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農銀匯理總經理施衛:注重風險可控的回報,增加投資者"幸福感"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詹晨 券商中國

誕生於2008年的農銀匯理基金,經過12餘年的歷練,已成長為超5000億元管理規模(含貨幣基金和子公司規模)的行業中堅力量。銀行系的穩健經營風格、出色的投資業績,已成為農銀匯理的名片。

「讓價值回報成為一種習慣」,是農銀匯理成立之初提出的品牌口號,在公司發展過程中,農銀匯理團隊不斷用產品業績夯實這一理念。

數據顯示,農銀匯理權益基金近一年以68.69%的收益率位居全部基金公司第3位,在三年期業績中,農銀匯理權益型基金平均賺取71.83%收益率,位列全部公司第6位。(數據來源:海通證券,截至2020年6月30日)。

作為銀行系公募的重要代表,農銀匯理的發展歷經市場化層層考驗。在銀行理財子爭相破繭而出的新資管時代,銀行系公募如何應對?農銀匯理堅持權益加固收雙輪驅動,如何夯實現有優勢?帶著這些疑問,券商中國記者近日專訪了農銀匯理基金總經理施衛。

▲農銀匯理基金總經理施衛

他表示,公募基金業正迎來發展的新時代,農銀匯理與農銀理財子公司可以在合規的前提下通過產品互相合作、相互協同,農銀匯理要未雨綢繆,用更加均衡的資管結構來承接新的發展機遇。

施衛強調,無論身處何境,都要集中力量全身心、全方位地苦練內功、夯實基礎,致力於提供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讓持有人有確定的「幸福感」。

以下為券商中國記者對話施衛的部分文字實錄:

注重風險可控的回報

券商中國記者:農銀匯理是銀行系公募的後起之秀,您怎麼看公司和股東方的協同關係?如何看待銀行系公募和券商系公募的優勢差異?

施衛:作為2008年以後成立的公募基金,農銀匯理的成長和壯大離不開三家股東的鼎力支持。但我們必須兩條腿走路,不能單純依賴股東方的資源,更要以投資專長服務於不同渠道的客戶。

公司治理層面,各股東方優秀的基因都發揮著不同的重要作用。在公司發展過程中,可以把管理層或團隊的想法,經過董事會、股東會的論證、把關、審核,事後檢查、審計,這是架構上的有力保證。

從風險偏好角度看,農銀匯理更看重風險可控的回報。農銀匯理繼承了股東方中國農業銀行誠信立業,穩健行遠的核心價值觀,更注重長期投資、持續發展的力量。

市場化競爭中,管理層必須要用市場化手段培育團隊、帶領團隊,按照市場規則辦事,這是我們經營中一直要落實的東西。

借力股東方風控方面的成熟經驗,農銀匯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控優勢:建立了科學有效、層次分明、權責統一、管控明確的四道風險控制防線;將合規管理融入企業文化之中,建立起「人人都是風險管理者」的風控文化。

合作與協同方能致遠

券商中國記者:銀行理財子競相成立,您如何看待銀行理財子加入資管大軍的格局?行業競爭業態是否會改變?公募與銀行理財子如何競合聯動?

施衛:農銀匯理和農銀理財子公司作為農業銀行旗下不同的子公司,都是金融集團的有效組成部分,可以在合規前提下通過產品互相合作、相互協同。彼此之間不是競爭關係,是集團在業務上不同布局的區別。

中國資產管理市場足夠大,客戶的差異化需求豐富,公募基金有機會通過差異化競爭,提供差異化服務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在銀行理財轉型的過渡期內,公募基金應該把握機會發展特色領域,根據自身稟賦尋找差異化之路;長期看,無論銀行理財子公司還是基金公司,或者市場上的其他資產管理機構,都將面臨同樣的競爭環境,能夠長期持續提供客戶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才是立足之本。

對農銀匯理而言,要做好團隊投研能力積澱。通過深耕投資管理能力,目前公司投研團隊具備很強為客戶創造絕對收益的能力。農銀匯理的權益產品業績,一年以68.69%的收益率位居全部基金公司第3位,在三年期業績中,農銀匯理權益型基金賺取71.83%的投資收益,位列全部公司第6位。(數據來源:海通證券,截至2020年6月30日)。

基金經理,管好產品是根本

券商中國記者:這幾年農銀匯理整體權益業績突出,在投研團隊的打造上,能否具體介紹?公司對基金經理有怎樣的要求?

施衛:現在農銀匯理的投研團隊,有從外部引入,也有內部培養。無論什麼方式,只要是優秀的投研員工,公司都會給他們提供一個相對開放、公平競爭的平臺,把規則框架搭好,讓他們各自找到自己的長板,逐漸拓展能力邊界。

農銀匯理強調個人綜合能力的綻放,從培養機制上,基金經理不僅要管好產品業績,還要做好產品的申贖管理。基金經理個人品牌通過農銀匯理的品牌加持,個人品牌提升也強化農銀匯理品牌,逐漸形成正向循環的持續過程。

在新的市場環境裡,行業和投資者對基金經理提出了更多要求。基金經理不但要管好基金,更要通過不同平臺和渠道,做好投資者溝通工作。農銀匯理的基金經理都會定期和不同的銷售團隊路演,一方面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讓銷售團隊對基金經理進行評價。對基金經理而言,投資業績好是根本,管理規模更是能力的體現。

固收權益雙輪驅動

券商中國記者:農銀匯理堅持固收與權益兩駕馬車,兩大業務分別有怎樣的優勢?

施衛:近年來我們不斷夯實投研團隊,湧現出一批長期業績優異的基金經理,他們的資金管理能力一直在提升,已經得到渠道和客戶的認可,具備承接更多權益類管理規模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們也非常重視債券投資管理,尤其是利率債投資,目前已經發行成立不少創新產品,如2019年年底,農銀匯理1-3年利率債指數基金髮行成立,未來還會布局更多符合自身稟賦的優勢產品。

隨著國內市場的成熟度越來越高,機構投資者、境外投資者佔比也不斷提升,資本市場去散戶化的特徵越來越明顯。被動的指數化投資是機構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的優選,指數及指數增強產品也將會是公司未來產品發展布局的重點之一。

農銀匯理有所為有所不為

券商中國記者:上半年公募基金新發破了歷史紀錄,但總體份額不增反降,行業「贖舊買新」的現象明顯,您有什麼好建議?

施衛:有所為有所不為,基於基金公司的專業能力,在合適的時機給投資者提供適合的基金產品,注重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建立長期理性投資的投資者教育工作體系,發揮公募基金的專長。

想做好這方面服務,要更多了解客戶的需求。對基金公司來說,要獲得客戶完整、充分的需求很難,特別在網際網路渠道,客戶黏性較低,這更需要基金公司進行精細化管理。例如要關注不同時點的新增客戶資產,這部分錢是獲得賺錢的快樂還是承受虧錢的痛苦,基金公司需要記錄這些資金背後的客戶情緒,做好相應的服務策略,雖然很難但很重要。

2019年,農銀匯理為客戶創造了115億元的絕對回報(來源:天相投顧),但有些客戶不是很了解基金的長期投資的優勢,賺了一點錢就止盈,基金投資人的幸福指數並不高。核心原因就是市場反覆劇烈波動的背景下,引發基金投資人強烈的情緒波動,難以形成穩定的投資預期,投資者很容易陷入追漲殺跌的惡性循環中。

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如何讓投資者增加持續的幸福感。

首先,基金公司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持有人創造更加理性和長期可持續的投資回報,讓客戶享受到長期投資的成果。

另一方面是增強投資者溝通工作,讓客戶不斷了解基金投資。這項工作非一日之功,但可以看到,經過日積月累工作,有同業公司已經取得不錯成果,這是一個重要的工作方向。

我們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向投資者證明,只要秉承價值投資之心,農銀匯理就能為持有人提供相對確定、穩定的回報預期。在市場和營銷上借力多樣化、因地制宜的針對性措施,引導和管理客戶預期,讓客戶能體會到我們的「價值回報」理念。

券商中國記者:您怎麼看待公募基金行業「爆款」頻出的現象?希望農銀匯理基金也發幾隻爆款嗎?

施衛:農銀匯理的本職工作是努力為客戶創造可持續的穩定回報。

作為農行控股的基金公司,在做好服務農行的同時,積極擴展多平臺銷售渠道,通過產品端的業績和布局優勢,力爭為多種類需求客戶提供長期資產配置服務。

在積極拓展第三方銷售平臺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平臺呈現出和傳統銀行渠道不同的客戶群體特徵,需要用兩種截然不同的營銷思路,這對公司也是一種能力的拓展。

市場營銷團隊不僅僅是基金銷售者,更是每個家庭的資產配置者。工作的核心是守住風險底線,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的回報,這是資管行業的初心和使命。

原標題:《專訪|農銀匯理總經理施衛:注重風險可控的回報,增加投資者"幸福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農銀策略收益混合1月25日起發行
    布局2021年,農銀匯理投資副總監、投資部總經理張峰再出發,農銀匯理策略收益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將於1月25日起公開發行。  據了解,此次新發的農銀策略收益混合基金的股票投資比例為60%~95%,可在市場機會較好時充分享受高倉位,捕捉更多投資機會。
  • 五星基金經理張峰新基金來襲 農銀策略收益混合2021年1月25日起發行
    即將過去的2020年,農銀匯理基金在權益投資上表現不俗。布局2021年,農銀匯理投資副總監、投資部總經理張峰再出發,農銀匯理策略收益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代碼:010347)將於2021年1月25日起公開發行。張峰是清華大學工學碩士,曾獲第三屆亞洲物理奧賽金牌。具有11年證券從業經歷,其中5年投資經歷,曾任南方基金機械、軍工行業研究員、投資經理助理。
  • 基金50|農銀匯理張峰:2021年,市場風格將均衡偏價值
    張峰,農銀匯理基金投資副總監、投資部總經理,在2015年加入農銀匯理前,他曾在南方基金做過專戶投資,訓練出以自下而上選股投資方法論,樹立獲取絕對收益的投資理念;2015年9月17日,他正式擔任農銀行業領先的基金經理,自此確立通過宏觀策略判斷風格,從中觀層面選擇景氣行業,在個股層面偏重行業龍頭的投資框架。「這是我到農銀匯理基金後,自己總結出來的投資體系。」張峰說。
  • 總經理身兼多職!太平基金高管頻繁變動,規模依賴機構投資者
    該公司總經理尤象都不僅代任督察長,還兼任首席信息官《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2020年已進入下半程,公募基金髮行規模遠超去年同期,但高管「穩定性」問題仍困擾著行業發展。中小型基金公司高管變動尤為頻繁。8月1日,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太平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稱,督察長嶽衝因個人原因離任,總經理尤象都代任督察長。
  • 東方紅資產管理胡偉: 固收投資如何追求風險可控下的穩健回報?
    價值投資的核心有三點:1)注重風險管理,避免出現本金的永久性虧損;2)不買自己理解不夠深入的品種。3)在價格低於內在價值時買入。今天我們訪談了東方紅資產管理公募固定收益投資部總經理、基金經理胡偉先生。胡偉具有16年的固定收益研究和投資經驗,管理範圍覆蓋了偏債混合、一級債基、二級債基、保本基金等產品,對於不同風險等級的固定收益類產品都有投資管理經驗。
  • 專訪威力集團總經理於金汕
    專訪威力集團總經理於金汕 2016-12-02 02:41:03   來源:中國山東網
  • 博聞投資總經理張學武:每一位投資者都逃不開周期的循環
    證券時報記者 陳楚「一切皆有周期,資本市場的投資離不開各種周期的交叉往復」,博聞投資創始人、總經理張學武快人快語,一句道破他對投資的獨特理解與感悟。張學武認為,A股市場將迎來一輪級別比較大的行情,科創板將給整個A股市場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估值革命,真正具備科技競爭力的企業,將不斷享受到市場給予的估值溢價。
  • 「理財新規」強化投資者保護 私募理財產品投資者獲24小時「冷靜期...
    私募理財產品銷售引入投資冷靜期、單只公募理財產品銷售起點降至1萬元……中國銀保監會昨天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銀保監會制定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與《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充分銜接,共同構成銀行開展理財業務需要遵循的監管要求。
  • 投資者「單刀直入」 兩公司業績會上釋疑解惑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 投資者「單刀直入」 兩公司業績會上釋疑解惑⊙林淙 ○編輯 邱江投資者暢所欲言,公司高管有問必答。5月14日,科創板公司杭可科技與華特氣體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在上證路演中心舉行。
  • 投資者情緒繼續回暖 報告稱牛年牛市可期
    1月7日,長江商學院發布了第四季度的《2020年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下稱《報告》)。其中顯示,本期投資者情緒繼續回暖,67.5%的受訪者認為A股會上漲,比上期提高了9個百分點;同時,受訪者對港股的負面情緒正逐漸消散,儘管預期回報率仍在負值區間,但近50%受訪者認為港股會上漲,比上期提高了14.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