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社會,向來都有著「重男輕女」的現象,在當時,女性很難得到讀書和做官的機會,唐朝是封建社會時期的鼎盛王朝,那個時期也誕生了無數的才子與佳人,卻湧現出了很多著名的女詞人。
李冶,唐朝著名的女詩人,雖然不像李白、杜甫、白居易那樣出名,但是她在女人裡面,算得上在當時最會寫詩的一位了。
才女6歲寫下一首詩,被世人稱讚,父親卻將其逐出家門,送入道觀
天資聰穎,玲瓏心竅,小小年紀就能出口成章,舌吐芬芳。於是他的父親經常帶著她參加詩友聚會,也是到處顯擺如此有才華的女兒。
李冶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是一位博學的文人,文人也有文人的圈子,自李冶出生後,她便受到了文化的薰陶,父親對她很是看重,經常在友人面前表揚她,6歲時寫下一首詩:
《詠薔薇》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已看雲鬟散,更念木枯榮。
我都已經這種年紀了,卻還沒能嫁人,心裏面十分雜亂無法平靜。頭上的秀髮都被風吹得凌亂不堪了,我想他已經想得樹都要枯萎了。
這很難讓人相信是出自一位6歲的女童之口,還未成年,卻已經得了相思病。
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但是卻體現出了這個小女孩的文採突出。友人一聽小小年紀,便寫出如此的佳作,眾人皆稱讚。
可是父親卻顯得很憂鬱,他聽完詩後,淡淡地說「你將來必定失德,小小年紀便懂得待嫁情緒,長大後恐怕會成為一個失足的婦人」。
隨即,6歲的李季蘭便父親送入道觀,成為了一名女道士,她的人生也因為這兩句詩而改變。
在李冶父母的眼中,道觀遠離世俗,或許可以讓李冶安靜下來,不為外界的情愛之事所擾。希望她可以修身養性,薄情寡慾,真正的成為一名才女。
其實在歷史上,詩人不僅僅是蘇軾,李清照,李白等等,還有許多那些人不為人知,詩詞卻流傳千古的才子。
古詩詞是中國的瑰寶,是璀璨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作為年輕人怎麼可以對中國的古詩詞文化一無所知。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冠軍武亦姝,非常喜歡詩詞,她說:「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就是我在江南,沒什麼東西好給你,那我就把江南的一整個春天都送你吧。多美啊,是吧。這是現代人完全給不了的感覺」。
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評委,中南大學楊雨教授,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兒童閱讀專家王林共同給孩子們推薦了一套書《飛花令》。
這一套飛花令,裡面不是枯燥的詩詞知識,而是圖畫形式的故事,然後由有趣的故事,來引出詩句,這樣孩子們就能在看故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學習詩句。
這套飛花令,注重孩子對古詩詞的理解。它會講出每一篇詩詞背後的文化故事,以及詩詞中提及到的,人物,地理知識等等。孩子真正理解了,記住就很容易了!
書中包含近1000首經典詩詞——從《詩經》《楚辭》到唐宋詩詞、明清佳句,集結名家名篇,精選最傳世的千古詠嘆。
兒童讀它,可以用來培養閱讀習慣,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家長也可以每晚給孩子講一個有關於詩詞的睡前故事。
中小學生讀它,可以潛移默化學習古詩詞,再也不用愁著語文考試了!
這一套飛花令共四次僅需79元,與其花大價錢讓孩子上一些補習班,不如培養孩子內在氣質,這是家長最有價值的教育投資了!將金錢積累成自己的文化修養,成為一個有文化有知識的現代人!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