2018年10月,賴小民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移送司法機關。

巨額行賄、多次行賄的,危險了。

《國家監察》第二集裡,賴小民說了這麼一句話:「接觸的老闆都是動不動幾個億、幾十個億、上百億的,給你點錢對他來說小菜一碟。」

果真是「小菜一碟」嗎?很可能是「吃不了兜著走」。

今年中央紀委全會公報明確指出:「對巨額行賄、多次行賄的嚴肅處置。」這都2020年了,還在送錢、收錢的,快些停手,前方危險。

案例教訓:2019年6月3日,浙江海寧市監委對涉嫌行賄的浙江某企業負責人張某實施了留置措施。張某與浙江省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黃武交往過程中,多次行賄,逢年過節便給黃武送上現金、購物卡、油卡。黃武於是將張某當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把巡視整改材料洩密給張某。

除此以外,各種風險背後的腐敗問題,國有企業搞腐敗的,資源、土地、規劃、建設、工程等領域的腐敗,地方債務風險中隱藏的腐敗,在醫療機構內外勾結欺詐騙保的……都是今年反腐的重點關注對象,都很危險了。

三、

在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方面,我們的態度是:保持定力、寸步不讓,防止老問題復燃、新問題萌發、小問題坐大。

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危險了。

去年集中整治了一批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幹部,今年,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只表態不落實、維護群眾利益不擔當不作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者,日子依舊不會靜好。

案例教訓: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湞,對黨中央關於藥品安全重要指示陽奉陰違、說一套做一套,在分管藥品監管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徇私情。2019年2月,吳湞被開除黨籍,取消其享受的待遇,移送司法機關。

搞享樂奢靡的,危險了。

案例教訓:中國科協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陳剛,利用職權建造供個人享樂的豪華私家園林,弄虛作假,違規多佔住房,違規出入、獨佔私人會所,長年無償佔用酒店豪華套房,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旅遊安排。2019年7月,陳剛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移送司法機關。

但不能讓幹部都到了「危險邊緣」才處理,提前「高能預警」讓幹部意識到危險、遠離危險,才是最重要的。

昨天,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2019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審查調查情況。整個2019年,全國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共184.9萬人次,其中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第四種形態,只有6.8萬人次,佔3.7%。而運用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的,有124.6萬人次,佔總人次的67.4%。這說明大部分人,而且是越來越多的人,都在犯錯誤初期,被組織拉了回來。

反腐敗,不只是「打虎」「拍蠅」,更要標本兼治,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嚴厲懲治、形成震懾的同時,扎牢制度籠子、規範權力運行,通過教育提高思想覺悟,把懲治、制度和教育貫通起來。

欲知下周大事,且聽下回分解。

(原題為《2020年,這些人「危險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被「差評」
    【摘要】 1月6日上午,省氣象局召開2020年安徽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氣候年景分... 1月6日上午,省氣象局召開2020年安徽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
  • 全面從嚴治黨,風清氣正激發奮進力量
    「十三五」期間,我區把加強紀檢監察工作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監督體系、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組成部分,持續深化推進,為高質量轉型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廣大黨員幹部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託,把初心使命銘之於心、踐之於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鞏固和發展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 2020年重大天氣氣候事件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巴中氣象2020重大天氣氣候事件climate review01全年回顧2020年全市年平均氣溫接近於常年,總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偏少。暴雨、乾旱、高溫、連陰雨等災害性天氣均有發生。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大部分時段氣候變化平穩,未出現對農業、生活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的極端天氣;春季(3-4月)在春耕春播關鍵時期,大部分地區光溫水條件良好,農事活動進展順利;夏季乾旱和強降水天氣均有發生,對生活生產帶來了一定不利影響;秋季(9-11月)秋播期間有連陰雨,影響播栽進度,後期氣象條件適宜。全年總體氣候條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利大於弊。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差評」
    1月6日上午,安徽省氣候中心公布了2020年安徽氣候特徵。超長的梅雨季,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 據統計,2020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
  • 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日本7月遭遇「暴力梅雨」、北極海冰範圍歷史第二小等事件入選。
  • 地球局|2020年,全球氣候給人類敲響的那記警鐘
    那場大火從2019年年末一口氣燒到了2020年,持續了近五個月才最終平息。澳大利亞的統計數據表明,那場大火焚燒了超過5萬平方公裡土地,向大氣層排放了超過3.5億噸二氧化碳,造成33人喪生,成千上萬人被迫逃離家園。除此之外,還有高達30億隻動物受到嚴重影響,其中約有5億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鳥類在大火中死亡。
  • 林鄭月娥發文憶40年職業生涯:信念和價值觀始終如一
    林鄭月娥表示,40年間,她擔任過接近20個工作崗位,雖然職位有變,但當年入職時的信念和價值觀始終如一。林鄭月娥提到,1980年8月18日她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走進下亞釐畢道政府合署報到,加入政務主任行列,從此開始了長達四十年的公僕生涯。
  • 氣候科學家稱2020年與2016年並列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CNET報導,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3S)周五宣布,2020年與2016年並列成為全球範圍內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這使得過去六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六年,」C3S在一份聲明中說。
  • 2020年莆田氣候事件大盤點
    2020年最熱最冷日盤點 63.1毫米;2019-2020年連續2年偏少2成以上,為1981年以來少見,僅次於1981-1982年。
  • 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20年全年氣候覆雜多變,表現為汛期降水區域和時段集中,暴雨極端性強;颱風生成和登陸個數偏少,颱風影響時段和路徑異常情況多;氣象乾旱階段性、區域性特徵明顯;強對流天氣早發多發;南方高溫天氣日數多,持續時間長。
  • 中紀委機關報:細查「一根藤上的瓜」不管涉及誰一概追查到底
    中紀委機關報:細查「一根藤上的瓜」不管涉及誰一概追查到底 陳治治/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6-04-27 10:31 來源:澎湃新聞
  • 中紀委:有人為辦大案等貪官"養大了"才算總帳
    法制晚報訊 今天上午,中紀委網站刊發文章,解讀「紀檢監察室」更名原因。全文如下:全面從嚴治黨,嚴明紀律既是應有之義,也是治本之策。
  • 宜春市2020年天氣氣候呈現十大特徵(視頻)
    發布會現場  大江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曾志翔攝影報導:2021年1月12日,宜春市2020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召開,宜春市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圍繞主題介紹相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介紹,2020年受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交替影響,宜春市天氣氣候呈現異常特徵,主要表現為:平均氣溫持續偏高,極端高溫出現時間早、範圍大,雨季汛期持續時間長,降雨顯著偏多且分布不均,秋冬季出現罕見範圍性暴雨
  • 2020年「寧夏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 結果揭曉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楊兆蓮)1月12日,由寧夏氣象局主辦,公眾投票參與的「2020年寧夏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據了解,在13天時間裡,網民通過公眾網絡(網站、微信)投票1649人次,訪問量達1.3萬人次,最終評選出「2020年寧夏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20年寧夏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出爐
    由寧夏氣象局主辦、公眾參與的「寧夏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自2010年開展以來,至今已是第十一屆。活動旨在讓公眾了解本年度寧夏重要的天氣氣候事件及造成的影響,普及氣象知識,提高全社會氣象防災減災意識,最大限度地預防和降低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
  • 中紀委「自清門戶」樹立「權力自潔」典範
    此次中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而接受組織調查,不僅彰顯了中紀委「權力自潔」的公正態度,而且還體現出了中紀委杜絕「燈下黑」的堅強決心。可以說,中紀委此次「清理門戶」之舉,既匡正了「家風」,也贏得了「民心」,無疑是純潔了紀檢監察隊伍,讓廣大人民群眾拍手稱快,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 2020年氣候或大變!厄爾尼諾有概率再現,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作者:文/虞子期可以確定地說,2020年國家氣候中心年初認定的「弱厄爾尼諾」事件已經結束,如今海洋區域表現為「中性」狀態,但是厄爾尼諾現象的消失並不意味著後面就一定不會出現了。當然今年是不是「厄爾尼諾年」已經可以明確說了,如今已經消失了,很明顯就不是了。
  • 數據控︱你可知道,多大年紀才能當上中紀委書記?
    那麼,中紀委歷史上有多少位書記?當上中紀委書記要多大年紀和入黨多久?中央哪個部門最容易產生中紀委書記?書記們上大學時都是什麼專業?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為你一一盤點。巧合的是,最近三任書記吳官正(1938年出生)、賀國強(1943年出生)、王岐山(1948年出生)上任時的年齡都是64周歲。1985年,陳雲(1905年出生)第三次出任中紀委書記時,年屆八十,是歷任書記中最年長的;1992年,尉健行(1931年出生)第一次出任中紀委書記,年僅61周歲,是歷任書記中最年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