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6歲寫下一首詩,被世人稱讚,父親卻將其逐出家門,送入道觀

2021-01-09 昊濤說史

在中國古代社會,向來都有著「重男輕女」的現象,在當時,女性很難得到讀書和做官的機會,唐朝是封建社會時期的鼎盛王朝,那個時期也誕生了無數的才子與佳人,卻湧現出了很多著名的女詞人。

李冶,唐朝著名的女詩人,雖然不像李白、杜甫、白居易那樣出名,但是她在女人裡面,算得上在當時最會寫詩的一位了。

才女6歲寫下一首詩,被世人稱讚,父親卻將其逐出家門,送入道觀

天資聰穎,玲瓏心竅,小小年紀就能出口成章,舌吐芬芳。於是他的父親經常帶著她參加詩友聚會,也是到處顯擺如此有才華的女兒。

李冶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是一位博學的文人,文人也有文人的圈子,自李冶出生後,她便受到了文化的薰陶,父親對她很是看重,經常在友人面前表揚她,6歲時寫下一首詩:

《詠薔薇》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已看雲鬟散,更念木枯榮。

我都已經這種年紀了,卻還沒能嫁人,心裏面十分雜亂無法平靜。頭上的秀髮都被風吹得凌亂不堪了,我想他已經想得樹都要枯萎了。

這很難讓人相信是出自一位6歲的女童之口,還未成年,卻已經得了相思病。

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但是卻體現出了這個小女孩的文採突出。友人一聽小小年紀,便寫出如此的佳作,眾人皆稱讚。

可是父親卻顯得很憂鬱,他聽完詩後,淡淡地說「你將來必定失德,小小年紀便懂得待嫁情緒,長大後恐怕會成為一個失足的婦人」。

隨即,6歲的李季蘭便父親送入道觀,成為了一名女道士,她的人生也因為這兩句詩而改變。

在李冶父母的眼中,道觀遠離世俗,或許可以讓李冶安靜下來,不為外界的情愛之事所擾。希望她可以修身養性,薄情寡慾,真正的成為一名才女。

其實在歷史上,詩人不僅僅是蘇軾,李清照,李白等等,還有許多那些人不為人知,詩詞卻流傳千古的才子。

古詩詞是中國的瑰寶,是璀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作為年輕人怎麼可以對中國的古詩詞文化一無所知。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冠軍武亦姝,非常喜歡詩詞,她說:「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就是我在江南,沒什麼東西好給你,那我就把江南的一整個春天都送你吧。多美啊,是吧。這是現代人完全給不了的感覺」。

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評委,中南大學楊雨教授,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兒童閱讀專家王林共同給孩子們推薦了一套書《飛花令》。

這一套飛花令,裡面不是枯燥的詩詞知識,而是圖畫形式的故事,然後由有趣的故事,來引出詩句,這樣孩子們就能在看故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學習詩句。

這套飛花令,注重孩子對古詩詞的理解。它會講出每一篇詩詞背後的文化故事,以及詩詞中提及到的,人物,地理知識等等。孩子真正理解了,記住就很容易了!

書中包含近1000首經典詩詞——從《詩經》《楚辭》到唐宋詩詞、明清佳句,集結名家名篇,精選最傳世的千古詠嘆。

兒童讀它,可以用來培養閱讀習慣,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家長也可以每晚給孩子講一個有關於詩詞的睡前故事。

中小學生讀它,可以潛移默化學習古詩詞,再也不用愁著語文考試了!

這一套飛花令共四次僅需79元,與其花大價錢讓孩子上一些補習班,不如培養孩子內在氣質,這是家長最有價值的教育投資了!將金錢積累成自己的文化修養,成為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現代人!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唐代才女被甩後,霸氣地寫下此詩,最後10字勸慰了世間多少痴情女
    據不完全統計,唐代的女性詩人數量總數達到了207人,其中被稱為四大女詩人的李冶、薛濤、劉採春、魚玄機都是青史留名的才女。而在這4人中,最有個性也是最任性的是魚玄機。魚玄機的任性體現在她超前的愛情觀上。除了對恩師溫庭筠那段不被接愛的愛情外,對她影響最深的男人就是當時的狀元郎李億。二人因詩結緣,卻被李億的原配棒打鴛鴦,將魚玄機送入了道觀。
  • 才女詩只服秋瑾這首,天馬行空豪情萬丈,很多人不信這是女人寫的
    800多年前,千古才女李清照寫了一首《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短短20個字,令無數男兒汗顏,也讓不少人愛上了這個霸氣十足的才女。然而詩雖寫得豪情,但寫完後李清照還是只能跟著丈夫趙明誠一路南下,畢竟當時她一個婦道人家只能嫁夫從夫。
  • 唐朝著名醜男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他在人生低谷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這首詩名為《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除了貌醜,羅隱身上還有一個標籤,那就是「十上不第」。他從大中十三年開始參加科舉考試,十多年時間裡,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是唐朝有名的「考渣」。
  • 女道士戀上高僧卻遭拒,氣憤寫下千古奇詩,句句戳人痛處狠毒至極
    唐朝的道觀,尤其是女道觀,一方面特別受當時小姐、貴婦的信賴,她們經常會選擇在道觀與他人私會,或藉由女道身份來掩飾自己。比如說太平公主、武則天、楊貴妃等都曾入過道觀。 李冶年少聰慧,在6歲那年就寫下了一首贊詠薔薇的詩:「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但他的父親卻十分不喜,因為「架卻」通「嫁卻」,小小年紀就知男女婚嫁之事,肯定不安於室,因此生氣地說:「必失行婦也。」
  • 李清照目睹丈夫臨陣脫逃,悲從中來,寫下一首詩諷刺丈夫貪生怕死
    實際上,在程朱理學濫觴的這個對女人極不風流的時代,李清照卻活在最是真性情,可謂千古第一風流才女。李清照出身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門,但也是書香世家,她的父親李格非在當時也是有名的文化人,與晁補等人的來往非常的密切,所以她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沒有被「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思想給阻攔。
  • 魚玄機:成婚四個月被丈夫送去道觀,多情才女最終淪為風流女道士
    今天,我們來說說唐朝另一位才女魚玄機,這個名字是她出家後起的,原名魚幼微。說到魚玄機,不得不提她的一首傳世名作《贈鄰女》: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 送女兒出嫁的父親,寫下一首千古名篇,字字悲涼,令人不忍卒讀
    女兒,往往是父親掌中的珍珠,心中的寶貝。然而,女兒長大成人,也終有一天要離開父親,嫁到另一個家庭,成為別人家的兒媳、妻子,面對女兒的離別,做父親的,心中是什麼滋味?唐代的大詩人韋應物,寫下一首千古名篇,沒有女兒出嫁的欣喜,滿篇皆是悲涼,令人不忍卒讀。
  • 6歲時,他寫了一首五指山的古詩,後世詩人讀後都「埋怨」他
    丘浚這首七律寫得好是肯定的,但如果是成年時的丘浚所題,可能還不會讓去到過五指山的詩人感到「挫敗感」,偏偏這首七律詩是丘浚6歲時的一首習作,這就讓後世的絕大多詩人讚嘆:「也許有些人天生就是神童,其他人再努力也難望其項背!」而古代詩壇也發生過與丘浚所寫的《五指參天》一詩相類似的趣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如唐代「詩仙」李白寫了一首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詩歌——《望廬山瀑布》。
  • 明代才女一首小詩:「何須問短長、尺寸自思量」,盡顯愛情的甜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來,每一首情詩,都是愛情的樣子。近來讀到幾首明朝詩詞,便發現一首女子寫給情郎的小詩,充滿了戀愛的氣息,不妨一起來欣賞一番:《答情人》寄買紅綾束,何須問短長。妾身君抱裡,尺寸自思量。
  • 七歲小孩兒不經人世,卻寫下一首地地道道的成人詩,老辣程度一流
    三字經曰:「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波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北魏祖塋,八歲能吟詩,大唐李泌,七歲起棋賦。此二人都是冰雪聰明的孩童,更成為了人們爭相學習的榜樣,由此可見,古人對於「神童」的嚮往與追捧。
  • 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關於「文學與生活」的關係,古人常常喜歡強調「文以載道」,就是說一首詩或者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要看它的思想內容如何。如果僅僅是寫得美,但是沒有思想、沒有內容,那它就不能夠流傳很久。比如盛行於漢魏六朝詞藻華麗卻空洞膚淺的駢文、初唐文壇風靡一時的宮體詩等等。
  • 王安石讀了張籍的詩很喜歡,於是寫下一首詩,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雖然王安石如此的傲氣,可是他有的時候對欣賞的人,更是大加讚美,例如他讀到了唐朝詩人張籍的詩,很是喜愛,為此他還專門寫下了一首詩,表達了自己對於他的崇拜,可見我們的拗宰相,也是有其可愛的一面,那他的這首詩便是同樣膾炙人口的名篇《題張司業詩》,儘管這首詩在他的作品中,並不是那麼耀眼,但不得不說這首詩也最能夠體現出王安石的一片深情,以及他對於晚輩的那一份敬重。
  • 那些唐詩裡流光溢彩的才女神童,為何長大後大都死於非命?
    她5月能言,4歲開始讀《論語》和《詩經》。8歲時,父親有意考她,讓她模仿《離騷》寫首詩。小姑娘揮筆寫下一首「擬小山」: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這首詩透露了這個小女孩的內心夢想:仰望著幽巖,撫摸著桂枝,滿懷著內心的期盼和凝想。忍不住問,那一千年才能一遇的君子啊,你為何要獨來獨往呢?
  • 新婚的李清照,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三句竟成千古名句
    要是說在歷史上有濃墨重彩一筆的女詞人,當之無愧則屬於南宋的李清照了,她和趙明誠也是為世人所豔羨的一對眷侶。而新婚後李清照也憑藉一首詞聞名天下,最後三句更是千年以來無人能及。出身書香門第的李清照在她的前半生受到家庭氛圍的渲染,飽讀詩書,年少便在詩壇嶄露頭角。
  • 一代才女魚玄機因為愛情迷失自己,雖入道觀卻無道心,還為情喪命
    自幼受到父親的悉心栽培。五歲就學,她才情過人,很小她就名滿長安,花間派詩人溫庭筠聽說後專門來拜訪,十歲的她寫出了《賣殘牡丹》送給他,臨風興嘆落花頻,芳意潛消又一春。應為價高人不問,卻緣香甚蝶難親。紅英只稱生宮裡,翠葉那堪染路塵。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孫方恨買無因。這讓溫庭筠很欣賞。很快她憑藉才華成為唐朝四大才女之一。
  • 蘇軾灌醉友人被其妻趕出門,憤然寫下一首詩,讓這一成語流傳至今
    但還沒等蘇軾開口,柳氏便先發制人,指責蘇軾把他的丈夫帶壞了,天天就是喝酒,還說他是自己丈夫的狐朋狗友,罵到最後拿起棍子就把蘇軾趕出了自己家門。都還沒開口 蘇軾越想越生氣,於是憤然寫下了《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這首名傳千古的詩作。在其中,有這麼四句: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流傳千古的名作
    他久久不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去問父親,父親仔細一看就哈哈大笑,拍拍趙明誠說:「看來你以後要成為一個」詞女之夫「。1101年,21歲的趙明誠果然成為一個詞女之夫,娶了千古才女李清照為妻。趙明誠剛新婚的時候還是個在太學讀書的窮光蛋,可他偏偏又喜歡收藏這種燒錢的愛好。
  • 為了罵兒子而寫下一首詩詞,從古至今也只有他了
    在辛棄疾的六百多首詞中,他曾經寫過一首《最高樓》,用來呵斥自己的兒子。那麼,他究竟是為何要做下這樣一首詞?這就與宋朝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在當時那個年代,宋朝的統治者,為了可以籠絡天下的讀書人,運用非常優厚的待遇,以求換取士大夫對於君王統治者的忠誠。這也就導致了,宋朝的士大夫們,特別喜歡購置田地,購買府邸。這在當時,可謂是盛極一時的景象。
  • 被世人誤解的林徽因的真實形象,在感情面前,這位才女選擇了理性
    被世人誤解的林徽因的真實形象,在感情面前,這位才女選擇了理性林徽因的一生當中,在面對愛情之時,她遇到過三個男子,一位是她懵懂嚮往愛情之時遇到的初戀,一位是與她有名義的丈夫,而還有一位則是尊重林徽因的決定的飽滿真情的男子。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詩,28字「吹捧」楊貴妃,開頭兩句成千古名句
    其實,在唐朝時,李白就在文壇中收穫了很高的評價,甚至連杜甫都稱讚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宋代的辛棄疾同樣對李白讚美有加,他曾經寫道:「當年宮殿賦昭陽,豈信人間過夜郎。明月入江依舊好,青山埋骨至今香。不尋飯顆山頭伴,卻趁汨羅江上狂。定要騎鯨歸汗漫,故來濯足戲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