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呂雉是中國歷史上最擅長玩弄權術的女政治家,真的是一點都不為過。呂雉當了皇后之後,一直心狠手辣,在政治上的謀略,完全能夠和劉備相比。從下面的故事中,就能夠看出呂雉的毒辣。
一路輔佐劉邦的大臣有張良、蕭何還有韓信,在幫助劉邦建立了漢朝後,他們的命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反轉。出謀劃策的張良,在漢朝建立後就過山了歸隱山林的生活,由於此時的張良手中,已經沒有了實權,也就對劉邦沒有什麼威脅了。蕭何是個與世無爭的人,還需要為國家出謀劃策,劉邦也就留著他了。唯獨韓信手中還有兵權,這也是劉邦對他心存忌憚的原因,由於當年在幫助劉邦時,向劉邦提出了要求,這讓劉邦對他心存介意,但是一直沒有除掉他。
公元前196年,劉邦率兵平叛邯鄲的霍亂,這是呂雉聽到小道消息,說是韓信想要在京城發兵謀反,呂雉很淡定,叫來了蕭何商量該如何處置韓信,當初是蕭何引薦了韓信,如今也是蕭何滅了韓信。蕭何將韓信騙到了長樂宮,韓信前腳剛踏入宮門,就被士兵綁起來了,殺了韓信,還誅了其三族。當劉邦得知這個消息後,可謂是悲喜交加。悲是因為他從此少了一個左右手,畢竟一路走來,韓信都在輔佐他;喜是因為他不必再擔心韓信會謀反了。從殺掉韓信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來呂雉為了鞏固權力,完全不顧及名聲和手段。
另一個體現呂雉毒辣的事便是殺了梁王彭越。彭越曾經在劉邦項羽之中,選擇了幫助劉邦,劉邦能夠稱王很大程度上都有彭越的功勞。但是彭越是個沒有什麼才能的人,眼界比較窄,只看到眼前保存實力。劉邦有好幾次讓他出徵去打仗,他都稱病推辭了。後來有一次,有人向劉邦告密說他要謀反,劉邦很生氣,就把他抓了起來,要把他流放到蜀地。在流放途中,彭越碰到了呂雉,哭著向呂雉訴說自己的委屈,說自己不當諸侯都可以,只想回到家鄉做一個安分守己的農民。
呂雉表面上答應了彭越的請求,還把他一起帶回了洛陽。但是,呂雉見到劉邦後,就對劉邦說,這種人怎麼能夠只把他流放出去呢,以後會後患無窮的,你得把他殺了才能避免以後再出現問題。於是,劉邦就把彭越給殺了,還滅了其三族。彭越本想著呂雉能夠救自己,沒想到反而使自己喪命了。可見,誅殺大臣很多都是因為呂雉的手段。
呂雉的兒子漢惠帝死了之後,呂雉就開始大肆殺戮劉姓族人,於此同時,還輔佐了很多自己族人在朝為官。在呂雉的苦心經營下,朝廷上大多都是她的人,勢力範圍已經擴展到全國各地。晚年的呂雉更是殺人如麻,她是容不得劉邦和其他妃嬪生的孩子的,只要是兒子,她都會一個個逼死。如果呂雉不狠,又怎麼會有後來的偉大謀略家呢?如果呂雉不誅殺那些大臣,又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冤案呢?
在呂雉執政之後,還是實行之前劉邦所實行的政策。劉邦在病重後,呂雉問了他在朝堂上的安排,如果蕭何去世的話,誰能夠接任他呢,劉邦說曹參能夠擔當大任。任用曹參後,還應該任用王陵和陳平,不要只任用他們中的一個。周勃雖然文化很低,但是為人本分,若是朝堂之上出現什麼大的危機,能夠安天下的一定就是周勃了,可以任命周勃為太尉。
這些安排呂雉都聽從了,先後任用了曹參、王陵、陳平和周勃這些大臣,大臣們也都遵從了之前的政策。呂雉執政期間,減少了百姓的賦稅,廢除了嚴苛的刑罰,端正了民風,大肆宣揚孝道。提倡寬鬆的經濟政策,使得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百姓呈現一片安居樂業。
公元前180年,一生都在維護自己權勢的呂后去世了,呂雉去世時和劉邦去世時同歲,與漢高祖劉邦合葬在長陵。呂雉一生都在鞏固自己的權勢,甚至殺了很多的人,歷史上對她的評價大多是貶義的,認為她是個心狠手辣之人。但是在呂雉的統治之上,社會上一片祥和之景,當時的朝政決定了她的人物形象,如果她不是一個毒辣之人,又怎麼成為一代女政治家呢?關於呂雉,你有什麼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