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登基後,寫下唐朝最狂的一首詩,男人只讀一句就夠

2021-01-10 騰訊網

「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毛澤東

能得到毛澤東如此高度評價的,是哪位傑出的政治家?這裡說的她,其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

她野心勃勃,從一個普通的後宮才人,一步步成為妃子、皇后、太后,最後又登基成為皇帝,在位期間重用賢才,選賢舉能,施行了一系列新政,在唐朝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以說,武則天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一人。

一代女皇,叱吒天下

公元690年,武則天67歲。在那個年代,對許多人來說這已經是高壽了。而對一代女皇武則天來說,她稱霸天下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在此之前,她經歷了許多坎坷波折,見證了丈夫的逝去和兒子對政治的弱勢,也早已學得如何治國馭臣,打理朝政。這一年,武則天即位,改國號為周,開始了她為期15年的皇帝生涯。

武則天能夠成為皇帝並非只靠自己的身份優勢,她原本就有經國治世之才,成為皇帝之後更是得心應手,明察善斷,提拔人才這些都不在話下。

然而,即便是有著雄才大略的武則天,也有許多不認同不支持她的人。對那些人來說,武則天從自己的兒子手中奪走皇位本來就是有悖常理,一個女人成為了皇帝,更是顛覆性的事情,再加上武則天行事張揚,即使是在她的治下,朝廷中仍然有許多人暗暗反對她。尤其是在她統治的初期,反對的聲音更是不可計數。

奇詩妙語,化解難關

武則天登基後的第二年,朝廷中有些意圖謀反的大臣,聯合起來打算策劃謀反之事。時值臘月,正是飄雪凜冽萬物凋零之際,大臣們卻邀請武則天前往坐落在洛陽的神都苑賞花,還宣稱神都苑裡百花盛開,鳥語花香。

聰明過人的武則天猜測到這其中必然有異。明明是數九寒冬,又哪裡來的百花盛開呢?但這一場宴請,自然是非去不可的。

武則天除了在治國方面有能力,在詩文書法方面其實也頗有造詣,她一揮而就,當即寫下了一首大氣磅礴的詩,題為《臘日宣詔幸上苑》,詩曰:

「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我明天就要到上苑(即神都苑)遊玩,需得火速傳報給春神知曉,所有的花都要連夜盛開以便我明天觀賞,切莫等到春風吹來才盛開啊。

這一首詩是《全唐詩》收錄的四十六首詩之一,幾句簡明的詩句,就展示出了武則天的雄心與霸氣。畢竟,誰敢命令大自然在隆冬季節將原本該在春天盛開的花朵提前綻放呢。

出人意料的是,奇蹟竟然真的出現了。第二天凌晨,神都苑裡遍布各種鮮花,奼紫嫣紅,好不壯觀。武則天在群臣簇擁之下走進神都苑,眾人都被這百花盛開的景象震撼了。

短短一夜之前,原本冬日的衰敗景象竟然就扭轉成為如此盛況,群臣議論紛紛。莫非是武則天真的有此神力可以召喚驅使春神?又或者是眾神均認她的皇帝身份為她助力?

經此之後,即便是那些曾有謀反之心的大臣,也意識到武則天的權威,紛紛平息了謀反之意。此後武則天更是一展宏圖,開疆擴土,在政治領域施展自己的才能,而這一次遊園,也是武則天樹立起自己威信的重要體現。

神都苑裡一夜之間百花盛放,莫非真的是有什麼春神的指引?其實哪怕歷史古籍上沒有記載,我們也可以猜測得出其中的真相。

要麼就是武則天下令在神都苑種上大量的花草,通過展示自己的威力震懾群臣,要麼就是群臣中有一心向武則天投誠的人,知道武則天寫下這樣開闊大氣又具有暗示意味的詩句後,為表忠心自發地就將鮮花投放到神都苑裡以便皇帝觀賞。

明察善斷,選賢舉能

一首詩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可見武則天的霸氣,只看這一句「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聰明的人就知道該迅速行動起來為皇帝分憂解難,哪裡還需要看下一句呢,立即行動起來,才能得到皇帝的賞識和信任,相信大臣們都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必須爭先恐後地在皇帝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

在武則天時期,即使皇帝是女人,當時的朝臣仍然都是男人,縱容有不服氣女人成為皇帝的,在皇權統治下,卻是不得不低頭臣服的。更何況武則天登基之後,所實行的政策和招攬的人才都是讓人贊同的,縱然在後期也有很多弊端,她是實實在在為當時的社會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或許是在神都苑一事後,武則天的地位更加牢固了,她在位期間,在政治、軍事和經濟領域都做了極大的改革。

其中尤為突出的就是重用酷吏,在即位初期,她為了鞏固統治,重用來俊臣、周興等行事暴戾的官員,用內部鬥爭排除異己,但後來又安排來俊臣殺死周興。

另一方面,武則天又改革科舉制度,開創了武舉、自舉、試官等多種形式的科舉考試制度,選拔人才的時候並不在乎出身,只要有政治才能都有可能被重要,於是很多優秀的寒門子弟在當時都有了展示才華的機會。《資治通鑑》中評價武則天,說她明察善斷,當時英賢為她所用。

像武則天這樣的人,後世對她的評價不斷,站在每一個時代的角度,或許對她的看法都不一樣,哪怕是作為現代人,能夠查閱許多資料和信息,可以縱橫比較武則天在歷史上的影響,我們也很難做到客觀公正,畢竟我們無法回到過去再窺探真實的歷史,更何況評價歷史人物,我們也很難做到不偏不頗。

相關焦點

  • 唐朝著名醜男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羅隱和鄭畋交談時,鄭女就躲在屏風後窺視,當她見到羅隱的相貌後,連日來的旖旎情愫瞬間便煙消雲散了。從此再也不讀羅隱的詩歌,甚至連他同鄉的詩歌也不讀了,「遂終身不讀江東篇什」。很多人都覺得此女是偽粉,但也可以通過此事想像羅隱有多醜。當然,羅隱雖醜,但他的才華卻不是虛的。他在人生低谷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 初入仕途的李白寫下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廣為流傳,卻讓人心疼
    唐朝是中華歷史上文化非常繁榮的時期,特別是當時的唐詩,簡直是到了人人都可以吟唱一首打油詩的地步。在空前繁榮的大唐盛世自然也是出了很多的著名的詩人。像當時有名的詩人李白。李白被人稱為「詩仙」,李白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而李白一生也寫了很多首的詩歌。
  • 唐朝一才子,失戀後寫下最悽美的一首詩,細細讀來勾起無限回憶!
    唐朝是一個詩人輩出的朝代,放蕩不羈的李白,接地氣的杜甫,主攻山水田園詩的王維,無一不是令後人敬仰的大腕。然而,也還有一位唐朝中期的詩人,在詩壇上的名氣很小,提到他的名字沒多少人知道,但他失戀後寫了一首詩,卻成了千古名篇,流傳於後世。
  • 李商隱「最大方」的一首詩,開篇5字下筆不凡,其中一句千古名句
    「有一種詩,你說不出它哪裡好,但就是會被它的美不自覺地吸引」,這話不是誇張,這就是李商隱的詩帶給世人的感受。在那群星璀璨的唐朝,再也找不到像李商隱這樣將「朦朧」用得如此得心應手之人。夠美就好!」這是世人掙扎後的無奈之語。然而在這一首首朦朧的詩背後,李義山的一生不得志卻那麼明顯、令人惋惜。隱入「牛李之爭「讓他半生漂泊,始終難以施展抱負,窮困潦倒。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風雨》,就是困苦的李商隱」窮裝大方「之作,開篇5字氣勢不凡,最後一句卻令人斷腸。《風雨》悽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 唐朝無名詩人不願娶豪門千金,寫下一首拒婚詩,盡顯錚錚傲骨
    作者:凱紫唐朝很多詩人曾憑一首詩,抱得美人歸。例如崔郊,他和姑母的婢女兩情相悅,可是姑母后來卻將婢女賣給了權貴於頔。崔郊在寒食節那日,好不容易和心上人見上一面,還沒來得及互訴衷情,便不得不分離,傷心欲絕的他寫下了「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 晏殊寫下很深情的一首詩,字字唯美,最後兩句看哭不少有情人!
    晏殊寫下很深情的一首詩,字字唯美,最後兩句看哭不少有情人!我們中國古代出現的一些詩詞歌賦也是我們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些詩詞表達不同的一種意境,針對不同的一些文化背景,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 女道士戀上高僧卻遭拒,氣憤寫下千古奇詩,句句戳人痛處狠毒至極
    唐朝的道觀,尤其是女道觀,一方面特別受當時小姐、貴婦的信賴,她們經常會選擇在道觀與他人私會,或藉由女道身份來掩飾自己。比如說太平公主、武則天、楊貴妃等都曾入過道觀。比如說唐朝著名女詩人魚幼薇,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魚玄機,她在長安鹹宜觀中不知惹下了多少風流韻事;再比如說,今天我們故事的女主角,跟魚玄機同為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的李冶。 李冶年少聰慧,在6歲那年就寫下了一首贊詠薔薇的詩:「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但他的父親卻十分不喜,因為「架卻」通「嫁卻」,小小年紀就知男女婚嫁之事,肯定不安於室,因此生氣地說:「必失行婦也。」
  • 唐朝詩人中的敗類,賣友求榮殺人奪詩
    此時的皇帝是女皇武則天。由於武則天的皇位是從兒子手裡搶來的,加上從來沒有女人當過皇帝,很多文人對武則天雖然表面不是,其實內心裡是看不起的。因此,武則天很喜歡有人寫一些辭藻華麗的詩來歌頌她。宋之問了解到武則天的這個喜好後,就專門研究這類的詩,寫了一些讚美武則天的詩,引起了武則天的注意,也因此獲得了不錯的官職。
  • 推背圖|預知武則天稱帝,唐朝最神奇的兩位術數師!
    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可以說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孟郊最世俗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說出了男人的內心理想
    對於男人而言,多少生活失敗者渴望有一日一掃前恥,走上人生巔峰。今天男人的人生巔峰或許更多的是老婆、房子、車子、票子……古人與我們不同,他們認為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 唐朝最厲害的四個女人,武則天只能排第四,第一是誰?
    最狠女人——武則天 能夠成為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女皇,武則天的上位之路固然有彼時政治格局與社會背景的緣故,但同樣離不開她個人的能力與奮鬥。 在以男人為尊的時代,武則天能坐上並坐穩那把龍椅,與她的狠厲是分不開的。
  • 武則天聲名在外,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未登基前的經歷
    我們對於武則天都不會陌生,因為現今有諸多的電視劇都描繪了她的事跡和家庭背景,究竟武則天是個怎樣的人呢?如果她真的只是一個靠美色勾引皇帝的妃子,那麼她怎麼可能會登上權力的巔峰呢。其實,武則天除了擁有美貌之外,還非常地有智慧,無論是治理國家還是獲得皇寵都有著自己的理解。
  • 唐代最有名的一首元宵詩,作者是蘇軾先祖,前兩句包含一個成語
    提起元宵節的詩詞,我們一定會想起兩句千古絕句,一句出自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另一句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作為元宵詩詞,這兩首詞非常經典,可是,在唐代,有一種元宵詩詞,不遜於歐陽修和辛棄疾,被稱為元宵詩中最好的五言律詩,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 武則天留給世人的七大謎團是什麼?武則天晚年為什麼鍾情三陽開泰?
    作為一個女人,她需要男人滿足她,這個需要她卻永不滿足。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正式登基,改國號為周,成為薛懷義是因其身材高大、健壯有力,後因不「馴服」,而被她暗殺。 她寵幸沈南蓼,因其中年體衰而遭到厭棄。
  • 才女6歲寫下一首詩,被世人稱讚,父親卻將其逐出家門,送入道觀
    在中國古代社會,向來都有著「重男輕女」的現象,在當時,女性很難得到讀書和做官的機會,唐朝是封建社會時期的鼎盛王朝,那個時期也誕生了無數的才子與佳人,卻湧現出了很多著名的女詞人。李冶,唐朝著名的女詩人,雖然不像李白、杜甫、白居易那樣出名,但是她在女人裡面,算得上在當時最會寫詩的一位了。
  • 武則天的兩首千古名作:一首婉約比肩李商隱,一首霸氣指數超李白
    其實除了她們之外,唐代還有一些女詩人,同樣才華斐然,不過因為在其他領域光芒太盛,所以她們在詩歌方面的才華被遮掩,導致後世之人對於詩歌成就並不是那麼了解,上官婉兒如此,而她的主上武則天同樣如此。武則天身上最大的標籤就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但很少有人知道,她寫起詩來同樣有著不俗的表現。她一生最為出名的當屬兩首詩,一首婉約比肩李商隱,一首霸氣指數超李白,水平不輸多數唐代大詩人。
  • 高僧被歌女不斷撩撥,笑著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彰顯大師風範
    真正修行之人,不在乎是否還俗,道潛不敢違抗聖旨,還俗後依舊不為凡塵之事擾亂心境,過著僧侶般的生活,謹記佛門清規戒律。不久後,皇帝意識到道潛是被冤枉了,撤銷他的罪名,讓他恢復僧人的身份,道潛再次削髮為僧,為將此事放在心上,或許在他看來,只要內心皈依我佛,哪種形式都無所謂。元豐二年,蘇軾調任徐州太守,道潛在杭州智果禪院,距離不算太遠。
  • 李白很豪邁的一首詩,開篇20字就氣勢橫絕,後人傳唱1000年
    讀著中華書局出版的李太白全集的時候,甚至會生出一種,天下詩人,只讀李白一個人就夠了的錯覺。李白代表不了的盛唐的百花齊放,但他卻毫無疑問是其中綻放的最盛大的一株奇葩。李白的明月,李白的美酒,李白的劍氣,這些都攪混在一起,融入、貫穿到了李白的詩歌當中,無論他寫什麼,總是帶有一種傲然浪漫的氣息,所以李白的詩基本不會和其他人混淆,他的氣息,實在太好辨認。
  • 女道士戀上一僧人,寫下一首詩,最後一句卻成愛情的至理名言!
    她的詩名便越傳越廣,著名詩人劉長卿對她的詩便極其讚賞,還稱她為「女中詩豪」。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八至》,便是李冶的代表詩作之一。《八至》是李冶創作的一首六言詩。這首詩據說是李冶成為女道士後,戀上一個僧人,有感而作。說它是一首奇詩,是因為詩的首字「至」字,在詩中重複了8次。並且全詩四句,所說的都是淺顯而至真的道理,具有「平中見奇」的藝術造詣,可謂妙絕千古。
  • 王安石讀了張籍的詩很喜歡,於是寫下一首詩,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雖然王安石如此的傲氣,可是他有的時候對欣賞的人,更是大加讚美,例如他讀到了唐朝詩人張籍的詩,很是喜愛,為此他還專門寫下了一首詩,表達了自己對於他的崇拜,可見我們的拗宰相,也是有其可愛的一面,那他的這首詩便是同樣膾炙人口的名篇《題張司業詩》,儘管這首詩在他的作品中,並不是那麼耀眼,但不得不說這首詩也最能夠體現出王安石的一片深情,以及他對於晚輩的那一份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