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詹晨 券商中國
誕生於2008年的農銀匯理基金,經過12餘年的歷練,已成長為超5000億元管理規模(含貨幣基金和子公司規模)的行業中堅力量。銀行系的穩健經營風格、出色的投資業績,已成為農銀匯理的名片。
「讓價值回報成為一種習慣」,是農銀匯理成立之初提出的品牌口號,在公司發展過程中,農銀匯理團隊不斷用產品業績夯實這一理念。
數據顯示,農銀匯理權益基金近一年以68.69%的收益率位居全部基金公司第3位,在三年期業績中,農銀匯理權益型基金平均賺取71.83%收益率,位列全部公司第6位。(數據來源:海通證券,截至2020年6月30日)。
作為銀行系公募的重要代表,農銀匯理的發展歷經市場化層層考驗。在銀行理財子爭相破繭而出的新資管時代,銀行系公募如何應對?農銀匯理堅持權益加固收雙輪驅動,如何夯實現有優勢?帶著這些疑問,券商中國記者近日專訪了農銀匯理基金總經理施衛。
▲農銀匯理基金總經理施衛
他表示,公募基金業正迎來發展的新時代,農銀匯理與農銀理財子公司可以在合規的前提下通過產品互相合作、相互協同,農銀匯理要未雨綢繆,用更加均衡的資管結構來承接新的發展機遇。
施衛強調,無論身處何境,都要集中力量全身心、全方位地苦練內功、夯實基礎,致力於提供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讓持有人有確定的「幸福感」。
以下為券商中國記者對話施衛的部分文字實錄:
注重風險可控的回報
券商中國記者:農銀匯理是銀行系公募的後起之秀,您怎麼看公司和股東方的協同關係?如何看待銀行系公募和券商系公募的優勢差異?
施衛:作為2008年以後成立的公募基金,農銀匯理的成長和壯大離不開三家股東的鼎力支持。但我們必須兩條腿走路,不能單純依賴股東方的資源,更要以投資專長服務於不同渠道的客戶。
公司治理層面,各股東方優秀的基因都發揮著不同的重要作用。在公司發展過程中,可以把管理層或團隊的想法,經過董事會、股東會的論證、把關、審核,事後檢查、審計,這是架構上的有力保證。
從風險偏好角度看,農銀匯理更看重風險可控的回報。農銀匯理繼承了股東方中國農業銀行誠信立業,穩健行遠的核心價值觀,更注重長期投資、持續發展的力量。
市場化競爭中,管理層必須要用市場化手段培育團隊、帶領團隊,按照市場規則辦事,這是我們經營中一直要落實的東西。
借力股東方風控方面的成熟經驗,農銀匯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控優勢:建立了科學有效、層次分明、權責統一、管控明確的四道風險控制防線;將合規管理融入企業文化之中,建立起「人人都是風險管理者」的風控文化。
合作與協同方能致遠
券商中國記者:銀行理財子競相成立,您如何看待銀行理財子加入資管大軍的格局?行業競爭業態是否會改變?公募與銀行理財子如何競合聯動?
施衛:農銀匯理和農銀理財子公司作為農業銀行旗下不同的子公司,都是金融集團的有效組成部分,可以在合規前提下通過產品互相合作、相互協同。彼此之間不是競爭關係,是集團在業務上不同布局的區別。
中國資產管理市場足夠大,客戶的差異化需求豐富,公募基金有機會通過差異化競爭,提供差異化服務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在銀行理財轉型的過渡期內,公募基金應該把握機會發展特色領域,根據自身稟賦尋找差異化之路;長期看,無論銀行理財子公司還是基金公司,或者市場上的其他資產管理機構,都將面臨同樣的競爭環境,能夠長期持續提供客戶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才是立足之本。
對農銀匯理而言,要做好團隊投研能力積澱。通過深耕投資管理能力,目前公司投研團隊具備很強為客戶創造絕對收益的能力。農銀匯理的權益產品業績,一年以68.69%的收益率位居全部基金公司第3位,在三年期業績中,農銀匯理權益型基金賺取71.83%的投資收益,位列全部公司第6位。(數據來源:海通證券,截至2020年6月30日)。
基金經理,管好產品是根本
券商中國記者:這幾年農銀匯理整體權益業績突出,在投研團隊的打造上,能否具體介紹?公司對基金經理有怎樣的要求?
施衛:現在農銀匯理的投研團隊,有從外部引入,也有內部培養。無論什麼方式,只要是優秀的投研員工,公司都會給他們提供一個相對開放、公平競爭的平臺,把規則框架搭好,讓他們各自找到自己的長板,逐漸拓展能力邊界。
農銀匯理強調個人綜合能力的綻放,從培養機制上,基金經理不僅要管好產品業績,還要做好產品的申贖管理。基金經理個人品牌通過農銀匯理的品牌加持,個人品牌提升也強化農銀匯理品牌,逐漸形成正向循環的持續過程。
在新的市場環境裡,行業和投資者對基金經理提出了更多要求。基金經理不但要管好基金,更要通過不同平臺和渠道,做好投資者溝通工作。農銀匯理的基金經理都會定期和不同的銷售團隊路演,一方面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另一方面讓銷售團隊對基金經理進行評價。對基金經理而言,投資業績好是根本,管理規模更是能力的體現。
固收權益雙輪驅動
券商中國記者:農銀匯理堅持固收與權益兩駕馬車,兩大業務分別有怎樣的優勢?
施衛:近年來我們不斷夯實投研團隊,湧現出一批長期業績優異的基金經理,他們的資金管理能力一直在提升,已經得到渠道和客戶的認可,具備承接更多權益類管理規模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們也非常重視債券投資管理,尤其是利率債投資,目前已經發行成立不少創新產品,如2019年年底,農銀匯理1-3年利率債指數基金髮行成立,未來還會布局更多符合自身稟賦的優勢產品。
隨著國內市場的成熟度越來越高,機構投資者、境外投資者佔比也不斷提升,資本市場去散戶化的特徵越來越明顯。被動的指數化投資是機構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的優選,指數及指數增強產品也將會是公司未來產品發展布局的重點之一。
農銀匯理有所為有所不為
券商中國記者:上半年公募基金新發破了歷史紀錄,但總體份額不增反降,行業「贖舊買新」的現象明顯,您有什麼好建議?
施衛:有所為有所不為,基於基金公司的專業能力,在合適的時機給投資者提供適合的基金產品,注重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建立長期理性投資的投資者教育工作體系,發揮公募基金的專長。
想做好這方面服務,要更多了解客戶的需求。對基金公司來說,要獲得客戶完整、充分的需求很難,特別在網際網路渠道,客戶黏性較低,這更需要基金公司進行精細化管理。例如要關注不同時點的新增客戶資產,這部分錢是獲得賺錢的快樂還是承受虧錢的痛苦,基金公司需要記錄這些資金背後的客戶情緒,做好相應的服務策略,雖然很難但很重要。
2019年,農銀匯理為客戶創造了115億元的絕對回報(來源:天相投顧),但有些客戶不是很了解基金的長期投資的優勢,賺了一點錢就止盈,基金投資人的幸福指數並不高。核心原因就是市場反覆劇烈波動的背景下,引發基金投資人強烈的情緒波動,難以形成穩定的投資預期,投資者很容易陷入追漲殺跌的惡性循環中。
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如何讓投資者增加持續的幸福感。
首先,基金公司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持有人創造更加理性和長期可持續的投資回報,讓客戶享受到長期投資的成果。
另一方面是增強投資者溝通工作,讓客戶不斷了解基金投資。這項工作非一日之功,但可以看到,經過日積月累工作,有同業公司已經取得不錯成果,這是一個重要的工作方向。
我們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向投資者證明,只要秉承價值投資之心,農銀匯理就能為持有人提供相對確定、穩定的回報預期。在市場和營銷上借力多樣化、因地制宜的針對性措施,引導和管理客戶預期,讓客戶能體會到我們的「價值回報」理念。
券商中國記者:您怎麼看待公募基金行業「爆款」頻出的現象?希望農銀匯理基金也發幾隻爆款嗎?
施衛:農銀匯理的本職工作是努力為客戶創造可持續的穩定回報。
作為農行控股的基金公司,在做好服務農行的同時,積極擴展多平臺銷售渠道,通過產品端的業績和布局優勢,力爭為多種類需求客戶提供長期資產配置服務。
在積極拓展第三方銷售平臺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些平臺呈現出和傳統銀行渠道不同的客戶群體特徵,需要用兩種截然不同的營銷思路,這對公司也是一種能力的拓展。
市場營銷團隊不僅僅是基金銷售者,更是每個家庭的資產配置者。工作的核心是守住風險底線,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定的回報,這是資管行業的初心和使命。
原標題:《專訪|農銀匯理總經理施衛:注重風險可控的回報,增加投資者"幸福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