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進步,即是勞動人民也是英雄推動的。值啊中國古代曾出現過許許多多影響歷史進程的人物。比如說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221年統一了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朝,奠定了中國2000多年的版圖。還有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等等。不過有光明也就有黑暗,也有的人對歷史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比如今天說的這四名歷史罪人,讓中國至少倒退了數百年的時間,其中最可恨的是一名女子。
司馬炎
三國是一場大戲,曹操、劉備等人都是不世出的梟雄,孫權少年英才又佔據江東之地足以自保有餘。他們爭鬥了數十年的時間,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的大戰,可是誰都沒有真正打敗誰,最後的勝利者只有一人,那就是司馬懿。
不過嚴格說起來,司馬懿和他的兒子司馬昭都只是篡權,並沒有篡位。篡位的是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鹹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自己稱帝並改國號為晉。
當時蜀國的劉禪已經投降了,只有吳國據險關而守。司馬炎稱帝之後,滅吳便迫在眉睫了。公元279年司馬炎興兵南下終於一句攻滅了吳國。
自董卓亂政以來,亂世的格局終於得以平等。如果司馬炎再接再厲,恐怕又將是一個名傳千古的偉大君主。可是司馬炎在平定了吳國之後,開始怠惰政事。
而司馬炎治下的西晉又是一個圍繞著保護士族利益而鞏固自身專制建立的權力制度,士族特權極大,皇權又極為的軟弱,最終皇權都被士族分割,因此而爆發了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內亂,社會經濟和軍事實力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和削弱,因此北方的遊牧民族趁勢而入侵,導致了西晉的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史稱為「五胡亂華」好不容易在三國之後有了喘息之機的中原百姓卻再次陷入了戰亂之中,中原淪喪於胡人之手,歷史因此倒退了至少數百年。
安祿山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強盛而開放的國家,開放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呢?外國來的百姓也能在唐朝做官,而且很多都做上了大官。比如說安祿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安祿山出生於703年出身西域康國,天寶年間受唐玄宗器重,平步青雲,兼任平盧、範陽和河東三鎮節度使。
天寶十四載(755年),以誅殺宰相楊國忠為名,發動了安史之亂。沒想到一路勢如破竹,竟攻破了兩京,《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唐朝此後也由盛轉衰。
秦檜
說到秦檜,很多人立刻就會想到嶽飛將軍了。嶽飛從二十多歲起便立志報國,先後四次從軍,參加的大小戰役無數,。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嶽飛揮師北伐,大敗金軍。立下大功,秦檜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於是便誣告嶽飛造反,以莫須有的罪名還將其召回殺害。失去了嶽飛南宋的軍事力量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原本受到了打壓的金國有了殘喘之機,而秦檜此後便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投降派,甚至主張張趙構跪接金國皇帝的聖旨。趙構是一個沒有主見的君王,南宋最終在秦檜的帶領下,逐漸走向了滅亡。
慈禧
年,鹹豐皇帝駕崩於熱河避暑山莊,同治帝載淳繼位,而當時的同治皇帝尚且年幼,因此便是由同治皇帝的生母也就是慈禧太后朝代為垂簾聽政,除了慈禧太后之外還有慈安太后以及議政王奕訢輔政。
然而人在1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後,慈禧立她的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為帝,依舊是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然而在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突然暴崩,民間野史認為是慈禧所害。具體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總之慈禧從此徹底的專政。
大權獨掌的慈禧太后,生活奢靡,只注重個人享樂全然不顧老百姓的死活。當時因為西方列強的入侵,可謂是內憂外患,而慈禧卻大興奢靡之風,各地官員也紛紛上行下效,搜刮民脂民膏。更科可恨的是,慈禧將經和西方列強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中的賠款全部扣押在老百姓的賦稅當中,賠得越多老百姓的生活壓力就越大,百姓全都苦不堪言,最終讓中國成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大大的阻礙了中國的發展。
因此如果要說最可恨的一個人只能是非慈禧太后莫屬,假若不是慈禧在,近代歷史上著名「戊戌變法」也不可能僅僅成為「百日維新」,本來變法是能夠有效促進國力發展的,但是卻因為變法威脅到了慈禧等守舊派人士的利益最終夭折在了慈禧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